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有一本古書叫{六韜}嗎?裡面有古人觀人八大法..我想知道..
我只知道一部分..有人能告訴我嗎...
我記得前面是....試之以情...以視其XXX
試之以X...以視其勇...等等..有人告訴我嗎..
並請問那本書要哪裡買....謝謝
2005-12-02 07:59:09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兵家論人有所謂選將之法,其法又可劃分為二個步驟,即「觀、驗」。觀指觀察,驗指驗證。 首創於兵家的〈六韜.龍韜.選將〉的「觀」法,是以一種策略的型式出現,如其第四法「使之以財,以觀其廉」,其「使之以財」便是一種觀人的策略。〈選將〉篇中共載有八法,與此法相類似的還有〈逸周書.官人解〉、〈越絕書.越絕外傳計倪〉、〈文子.上義〉、〈莊子.列禦寇〉、〈將苑.知人性〉、〈長短經.知人〉等。這是第一種句式(暫不依其內涵劃分,因句式較易辨識與歸類)。 第二種與第一種相近,如〈六韜.文韜.六守〉的第一法「富之,而觀其無犯」、第四法「使之,而觀其無隱」,相類似的記載還有〈逸周書.官人解〉、〈呂氏春秋.論人〉等。 第三種是以人所處的地位或形勢為觀察方向,如〈呂氏春秋.論人〉的第一法「通,則觀其所禮」、第八法「賤,則觀其所不為」等,與此相類似的還有〈文子.上義〉的論人之道、〈晏子春秋.卷三.十三〉、〈韓詩外傳.卷三〉、〈說苑.臣術〉等。還有〈呂氏春秋.貴當〉則是同屬於這種類型,但卻又有著些微差異的觀法。 第四種是由人的「少、壯、老」為觀察方向的方法,此有〈逸周書.官人解〉等。 以上都是主動的觀察法,第五種是屬於被動型的,如〈鶡冠子.天則〉第一法「臨利,而後可以見信」、第三法「臨難,而後可以見勇」等。 不過最有系統的觀法並非〈呂氏春秋.論人〉的「八觀六驗」,而應屬於〈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的「六徵」。所謂的「徵」即「徵象」,與「觀」法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一般合稱為「觀徵」。「六徵」是指「觀誠、考志、視中(視其中氣)、觀色、觀隱、揆德」六種。〈文王官人〉的前言是:「汝何慎乎非倫!倫有七屬,屬有九用,用有六徵」,所以在講完六徵後,文王便接著解釋「九用」。所謂的「九用」是指選取九種可以使用的人才,將他們分配到適當的位置上的論文。這方面的論述還有〈吳越春秋.夫差內傳〉、〈越絕書.越絕內傳陳成恒〉、〈荀子.君道〉、〈鶡冠子.道端〉、〈鬼谷子.謀篇〉等。「九用」之後則為「七屬」,所謂的「七屬」是指「國、鄉、官、學、族、家、先」七屬,其法如「國則任貴」。 而所謂的「驗法」,指的就是以某種策略去檢驗或驗證人才真偽與德性的方法。如〈呂氏春秋.論人〉的「六驗」第一法「喜之以驗其守」、第二法「樂之以驗其僻」等。 而伴隨著「八觀六驗」而來的則是「六戚四隱」,所謂的「六戚」是指「父、母、兄、弟、妻、子」,而所謂的「四隱」是指「交友、故舊、邑里、門郭」。其用途〈呂氏春秋.論人〉云:「內則用六戚四隱,外則用八觀六驗。人之情偽、貪鄙、美惡無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汙無之而非是,此先聖王之所以知人也。」即是從「六戚、四隱」中得知有關將領從小到大、日常生活的種種資訊,進而去與現在由「觀、驗」所得之資訊進行對照。內外對照,確是無人可偽。 而《六韜》逸文則分將領為九差,九差即九等之意。這九等分別是「妻子之將、十人之將、百人之將、千人之將、萬人之將、十萬之將、百萬之將、英雄之率(天下之主。又稱天下之將)」,似缺一等。查〈將苑.將器〉則為「十夫之將、百夫之將、千夫之將、萬夫之將、十萬人之將、天下之將」六等。又查〈長短經.量才〉則也是「妻子之將、十人之將、百人之將、千人之將、萬人之將、十萬人之將、百萬人之將、英雄之率(天下之主)」八等。或者「九差」實為「八差」之誤,亦未可知。而各文本諸將之上,則皆有解釋與定義。 而〈將苑.將材〉則又有「將材有九」之說,這九材分別是「仁將、義將、禮將、智將、信將、步將、騎將、猛將、大將」,其上亦有解釋與定義。 至於〈文子.上禮〉則又有「智過萬人謂之英,千人者謂之俊,百人者謂之傑,十人者謂之豪。」四等說,〈長短經.品目〉則引《鈐經》之「人之英、人之俊、人之豪、人之傑」四等說,與文子大同小異,應即出自〈文子.上禮〉。而〈素書.正道〉則為「人之俊、人之豪、人之傑」三等說,也都算是選將之說。 〈鶡冠子.近迭〉:「擇人而用之者王,用人而擇之者亡。」,而〈吳越春秋.夫差內傳〉:「明主任人,不失其能;直士舉賢,不容於世。」都是有關「人物」的精闢論述。本節之資料在整理過程中,遺失不少,其它散論存於諸子百家之中,而其總體論述的深度與廣度更勝於劉劭的《人物志》與曾國藩的《冰鑑》,遑論其內容之龐大了。 所以若能將這些散篇遊論與《人物志》、《冰鑑》等書合而為一,相信會是一件大有裨益於文化傳播之事。 既是如此,筆者又豈能藏珍自研,故今公佈於此,望讀者能有所受惠,方不枉筆者一番苦心也。品鑒中之所有資料來自兵十二論,乃其核心之部分。吾曾言中國兵法以人為其研究核心,於此可見其一斑矣。六韜逐字索引、鬻子逐字索引太公六韜今註今譯
2005-12-02 08:09:2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http://www.chiculture.net/0303/html/c/0303c05.html
這網站不錯
可以參考參考
2006-02-01 07:35:2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路小時 1 · 0⤊ 0⤋
您是教授嗎..真厲害
2005-12-03 13:56:1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