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哪裡有平埔族的遺跡.....因為我很想知道...誰能告訴我...我會感激他一輩子的....謝*2
2005-10-12 22:10:42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我 4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我要的是地方和看的到的遺跡
2005-10-12 22:27:57 · update #1
被遺忘的族群-平埔族
台灣,在漢民族及西方列強尚未踏上這片土地之前,早已有了原住民;他們過著狩獵或游耕,自給自足的生活。高山地區及東部平原有高山族,而在台灣西部沿海以及宜蘭的廣大平原、台地,則原本是平埔族人奔馳的空間;但是平埔族對現今大多數的台灣人而言,卻是個陌生的名詞。
每年初春,在台灣平地山麓一帶,可以看見一棵棵高大的刺桐樹,盛開著火紅的花朵,一片嫣紅。刺桐樹是平埔族人的聖樹,也是古時候平埔族人計時的依據;而花開之際也是族裡未婚男女出遊交往的佳節。曾幾何時,熱鬧景況不再,刺桐昂然而立,族人卻已遠走,歡笑、光榮、辛酸、滄桑,已被時間的洪流淹沒了。
事實上,早期漢人或是十七世紀的荷蘭跟西班牙等西方列強,首先接觸到的台灣原住民就是平埔族,因此平埔人數百年來不變的生活方式,也因為與外人接觸,尤其是漢人大舉移墾台灣,而產生巨大的變化。從歷史角度來看,台灣的歷史可說絕大部份是南島語族的活動史,漢人在台灣的歷史最多也不過是幾百年,只佔台灣數千年歷史中的一小段而已,缺少了平埔族的台灣史,就像缺了一角的拼圖,無法完整。
三百多年來,平埔族、漢民族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層面的衝突與妥協下,平埔族的文化在強勢的漢文化衝擊下瀕臨滅絕,然而漢文化體系卻也或多或少吸收了平埔族文化的特色,產生異於原來文化的合成文化。如今台灣所有的族群,包含了漢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等,雖有地域、語言或種族的差異,但在長時期的交往、接觸或爭鬥、矛盾後,也已慢慢融合成為新台灣人。
十七世紀時西班牙人與荷蘭人曾經相繼佔領北台灣,並在此傳教,當時傳教的對象大部分是原住民,因為高山族人居住在高山地區接觸不易,住在平地的平埔族就成為首要對象。正由於平埔族一直和外界保持接觸,最先受到西化及漢化影響,故其語言首當其衝先消失;幸有傳教士們將當時傳教的情形記錄下來,而這些流傳下來的記錄,往往就是後人探索那個年代的重要文獻,也是我們了解原住民的重要依據。
現在記錄下來的平埔族約可分為:噶瑪蘭、凱達格蘭、道卡斯、巴布拉、西拉雅、巴宰海、貓霧拺、洪雅等八大族,另加上邵族則為九族。這些平埔族在十九世紀時已大致漢化,語言方面也失了完整,但不能否定的是他們仍為台灣固有的原始文化,在台灣歷史上占重要的研究地位。
在官方的立場上,平埔族是一個因漢化而消失的民族,但實際上,在台灣各地都有平埔族後裔,他們就像刺桐樹,靜靜的在這片土地上扎根,兀自花開花落,遺世而獨立。近年來,隨著本土意識逐漸抬高,原住民文化漸漸受到重視,自八○年代中期以來,平埔族的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專家學者、社會大眾乃至於大眾媒體,紛紛投以關愛眼神。平埔族人雖仍為弱勢族群,卻不曾為追隨主流文化,而放棄固有的傳統文化,在整個台灣甚至於整個歷史,平埔族傳統文化仍有它的價值與地位。
★台灣平埔族人的歷史
