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的發展與困境!!!??
快快告訴我吧!!!!
2005-10-23 17:57:49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看不出來哪裡是發展哪裡是困境啊??
2005-10-23 18:06:05 · update #1
布農族是一個典型的高山民族,依據日據時期學者鹿野忠雄的調查,68.1%的布農族人居住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地區,更有29.8%的人住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地區。因此,布農族是台灣所有的原住民中居住得最高的一族。在地理上,布農族分佈在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及其東側,直到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地。
根據族人的口傳,布農族在進入山地之前,原是居住在台灣的西部平原,而後因漢族的入侵以及台中平原諸平埔族鬥爭的結果,轉向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一帶的山地。進入南投縣山地後,布農族人漸漸形成六個部族。根據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一書,將布農族分成六大社群,分別是卡社(Take--baka)、丹社(Take--vatan)、郡社(Bubukun)、卓社(Take--todo)、巒社(Take--banuan)和蘭社(Take--pulan)。卡社、丹社、郡社名稱的由來,據老一輩的族人們說是他們的祖先首先遷徙於某地時,取第一位祖先的名稱而來。至於卓社,則是以他們第一次的定居地為其社名,蘭社則是對自己的自稱(吳榮順,1993:19)。每一各部族其實正是一個同祖群,以一個大社為中心,擴展出其他的部落,既而成為一個超部落的氏族系統。每一個部族有一定的領域,以及特有的習慣和語言。其中蘭社群因為人數較少,並且與鄒族相鄰而居,於是逐漸與鄒族混血,成為鄒族的一小分支。因此,現在皆認為布農族具有五個社群;其中,郡社群為現今布農族最大的一群,人口最多,佔全部布農族人口的半數以上。現存的五個部族中以巒社和郡社建立最早,卡社係由巒社中分出,而後又從卡社中分出卓社。丹社則約在三百多年前自巒社分離,是五個部族中最晚成立的。
現今布農族的分佈地,大約是以南投縣為中心,北到霧社,南到高雄旗山,東達至中央山脈東麓。分佈於泰雅族和排灣族中間,東接阿美族,西鄰鄒族。布農族目前大多數的部落皆分佈在山腰淺山地區,純粹由同族構成部落。就縣市的劃分而言,主要分佈在南投縣的仁愛鄉、信義鄉,花蓮縣的萬榮鄉、卓溪鄉,台東縣的海端鄉、延平鄉,高雄縣的三民鄉、桃源鄉。布農族的人口數在原住民中排第四位,分佈面積僅次於泰雅族排第二位,但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諸族中擴展力最強的民族。
(一)卓社群
卓社群分佈於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沿岸山地,自稱為siabakan,清代稱為「干卓萬番」。其居住地與泰雅族之賽德克亞族為界,居布農族群之最北部。分佈於現今南投縣仁愛鄉的中正村(原名過坑)、法治村(原名武界)與萬豐村(原名曲冰)。其中原居卓社的巴拉巴南社一部份卓社群人於1938年移居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的久美村。
(二)卡社群
卡社群分佈於南投縣信義鄉卡社溪沿岸及仁愛鄉濁水溪流域之山地。卡社群人目前居住在南投縣信義鄉之地利村、雙龍村、潭南村與仁愛鄉的中正村。
(三)丹社群
丹社群地理上分佈於南投縣濁水溪支流丹大溪沿岸山地。以現今的行政劃分來看,居住於南投縣地利村與雙龍村。目前丹社群的後裔約兩千人,留居於南投縣的丹社群人僅剩十多戶。遷居於東部者人數較多,大多居住於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並散居於台東縣長濱鄉南溪村、花蓮縣瑞穗鄉奇美村等。
根據口傳的系譜推斷,約在兩百六十年前,巒社群中有一個名叫vatan tanapima的人,從他所住的katuguran社經過巒潭山到丹大溪一帶的原始森林裡打獵,煮飯時無意間將一些未去殼的小米掉落在地上。等他下一次回來察看陷阱時,發現那些掉落的小米粒已經發芽而且長得很好,於是對這片土地的肥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家後便一再向部落裡的族人提起這件事。Vatan本人沒有搬到丹大就去世了,但一些巒社人卻被vatan描述的美景所吸引,因而遷到丹大溪溪邊當時vatan獵寮所在的台地上,在此建立丹社人第一個部落,此即為丹社群的老家。初到丹大這個區域時,丹社人仍自稱為巒社,漸漸隨著人口的增加,部族分立,加上與巒社有明顯的地理區隔,丹社人遂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文化特色。
(四)巒社群
巒社群分佈於南投縣濁水溪支流巒大溪沿岸,及秀姑巒溪上游太平溪、拉庫拉庫溪、清水溪流域的山地。巒社群的分佈跨越了中央山脈兩側,聚落分佈於望嘉、新鄉、豐丘、明德、人和,及花蓮縣卓溪鄉崙山、太平、卓溪、卓清、清水、古風,台東縣海端鄉。
根據口傳巒社布農族人是從平地入山,居住在郡大溪中游流域的巒大社Asang banuan,然後向周圍移動。大約十八世紀初葉,巒社群群人越過中央山脈向花蓮的拉庫拉庫溪流域移動。後因上游常受北鄒人的襲擊,於是漸漸往中、下游移動。然而,他們還有來自台東方面的襲擊,卑南族曾經幾次組織獵首遠征隊溯拉庫拉庫溪而上去襲擊他們。這個來自卑南族的威脅,將巒社群人封鎖在拉庫拉庫溪流域裡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其後二者達成和解,布農人承認平地為卑南族的領土,卑南人承認山地為布農人的領土。於是巒社人又開始南下向清水溪及新武呂溪方面移動,從系譜上推測,這可能是十八世紀末葉到十九世紀初葉的事情。但此時郡社群人已經移居於新武呂溪流域及其鄰近的地區,將巒社群人南下的路阻擋。以後雖然也有巒社群人往台東或高雄山區移動,然而這些遷移過去的巒社群人都被郡社群吸收,甚至在新武呂溪流域的巒社群人,因為在數目上居於劣勢,也有被郡社群人同化的傾向。
