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紀念,鄭和下西洋的歷史為何?
2005-10-23 03:50:13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鄭和下西洋在明成祖的對外功略中,最煌赫的一件大事,是「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前面說過,明成祖重用宦官,常派遣宦官為特使,去到海外宣揚國威,招撫異域。在永樂元年,曾派宦官馬彬出使爪哇,尹慶出使滿刺加(即麻六甲),李興出使暹羅。永樂六年,曾遣宦官吳賓再出使爪哇,永樂七年曾遺宦官張原再使暹羅,永樂十三年曾遣宦官侯顯出使榜葛刺(今孟加拉)。見於明使者這類專使頗多。唯其中規模最大,出使最遠,而影響最大的,當推「鄭和」。鄭和,雲南人,本姓馬,其祖先原籍為西域人,在元初移居雲南其父祖均為回教徒。當洪武十五年傅友德、沐英等平雲南時,被閹入宮。派往燕王府做了一名小宦官,自幼事奉明成祖,賜姓鄭名和,後來官至內官監太監。據說鄭和為人,精明能幹,謙恭謹慎,尤其勇於負責,不辭勞瘁。所以深得明成祖的信任,視為心腹。並從道衍(姚廣孝)受「菩薩戒」,皈依了佛教。時人都稱鄭和為「三保太監」,「三保一作三寶」。後鄭和出使海外,「三保太監」的威名遠震。關於三保(寶)名稱的來由,一般考證有兩種說法:一謂鄭和受戒,皈依「三寶」(佛、法、僧,謂之三寶),故稱「三寶太監」;一謂三保為鄭和之小名。鄭和出使西洋前後凡七次,其出使的目的,據明史鄭和傳說是:「成祖疑惠帝亡命海外欲蹤跡之。」這僅是一種傳說,或附帶之使命,其主要目的還是: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兼擴展海外的貿易,採取異域寶物,故其船謂之「寶船」。當時中國的航路,是從長江出海,先經區海岸南航,直抵今越南,再往南航行以婆羅洲為中界,婆羅迤東謂之東洋;婆羅迤西,包括爪哇、蘇門答剌、馬來半島,直達印度洋一帶諸國皆謂之西洋。而「三保太監鄭和」所出使的就是這片地域。(甲)鄭和出使經過概況 鄭和的第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永樂三年(西元一四○五)。在出使之前兩年,國家已經開始籌備。大規模建造海舶,以為下西洋取寶之用,謂之日﹁寶船﹂。永樂三年出使時,鄭和率領將士有兩萬七千八百多人,分載六十二隻大寶船。其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大船之外,尚有小船一百多艘,船上除了甲仗武器、糧秣之外,還有許多的金銀幣帛,真是聲勢浩蕩。當年夏六月,從蘇州劉家港(即瀏河口)出海至福建,再從福建的五虎門,揚帆渡海,先到占城(令越南歸仁)。然後遠歷南洋群島諸國,所到有滿刺加(即馬六甲Malaca)、舊港(即巨港一作浡淋邦Palenbang)、爪哇、蘇門答剌、錫蘭,遠至印度之柯枝(Colchin)、古里(Calicut)等地,所到之處,頒布中國皇帝詔書,宣揚大明威德,封賞其他方君長,如有不服即以武力討伐。曾有舊港地方首領陳祖義欲謀劫奪鄭和的寶船,因施進卿的告密,乃發兵將陳祖義俘執這舊港即故三佛齊國地,三佛齊在明太祖時被爪哇所滅,後來其他又復紛亂,為華僑梁道明、陳祖義等人所據,而陳祖義尢為華僑之稱雄於海外者。鄭和亥海外兩年,於永樂五年(西元一四○七)九月還朝。隨船而來者,除了俘虜陳祖義之外,還有南洋各國所脈的朝貢使者。