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功德和福德的差別哪兒啊?請問功德和福德的差別哪兒啊? 請問功德和福德的差別哪兒啊?

2006-01-03 11:44:02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 7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4 個解答

很好的問題!
整本金剛經釋迦牟尼佛就在教導須菩提破福德相(我執)
什麼是福德?
做好事得好報就是福德(做一得一)
因為你有所求
希望藉由好事的因(我執)
來換取日後的善果(還是我執)
這可不是像VISA卡在累積點數來兌換HALLO KITTY的說..............
但是
一旦你無所求,一心清淨,做任何事都(無想),就是不要有(我做了什麼...)然後(就應該得到什麼...)的念頭
捐錢就捐錢,幫助人就幫助人,想那麼多做什麼
自然就轉入功德
證一即得無量!!!
就稱大!!!
真正的大慈大悲呀!!!
就遍布十方三世無邊國土無量眾生!!!
佛教所謂(不可思議)正是此意!!!
2500年前須菩提老哥初次聽到這個法時,就是覺得太厲害了!怎麼有這樣好康的事情?
跟一切眾生互為一體,沒有分別對立之相,就是這麼好康,就叫功德

2006-01-04 14:41:1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1 · 0 0

簡而敘之:功德唯自受用,福德為他受用

菩賢十大願中其一:隨喜功德,經由別人發心,而自身讚嘆此行,因自心所顯之心行,表於身、口,所以唯自受用。

經由修學正法產生自受用功德,亦為人隨分宣說,使他人亦得如此之受用,便具足功德與福德。

淺見之言

本師釋迦牟尼佛

2006-01-04 18:05:2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心閑 5 · 0 0

善知識,久遠之前韋刺史已為吾等問於惠能大師,記載於六祖壇經。【釋功德淨土第二】次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粱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養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心得:福德與功德有別,有下列的看法:1.    行者如忍和尚對福德與功德的看法: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故在一生中,要緊的是「見性」。知本來面目後,則知活著的目的,這一次來的應所作的任務(天命)。2.    福德的性質是行善,以求有好的回報。雖然在行善的過程中是利人,但出發點與目的地卻都是為己。3.    福德屬因果律,是宇宙的法則,所以諸神護衛,永不消失,亦不能違背。馮馮居士的經歷--可敬畏的因果神魔。4.    落在對外求福,若梁武帝者,是對真理認識不清,心斜也。因為求福德之人,等待好的果報,成為他下次行善的動力。可惜有些行者不真懂因果律,有的果報必須等待異熟,而在這段期間,前世所種之惡因,卻在這段空窗期而熟,導致求福之人,以為佈施求福反而招禍,以致退了前行的道心,反而誤會了福德。5.    菩薩行者,以見性為要,以展現生命為應所作之事。不計算外面的禍福,是故菩薩不以福德為福德故,是故福德多。如金剛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這裡要注意佛陀不是反對福德,反而很看重福德,何以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6.    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此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7.    功德是什麼?在非了義經,功德常與福德混淆。在許多不了義的經典上,如勝鬘經寶窟上本:「惡盡言功,善滿曰徳。又徳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有法師在天台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己曰徳。」但在了義經典如金剛經,功德是自性起用,而其相,則達到諸法如義的地步。「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8.    我們要檢視自己的是,是否還被福德這張網所綁住,其二,我們悟後起修,是否漸漸掌握更適切的生命原則,而在生活上趨近於諸法如義。 

2006-01-04 04:40:5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功德與福德 什麼是「功德」與「福德」? 所謂的功德就是解脫的資糧,功德越大你就越接近解脫。這是屬於無形。 所謂的福德就是一般所說的福報,福報大的人就榮華富貴。這是屬於物質的。 當有人打你罵你,但是你卻不會痛苦,不會反彈、生氣,這代表你的功德很大,也代表更接近解脫。這是一種無形的能量。人生要解脫輪迴之苦,就是靠功德。 當你有很多車子、房子、錢財,這是福德,這是有形的物質。 一般所說的''做功德''只是通稱,修行福報(福德)或功德的通稱。 一個人若能常常做功德的話,你的來生就富裕,好修行,好生活,容易解脫。 ◆布施的心態分為兩種 1.有相布施:每有所施,皆發善願。此種修法能累積人間的富貴。此種修法其福報隨「業」而來。這是修「福德」。 2.無相布施:以無所求的清淨心而行布施,有施若無施,不執其功德,忘了是誰在布施,忘了所施物,忘了接受者。此種修法能累積解脫的德行。此種修法其福報隨「願」而來。這是修「功德」。 「有相布施是福德,無相布施是功德。」參考資料:滴水禪舍快樂心靈的16堂課http://wisdom99.myweb.hinet.net/di/

2006-01-03 13:10:2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