平埔族在台灣的歷史有數千年,但在受外人統治之前,其記錄為一片空白;雖至明萬曆年間始有文字補其歷史空白,但卻也是他們噩運到來的前兆。一般所謂三百多年的台灣歷史,僅是以漢人觀點撰寫的台灣移民史,忽略了原住民在台的史實,事實上台灣真正的歷史何止三百餘年!若以最早進駐的南島語族來探討,真正的台灣歷史至少有六千五百年左右,其區區三百年的移民史何足道哉!然而因為漢人文字的撰述,原本生活在台灣的平埔族,所扮演的角色,從原住民而成了被侵略者,且侵略者正是所謂的「漢人」;一部台灣平埔族史,便是一部平埔族被漢人欺壓的血淚史。在歷史上喪失主權的平埔族,受了荷蘭人、鄭氏、清廷的統治,逐漸地失去了原貌,改變了原來生活的習性,成為現在零散的弱勢族群。
平埔族人的生活方式本具有遷徙的習性,但總在一定範圍內,通常不會長途跋涉去侵犯他族的勢力範圍,且經常周而復返,回到原居之地;後來受了漢人等的壓迫,歷史上發生了四次大遷徙,從居地上而言,平埔族可因此分為北、中、南三部分的族群。
★平埔族在荷人據台時期
明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荷人登台之日起,平埔族喪失了自主權,由主人的地位淪為奴隸,此時期是平埔族受外來政權統治的開端。荷人在據台初期原採溫和的間接統治方式,尤其教育措施影響了南部平埔族甚深,但不久後卻以武力強迫平埔族各社群,將土地連同產物等讓渡給荷蘭;平埔族在此時期所面臨最大問題,便是土地所有權的失去。由於荷人據台的主要目的,是將台灣作為對外殖民經濟的根據地,所以他們對平埔族採取的有效統治是在武力征服後,訂約、教化、懷柔,接著獎勵商務及農勤。一般說來,除了後期因宗教問題導致平埔族不滿外,荷人在這段時期和平埔族的相處尚稱融洽;平埔族被統治的事實雖已形成,土地及自主權也喪失,又有輸餉徭役的壓迫、社商的剝削等,但較之往後的統治者,其受害尚不屬深,部分學者基於「民族大義」,大肆抨擊荷人,實扭曲了事實。
荷人在據台期間的傳教工作,初期相當積極,且收效頗大,因為和平埔族的宗教觀念不相衝突;但至末期,強迫平埔族人徹底放棄偶像膜拜,凡保留偶像者,在公眾前加以毆打,並處以驅逐,於是傳教工作遭遇頓挫,也埋下鄭氏攻台,平埔族人輕易歸附鄭軍的種子。
★鄭氏治台時的樣貌
荷人統治平埔族,初以武力馴服,未見族人以武力反抗;鄭氏則反在入台之初,平埔族誤視為解放者,聞風歸附,後卻因「虐番」,屢生「番變」。平埔族的土地被恣意侵奪,開始於鄭氏,真正把平埔族推進殘暴的火坑者,亦是鄭氏;鄭氏對待平埔族的蠻橫倍於荷人,其統治對於平埔族人乃一大噩夢。鄭氏為寓兵於農,極力實施屯田制,將原屬於平埔族人的土地分給各軍兵、官吏,隨其圈地為限,永為世業,更向平埔族徵收重稅,且奴役平埔族人,若稍有不服,則予以重治,或令其家破人亡;其治理之道,對平埔族而言,不僅是第二個外來政權,更是不公不義的暴政。在鄭氏時期,平埔族人群起反抗的「番變」有:
一、大肚番之役:乃當時赤嵌一帶,占據台江沿岸的平埔族。永曆十五年,鄭成功攻熱蘭遮城未果,便因「凌削土番」遭變。
二、沙轆番之役:永曆二十四年(西元1670年),沙轆番亂,鄭兵討之,燬其社,並將之殺戮殆盡。因而使大肚番惶恐,遷其族於埔里社。
三、竹塹、新港等社之役:鄭氏在尚未佔領台灣時,即奴役土番為其接遞、送糧,並無人道的鞭韃緝捕,竹塹、新港等社遂群起反抗,後鄭克塽率眾,撫剿並用,使其平息。後曰:「竹塹社之受撫者移居今之新竹市區一帶,反抗者則匿居今之十八夫山以東,寶山、北埔、峨眉三鄉山地,而形成後之賽夏族,亦清代稱之為『合番仔』者」。這是鄭氏時期規模最大的「番變」,而番變的直接原因則是鄭氏奴役過甚。
平埔族人當初迎鄭,主在希望擺脫宗教束縛,後雖成功解除了宗教束縛,但政治及經濟的壓迫卻遠甚往昔。慶幸的是,鄭氏對北台灣土地未全力開墾,淡水、噶瑪蘭等地的平埔族於當時仍屬自由。
★清領時期
