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喔
謝謝喔
寫一下發生在她身上ㄉ比較重要ㄉ事件就好ㄌ
謝謝
2005-12-16 03:08:43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Ciao 1 in 藝術與人文 ➔ 書籍與作家
還有 Jose Saramagoㄉ生平謝謝喔
2005-12-16 05:17:12 · update #1
以下是轉載自大陸網站的簡介內容,請自行節錄:
1906年4月13日的受難節,塞繆爾‧貝克特在愛爾蘭都柏林附近出生。他成長於一個信仰基督教新教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估算員,母親是名護士。十四歲時他被送到奧斯卡‧王爾德的母校學習。回首童年,他曾說:“我就是快樂不起來。”
貝克特固守孤獨。這個悶悶不樂的男孩很快就長成一個鬱郁寡歡的年輕人,常常憂鬱地在床上一直呆到午後。他很難長久地與人交談——非得花上幾個小時,喝掉許多酒才能來點興致——但女人們仍然無法抗拒他的魅力。然而,這位孤獨的年輕詩人不準任何人進入他的領域。他拒絕了詹姆斯‧喬伊斯的女兒的示愛後曾說,他已是行屍走肉,再無人的感情了。
1928年,塞繆爾‧貝克特遷往巴黎,很快便對這個城市傾心不已。他到那兒不久,一位同時認識他和詹姆斯‧喬伊斯的朋友介紹兩人相識,貝克特很快就成為這位前輩作家的追隨者。23歲時,針對大眾喜歡文章淺顯易懂的懶人需求,貝克特寫了一篇論文為喬伊斯的大作辯護。一年後,他得到了生平第一筆文學獎金——十英鎊,那是一篇名為Whoroscope的詩,寫的是哲學家笛卡爾思考有關時間和生命無常的問題。然而,在寫了一篇對普魯斯特的研究後,貝克特得出結論:習慣和常規是“時間的毒瘤”。因此他放棄了在三一學院的職位,開始了他在歐洲的流浪生涯。
貝克特走遍了愛爾蘭,法國,英國和德國,一直靠寫些詩和小說,乾些零活度日。在旅途中,他認識了許多流浪漢,而這些相識後來都成為他書中刻畫的最出色的角色。只要碰巧路過巴黎,他都會去拜訪喬伊斯,與他長時間地交談——儘管有謠傳說他們大部分時候都是相對無言,沉浸在悲傷之中。
貝克特最終於1937年在巴黎定居。之後不久,一個在街上上前向他要錢的人把他刺傷了,而後他在醫院得知他的肺穿孔了。病愈後,他到監獄探望刺傷他的人。當被問及為什麼攻擊貝克特時,犯人只是說:“我也不知道,先生”。這句話總能讓人聯想起貝克特後來的作品中隨處可見的那些迷惘失落的靈魂。
二戰中,貝克特留在巴黎——即便在德國占領後還留在那裡。他參加了地下活動,拼死反抗。直到1942年,他所屬的組織中有幾位成員被捕,他不得不和他的法裔妻子逃向未占領區。1945年巴黎解放後,貝克特回到那裡,他作家生涯的高產時期也開始了。在其後的五年中,他寫出了《自由》、《等待戈多》、《劇終》,小說三部曲《馬洛伊》、《馬洛伊之死》、《無名的人》,以及《梅西爾和加米爾》。還有兩部短篇小說集和一本評論集。
貝克特第一部戲劇《自由》影射了他自身對自由的追求,故事圍繞一名青年試圖擺脫家庭束縛和社會責任而展開。不過,他第一次真正的成功還是在1953年1月5日,《等待戈多》在巴比倫劇院首演的那一天。儘管與人們所期待的有些背道而馳,這部“什麼也沒發生”的奇怪短劇仍然一舉成功,在巴比倫劇院連演四百場,獲得包括田納西‧威廉姆斯、讓‧亞奴伊爾、桑頓‧王爾德和威廉‧薩熱揚在內的各類劇作家的讚揚。威廉還說:“這部戲會讓我們所有人在戲劇創作上更自由。”不過這齣戲最著名的一次演出還是在1957年,當時舊金山演員學習班的一批演員在聖昆汀監獄為1400多名犯人表演了這齣戲。出乎意料的是,這次的演出十分成功。犯人們和弗拉德默、埃特貢一樣,都明白了生命就意味著等待,意味著消磨時間,意味著抓住“解脫行將到來”的希望。不是今天,可能就是明天。
1957年4月3日,貝克特的第二部代表作《劇終》在倫敦的皇庭劇院用法語舉行了首演,確立了他戲劇大師的地位。儘管英語是貝克特的母語,他所有主要作品卻都是用法語寫的——英語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國際語言,因此這一現象難免有些奇怪。但是很顯然,一門習得語言會迫使他規範而簡潔地表達思想,而這正是他想要的。
貝克特的戲劇作品並不依賴傳統的戲劇因素。他放棄了一直是戲劇之標誌的情節、描述和結局,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活生生的舞台形象。語言無用,因為他創造的是一個虛幻的空間,那裡住滿了孤獨的人們,他們拼命想表達無法表達的東西卻徒勞無功。他筆下的人物生存於一個可怕的、夢幻真空中,周身充滿著不可遏抑的迷亂和憂傷。他們荒唐地試圖進行某種交流,而後無休止地匍匐前進。
