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簡單述說一下“儒家的精神”是什麼?或者直接給我網址也可以!謝謝各位回答的大大!

2005-11-26 08:25:05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lilyoct16 7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1 個解答

【儒家的精神】自我孔子說的很清楚,學以為己,而非為人。但這決不代表著個人主義,可是這一種為己,似乎又跟一般大眾所認知的,儒家重群體的概念有所不同。孔子認為修身本身就是一個目的,而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雖然身為社會上的一份子,擔負社會責任與參與政治是我們所應當做的,然而孔子卻認為先修身才是根本,修身能使我們在此混亂的世界中站穩腳步,能夠有足夠的道德堅持力參加社會上的一切事務,而不是權力的魁儡。如果不重視自我本身的修養,我們很容易就被外在環境所束縛。孔子極力從內部來改善這個世界,所以如果不同意學習主要是為了自我的完善,那麼服務社會的要求,就會破壞了修身本身的完整性。因此,學習就是為了自我的實現,這樣的一個自我,是有別於個人主義的那個孤立的。群體孔子主張,我們自身決不是一個離群索居的個體,而是生活在一個人際關係交流頻繁的社會。做為人際關係中的一個小個體,他人對於我的修身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我對於他人修身的意義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幾乎是不可能孤立的進行修身,是要透過我與人之間不段的互動,我們才能去體認自我轉化的一個過程。若照孔子的說法,我們必須把自我的情感、思想、觀念等,當成是共享公共財,與人共享的意願,能使我跟其他人之間展開互動,首先是與家庭成員互動,然後鄰居,並由此推廣。自然在歷史上,人類曾經受過大自然的侵襲,儘管造成人員的傷亡,但儒家還是認為自然是我們生存的好環境,因為人享有「天時地利」和「風水」。儒家在一般人類生存狀態中找到終極的意義,發展出一種重規範,均衡語和諧的生活型態。上天對於基督宗教、佛教或伊斯蘭教而言,儒教的象徵體系是匱乏的,但以「上天」做為道德的根源,以及終極的自我轉變的根源,卻一直存在儒家的傳統之中。在這個層面上,所要重要的儒家學者都深具宗教性,他們對於生命的敬畏,對工作的承諾,以及對終極自我的奉獻,是足以跟世界任何一個大宗教相比的。

2005-11-26 08:28:0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