台灣西部沿海平原、台地的主人,原為平埔族人,土地為其族社公有。荷人據台以武力和平埔族訂約,名為王田,並未嚴重侵占平埔族社土。鄭氏驅荷,改王田為官田,今日台南附近的平埔族土地幾被侵占殆盡。鄭氏滅亡,清朝是平埔族的第三任統治者,清廷將土地改為民業,而原住民土地,除生番土地仍屬化外,其餘皆為熟番地。清初對台灣漢移民的土地開墾雖甚嚴,但後來卻規定:「番界」以外無人占有的土地皆為官地,允許墾戶報墾;熟番埔地,亦得與「番人」洽商,從事開墾。也因此,大量的漢移民輕易得以「先占」或「請墾」的方式,蠶食無人占有之荒地,並以武力、欺騙等方式,侵占「熟番」埔地。平埔族受外來政權統治已久,養成逆來順受的性格,部分族社雖遠遷至漢人稀少地區,終究也屈服於現實,丟棄其固有文化,讓人誤以為他們已經漢化消失了。
◎活動於南部地區-西拉雅族
雖然部族一再遷移,但弱勢族群在強權壓迫下,總也不得不低頭,終而被同化,這也是台灣從北到南的平埔族人共同的命運。居住在台灣西南部平原,台南、高雄、屏東一帶的西拉雅族,是台灣平埔各族當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人類學者將他分成西拉雅本族、大滿亞族以及馬卡道亞族,也有學者把馬卡道族獨立分為一族,但不管如何,他們的風俗習慣是相同的。
西拉雅族又稱為拜壺的民族,因為西拉雅人信奉阿立祖,視阿立祖為守護神;阿立祖又稱阿立母、太祖、老祖或老君等。其祭祀是以通稱為壺的器具,如瓶、矸、罐、甕或碗等,盛水插著澤蘭或甘蔗葉,以檳榔或米酒來祭拜;有的人在自家供奉,大多數則祀奉在公廨,公廨的功能和漢人的廟宇類似,但是早期建築形式卻和廟宇大不相同。西拉雅族至今仍然保有完整的祭祀活動,稱為「太祖夜祭」或是「平埔夜祭」;祭祀的時間各社群都不相同,有的在農曆三月二十九日舉行,也有在六月二十九日或九月初五,台南縣大內的頭社夜祭則是在農曆十月十四日。祭典進行前,和巴宰海族及道卡斯族相同,必須要走鏢,優勝者可以得到獎品。
比起其他各族,西拉雅族的確保有許多傳統文化,但西拉雅人也像其他平埔族一樣,因為無法抵擋漢人的入侵,一再地遷徙。清道光年間,有部份的族人翻過山頭,進入了台東大武,一直到今天,東台灣仍有不少西拉雅人居住。
◎存在於中部地區的平埔族
大甲溪以南,一直到雲林、嘉義地區,是中部平埔族的原居地。中部的平埔族有拍瀑拉族;大甲溪以南到台中盆地北部的巴宰海族;台中盆地南半部到彰化平原的巴布薩族,以及彰化、雲林還有嘉義一帶的洪雅族。在清朝的移民潮中,大批的漢人進駐中部地區,於是中部的平埔族大部分都遷移到埔里盆地,成為開發埔里盆地的先驅。
中部的平埔族,也和其他地區的平埔族一樣;清朝時,因為無法抵擋漢人的強大勢力,而被同化或相繼遷移。隨著社群的凋零及漢化,許多族人歸化了漢人的信仰,而有些則改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致使原來的神秘信仰逐漸失傳。
苗栗苑裡及台中縣大甲一帶,有一項聞名的手工藝品,那就是藺草編織成的帽蓆。藺草的編織是由道卡斯族婦女首開先例,後來漢人也學習這項技術,製造成各式各樣的產品。道卡斯族分佈的範圍,南從台中縣大甲附近起,向北延伸到苗栗及新竹沿海一帶,道卡斯族總共有十七社,其中又可依地緣分為三大社群,分別是大甲社群、後龍社群及竹塹社群。
新竹是一個既有平原又有丘陵的地區,靠海地區以閩南人為主,靠山地區則是以客家人居多,但是在漢移民還沒有來拓墾前,是平埔族人道卡斯族竹塹社群的聚落。一座「番仔祠堂」,就是竹塹社民留下的史跡。清乾隆年間,竹塹社民因為協助官兵勘亂有功,朝廷於是給他們設立祠堂,也就是采田福地,所謂采田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番字,是漢人當時對於異族的稱呼。
由於中部的平埔族漢化較早,所以資料有限,較難了解其完整的歷史真相。另一方面,因為平埔族人本身沒有文字,所以只能從清朝的文獻資料上得知平埔族人的種種生活情形。史上記載著平埔族人無求無欲,自遊於葛天無懷之世,這樣與世無爭的美好日子,在西方列強以及漢族的大舉移墾之時,便隨著消失了。
◎北部地區的平埔族
