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什麼叫做茶道?他是由哪裡傳來的呢?

2005-10-13 19:48:18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餐廳與小吃 台灣 咖啡茶飲與甜品

4 個解答

茶道

喝茶在中國很普遍,但其實茶原產於印度,是和佛教同時期傳入中國,一直要到東漢末年,喝茶的風氣才普及開來。日本人喝茶又晚於中國,一直到西元八世紀,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使返國,才把茶種帶回日本。日本人喝的是抹茶,抹茶是把茶葉杵搗成粉末狀,以水沖開飲用。十三世紀時,日本一位名僧認為喝茶有益健康養生,極力推動抹茶普及。十五、十六世紀,日本人喝茶已經完全脫離中國人的影響,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儀式,甚至還制定了所謂的品茶法,喝茶品茗從此變成了茶道。日本茶道講究禮儀,追求風雅品味,就連用具、氣氛都要注意到,對日本人來說,喝茶不只是喝茶,而是一種培育情操的方法。

2005-10-13 19:51:1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15 12:34:5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中國的傳統泡茶禮節.日本發展成茶道.再將茶道發揚光大.

2005-10-14 03:23:0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7 · 0 0

當代茶道精神
--------------------------------------------------------------------------------
『和、敬、清、寂』四規是日本茶道精神,幾百年來指導了日本人的思想和生活。受日本茶道的啟迪,近幾年來,中韓兩國也都試圖從文化根源中,尋繹出自己的茶藝精神,成果斐然。當代中國茶思想或由於立場不同,或由於訴求對象互異。或由於理念差別,故旨趣相差甚遠,茲枚舉四家略作說明:
.中華茶藝業聯誼會:『靜、美』
.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清、敬、怡、真』
.陸羽茶藝中心:『美津、健康、養性、明倫』
.高雄市茶藝協會:『中庸、儉德、養氣、品味』
--------------------------------------------------------------------------------
  中華茶藝業聯誼會為茶藝推廣先鋒,分則各據據點,推廣茶藝文化;合則統籌規劃,匯辦全國活動,發展茶藝,其功甚偉。惜該會至今尚未新擬統一之精神,故仍以草創期精神為探討依據,中華茶藝業聯誼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手冊言明以『靜』、『美』為營構理念,以社會眾生為訴求對象,引導民眾進入清淨桃花源,人茶室的營構理念退居次要地位,屬創始期茶藝文化,不似近年,各出心裁,特色明顯。
--------------------------------------------------------------------------------
『清、敬、怡、真』是中華民國茶藝協會的精神,發表於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會員大會,據該會理事長吳振鐸釋義如下:
『清』
即『清潔』、『清廉』、『清靜』及『清寂』之清。『茶藝』的真諦,不僅求事物外表之清潔,更須求心境之清寂、寧靜、明廉、知恥在靜寂的境界中,飲水清見底之純潔茶湯,方能體味『飲茶』之奧妙。英文似purity與Tranquility表之為宜。
『敬』
敬者萬物之本,無敵之道也。敬乃對人尊敬,對己謹慎,朱子說:『主一無適』,即言敬之態度應專誠一意,其顯現於形表者為誠懇之儀態,無輕藐虛偽之意,敬與和相輔,勿論賓主,一舉一動,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煩思雜慮,由之盡滌,茶味所生,賓主之心歸於一體,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
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可見『怡』字含意廣博。調和之意味,在於形式與方法,悅槳之意味,在於精神與情感,飲茶啜苦咽甘,啟發生活情趣,培養寬闊胸襟與遠大眼光。使人我之間的紛爭,消弭於形,怡悅的精神,在於不矯飾自負,處身於溫和之中,養成謙恭之行為,英語可譯為harmony。
『真』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與真知結合的總體。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慾,不為利害所誘,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換言之,用科學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誠,飲茶的真諦,在於啟發智慧與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儉德行事,臻於真、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
--------------------------------------------------------------------------------
陸羽茶藝中心茶思想是林荊南制定的,文中要旨如下:
『美律』
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為,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於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器度。所謂物,是茶之所屬,諸如品茶的環境,所用的器具,都必須美觀,而且調和,從潔身、正心,至於環境、器具,務必合於秩序,治茶時必須從容中矩,連而貫之,充分顥示幽雅的律美,造成至佳的品茗氣氛。須知品茗有層次,從層次而見其昇華,否則茶功敗矣,遑論茶德。
『健康』
茶為健康飲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無疑意的。推廣飲料,應該從家庭式開始,拜茶之賜,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見到全體人類健康,茶就有『修、齊、治、平』的同等奧義。
『養性』
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源,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
『明倫』
茶之功用,是敦睦人際關係的津梁。今舉茶為天倫飲,合乎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友信、朋宜、君敬、臣忠)。
--------------------------------------------------------------------------------
高雄市茶藝協會七十四年元月十九日,理事長葉榮裕的大會頌文,該會精神如下:
『茶道中庸化』
思想的一貫,動作的適中,致中和,允執厥中,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也就是如何在遲速之間把握中庸之道。
『茶道主性儉』
陸羽在茶經上說:『茶之性儉。』又說:『茶,行優而有儉德者飲之甚宜。』易經卦文:『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以祿榮之。』…。我茶道中人率先戒絕奢侈,揚棄華服美飾,自力更生,勤儉建國。則儉能養廉,儉能建國,其理自明矣。
『茶道貴養氣』
際茲文明行將被人慾淹沒之時,吾輩心智更應受茶之滌清,而振奮正剛正大的浩然氣,以中華民族禮義廉恥的道統,來作中流砥柱,則中興有望,復國可期。
『茶道善品味』
茶之味至甘,其性至和,善飲之餘,當能啜苦咽甘,轉移風氣,振奮人心,勵志報國。



