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台灣新電影呢?它的背景為何?
可否以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或其他台灣新電影)為例
來討論?
這題有點難 但是拜託了~謝謝謝謝!
2005-11-23 07:38:14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婷岳 1 in 娛樂與音樂 ➔ 電影
就我個人淺薄的記憶
約是在80年代時期 台灣電影掀起一波新氣象
"八二年之前,台灣充斥著武打與三廳愛情的商業類型電影,而較少嚴肅的人文精神電影"
因此新電影就是以小人物為主角,描述其生活的故事
ex. <風櫃來的人>--張世.鈕承澤等主演
描述幾個年輕人從鄉下來到大城市 大開眼界
在都市裡生活的故事
其他如<兒子的大玩偶 ><童年往事><戀戀風塵>
都是台灣新電影時期的影片
你可以去百事達租 現在應該都有
另外也有許多電影史的書可以參考 ex.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
由於記憶已衰退 以下網站供你參考
http://www.movie.com.tw/event/newwave/typical.htm
http://www.xiachao.org.tw/?act=page&repno=445
以下節錄 中影 網站內容
從1982年「光陰的故事」開始,新電影的出現帶給台灣影壇前所未有的衝擊與革新。當初法國導演奧利維亞阿薩亞斯來台時,陳國富堅持安排「光陰的故事」讓他看,原因是:「此片在當時一片渾沌未開的國片界具有相當高的前瞻性…具魄力、勇氣。」「光陰的故事」之後,有許多這時期的電影在觀眾的接受度上是十分可觀的;在藝術成就上,這些新銳導演所拍片子的水準已經握有了國際化的語言。詹宏志甚至提出侯孝賢在這時期所拍的「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都不是我們向國外推銷,而是人家找上門的(「長鏡頭」4月號)。過去由政策片、社會寫實片、以及文藝愛情片所主導的台灣電影圈終於出現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新電影中除了視覺風格之外,就故事與角色來說,最令觀眾們難忘的便是這些電影對小人物的寫實刻劃和關懷,而非傳統台灣電影中對救國英雄的歌功頌德,或對瓊瑤不食人間煙火的俊男美女的唯美沉溺。「兒子的大玩偶」是描寫小人物的無奈和困境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和傳統導演胡金銓、李行、白景瑞執導的「大輪迴」對壘的分水嶺。根據盧非易的說法,此兩片上映後,「反應異常,原本看好的「大輪迴」不僅票房平平,評論反應也很平淡;相反的,「兒子的大玩偶」賣座超出預期,同時更吸引的文化界與輿論的一致注目。」而「大輪迴」中的明星彭雪芬和姜厚任(對比著「兒子的大玩偶」中較為鄉土性的演員如陳博正、楊麗音、江霞)似乎也沒有如預期般吸引觀眾前往觀賞。
「兒子的大玩偶」也成了台灣影壇改編文學作品的濫觴。除了楊德昌極少使用文學作品的素材外,張毅的「玉卿嫂」和他之後的電影大多取材於文學作品;朱天文的「小畢的故事」和「最想念的季節」等也被搬上銀幕;王禎和、黃春明、楊直矗的鄉土文學都代替了瓊瑤的三廳愛情故事。這樣的風潮,到了八十年代末便逐漸銷聲匿跡。之後揚名國際的李安和蔡明亮所拍的台灣電影大都是原創劇本。其實不論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或是原創劇本,台灣電影一直有深具原創性、令人驚艷的劇本-王小棣為王童「稻草人」所編寫的劇本就十分成功地把政治、諷刺、荒謬、卻又充滿小人物的無奈和樂天知命的性格刻劃的栩栩如生。這樣的創作力,比起好萊塢的許多重拍或翻拍電視影集是高明多多了。如今中影已拍竣,由鍾曉陽名著改編的「停車暫借問」,由於男女主角周迅與張信哲的搭配十分新鮮,在大陸上映後已得到熱烈的迴響,十分令人期待。
其他詳細內文請參考 http://www.movie.com.tw/event/newwave/typical.htm
..................................................................................................
2005-11-24 11:28:5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怡秀 2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9-10 20:22:3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