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各位您對莊子的看法??

有任何看法或觀點都可以提出

謝謝

2005-12-31 09:43:26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誠信 3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2 個解答

莊子
莊子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後人常常把他與老子並列,合稱老莊。莊子名周,宋國蒙城人。莊子的生活非常清貧,身穿粗布且帶補丁的衣服,有時還要向他人借糧充飢。
莊子的思想主要表現在《莊子》這部書中。《莊子》最早有52篇,十多萬字。後來經過一些人的陸續刪節,到晉代郭象那確定為33篇,七萬多字。整部《莊子》可以看作是莊子學派的文獻。

莊子的思想

以生命為主題
與老子主要關心治道不同,莊子思想的重心放到了個人生命的問題上。處在混亂無道的時代,又逢昏庸殘暴的君主,莊子對政治完全失去了信心。有見於此,莊子提出"聖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的主張,即人應首先保全自己的生命,然後才能照顧別人的生命。
莊子對"道"本身的理解上,主要強調的是其"虛"和"通"這兩個特點。虛即虛無,莊子認為,道不僅是無,而且是無有。同時,正因為是純粹的虛無,所以它與任何事物都不會牴觸、對立,在這種意義上,道就是"大通"。從這樣一個虛、通的道出發,莊子發展出很多獨特的思想。這些思想主要是心齋、坐忘、齊物、逍遙等。

心齋和坐忘
心齋和坐忘的主要內涵是虛心,是追求心與道的合一。莊子說:"虛者,心齋也",因此,心齋也就是使心排除耳目心知的干擾,保持虛靜的狀態。坐忘也包含這方面的意義。莊子說:"墜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是謂坐忘。"這也是要求拋開形體和心知的限制,達到心與大通即"道"合一的狀態。

齊物
所謂"齊物",就是超越事物的差別,了解到萬物一齊的道理。就一般的情況而言,人總是以己為是,以人為非,不能擺脫是非的對待。究其原因,莊子認為是成心在作怪。只要以虛心破除成心,就會知道,儘管萬物在表面上看起來有大小、長短、高低、美醜的差別,但究其實,這些差別都是相對的。

逍遙
莊子追求的理想是實現逍遙遊,這是一種心靈境界,是指心靈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態。
莊子的哲學本質上是一種生命哲學。莊子對生命的關注是從兩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在佈滿荊棘的人世間中保護生命免受傷害,盡其天年而不中道夭折,這是全生的問題;二是在與"道"的合一中發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使生命在面對現實的無奈中,也充分享受精神的自由。比較起來,後一方面更能表現出莊子思想的特色,它豐富了人們對生命意義的了解。

2005-12-31 09:47:5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莊子說的"無名",從人生哲學的角度講,即破自我與非我的對立,洗刷內心中功名利祿的觀念。為別人做了件好事,便覺得自己應該得到什麼,這實際上是把自我與非我對立起來了,即使是以仁義之心愛人利人,莊子也認為是求名利,因為強以仁義繩墨天下就把自我置於天下的對立一方.以已為是.以天下為非.這就?quot;哲人"。所謂"無功",即破非我與非我的對立,如日夜、寒暑、水火,本無所謂是,無所謂非,順應了自然規律,無所不是;違反了自然規律,無所不非。故要"乘物以游心",乘物即順應自然,順應規律;游。動即從觀念上打破絕對分界,強調轉化。懂得了日夜。寒暑、水火皆可為我所用的道理,人就活得更自由了。所謂"無己",即破自我與自我的對立。世人遭受"與接為搞,日以心鬥"的折磨,主要是因為有個"小我"在。"無己"就是破"小我"。"我"算個什麼呢?"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師》)生,時也;死,順也。放養生的目的在以盡天年,不在長生不死。莊子齊死生,並不是說生死無差別,而是視死如歸,客觀地看待生死問題。所以,他既重視養生,又反對厚葬。齊死生是進入理想人生的最一步,過了生死關,便進入"攖寧"(見《大宗師》傷論修道)、"大妙"(《寓言》顏成子游與南伯子聶論修道有此言)的境界。(《養生主》)在莊子的人生哲學中,"順物"與"游心"互相依托,評價莊子的人生觀,不能只看其一面。最後,"游心"可以使人高尚其志,道德完美。莊子認為,儒墨的道德哲學用心雖善,但蔽在師心自用,缺乏自然哲學的基礎。而莊子的道德哲學完全和自然哲學打成一片,他的道德可稱之為"不仁之仁"、"不義之義"。莊子反對從愛憎(親親觀念)出發建立道德信仰,要求道德律與自然律統一,故不仁不義,不強調為別人服務的動機,也不強調利他主義的效果,這種動機和效果都是外在的。莊子認為,儒墨愛人利人,這已經先把自我與非我對立了起來,已經違反了自由律;儒墨預先假定了要為別人做好事,這就已經在名利中。所以,最高的動機和效果無須刻意表現出來,聖人"為而不恃",無意插柳柳成蔭,只要客觀上符合了事物的內在尺度應就是人的最高道德。聖人"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游心於淡"(《應帝王》),要作聖人,就必需取消任何價值判斷。所以,死不必壞,如"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齊物論》)這樣的生也未必就好;窮不必就是不幸,富不必就是走運。《山木》載:"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逢系履而過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莊子曰:'貧也,非憊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莊子"游心"於道德,輕視功名利祿,這種人生態度,即使在今天也是十分可取的。它與其說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毋寧說是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它與其說是一曲沒落階級的挽歌,毋寧說是一曲亂世中的知識分子的氣節歌。

2005-12-31 10:02:5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lilyoct16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