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某位學者描述中國史上的一種制度是:「雖無相名,實有相職。既有相職,卻無相權。既無相權,卻有相責。」他指的制度應該是下列何者?(A) 漢代的內外朝官制 (B) 唐代的三省制 (C) 明代的內閣制 (D) 清代的八旗制

2005-12-21 06:10:12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lilyoct16 7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2 個解答

明太祖自丞相胡惟庸謀反一案後即廢中書省不再設相,君主獨裁,下設內閣大學士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後因為皇帝顧問而漸掌實權,無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實,成為明清時的一種特殊制度。

明代內閣制的特點,大約有以下數端:

在職權上有以下之特徵:

一.至於內閣大學士之職權,總言之,是職卑而權重的。大學五屬五品官,比比部尚書的三品為低,但明代內閣大學士一般可以兼六部尚書之職,特別是吏部,因為有用人之權。案明代的內閣最重要之職責是票擬。票擬是由內閣以小票寫上批答的文字粘於章奏的一角隨同封進,再由皇帝依內容硃批,然後發交各衙門照旨執行,皇帝在未經內閣同意之前,多不改變閣票的。自此票成為定例,而昔日丞相主持政務的制度又變相復活了。不過,明之內閣與前朝之丞相制度不同,在於明之內閣僅負責票旨,而不躬與其事。

二.內閣學士,如遇上重大的禮儀、疑案,則可以合同六部尚書、都御使、大理寺卿等一同商議處理之方案。

三.內閣學士設在宮中,是藏書之地,又是皇帝讀書之所,因此內閣大士往往是皇帝的老師,負責經筵,講授經史,如張居正便是萬歷帝的老師,很尊重張居正的。

在總體上而言,明內閣又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內閣始終不是一個正式的中樞機構。在大明會典中,內閣仍附屬在翰林院之下。內閣不能直接發信予中央其他機構,而須用翰林院的印鑑。

2.閣臣無定員,可多可少,少時僅一人,一般五至七人。簡派閣臣的方法有多種,最常見的是廷推,由六部尚等重要官員中,選出才能品格合適者入閣。或是由皇帝欽命,有時甚至是抽籤。

3.內閣閣臣幾乎全是翰林文學之士,即由科舉考試中的最優秀份子入翰林院,再由翰林院中選擇人才入閣。故內閣大學士都缺乏實際的行政經驗,或不熟悉地方事務。

4.宦官是內閣頭的鐵蓋。明中葉以後,皇帝荒政,居於於深宮之中,不與外朝大臣,或閣臣接觸,如憲宗時,只曾一之見朝臣,時內閣大學士萬安等群呼萬歲而退,時人稱為萬歲閣老。至於內閣與皇帝之接觸,也要透過宦官,故宦官比內閣大學更接近皇帝,更能把握皇帝之喜惡,可以伺機奪權。故明代的大學士須與宦官合作才能有所成為,甚至大學士是宦官所控制的工具而已。

總結:明代的內閣制,可以說是宋代以宰相制度受到皇權破壞的最終結果,而明清兩代,君權高漲,令政治受到負面的影響。



內閣制的影響:
君主獨裁:明太祖廢相後,直轄六部,形成君主專制,雖有大學士輔政,但只屬助手之職,君主權力推至極點。

宦官亂政:明朝自宣宗以後,君主多昏庸無能,沒有能力管理政治,常由宦官與內閣溝通,給予宦官干政弄權的機會。

政治因循:內閣大學士本是皇帝輔臣,無宰相之名實,故常遭朝臣貶抑其身份和地位。為了卸避責任,為政者多是因循,不求有功,政風由是敗壞。能者如張居正,任閣臣首輔,掌神宗一朝改革,手握大權,因無宰相之名,死後亦遭抄家,後繼者更不敢有所作為,政治因而日差。

2005-12-21 06:24:5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5 · 0 0

某位學者描述中國史上的一種制度是:「雖無相名,實有相職。既有相職,卻無相權。既無相權,卻有相責。」他指的制度應該是下列何者?

(A) 漢代的內外朝官制 (B) 唐代的三省制 (C) 明代的內閣制 (D) 清代的八旗制

答案是(C) 明代的內閣制

此題在簡測學生對中國政權與相權演變趨勢、各階段中央官制政治特色的瞭解。中國歷代的中央官制,以宰相制度為中心,其發展趨勢大體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即秦漢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及明清的內閣制。隨著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君權愈來愈高,而相全愈來愈低。甚至明清的中央官制不設宰相,改置內閣,原有之六部則直屬於皇帝,內閣大學士只有『票擬』之權利,一切權利仍在皇帝,明清中央集權達到了極致。題幹中,顯示「相」之權與位,乃有名無實或有實無名,處於尷尬之角色,而此實為明清內閣之處境。

2005-12-21 06:12:2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Vicky Ye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