居住在北部地區的平埔族,包括凱達格蘭族以及道卡斯族。基隆、台北、及桃園一帶,是凱達格蘭人活動的範圍,學者又將之細分為基隆、淡水、貢寮一帶的巴賽,台北盆地及桃園一帶的雷朗,以及遷移到宜蘭平原的哆囉美遠。
西元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基隆,在和平島上建築聖薩爾瓦多城,並且興建教堂,致力於土著民族的教化,當時土著指的就是凱達格蘭人。到了西元1642年,荷蘭人趕走了西班牙人,把聖薩爾瓦多城改為北荷蘭城,並且在島上高地建了維多利亞堡;二十年後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就在這段走馬換將、紛爭不斷的歲月中,福建、廣東一帶的漢人移民到台灣來開墾。漢人的大舉入墾對於平埔族存亡有著極大的影響,在政治上,平埔族人受到漢人的統治,在社會文化上,則被漢人風俗所同化。現在我們在北台灣已經看不到凱達格蘭人的部落了,但是從當時土地買賣契約上可以知道,各社群間相互交往的情形。土地的大量流失,讓凱達格蘭族快速凋零。台北縣貢寮一帶,原本是三貂社的舊址,但是現在已經是漢人的聚落了。
有許多學者認為,多年前在台北縣八里鄉所挖掘出來的十三行文化遺址,它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凱達格蘭族。從十三行遺址出土文物中,可以得知他們已經知道如何煉鐵,商業也十分發達,與東南亞及唐、宋時期的中國也有往來;可惜的是,寶貴的十三行遺址在污水處理廠的興建工程中,遭受嚴重破壞,凱達格蘭成了一條人人朗朗上口的大道名稱,而很有可能是凱達格蘭族重要的遺址,卻一去不復返了。
往南到新竹、苗栗一帶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原居地,聞名世界的大甲帽蓆編織技術,即傳承自道卡斯族。道卡斯族各社群從明末清初陸續與漢人密切接觸往來,而在漢人的統治下,逐漸喪失了社地,最後不得不被迫遷移併社;到了日治時期甚至光復後,舊有的社址都已成為漢人的土地,而原來的族人也遷移、離散或混居在漢人聚落中,難以辨識。難得的是,在苗栗後龍的新港社,仍保有完整聚落,老人家們對於族人的傳統祭典,記憶猶新。
★平原的人類--噶瑪蘭族
同樣在東台灣,也有一支流浪的平埔族,他們從原居地宜蘭平原,搬遷到花蓮、台東一帶,嚐盡離鄉背井的血淚心酸,他們是噶瑪蘭族。噶瑪蘭人以平原的人類自稱,他們原先是蘭陽平原的主人,當時的噶瑪蘭部落以蘭陽溪為界,分東、西兩勢,東勢在蘭陽溪南岸有十六社,西勢在蘭陽溪北岸有二十社,人數曾經高達九千多。清雍正年間,台灣南部和中部都已經開發,到了乾隆中葉,北部也達到飽和狀態,晚來的移民在無地可耕的催迫下,自然想到宜蘭這片世外桃源。清嘉慶元年,也就是西元1796年,吳沙帶領著一群漢人墾民來到蛤仔難,從此改變了噶瑪蘭人的命運。噶瑪蘭人失去了原有土地,於是輾轉遷往花蓮,在新社一帶重建家園,他們在阿美族的領域中,艱苦經營著得來不易的家園;現在宜蘭境內,幾乎找不到噶瑪蘭人的聚落,只有在五結流流社一帶,一株象徵噶瑪蘭人的大葉橄欖樹在無言地嘆息著。
★平埔族文化的傳承
不論是高山族或是平埔族,他們都是早期台灣的主人,大多數學者認為,台灣的原住民也是從外地遷移過來的,但是也有部分的學者卻認為,台灣的原住民並不見得是外來的移民者,甚至很有可能,南島語族的發源地就在台灣,而向外擴散出去的;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是南島語族。根據日本人類學者森丑之助估計,外來者尚未入侵台灣之前,平埔族人至少有二十萬人之多,而到了日本昭和十八年(西元1943年)僅剩下六萬多人,而現在,他們更是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了!
