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二戰後第一部台語片,片名為何?是由誰製作導演?此片也開啟了由一九五六至一九八一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近二十年的台語片時代。
2005-11-27 09:03:34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維林史密斯 7 in 娛樂與音樂 ➔ 電影
台語片興起 一九五五年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與何基明導演合作,拍攝該團的拿手戲《薛平貴與王寶釧》,成為二戰後第一部台語片,也開啟了由一九五六至一九八一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近二十年的台語片時代。據統計,台語片的總產量將近兩千部,產量最多時高達一年一百二十部。《薛平貴與王寶釧》在當時台灣社會引起大轟動,打破好萊塢電影與香港國語片的賣座紀錄,引來一窩風的台語歌仔戲跟拍風,多少也反映四九年國府統治後台灣人 (尤其是中南部與中下階層觀眾),在鬱悶的國共對峙與美蘇冷戰局勢中,找到了終能引起共鳴的本土電影文化。台語片初期以歌仔戲劇目、台灣民間故事或新聞事件如《廖添丁》(唐紹華導演,1957)、《林投姐》(唐紹華導演,1957)、《瘋女十八年》(白克導演,1957)為主,內容偏向苦情、哀怨;到了六O年代初,歌唱片《台北之夜》(郭南宏導演,1962)、嬉鬧片《王哥柳哥遊台灣》(李行導演,1958)、間諜片《天字第一號》(張英導演,1964)等類型出現,一掃台語片的悲情走向;到了六O年代末,台語片走下坡後,則盡是如《海女紅短褲》(江南導演,1966)、《人之初》(余漢祥導演,1968)、《新婚之夜》(1971)之類的異色電影。總的來說,台語片一般均為低預算,投資者也多半缺少長期的眼光,因此往往因陋就簡、節省電影底片與工作人員、趕拍急上片,造成影片粗製濫造,埋下台語片自毀的因子。其實台語片界原也有一些人才,也有如何基明、林博秋等人興建私人片廠、培養人才以提昇影片品質的企圖,可惜時機不對,加上政府對台語片採取抵制的政策,使得台語片終究落得劣幣驅逐良幣的下場。諷刺的是,五O年代由於台製國語片不振,公營製片廠的人員與設備多半閒置,台語片興起使得這些人員與設備得以充分發揮功用,卻為六O年代台製國語片的興起奠定基礎,進一步打擊台語片的生機。
2005-11-27 09:06:4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