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或在家居士應當只取生活基本所需簡單生活。
而所謂「只取生活所需過簡單生活」的界定在哪裡?
2005-12-29 01:51:04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善知識,若依佛遺教經記載,出家人「只取生活所需過簡單生活」的界定於: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卑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心為本。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當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上述之遺教經之實施有時空不同的區別,所以仁者應取其精神理念,再依現今時空環境而調整。至於在家居士簡單生活的界定應為更寬鬆。這些並無定論,皆依個人對生命認知層次的提升而改變。希望能愈來愈接近『諸法如義』。
2005-12-29 05:47:0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吃飯時吃飯
睡覺時睡覺
工作時工作
遊戲時遊戲
用心過生活而已
其他的就不要想太多
例如:
餐餐要吃鼎上魚翅啦
睡覺最好有蓆夢思啦
最好是在台積電上班啦
要住杜拜七星級飯店啦
所以說
晴天時愛晴,雨天時愛雨,日日是好日
就是這麼簡單!!!
2006-01-04 13:32:5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知足就是簡單。
不滿足,不能知足,就會過度欲求。
2005-12-29 09:52:0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南無 3 · 0⤊ 0⤋
先說在家眾就好:
如果我們今天沒有出家但是想行善,或者想修行那大多都
是建立一個大或辦公室等等成立基金會,然後鼓勵大家捐
錢然後當個過路財神,或者抽一點點當生活所需,但是花什
麼買什麼都要報帳,差不多是這樣大同小異,或者說你成立
一個公司然後賣東西不過你賣的東西比較不一樣,你賣的
是愛心人家用小愛心來入股,然後大家聚集起來成為大愛
心然後就賣來賣去,如果說不談錢那大家都還好都很和善,
一旦講到錢的時候大家都變成我捐的比較多,你捐的比較
少房子蓋好了大樓辦室蓋好了,個個都向羅差鬼我要當當
家我要當住持,你捐得出的比較少你要當比較小的位子,差
不多只要講到錢大家都變成羅差鬼了.還會趕人勒你捐一
點點想白吃白喝會背趕出來勒嚴重了這下子一個慈善團體
變成羅差團體了,大家都想白吃白喝白住白花白白白X,真的
到最後都變成不愉快,所以佛陀跟我們說如果你要成立一個
團体要成立一個最堅強的團体,不會爭名奪利得團体成為一
個人天尊敬團体,
那就要守住六個原則
身和共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處的和樂。
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就是語言的親切。
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開展。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治的平等。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就是思想的統一。
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就是經濟的均衡。
2005-12-29 04:24:4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