大體上來看,除了少數的平埔人還保有習俗信仰之外,假如我們不用心去觀察,很難分辨平埔族與漢族的差異;早期平埔族人雖然改變了宗教信仰,但是他們並不忘本,他們懂得用教會所教的羅馬拼音來讀寫,保存自己部份的語言。他們現在仍沒有自己的文字,除了巴宰海族及噶瑪蘭族,大多數族群的語言也已經失傳,耆老也都逐漸凋零;平埔文化的傳承問題,著實令人憂心。
其實「雲林」這兩個字在清朝的時候,是在現今的竹山鎮,根據連雅堂台灣通史的記載,光緒十二年,劉銘傳為開山撫番,派遣陳世烈駐兵斗六,籌備建城,經過卜卦,選定沙連堡林杞埔街外郊的雲林坪(今竹山鎮雲林里)設縣治,由於當時竹山的景致,與唐朝詩人白居易所寫的「亂籐遮石壁,絕澗護雲林」情境相符,特別以「雲林」命名,並在竹山鎮建築土城。
後來因林杞埔這個地方每年雨季使得溪水經常氾濫,交通斷絕,且政治事務多偏向開發較早的西部地區,連絡頗為不便,於是地方鄉紳建議遷移縣治。
所以大約在三百年前,雲林並沒有設縣,漢移民從福建及廣東沿海搭乘木船,來到雲林設置笨港、斗六縣丞。直到光緒十九年,清廷將雲林縣治從竹山移至斗六,並沿用舊名將斗六改稱為雲林,一直至日據時期。到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就以「雲林」為縣名,沿用至今。
雲林現今是台灣的主要農業縣之一,它的開發上也是相當的特殊,由於早期的開發都是從沿海地區發展到內陸的型態,但雲林卻不是,它分成兩路同時發展,一個就是漢人進入古笨港的沿海大量開墾,另一就是由府城的漢人沿著山線的水源向北發展新的生存空間;所以雲林是由兩邊向中間發展的一個縣市。因此每個鄉鎮都有一個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而至今仍較具歷史可尋的有斗六、虎尾、西螺。
斗六原名斗六門。漢人在斗六地區的發展,是因為明末清初漢人的勢力從台南北上,沿著中央山脈向北發展,而斗六門正好是交通要衝,因此漢人就在這聚集城市。後來清廷也將雲林縣治移至斗六,至今斗六一直是雲林地區的行政中心與工商重鎮。
西螺位於濁水溪的下游,它的興衰起落都跟濁水溪密不可分,因為濁水溪的水源使得西螺成為台灣著名的米倉之一,也因為西螺大橋的建立,讓它成為台灣重要的交通樞紐,因此西螺成了雲林地區的一個重鎮,它的開發也有三百年的歷史,至今還留下許多拓荒的史實和珍貴的古蹟。
虎尾地區雖然開發也很早,但它在雲林地位的重要性卻不明顯,一直要到日據時期,日本人在此建立了糖廠,以及空軍的重要基地設在此地,才開始發展起來,且幾乎與斗六並駕齊驅,形成一個很典型的日本商業都市。當時的商務相當繁榮,如今虎尾還可看見許多當年日據時期所留下的殖民遺跡。
前些時候考古學家在斗六市梅林地區發現了梅林遺址,所挖出的東西包括了繩紋陶、陶蓋鈕、石杵、石斧…..等史前文物。由於這些東西的發掘,經證實距今已約有4000年的歷史,因此我們可以瞭解到雲林縣的開發其實相當的早,只是先住民的生活缺乏文字記載,使後人無法去追溯他們的歷史。但此一遺址的發現,也就補足了雲林縣史前記錄的缺乏。
雲林縣最令我們熟知的就是西螺這個地方,而西螺最明顯的地標就是西螺大橋,它橫跨台灣最大的濁水溪,在早年是台灣西部縱貫公路的交通要衝。西螺大橋是在日據時期就已經開始籌備建設,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擺。不過在台灣光復後,西螺大橋在美國的協助下順利蓋好。舉行通車典禮的時候,還造成了空前的盛況。這一直是西螺老一輩的人津津樂道的事。也因為它的完成,不僅僅對西螺地區帶來繁榮,也對台灣的交通起了莫大的貢獻;但隨著台灣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它也被其他新大橋給取代了,但它曾有過的風華仍然存在人們的心中。
