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蟲
君不見水馬兒,步步逆流水,大江東流日千里,此蟲趯趯長在此。君不見鷃濫堆,決起隨衝風,隨風一去宿何許,逆風還落蓬蒿中。二蟲愚知俱莫測,江邊一笑無人識。
2005-11-08 18:07:29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君不見水馬兒---你看看水馬兒這種蟲步步逆流水----一步一步的逆著河中流水爬阿爬大江東流日千里--大河一天東流千里.水不停的沖阿沖此蟲趯趯長在此--可是這隻蟲還是在這跳阿跳【趯趯】
圖片參考:http://140.111.34.46/dict/fonts/fa41.gif
條二蟲愚知俱莫測---這兩種蟲的聰明才智如何呢?實在難以猜測江邊一笑無人識---我在江邊問人.大家都只是笑一笑.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首詩是蘇東坡藉著寫蟲來描述人類的某些行為.水馬兒這種蟲逆水爬阿爬看起來好像很蠢.但是他的有所堅持.使他經常都在一個地方屹立不搖.檢管外界的大環境不利(逆境).他還是能夠長久存在一個地方.鷃濫堆彷彿很聰明.看到機會抓準時機他就隨風而起.不幸的是當風向改變.他又被打回原來的地方.此詩藉著[有所堅持.默默努力]和[趨炎附勢.追逐風潮]的兩種生物現象抒發自己的感受.末尾.東坡試問:到底做人是應該堅持崗位默默努力.還是應該趁著時機潮流走?哪一種才是比較聰明的做法呢?東坡雖然沒寫出答案.不過他的心裡應該是有所定論吧
2005-11-09 06:19:2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201409150.pixnet.net/blog
2014-09-22 10:44:3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樓上的解答很好呢 頗有程度喔 既然崔顥題詩在上頭,俺也只好作補充罷.
研究了幾個時辰,才找出「水馬兒」的究竟:
首先,我先查找大陸版《辭源》修訂本下冊水部,找到了「水馬」的注釋.其云:
﹝水馬﹞1.水獸名。山海經北山經:“求如之山,其中多水馬,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2.水蟲名。唐王建詩一和錢舍人水植詩:“多時水馬出,盡日蜻蜓遶。”宋王質林泉結契五水劃蟲:“身褐,腹白,四足,兩鬢浮水啑草泥,輕趣極駛,人呼水馬兒。”參閱本草綱目四二蟲二水黽。(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頁)
這裡該是第 2 個解釋才是。不是獸,而是蟲。然後根據他所引用到的資料,再去查找《本草綱目‧蟲之四‧溼生類》(辭源說「蟲二」似乎有誤!)則云:
水黽(拾遺)
﹝釋名﹞水馬(拾遺)
﹝集解﹞﹝藏器曰﹞水黽,羣游水上,水涸即飛,長寸許,四腳,非海馬之水馬也。
﹝時珍曰﹞水蟲甚多,此類亦有數種,今有一種水爬蟲,扁身大腹而背硬者,即此也。
水爬,水馬之訛耳。一種水蠆,長尾如蠍,能變蜻蜓。
﹝氣味﹞有毒﹝主治﹞令人不渴,殺雞犬。(藏器)
(文化圖書公司出版,冊下,卷42,頁1333.)
本草網目還有水馬的圖像,妳可以去找找看,我看的感覺是,有點想水蜘蛛那種的。即在水面上爬行,有時會飛的那種腳很細長的昆蟲。
再來找《四庫全書》(迪志公司出的電子資料庫),發現王質的《林泉結契》,在四庫裡叫作《紹陶錄》,原來,據《提要》稱,乃清人宋犖將其改名為《林泉結契》的啦。四庫裡有幾處「水馬兒」的資料,有空,妳不妨去查找一下。我這裡只引用其中《辭源》用到的那段。辭源的卷數是「五」,但我查四庫,卷數是「下」,可見所據本子是不同。但相信內容還是大同吧。篇名叫〈水划蟲〉(不是「水劃蟲」喔!看來是《辭源》編者徑將「划」當成簡化字給誤轉成了正體字了啦!「划」是「划船」「划水」的划,和「劃」的意思可絕然不同呢!!「划水」可不能寫成「劃水」...,不能相混喔!):
水划蟲(身褐,腹白,四足,兩鬚。浮水啑草泥,輕趒極駛,人呼水馬兒。)
足為櫂,鬚為撓,舴艋子,何多勞?黒油急旋旋,玉掌輕揺揺。水划蟲,水划蟲,鸊鷉鷖鴨同從容,寛陂緩波無點風。(同樣內容亦收在《兩宋名賢小集》卷200中,妳檢索即知.「撓」,兩宋名賢小集作「橈」才是!)
