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性善論(內向修身) 仁、義、禮、智 善端 盡性
法先王 王道,仁政,重視民意(民本),討伐無道之君
盡心知性,所以知天 天人合一
自覺心 內在 內省 主觀
心即理 道德 尊德性 心學(上達)
--------------------------------------------------------------------
荀子
性惡論(外向修身:約束、教化)
法後王.尊君、隆禮(影響法家)、從道不從君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 制天命而用之
認知心 外在 客觀 認知
一致性規範 心只能照理不能生理
道問學 理學(下學)
-------------------------------------------------------------
期中 申論題
麻煩編排"統整" 不畫表格
用條列式方法 看有哪裡可刪除或補充
2005-11-20 12:40:50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1.宇宙觀:孟子心目中的「天」,是萬物的主宰,並且有判別義理、是非的能力。因此,孟子把「天」看作為一切道德的根源,能主宰人的性和行,故人需「存心養性,所以事天;盡心知性,所以知天」。而荀子對「天」的看法,則剛剛相反。他認為「天」是沒有意志的,也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只是一個自然的現象,與人事無涉。因此他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此外,荀子認為與其順應自然,倒不如征服自然,使自然「為人所用,為人所使」,並從而提出「人定勝天」的主張。2.倫理觀:孟子主張「性善說」。所謂「性善」,即是說人性之中,而具善端,是與生俱來的特性,那就是仁、義、禮、智,稱為「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善惡之心義之端;辭讓之心禮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孟子指出,人之有四端就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地方。此外,他認為人類的行為未達到「善」的境界,甚至成惡,只因天性受了物慾的蒙蔽或者是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荀子則主張「人性惡」,因為他認為人的本性是「好利而惡害」。他在說:「目好色;耳好惡;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逸。」而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便會「則必爭」,這就是「人性惡」的原因。由於人生下來即俱有這些惡性,因此若任其順性發展,爭奪、殘賊、淫亂等惡行便隨之而起。所以,荀子認為要使人向善,就必須靠後天人工的節制和教育。 3.修養方法:孟子由於認為人有內在的「自覺心」,因此只須做足發揮善性的功夫,便可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這稱之為「盡性」。「盡性」的修養,積之既久,便可養成「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存養此「浩然之氣」,便能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達到人生最高的目標。此外,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故此,他認為求善不必向外界追尋,只須「誠心敬意」、「反求諸己」。 而荀子認為人是性惡的,若要使人歸於向善,就必須對人作出一些規限,即是「師法」。荀子說:「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由此觀之,人必須先克服「動物性」,然後才能得以為善。不過,這種「善」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經人為、後天的歪曲,故稱為「偽善」。雖然荀子否定人有自覺之善心,但他承認人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因此人亦能夠成「善」。另一方面,荀子以「禮」為一切典章制度、道德儀節之總名,故主張「隆禮」,來約束人的醜行。4.政治:孟子主張施行「仁政」。他認為政治的最高理想,是在於為人民謀求幸福、保民及救世。因此,統治者必須先有仁心,再培養出德性,才可施行「仁政」。而「仁政」的具體措施,就是行「王道」。「王道」的作用是使百姓安樂、家給人足。若君主能做到這樣,便可得到民心,國家自可富強安定。再者,孟子認為要真正地達到「王道」,就必須「尊賢使能」,任用賢臣來輔助君主。而荀子的政治思想是主張「禮治」。他積極鼓勵以禮樂制度來節制人之情慾,以克服人的惡性。並且,荀子亦憑著「禮」來使人民「明分使群」,即是使人類群居生活而不爭,殘賊淫亂等惡行而不行。此外,荀子亦靠「禮治」來維持社會的等級。他認為「禮」必須具有「別」的功能,使貴賤長幼、貧富輕重先有等差,然後再確定每人的權利和義務。權利義務既經確定,便可以使人各安其份,社會就自然安寧。再者,孟子提倡「民本說」。他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一切的政治制度皆應為人民而設,處處為人民著想。同時,孟子指出政權的得失,是由人心向背所決定的。而且,他認為一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的失道君主,可被人民推翻,因此他讚揚「湯武革命」。荀子主張「尊君」說,與孟子的「民本說」剛好相反。荀子說:「無君以制臣,無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縱欲,欲惡同物,欲多而身寡,寡則必爭矣,故百技所成,所以養一人也。」荀子認為君主如果沒有至尊無上的權力,便難以執行其職務。所以,他主張把權力歸於君主,並強調必須用君權使人民「服禮」。雖然荀子認為君主可以專權,但絕不可獨治,因他深信「君臣分工」,認為國家之行政運作應任用賢臣來輔助。這樣,君主便可不勞而治。另一方面,孟子主張行仁政,則必須效法先王的王道統治政策,故主張「法先王」。所謂「先王」,就是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他認為這些上代聖人,都能創出種種的愛民典章法則。故此,若以他們的政策來治理人民,便可事半功倍。故他說:「尊先王之法而有過者,未之有也。」雖然荀主張「法後王」,但並不代表反對先王政治的不完善,而是認為堯舜之道實在太渺茫,不足為法。況且,古事亦未必適用於當世。因此,他認為執政者應取法於近世的王道,即是周代文王、武王、周公所立的制度。所以他說:「欲知上世,則審周道」。5.教育理論:首先,在教育方針方面,孟子十分注重以教育來感化人之善心,認為「得天下英材而教育之」為君子之樂事。而荀子雖同樣是重視教育,但其目的是使人向善,從而消除人的惡性。再者,在教育方法方面,孟子主張「不假外求」,還必須靠自己的思考和恒久專一的學習態度,才能成材。同時,孟子亦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而荀子則認為先要以「聖人為師」,才可矯正性惡。此外,他認為學問在於累積,故必須循序漸進和鍥而不捨的精神。鑑於兩人性格之不同,所以在教材方面亦有所不同。首先,由於孟子的性格比較豪邁,故他長於〈詩〉、〈書〉,重視性情的培養,重義而輕利。而荀子的性格則較為細密,故他隆於〈禮〉、〈樂〉而輕〈詩〉、〈書〉,重視禮制對社會人心的約束力。
2005-11-26 23:27:4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昌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