於是明成祖大喜,分別爵賞諸將,並戮陳祖義於市。又詔設﹁舊港宣慰使司﹂,即以曾效命於鄭和之施進卿為宣慰使,賜以印詔。這舊港竟一度成為明朝的藩屬。這次鄭和出使的功榮彪炳,聲譽輝煌,明成祖大為興奮,即命鄭和繼續再度出使。鄭和的第二次奉命出使是在永樂六年(出海在七年),規模與第一次彷彿,所到之地有占城、爪哇、滿刺加、蘇門答刺、暹羅、柯枝、古里與錫蘭(即錫蘭島等地。在第二次出倥中一樁最大的事,是鄭和到了錫蘭時曾與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Alogkkonarai)者,發生戰爭,以兵戎相見。鄭和將亞烈苦奈兒擊敗,俘虜以歸。鄭和於九年歸國,獻俘於朝。明成祖表示明朝的威 德,將錫蘭王赦釋回國。(此本明史成祖本紀與鄭和傳。但另據﹁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碑﹂與﹁福建長樂南山寺天妃靈應碑所記,均稱鄭和於永樂五年出使,七年還;七年復出使,九年還,則此次為三次出使。以下第三次為第四次,第四次為第五次,……)第三次(新說之第四次)奉命出使是永樂十年,而離海出發大約在永樂十一年。這次所到的地方,有滿刺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古里、南巫里(又做南浡里Lambri)、彭亨(Pehang今馬來半島東南端)、忽魯謨斯(Armusy在波斯灣)、比刺、溜山(今錫蘭西)等地,遠航至印度洋西波斯灣。鄭和經過蘇門答剌時,適逢蘇門答刺發生內亂。有蘇門答剌的前王子蘇幹刺發兵襲擊鄭和,鄭和率兵與戰,大破之,將蘇幹刺俘虜,於永樂十三年七月還朝。這次鄭和的聲威遠震。到永樂十四年時,南洋滿刺加、古里等十九國遣使來朝,這些貢使中,據考有遠達非洲東岸的國家在內。明成祖為了答聘這些異邦,特命鄭和護送這些使者還國,於是有第四次(新說之第五次)的出使,這次使於永樂十四年冬奉命,十五年出發。出發之前,鄭和曾物色了很多精通阿剌伯與西方語文的通譯人員隨行。出使的地方大約與相同而更為廣泛,在外兩年於十七還國。第五次(新說之第六次),是在永樂十九年春出使,於永樂二十年秋天返國,這次主要的任務是送忽魯謨斯等國使者東還波斯,故航程遠達阿拉伯南岸與非洲東岸地。隨鄭和一同來中國者,有蘇祿等國使臣。第六次出使是在永樂二十二年,據明史鄭和傳說,出使的原因,是因為前受明成祖冊封的舊港宣慰使施進卿去世,其子施濟孫,請襲父職。明成祖乃遣鄭和為使,賜以印信文綺等物。這次出使的航程最短,似僅舊港為止,使命完畢匆匆北返,返時,成祖以晏駕。最後一次,第七次(新說同)奉使,則在明宣宗宣德五年。據鄭和傳說其出使原因,是因為宣宗即位數年,以年曾來朝貢的舊國很多不來朝貢,於是再派遣鄭和與王景弘等出使西洋。這次出使的規模,仍極浩大,與第一次彷彿。隨行兵員有二萬七千五百名。所到之地據明史宣宗宣德實錄所載,有忽魯謨斯、錫蘭山、古里、滿剌加、柯枝、卜刺哇(Brawa)(非洲東岸)、木骨都束(Mogaadicio)(非洲東岸)、南浡里、蘇門答剌、刺撒(阿剌伯海岸)、溜山、阿魯(Aru)、甘巴里(Coimbator)阿丹(即亞丁)(Aden)、竹步(Jubb)(非洲海岸)、加異勒等地。這次出便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宣揚威德,所以航程也最遠,在外達三之久,於宣德八年始回。(以上有關鄭和之行程時閒大體仍本明使紀傳與明實錄,其考證之新說另見下附錄。)(乙)鄭和的龐大艦隊組織與其航線 中國海運之發展,始於南朝而於元朝。