最後,我再摘錄清人王文誥、馮應榴 輯注的《蘇軾詩集》給您參考:(臺北:學海出版社,冊中,卷21,頁1109)
二蟲
君不見,水馬兒,(﹝施註﹞杜子美〈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詩:雁兒爭水馬。【合註】《太平御覽》引《南方草木狀》云:海中有魚,似馬,或黃或黑,名作水馬,似非此水馬蟲也。)
步步逆流水,大江東流日千里,(﹝施註﹞杜子美〈石犀行〉:天生江水向東流。)
此蟲趯趯長在此。(【施註】《毛詩‧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註云:趯趯,躍也。)
君不見,鷃濫堆,(【王註】《方言》:阿如軋,亦名鷃濫堆。《韻語陽秋》云:阿濫堆,明皇御玉笛,探其聲翻為曲,左右皆能傳唱。張祜詩云: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決起隨衝風,(【施註】《莊子‧逍遙游篇》:蜩與鶯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
隨風一去宿何許,逆風還落蓬蒿中。二蟲愚智俱莫測。(【王註】《莊子‧逍遙遊篇》:之二蟲又何知。)
江邊一笑無人識。
這裡註的「水馬」是辭源收的第1義,那是錯的;而「鷃濫堆」也註錯?!註成什麼樂曲名哩。唉!我比較相信是樓上的注法比較合理,才符合「二蟲」之名,也才符合東坡所描寫的「鷃濫堆」的生態啊。可見連清朝大學者們也搞不懂這玩意,妳會有疑惑,很不簡單了啦 ^^
至於倒數第二句「二蟲愚智俱莫測」,註引亦不佳,並不是說二蟲何所知而無智也,樓上的解說似乎也不夠明白,沒有味道,我倒以為,這裡的「愚智」像我們今天講的「傻勁」,即是這兩種蟲的這種傻勁,沒有人知道牠們幹嘛那麼地幹下去。沒有人知道他們有什麼深意,為什麼會如此。或者,我們也可以把「愚智」拆開來看(不通解作傻勁),把「愚」與「水馬兒」對在一起看,把「智」和「鷃濫堆」兜在一起看,整句即謂「沒有人能好好領悟水馬兒的這種傻勁、鷃濫堆的那種小聰明,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和教訓。」這樣再參看樓上的詮釋,不就更相得益彰,寓理鮮明了嗎?
這首詩原來是講二種蟲,藉此二蟲的習性來指涉人們處世的哲理.我很贊成樓上的解法,很讚喔.唯對於「江邊一笑無人識」,我則別有意見.因為這一句的主詞,樓上的以為是江邊眾人,若是眾人笑,怎麼會「一」笑哩? 我倒以為這裡的主詞(誰在笑)應是東坡自己,其含意也就是樓上的所說:「東坡心裡已自有了答案了吧」或者,是他領悟了二蟲的行為能給人們處世的啟示;因為他有了這樣的答案或領悟,才會會心一笑。而「無人識」的「無人」,才是指「眾人」,但可不必是江邊眾人;是世人,恐怕都已包括在其中了呢.有點像他「承天寺夜游」之感: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唯吾兩人耳的感觸.在詞句中,也有「無言誰會憑闌意」(北宋‧柳永〈鳳棲梧〉)的說法,亦是同樣的心情景況,倒不必真去說出來,去問人吧,那似乎有點太沒情調,太沒詩意了.
一笑,不好指眾人;但「無人」卻可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哩...^^ 所以 我以為當如是解較佳
ps.關於蘇軾的詩,羅鳳珠老師的網路展書讀有專門的資料庫可供檢索,頗稱便,君不妨多利用之.
http://cls.hs.yzu.edu.tw/cm/index.htm
但願這不是妳的作業,否則,真是太對不起學術良知了.
如果不幸是妳的作業,但願只是參考參考,或幫助自己理解,不要照抄才好(我不是有智慧權,但是擔心我這樣「愛之」,反而「適足以害之」也)
2005-11-09 17:55:19 補充:
鷃濫堆這種「蟲」 在四庫裡也查得到 可以作為佐證,我給妳的網路展書讀資料庫雖然也有此詞之內容注釋,但乍看它連結到樂器,就知她們也搞錯了.只是根據我剛才所引前人的註解,依樣葫蘆,以訛傳訛,妳可千萬別被誤導了喔.
鷃濫堆 就留給您自個兒找吧 我找的結果是,在王質的那篇〈水划蟲〉的前面就有「鷃濫堆」的詩句,摘錄於此,以徵信焉:
〈水澇子〉
(身褐,腹白,觜鋭,尾細長,似鼠而小,.....)
獺最黠,鼠更黠,知水情,識水脉,荷花不禁搯,稻花不禁●。水澇子,水澇子,鷃濫堆隨江風起,自伏秋莎噆秋水。(●為打不出來的字,有些字我也用異體字/常用字代用了)
餘則待君繼志承事了
2005-11-09 17:55:53 補充:
另詩林廣記卷二有:
師民瞻云:杜甫〈縛雞行〉末句云:「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東坡此詩末句正用杜甫詩意也
可作為本詩參考。
2005-11-09 18:12:43 補充:
對了樓上的,因為看妳似乎學識淵博,所以去拜訪了一下妳所有的解答,但看妳在國文方面,用了不少教育部國語辭典的材料呢,卻沒有註明出來。妳照原文貼過來方便是方便,但似乎偶爾也留意說明一下咩,免得那一天被奸人所害,陷於不測,那就太可惜了。雖然國語辭典是開放的資源,但能歸功於人,不也善哉善哉?何況除了那些借花獻佛的部分,妳自己還有不少料嘛,那裡差那一著呢?
一飲一啄,莫非前蔭。既取資材,何必隱善?也能示人途徑,金針度人,共襄盛舉,不也善哉...
2005-11-09 12:39:0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任真 4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