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以看見的所謂「可見光」範圍是多少波長?
2005-10-13 20:45:57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科學 ➔ 其他:科學
人類的眼睛可看到可見光﹙波長:0.4~0.7μm或10-6m﹚,為什麼?顯然與太陽輻射分佈有關。太陽輻射相當於6000K﹙絕對溫度K=oC +273﹚物體的輻射,涵蓋紫外射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電視及電台波段….,但最大能量集中在可見光。我們看到的色彩大多不是物體本身放射出來,而是反射的陽光﹙或日光燈等照明設備的輻射﹚。比如,紅色的書皮是因為書皮反射陽光中的紅色,吸收其他顏色;當你將書帶到暗房就看不到書。事實上,書也一直放射輻射,但因為溫度太低﹙比如:20 oC﹚,放射的多是紅外線,因而人類無法看到它的「本色」!人類眼球結構的發展顯然與太陽輻射分佈有關。如果人類是穴居動物,我們現在「可見光」可能就定義在紅外線波段!!
2005-10-13 20:49:3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lucky 2 · 0⤊ 0⤋
所謂ㄉ可見光又可稱為白色光,集合所有光譜色光便能產生白色光 ( 之中包含ㄌ紅 . 橙 . 黃 . 綠 . 藍 . 紫 等波長不同ㄉ色光 ) . 陽光在380nm~780nm ( 1nm等於10億分之 1nm ) 的範圍中各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
光線中常引起色彩視覺ㄉ範圍 , 也就是太陽光所發射電磁波ㄉ光譜部分 , 稱為可見光 , 可見光為電磁波ㄉ一部份 , 只ㄉ是除去紅外線 . 紫外線 , 波長在380m~780m的範圍內 , 藍色光ㄉ波長較短 , 紅色光ㄉ波長較長 , 綠色光為中波長 .
2005-10-13 21:25:4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3 · 0⤊ 0⤋
物體溫度較高,輻射頻率較高,波長較短,﹙如:紫外線﹚;溫度較低,輻射線頻率較低,波長較長﹙如:紅外線﹚。人類的眼睛可看到可見光﹙波長:0.4~0.7μm或10-6m﹚。這顯然與太陽輻射分佈有關。太陽輻射相當於6000K﹙絕對溫度K=oC +273﹚物體的輻射,涵蓋紫外射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電視及電台波段….,但最大能量集中在可見光。我們看到的色彩大多不是物體本身放射出來,而是反射的陽光﹙或日光燈等照明設備的輻射﹚。比如,紅色的書皮是因為書皮反射陽光中的紅色,吸收其他顏色;當你將書帶到暗房就看不到書。事實上,書也一直放射輻射,但因為溫度太低﹙比如:20 oC﹚,放射的多是紅外線,因而人類無法看到它的「本色」!人類眼球結構的發展顯然與太陽輻射分佈有關。如果人類是穴居動物,我們現在「可見光」可能就定義在紅外線波段!http://hsu.as.ntu.edu.tw/cyber_course_II/chapter4/chapter4.htm
2005-10-13 20:52:4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清仔 7 · 0⤊ 0⤋
可見光
通常指波長從 780nm 到 390nm 的電磁波。
人眼睛可看見的範圍 可廣至 312nm - 1050 nm。
只是『能見度』越來越差而已,且過度的照射 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
人眼對於『白光』的感覺應該是源自於對於太陽光的感受。
只要光線含有與太陽光類似比例的不同頻率光線,便都會產生『白光』的感覺。
並不存在單獨頻率的『白光』。
656nm的紅光 + 492nm的青綠色cyan光 加起來被可有『白光』的感覺。
人眼睛並無法區分由不同頻率分佈所形成的同一色光。
(耳朵則可以分辨不同音色)
單獨508THz的光感覺是黃光,
可是 507THz+ 509THz合起來的光對於人眼睛感受會相同。
除非以光學儀器否則人眼分不出是否看到單頻的光線。
顏色並非光本身的特性,而是該頻率的光與視神經與腦海共同形成的感覺。
因此對於『黃光』更精確的說法是『看起來黃色的光』。
下表眼睛對於可見光所對應感覺的約略波段範圍。
顏色 頻率範圍(THz) 真空中波長(nm)
紅 384-482 622-780
橘 482-503 597-622
黃 503-520 577-597
綠 520-610 492-577
藍 610-659 455-492
紫 659-769 390-455
真空中 波長 540nm的綠光 + 690nm的紅光 同時進入眼中時
雖然其中一點黃光範圍的電磁波都沒有,卻會產生見到黃光的感覺。。
在日光下人眼睛對於黃綠光範圍的光線最敏感,
太陽光譜最強的光線波長便是 560nm( 2.2eV).
因此戴上黃綠光綠色的眼鏡片時 物體的清晰度(對比)最明顯。
以我們人的尺度而言,可見光的波長很短 ( 0.000 000 000 780 公尺)。
可是對於原子的尺度(10-10m)而言卻是數千倍長。
在太陽光下每平方公分約有 1017個光子在一秒鐘內落下。
因此很難看到光的粒子性。
猶如一盆水那麼多的水分子,我們也主要注意到其波動性。
人的眼睛倒是相當敏銳,即使只有約10個光子進入眼中(約剩下一個到視網膜)
我們依舊能感受到光子的訊號。
可見光也可能會和部份物質起作用,引起化學反應。
因此底片、酒類或部份藥品(阿司匹寧等)必須儲藏在陰暗處。
早產兒就會放在有藍紫光較多的保溫室內將造成黃疸症的分子分解。
每年地球上的植物藉由光和作用 取代了大量的 二氧化碳,
也造就世界生物的循環鏈。
2005-10-13 20:50:1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