元朝東征日本,南征安南,以及海上的漕運,均造有鉅大的海舶。元朝集合中西各種工藝人材,自然包括有很多造船的工程師與技術人員,以及大造船廠興高度的造船技術,惜歷史資料不詳。明承元緒,在洪武初年便在首都南京西北建造船廠,因在龍江之旁故名[龍江船廠],龍江船廠後一稱寶船廠,並於龍江口置龍江關(其他在今下關一帶),船廠的建築規模弘大,置有提舉司提舉、典史、指揮等官,下有廂長、甲長、作頭、監匠,與匠丁,盛時員工達四百餘戶,專造戰艦與大型船舶,鄭和的寶船大部分是龍江船廠所造(永樂時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廣,遠至東北吉林、黑龍江一帶都置有造船廠,而以南 京龍江船廠為最主。這龍江船廠與龍江關,不僅是鄭和寶船的產地,並且是鄭和出航的基地。鄭和的寶船又稱寶,者是大小船隻聯綴在一齊謂之,換言之就是一支艦隊。船之大小不一,最大之寶船,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中型船若干七丈,闊十五丈,最小的船也有十三丈,其桅桿大者九桅小者兩三桅,至於船 的類別則有寶船、馬舷、糧船、坐船、戰船等,可擔任各項不同的任務。前後七次出使的船數並不一致,從百艘左右多達兩百多艘左右。隨船人員則從二萬人左右達三萬人左右。其組織最高為正使太監鄭和,以下有副使、監丞、少監、內監、都指揮、指揮、千戶、百戶、舍人、壕郎中、鴻臚寺序班、陰陽官、陰陽生、醫官、醫士、旗校、勇土、力士、軍力、餘丁、買辦、通繹,及書手等。如遇戰事則正使太監為總兵官,掛大元帥印,副使為父總兵官,掛副元帥 印,以下軍宦有都瞥、參將、游擊、把總等編制。這一個龐大的砠織,包括政治、軍事,輿鍥儕三項任務。政治的任 務是一個大使節團,去宣揚威德締結邦交。軍事的任務是一支海上的遠征軍,可以應變制敵,弭乎反側。經濟的任務,是載運中國的寶物以易取西洋的寶物,促進中西經濟的交流,故謂之寶船寶。像這樣一支龐大的艦隊,到了西洋諸涯濱島嶼小國,真有排山倒海之勢。所以能生擒陳祖義、亞烈苦奈兒與蘇幹刺。鄭和幾次航行的地域不同,其每次詳確的航程自然很複雜,但有一個大致相同的原則性的航線。是從南京的龍江關出發到太倉劉家港稍作停留,這劉家港當劉河入江之口,也靠近長江口,在元朝時就是重要的港口。船舶到此, 要從事一些準備補給再從劉家港出江口。所以鄭和在劉家港特別修建天妃宮,以祭祀海神(即天妃)祈禱出海的保佑。實際上劉家港應算做出航之地。出江後延中國東南海岸南行,到了福建的長樂,這是第二站。又要停泊,須補充一切尚未完成的事物,並等待風候,然後從長樂的五虎門放洋,這才算是正式的出洋。出洋後第一站先到占城之新州今越南歸仁)。由占城一直南航,可到爪哇的蘇魯馬益(今泗水)與蘇門答剌島上的舊港等地。從此折向西北穿越馬六甲海峽至滿刺加(今馬六甲)。滿刺加為東西交通的孔道,地勢最為重要,明朝之對於滿刺加懷撫備至,早在永樂元年便遣宦官伊慶出使滿刺加。而滿刺加對於明朝也最為恭順。其國王曾親自入朝,貢使絡繹不絕。鄭和下西洋即以滿刺加為中途站,在此設有倉庫與軍事基地。過滿刺加而西,常到蘇門答剌島西北隅之須文達那(一作蘇門答剌或稱亞齊)停泊。再從須文答那直航入印度洋之翠藍嶼(今尼古巴群島)(Nicobar Islands),與錫蘭山(錫蘭山即錫蘭島,古稱獅子國,與中國的交通關懷很早),然後西北航繞印度半島至小葛蘭(Quilon)、柯枝(Cichin)、古里(Calicut)等地,古里是印度半島西南岸的一個大商港。這是大隊寶船所行駛的一條幹線,可稱為大行程,大行程往往遠到古里為止。