(五)郡社群
郡社群分佈於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溪、陳有蘭溪沿岸、新武呂溪沿岸及荖濃溪沿岸。分佈在南投縣信義鄉境內明德、羅娜、東埔、東光、望美、人和等村。台東縣境內海端鄉錦屏、利稻、霧鹿、下馬、新武、初來、海端、紅石、崁頂、加拿,延平鄉武陵、延平、永春、紅葉、鸞山。高雄縣三民鄉、桃源鄉與茂林鄉的萬山村。郡社群為現今布農族人最大的一群,人口最多,佔全部布農族人口半數以上。
郡社群人稱為Isi-bukun或Bubukun,據說最初的祖地為Asang Bukun。根據族人的口傳,據說他們很早以前住在巒大溪及陳有蘭溪流域,後因天災人禍而遷移至郡大溪岸之郡大社。十八世紀末葉,郡社群人一方面越過郡大溪及陳有蘭溪向南邊之東埔社殖民,一方面翻越玉山進入拉庫拉庫溪上游建立部落基地,然後,再沿中央山脈南下,在新武呂溪上游(今南橫公路利稻村、霧鹿村一帶)建立部落。之後又有部份郡社群人又直接越過關山,越嶺南下向荖農溪流域及內本鹿一帶殖民。
從布農族五群的地理分佈上,我們可以看出布農人為尋求新獵場,造成聚落本身之不斷分裂,成為使部分成員外出另覓新的土地。由於山田燒墾民族不斷遷移尋求新地開墾,再加上漢人和平埔族侵入等因素,使布農人成為九族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強的一族,造成遷徙的一項更重要的因素其實也與布農族的社會文化特性有關。
參考資料
http://www.nmp.gov.tw/d/d2-d4a.htm
2005-10-23 18:03:3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一起玩情趣用品網路商城,提供成人情趣用品、情趣內衣等,全省宅配到府、超商付款包裝隱密,歡迎參觀選購。
一起玩情趣用品官網:http://www.17one.net
一起玩情趣用品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17one
2015-04-06 13:46:5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23 16:20:5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http://www.nmp.gov.tw/d/d2-d4a.htm 這是布農族所有資料
2005-10-25 21:45:3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料理達人BOSS 7 · 0⤊ 0⤋
布農族的發展
http://www.tacp.gov.tw/intro/nine/bunun/bunun2.htm
東埔布農族人的生存困境與在地反抗
http://web.my8d.net/m5a07/volem002/fire2.htm
走入布農的世界
根據布農族的傳說,布農族的祖先最早是居住於西部平原,可能是在林杞埔(竹山)、鹿港 ... 面臨日薄西山的困境,唯有喚起原住民潛藏心靈深處的族群意識,重新認同自己的文化,並隨著時代的脈動不斷
http://home.kimo.com.tw/tejon832000/bi2ma17.htm
~~~~~~~~~~~~~~~~~~~~~~~~~~~~~~~~~~~~~~~~~~~~~~~~~~~~~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twhistory-47.asp 參考看看
Bunun布農族是沒有『文字』的民族,以致幾千年來的歷史形成一片空白;而與外人接觸的歷史文獻又絕大部分是外來者記錄的留存,而這些外來的記錄又異己論述的方式進行;就因這種論述所構成的有關Bunun歷史,皆與Bunun實際的狀況與主體世界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甚至,自我創造名詞與過程﹗就因為如此,吾等更應正本清源,將Bunun歷史真實的主體世界呈現,以匡正所有的曲解與誤導。
Bunun,在台灣經過千年時空的變遷,原本有處於獨立自主部落社會,在山林中狩獵及游耕的生活方式,因外來政權的影響及資本家的進入,使得原有的社會組織與社會價值,產生了空前的變革,文化變了,生活方式變了,價值觀也變了,不再是山林中狩獵及游耕的生活方式,同時,也不再處於獨立自主的部落社會;對於外在強勢環境不得不互動與相當程度保持依存關係。Bunun的居住環境原本散居型態,以Lumah『家』與Tatus-Habu、Tatus-Sidok『同宗親屬』Kaututusðaŋ『親屬』作為Kakanuban(獵場)與Unkukuman(耕地)擁有單位的制度,因外在環境改變而式微,取而代之是『鄰』、『村』、『鄉』等;新政治區域及制度的形成,復統治者未將Bunun的傳統氏族姓氏統一編制,任由發展,也為Bunun原有的關係制度投下變數,一方面是由於新的領袖的產生方式異於傳統上領導者所產生的方式,另一方面,領導者所具有的能力以及是否獲得所有Bunun的認可,是似乎現今的時空下,有著與以往不同的詮釋和認同。
2005-10-24 08:26:1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lilyoct16 7 · 0⤊ 0⤋
布農人稱「人」為bunun,這也是該族名稱的由來。現今布農族的分佈地主要在南投縣的信義、仁愛兩鄉,花蓮縣的卓溪、萬榮兩鄉,另外還有分佈於高雄縣的桃園、三民兩鄉、以及台東縣的海端和延平兩鄉。其人口數在台灣原住民中居第四位,但分佈面積則僅次於泰雅族而居第二位。就遷移而言,布農人卻是台灣的原住民當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強的一族。
2005-10-24 06:34:36 · answer #6 · answered by 光暄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