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那時,劉銘傳在台灣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興建鐵路.....等,
所以,我想知道大家對於"何以清末台灣的現代化為中國之範本?"
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
拜託了...
誰可以快速回答我這個煩惱的問題?
我期中考需要...
謝謝了....

2005-11-04 07:54:03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winnie 1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4 個解答

台灣原本的政經中心都是在台南,所以台南一直以來都是台灣最發達的城市,因此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其中的一府就是指台灣府城,也就是現在的台南。正因為如此,台南當地士紳的政商關係複雜,於是當初劉銘傳在接任台灣巡撫時,為了擺脫台南士紳的影響,以方便他在台灣推展自強運動,便將省城所在改為台北,而不在原本府城所在地台南。由於劉銘傳擺脫了台南地方勢力的牽制,將台灣發展的重心選在地方勢力阻礙較少的北部地區,因此劉銘傳在推動自強運動時所受到的阻力遠小於中國大陸的其他省份,所以才能成功地推動自強運動,使台灣成為現代化為中國之範本。

2005-11-04 12:13:1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潛龍子 7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9-02 18:09:5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真是謝謝你們...幫了我一個大忙...

2005-11-08 05:17:4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winnie 1 · 0 0

下面文章應該有你要的答案

劉銘傳的改革
劉銘傳於一八八四年(光緒十年)七月十五日(舊曆閏五月二十八日)抵台督辦軍務。他認為台灣的海防和近代開發認為是不可分離的兩大改革方案,而宣佈防備、練兵、清賦、理蕃四大政策。他入台時先抵達基隆,於是就先到基隆砲台逗留數日,經過詳細考察海防,於舊曆五月三十日始台北城。
到台灣最先著手的也是有關「防備」事宜,把基隆.淡水.安平.高雄四港的砲台加以重新裝備,從外國購來新式大砲而加強其防備效能。同時,招聘德人畢德蘭(Bityia)為技監,以德人巴翁士(Baons)訓練砲兵和實行軍隊近代化。在台北府城北門外,設立台北機器局興辦軍火工業,生產武器,「火藥總局」、建「軍械所」儲藏武器。並設「水雷營」於基隆.淡水等地。另一方面也設立了在台北的「全台營務處」,聘請德人貝克爾(Bcker)和英人馬體孫(Mathason)改定舊有的保甲制度,重新施行之。
一八八六年(光緒十二年)劉銘傳設立「撫墾總局」於大科崁(今之大溪)這個撫墾總局是為二百年來視為外國的蕃地做一根本上的改革。定隘勇制,並創立番學堂,這是將番視為國民的積極做法,於台北設番學堂,供給衣食、教算學、漢文、官話、臺語及起居禮儀。很可惜經過二百年的滿清統治,到最後十年才要做教育原住民的工作。在荷蘭據台初期,荷蘭人不但教育台南新港社人,而且幫他們創立文字。二者之間之差異可見而知。
劉銘傳對台灣是採取積極的態度來建設台灣建設,除了防備.撫墾.清賦之外,最重要的是鐵路建設,對鐵路建設有一份大禮隨之而來,就是發現金礦。(請參閱p83台灣金),他敷設從基隆至新竹的縱貫鐵路為達此目的,招集商股銀一百萬兩。同時亦得滿清中央的醇親王奕匡、李鴻章支持,建設了全中國第一條官辦且運客的鐵路。並在一八八七年動工興建。這條鐵路以大稻埕(今延平北路)為中心,計劃從基隆建到台南。先從大稻埕到松山的鐵路在兩年後完工通車。台北至基隆段,全長三十二公里,其中穿越獅球嶺的隧道全長五百七十三公尺,工程頗為艱巨,當時的火車頭叫「騰雲一號」(右圖)這架臺灣第一個火車頭目前陳列在台北新公園裡。它是德國製造,原本行駛於上海與吳淞之間,但遭居民反對拆下運至台灣的。一八九一年可以通行至基隆,一八九三年延伸到新竹。鐵路的興建是件極好的事,但是換了一位巡撫,就下令停止興建,這位新官就是邵友濂。工程的停頓最令人宛惜,連西學堂、番學堂也被這位巡撫大人所廢撤。
劉銘傳又開通前後山道路即由西部已開發區至東部稱為後山地區。如台北至宜蘭頭圍間的橫斷道路。一八八六年六月設立「商務局」,訂購斯美、駕時,等八艘新式輪船,航行於台灣、澎湖、上海、香港、新加坡、西貢、呂宋等地,使台灣對外貿易持續成長。
劉銘傳又將西洋的近代科技引進台灣,一八八六年設立「電報總局」由怡和洋行承建基隆經滬尾、台北、台南、安平;安平到澎湖;滬尾到福州間的電報線。
官辦樟腦和硫磺(全台腦磺總局」)、「煤務局」、獎勵製茶業、設立「官醫局」、聘雇西洋醫師。劉銘傳的努力可以見到的是比中國本土更早實行近代改革。增設巡撫衙門、撫墾局、稅釐局、軍政局、鹽務總局。
一八八八年在台北所設的郵政總局,另又在各要地設正站。由綠營兵負責傳遞信件,每站貼一張郵票這種制度比中國更早。
在教育方面,劉銘傳亦採用歐式近代教育,培養從事「洋務」的新進人材。一八八五年在台北大稻埕的六館街(今之永昌街)開設「西學堂」,教育英語、法文、地理、歷史、數學理科、測量繪圖、等新學問。
一八八六年在大稻埕建昌街(今之延平北路.民生西路的十字路口),設立「電報學堂」。西元一八八八年在台北新建考棚,改革考場的弊病。西元一八八七年臺北府電燈出現,同時在主要街道裝設路燈。

2005-11-04 10:19:0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no_nickname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