大之外有分,分就是分行的支線。經常大到達一個重要的港。,就分出若干支隊作扇面形的向前航進,分別訪問附近的地域。這類分的情形更是複雜,不過也可歸納出幾條主要的支線。一是以占城新州港為據點,分向東南的渤泥(婆羅州)與西南的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諸地。一是以須文達那(亞齊)為據點分兩支,一支逕北航榜葛拉(Bengal即孟加拉),一支西航錫蘭山。一是以古里為據點,一支北航波斯灣直達忽魯謨斯,或繞阿剌伯半島經祖法兒(今之Juwara)、阿丹(Aden)深入紅海到天方(即麥加),一支則逕航菲洲東岸之木骨都束、朴剌哇、竹步等地(亦可從葛蘭逕航非洲東岸)--這以上僅是個最簡單的概括說明。(丙)鄭和的副使與侯顯之使烏思藏 鄭和是以正使太監的身分統率寶出使西洋,正使之下有副使為輔,副使往往在分時統領支隊分使諸國,這些副使大部是精明能**太監,有王景弘、侯顯、朱良、李興、楊敏、洪保等人。其中以王景弘為鄭和的得力助手,多次隨同鄭和出使,宣德五年的出使曾與鄭和同為正使,人稱為王三保,相傳王三保的分曾到過臺灣。功績顯赫僅次於鄭和的,則是侯顯,顯僅隨鄭和出使兩次。其功績是出使烏思藏,烏思藏即吐蕃,就是西藏地方。西藏侍喇嘛教,過去和元朝的關係密切,自元在中土亡國後,便與中國疏離,明太祖以其他方遙遠,而欲加以懷柔,洪武初曾遣使招諭,烏思藏亦遣使入朝,太祖均加以封賜,曾封八思巴之後為圓智妙覺弘教大師,封其高僧答力痳八刺為灌頂國師。到永樂時,其國有高僧哈立痳有道術,為國人所崇敬尊稱「尚師」。在永樂元年,明成祖便遣司禮少監侯顯偕同僧人智光,奉書幣往徵迎。元年四月奉使,陸行數萬里,至四年十二月,終將哈立痳奉迎至京師。成祖親自延見,又賜宴華蓋殿,五年二月建普度大齋於靈谷寺為高帝高后薦福。前後賜給哈立痳黃金白銀,以千百計,及各種珍寶,特封哈立痳為「如來大寶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領天下釋教。」,其徒三人,亦封灌頂大國師,禮遇極其隆重,六年辭歸,復命中官護行,侯顯以奉使之勞升為太監。永樂十一年,侯顯又奉命宣慰西番尼八剌、地湧塔二國,尼八刺王特遣使隨顯人朝,貢方物,詔封國王,賜誥印。十三年成祖復命顯率領舟師出使榜葛刺(即孟加拉),其王特遣使人貢麒麟與方物,帝賜予有加。榜葛刺之西有中印度國沼納僕兒入侵榜葛剌,榜葛剌告愆於朝廷,成祖再命侯顯於十八年出使,前往宣諭調解,沼納樸兒因之罷兵。後來到宣宗宣德二年再命侯顯宣賜西南諸番國,遍歷烏思藏、必力工、瓦靈藏、思達藏諸國而還。侯顯有才辯,強力敢任,兩輔鄭和,五使絕域,能令西南諸番賓服,其豐功棒績不亞於鄭和,唯世人多知鄭和而不知侯顯。其他曾為鄭和副使的洪保曾於永樂十年出使暹羅,楊敏則曾出使榜葛刺與暹羅諸國。這鄭和下西洋,好像一組彗星,以鄭和為核星,除星亦光芒四射,而掃過中國西南方的水陸一帶。(丁)鄭和下西洋的收程與影響 鄭和出使西洋,威震異域,對於海外的影響極大,實在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壯舉,以後明朝奉命出使海外者,都要稱頌鄭和之名,以懾服外邦。其情形很像漢朝出使西域的人,必稱頌張騫一般。在南洋群島一帶,還有許多古蹟與有關三保太監的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鄭和出使的收獲可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來看。