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要準備寫....."三千字的報告"...但是自己太混了~"~
實在想不到要用什麼體裁寫會比較好掰...希望有人可以給我意見....
比如說...哪一篇文章....然後那篇文章可以以哪些方面來下筆....手法?時空背景?
典故?甚至一些其他相關的討論....講的越詳細越好....
希望有人對史記比較熟悉的...可以給我相關資料....雖然我真ㄉ好想要找人幫我寫....QQ但是...好像太壞了....所以希望有人可以給我很有用的意見讓我可以順利完成期中報告.....
二十點唷~~~~拜託了謝謝....
2005-11-25 07:43:09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ㄏ...看到下面的大大ㄉ解答是有很開心啦....但是...如果我全抄的話可能會被發現呢....所以希望可以教我囉....
2005-11-25 07:48:31 · update #1
請到下列網站慢慢看,你絕對就寫出來了!h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chinese/wen/chin/newsima.htm
2005-11-25 08:29:4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lilyoct16 7 · 0⤊ 0⤋
史家之絕唱—《史記》 《史記》是中國古代大歷史家司馬遷所著,是一部本紀、表、書(志)、世家、列傳五體俱全的綜合體史書。魯迅稱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出生于史學世家。他的先世是週期的史官,其父司馬談在漢武帝前期官為太史令,著有《論六家要旨》,有志于著述漢史,臨終囑咐司馬遷記漢事、修史書。司馬遷10歲誦“古文”,後來博通典籍、掌握史書,善於詩賦,精於散文。他20歲開始遠行,遍游長江與黃河的中下游地區、長城內外,還奉使於西南,侍從漢武帝巡遊各地。他到處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瞭解風俗,為修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遷官為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記事、圖書、檔案,開始著述歷史。他曾參與修《太初歷》;天漢年間遭李陵之禍,受了宮刑;繼為中書令。這些都沒有影響他的修史工作,而且因遭橫禍,他更是發憤著述,終于寫成了《太史公書》。這書後人通稱它為《史記》。 《史記》130篇,52萬多字,記述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天漢年間幾千年的歷史,包括帝王將相、豪傑、平民等幾千名歷史人物,政治、典制、文化、思想等方面豐富的歷史內容。《史記》分五個部分,第一是本紀12篇,記歷代帝王及大事;第二是表10篇,有系統地專列古今的人和事;第三是書8篇,其中禮、樂、律、歷、封禪、河渠、天官、平准各一篇;第四是世家30篇,寫歷來的貴族及著名人物孔子、陳涉等;第五是列傳70篇,寫古今的人物及史事。《史記》中的五種體裁,就個別來說,在司馬遷之前都已產生或萌芽,而把五體綜合編制於一書,實是司馬遷所首創。從《史記》的篇目和內容來看,秦漢史占了絕大部分,可以說是縱橫古今而略古詳今的。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除了表明“發憤”著述的思想外,還表明了“稽其成敗興壞之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思想。這些思想全部貫注在《史記》之中。 “通古今之變”,意在探討歷史變化問題。它蘊含著司馬遷的歷史觀。《史記》寫了幾千年的歷史變化。在寫歷史變化時,司馬遷表達了自己的歷史觀,其中有三點最為突出﹕一是歷史進化思想。他說﹕“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傳曰‘法後王’。”(《六國年表序》)肯定秦統一中國,建立了歷史性的偉業,為後世王朝樹立了法則。二是“承敝通變”思想。司馬遷以為歷史變化,必然是除舊布新。他肯定商鞅變法,破除舊規,建立新令,使得“鄉邑大治”,“秦人富強”(《商君列傳》)。三是“見盛觀衰”思想。司馬遷以為盛世中往往隱藏衰象,表面的興盛中掩蓋著政治失誤和積弊,以致產生危機。他指出漢武帝初年興盛一時,但富貴者貪暴腐化,“爭於奢侈”,風氣變壞,“物盛而衰,固其變也”(《平准書》)。由於統治者和剝削者貪暴如虎狼,奢侈腐化,使得百姓貧困,社會矛盾加劇,由盛開始轉衰。這種“通”“變”思想,是頗有歷史識見的。但司馬遷也受到循環論的影響,只是思想上不占主導地拉。 “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則表示司馬遷要探討歷代政權的興亡、政治的得失以及個人的成敗之原由,因而,集中體現了他的政治觀。《史記》記述幾千年來歷代政權的更替,各種政治的得失,許多人物的成敗,序事中寓有論斷,表述了道理,內容很豐富。其中值得注意的也有三點﹕一是暴政無道必然引起反抗,導致敗亡。司馬遷認為,秦朝統一天下,很有生氣,但苛政重賦,殘害百姓,引起陳涉起義,於是秦朝垮了台。他還指出﹕“桀、紂失其道而湯、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陳涉發跡,諸侯作難,風起雲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發難。”(《太史公自序》)二是任用賢能,善於納諫,才能有所作為。司馬遷寫楚漢相爭,項羽由強而弱,以至敗亡,劉邦由弱而強,至於成功,在諸多因素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項羽只信舊族姻親,有一謀士範增而不能用,劉邦則任用蕭何、張良、韓信等三傑,並采納眾將正確的意見。故項羽敗亡是由於“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項羽本紀》)。三是民心向背與政治成敗息息相關。因此,他主張因循民俗而重視生產,讓百姓謀利致富。這些成敗興壞之理,都是歷史經驗的總結,是很有識見的。 “究天人之際”則表明司馬遷要探究天意與人事糾葛的問題,其中蘊含著他的世界觀。當時,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觀點,漢武帝有意提倡,以神化皇權統治,還信方士,求神仙,企求長生不老。司馬遷身為太史令,“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報任安書》),曾參與一些祭天地、求神仙、占星等活動,也受了天人感應思想的影響。但他在寫歷史時,則重人事,並不著意宣揚天命,而強調事在人為。他還揭露漢武帝迷信求神,“終無有驗”(《封禪書》)。 司馬遷要“成一家之言”,就是要樹立獨具特色的史學旗幟。整部《史記》就是司馬遷的一家之言,上文提到的內容都包括在其中。他的一家言,尤以思想觀點為最突出。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司馬遷卻強調六家各有長短,主張兼收並蓄,《史記》對各家都給予一定的歷史地位。漢武帝專制獨斷,嚴刑酷法,而司馬遷主張寬政,揭露當時官場“面諛”、猜忌、貪酷、“醇謹”等種種風氣,批判酷吏貪狠,頌揚遊俠仁義。 《史記》在歷史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描寫人物尤為突出。它所寫的信陵君、廉頗、藺相如、項羽、李廣等人物真實而生動,並反映出歷史的重大問題。因此,引起人們百讀不厭。歷來劉向、揚雄、班彪、班固等都評它為“實錄”。的確,司馬遷據實寫史事和人物,無論是行文或描寫,還是寓論和發議,都從實不虛,真實而不誇飾。這是《史記》之所以是歷史著作而非文學作品的關鍵所在。
2005-11-25 07:46:0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