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女嬰現象>?和<聖嬰現象>又有何差別?
2005-10-13 07:21:53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科學 ➔ 地球科學與地質學
聖嬰與女嬰現象---大約一百多年前,祕魯漁民在聖誕節前後首次發現一種特殊的天氣變化現象,並用西班牙語將其命名為聖嬰現象,意為耶穌之子,女嬰現象一詞則遲至1980年代中期才出現。聖嬰這種天氣現象通常為由南美洲西岸向太平洋的暖流引起,正常海水溫度為攝氏15到21度,但聖嬰現象一旦發生,將高達27度。密集的高溫使得通常吹向東方的信風受阻,美國西部因此易於驟降暴雨。 女嬰現象與聖嬰現象相反,其起因是較平時強勁的信風將海面的暖流吸到空中,在海底深處的寒流因而升上海面,阻斷北美上空冷鋒中的正常氣流,從而將風暴由加拿大、阿拉斯加等地引向美國本土。 女嬰現象常緊隨聖嬰現象而至,聖嬰現象在冬季引發寒冷的風暴,女嬰現象則帶來比較溫暖的風暴,天氣也比較乾燥。
2005-10-13 07:23:4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S奧瑞莉S 3 · 0⤊ 0⤋
反聖嬰係為聖嬰 ( El Nino ) 之相對詞, La Nina 一詞源自西班牙文,其意為女嬰。兩者均是指在赤道東太平洋區域,海溫及洋流之異常變化現象。以赤道南北緯 5°西經90°至150°間為觀測範圍 (即 Nino 3 區域),並使用5個月海面溫度之移動平均值作計算,若高於氣候標準平均值 0.5 C時視為聖嬰現象,若低於氣候標準平均值 0.5°C 時則視為反聖嬰現象 ( 參見Kevin E. Trenberth , 1997;" The Definition of El Nino ", Bulletin of the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Vol 78, No. 12,p.2772 )。一般正常氣候下,熱帶太平洋東部之氣壓場高於西部,此一東西壓力差異,產生熱帶東風帶,並帶動東太平洋之洋流西行,在反聖嬰現象時期則是特別強化其海溫之對比。使得以上現象益為強烈,因為海水溫度之變化是影響大氣氣候變動之重要因素之一,是以在聖嬰時期之異常氣候情況可能呈現反常之涼夏或暖冬,但在反聖嬰時期則可能變為加強四季之特性,即是熱夏與寒冬。
2005-10-13 07:26:0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直到接近20世紀末日的今天,對下一世紀來臨的不確定感,人們開始有了憂慮,臭氧層破洞日益嚴重、海洋生態日益枯竭、許多動物瀕臨滅絕等問題再度被強調,更重要的是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空氣、垃圾、水資源的污染所帶來的各種病變發生與傳染疾病的流行;還有,從1997年春天開始發展的、來得快又強的這一波「聖嬰現象」,彷彿是自然反撲的警訊,人類生存危機頓起。 「聖嬰現象」此一名稱的由來,源自於100多年前,秘魯漁民在耶誕節前後首次發現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溫升高,每次來臨,魚群因水溫變化與浮游生物銳減而不來,造成賴以為生的秘魯漁民挨餓,當時他們對此發生在耶誕節前後的災難莫名恐慌,認為是上帝審判日已到來,因此以西班牙文將其命名為Eino,意思是「小的那一個」,也就是耶誕聖嬰;通常聖嬰現象每隔兩年至七年就會發生一次。 當然聖嬰現象不只發生在秘魯,也不單純只是海水溫度變化的影響,其來臨時熱帶太平洋海域水溫升高,會改變風向與全球其他地區的氣象型態,造成世界各地氣候的異常現象,有的地區會久旱不雨,有的則是豪雨成災。可怕的影響不止於此,有些公共衛生專家也單憂,地球暖化隨之而來的氣候異常變化,更可能引發公共衛生的危機,如熱浪侵襲,會造成幾十萬人死於跟酷熱相關的病症,而天氣越熱,各種疾病如登格熱、瘧疾、黃熱病等傳染病也會更加猖獗;未來南北極兵山還可能因此溶化、海島因此湮滅。 其實聖嬰現象歷史久遠,過去100年中就發生過25次,但自1980年後則有明顯增多的驅勢,而83、83年則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不僅經濟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也因各種天災造成數千人喪命,因此這次的聖嬰現象,目前仍是一個謎,不過許多科學家懷疑,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所造成的地球溫室效應,可能是近年來聖嬰現象加劇的原因。 聖嬰每次發威約持續12個月到15個月,過去兩年全球著實飽受聖嬰現象之苦,眼看聖嬰即將遠離,你可能會覺得輕鬆一口氣,但是可怕的則是緊接著而來的「女嬰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反聖嬰現象,不同於聖嬰的熱濕,反是乾冷,以台灣來說,去年1到8月的平均氣溫高出近1度,但氣象局早已經預告,入冬後,台灣將難逃冷冬、少雨。至於究竟會對世界各地帶來如何的摧殘,專家也不敢預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人類又開始忙著對女嬰現象的興起,有沒有想到很快的21世紀,人們再度面臨下一波的聖嬰現象。地球頻頻以各種天災示警,人們再不覺醒,恐怕就太遲了。
2005-10-13 07:24:1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