在政治方面,他將國家的政治勢力範圍,拓展到南洋,使舊港與馬剌加都成為藩屬,而馬刺加並成為海上的一個軍事基地,連帶的榜葛刺成為盟邦,錫蘭山也在遙控之中。在永樂時北自中南半島南至馬來半島、南洋群島,西達印度洋上諸海港直抵忽魯謨斯與木骨都束都遣使朝貢,尢以占城、暹羅、爪哇、蘇門答刺的貢使為頻繁。使明初的國家聲威可以媲美漢之武帝、元之世祖。經濟方面則得失參半,得是得到許多海外的特產珍寶,並促進海上的通商事業,間接的加強了華僑在海外貿易的發展。其失是幾次下西洋耗費了太多的人力物力,成為國家財政上的沉重負擔。所以當成祖晏駕,仁宗甫行即位時,朝廷大臣便群起反對鄭和的下番。有人說:「三保太監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初諫者也!」故仁宗即位,立即下詔日:「子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倉等處安泊者,俱回南京。」及鄭和從西洋歸來,仁宗即詔令鄭和以所率下番諸軍守備南京。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去世,宣宗繼位。不料鄭和停止下番,各國的貢使也為之中輟,為了維持國家的威信,宣宗不得不大修寶船,大規模的再發動了鄭和的第七次的下番,但也成了最後的一次,這說明國家終於無力支持。比較持久而深遠的還是文化方面的影響。鄭和所到之地,往往立石紀功,宣揚中國的威德,許多文物教化因之遠播海外,久久不絕。一方面中國人也得到了許多海外的知識,以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譬如隨行出使的馬歡,後來著有瀛涯勝覽一書;費信著有星溠勝覽一書;鞏珍有西洋番國志一書,都是詳載其親歷海外的見聞,並成為研究鄭和下西洋的三部中文的中要參考書籍。-錄自陳致平著中國通史(七),頁一一六-一二六,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民國七十七年修訂本
2005-10-23 03:52:0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鄭和下西洋---中國歷史上最燦爛輝煌的航海傳奇。鄭和於西元一四O五年,奉明朝永樂皇帝隻命首度下西洋,西元一四三三年,其所率領的第七次下西洋船隊返抵中國,這歷時二十八年的遠航壯舉,終於在這一年劃上了句點。
此一規模龐大的航海壯舉,卻因史籍的缺乏而被湮沒在十光的洪流裏。六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試圖回到工藝發展與航海科技,均為當時世界之最的明初盛世,並循著鄭和下西洋的足跡,從中國到東南亞,訪印度及阿拉伯半島,並遠至非洲東岸,試圖結合歷史文獻、現場採訪及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以復原這場謎霧重重的歷史,解讀這段中國最壯麗的航海史詩。
《經典》的十幾組採訪人員,登臨了中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斯里蘭卡、葉門肯亞等國度的土地,探訪當地的專家學者、市井百姓,將這如霧般的歷史謎團一一拼解還原.....
2005-10-23 03:52:1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