茶文化:日本茶道的小故事

--------------------------------------------------------------------------------

一千多年前,日本人心儀唐朝,於是全國仿唐,派遣遣唐使到長安留學。從文字、衣冠、飲食、儀節等等方面下手,徹底地來一次新唐化的大化革新,影響深遠。直到現在,日本人穿和服的習尚,就是日本人的創新唐文化所造成的文化現象之一。
日本人喝茶,也就與唐化運動脫不了關係。西元八世紀,遣唐使將茶種帶回日本,同時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帶回去,盛行於寺院中。

一直到十五世紀左右,日本又承襲了宋代文人鬥茶的風尚,將寺院的茶道普及為講究風雅情趣的平民茶藝。自此日本人飲茶的風氣大進,喝茶變成一種跨階級的文化活動。

室町末期,出現了一位茶道大師-千利休,他制定了茶道的四規七則(見附注),將茶道發展推上頂峰,因此而被譽爲「茶道天下第一人」。利休除了身為秀吉的司茶者外,同時也擔任秀吉的政治顧問,利用他的地位,把茶道發揚光大,他提倡茶室的簡樸,茶道的寂靜之心。

好景不常,當政的豐臣秀吉受不了千利休的民間聲望,就藉口平亂,頒佈身分法令,以莫須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藉口平亂」、「頒布法令」與「莫須有的罪名」,都是當政者整肅異己,迫害忠良時的慣用手法。當政者出於妒嫉,迫害孚人望、得民心的人物,代有篇章,史不絕書,千利休只是其中的一例而已!

喝茶原本是很簡單的事,然而政治鬥爭往往把喝茶這等雅事複雜化,其實與茶何干哪?茶道能教人清靜虛心,學習一下做人的道理,於國於民有百利而無一害。茶本無心,是政治與人心的扭曲沾染了茶味,卻改變不了堅忍的茶性,把喝茶單純化,才能還原茶道的精神。您說是不是呢?

附注:
四規為:和、敬、清、寂
七則為:
1、茶要濃淡適口
2、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
3、隨著季節的變化,茶水的溫度要與之相適應
4、插花要新鮮
5、時間要早些
6、不下雨也要準備雨具
7、要周到地照顧所有的客人 ◇

2005-10-13 19:54:4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緣起無名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