貝克特是第一個揚名國際的荒誕派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並於196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堅持寫作,直到1989年去世。但他的寫作變得日益艱難,最終他說,對他而言每個詞似乎都是“對於沉默和空白不必要的玷污。”(葉穎編譯)
英文版簡介網址 http://www.kirjasto.sci.fi/beckett.htm
2005-12-16 03:50:5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關山情 5 · 0⤊ 0⤋
http://www.pwshop.com/html/article/godot-0002.html山謬.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愛爾蘭人,自小生長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中。從都柏林的聖三大學(Trinity College)畢業後,曾跟隨小說家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而後又回校教授法文,但不久卻辭去教職,四處旅遊。在1937年,他定居巴黎,並於次年發表他的第一部小說《莫菲(Murphy)》。 二次大戰期間,貝克特曾經參加了法國地下反抗組織,但是為了逃避德軍的搜捕,他逃亡到非佔領區的鄉下,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直到大戰結束。 戰後,法文成為貝克特創作的主要語言,他的作品產量也逐漸豐富,在1946-49年間完成了三聯劇小說《莫利(Molloy)》、《馬隆之死(Malone meurt)英譯(Malone Dies)》和《無名(L'Innommable)英譯(The Unnamable)》,以及兩部戲劇《伊魯什利亞(Eleutheria)》和《等待狗頭(En Attendant Godot)英譯(Waiting for Godot)》,但是這些作品都到了1951年後才出版,《伊魯什利亞》更是在他死後才問世。其中《等待狗頭》一劇於1953年在巴黎巴比倫劇場(Théâtre de Babylone)首演,因而震驚了整個戲劇界,也將貝克特帶上了國際知名的舞台。 此後,貝克特也持續不斷的發表新作,其中較重要的有戲劇作品﹕《終局(Fin de Partie)英譯(Endgame)》、《克拉普最後的錄音帶(Krapp's Last Tape)》、《快樂的日子(Happy Days)》。對於他的作品,貝克特都親自擔任翻譯的工作,由法文翻為英文或由英文轉為法文。 自1967年開始,貝克特也嘗試著將自己的劇本搬上舞台,並留下大量的文字資料。兩年後,他被選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再次獲得世人的肯定。1989年,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戲劇創作者病逝於法國,享年83歲。 有關貝克特的其它創作還包括:戲劇小品《無言劇(Acte sans paroles)英譯(Act Without Words)》、《戲(Play)》、《無言劇II(Acte sans paroles II)英譯(Act Without Words II)》、《非I(Not I)》、《那時候(That Time)》和《落腳聲(Footfalls)》、《乖乖睡(Rockaby)》、《俄亥俄即興(Ohio Impromptu)》、《來去(Va et Vient)英譯(Come and Go)》、《什麼哪裡(What Where)》;電視劇《啊﹗喬(Eh Joe!)》;廣播劇《墮落者(All That Fall)》、《灰燼(Embers)》;小說《瓦特(Watt)》、《如何(Comment c'est)英譯為(How It Is)》、《失落者(The Lost Ones)》等等。
2005-12-16 05:42:3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lilyoct16 7 · 0⤊ 0⤋
The Samuel Beckett On-Line Resourcesand Links Pages
圖片參考:http://www.samuel-beckett.net/dot.jpg
-- Richard Ellman
2005-12-16 05:36:0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