清代在雲林地區有四大書院,西螺的振文書院就是其中之一,它目前被政府列為三級古蹟,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並足可證明當年文風之鼎盛。振文書院建於清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當時設立有詩社、學堂、修文講學,文風極盛一時。目前雖已經失去其功能,成為文昌祠,不過其所留下的建築之美,古色古香,頗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提起布袋戲,我們一定會想到國寶級的大師黃海岱,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史豔文,就是他發明出來的一個角色。他今年已經100歲了,他是雲林縣人,因為有他,使得雲林縣有布袋戲的故鄉之稱。他的戲齡至今已經有85年,當年他豪氣的為他的戲班取名為「五州園」,就是要讓他演的布袋戲遍及台灣的每一個角落,他也真的辦到了,至今他仍能繼續的表演,他的身體還是那麼硬朗,只要一拿起木偶,他就精神奕奕,像個年輕人一般的中氣十足。木偶在他手上也像被注入了生命一般。而他的兒子黃俊雄也承繼父業,為布袋戲走出一條新的出路,讓傳統技藝能繼續傳承下去。
蕃婆 (喜愛知識
2005-10-12 22:24:5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11-14 01:41:1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WNJSRWEUCVXE 1 · 0⤊ 0⤋
台灣首家合法娛樂城開幕囉!
體育博彩、真人對戰、現場遊戲、彩球
投注高賠率,歡迎您來體驗!
官方網站 aa777.net
2013-12-08 08:33:0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好
2006-03-27 15:08:2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柔柔 1 · 0⤊ 0⤋
給你一個表.據我所知雲林的平埔族人社群在很久就已經不明顯了.所以給您遺跡可能很困難.但是在地名的遺跡上.仍有紀錄,由其聚落發展遺跡及舊地名中有「番」、「社」等字,如:番仔溝、新社、舊社、社口等,皆可找出早期在雲林原住民的發展脈絡。所以給你這個表.讓您了解依下雲林地區地名與平補族群的關係表一 雲林地區平埔族群社名變遷表 他里霧社猴悶社 柴里社 貓兒干社 南社 西螺社 臺灣府志(蔣) (1685)ˇ ˇ 柴里斗六社麻芝干社ˇ ˇ 臺灣府志(高) (1695)ˇ ˇ 柴里斗六社麻芝干社ˇ ˇ 諸羅縣志 (1717)ˇ ˇ 柴里斗六社ˇ ˇ ˇ 重修臺灣府志(周) (1720)ˇ ˇ 柴里斗六社麻芝干社ˇ ˇ 番俗六考 (1724)ˇ ˇ 斗六 一名柴里社ˇ一作 麻芝干社ˇ ˇ 重修臺灣府志(劉) (1741)ˇ 斗六門柴里社ˇ ˇ ˇ 重修臺灣府志(范) (1746)ˇ 斗六門柴里社ˇ ˇ ˇ 續修臺灣府志(余) (1760)ˇ 斗六門柴里社ˇ ˇ ˇ 彰化縣志 (1873) ˇ ˇ ˇ http://www.sinica.edu.tw/~pingpu/education/Essay/essay1998b/nLIANG/nLIANG.htm 說明:「ˇ」代表與原社名同 斗六、古坑:斗六社,屬洪安雅平埔族。鄭時歸順,康熙中葉再降清,改稱柴裡社,頭目老眉德。斗六在清康熙時有客家人流浪到此,但並未把斗六變成客庄。1689年,斗六社「社番」漢化者留下棄社名改稱和佬庄,不漢化者遷出,部分遷去埔里鹽土庄。1850年左右,鹽土庄也漢化了,斗六社二度分家,不漢化者再遷埔里,1897年只剩21戶64人。崙背、土庫、褒忠、東勢、麥寮、台西、口湖、四湖、水林、元長、北港:貓兒干社,南社,土庫王社,屬洪安雅平埔族。斗南、大埤、虎尾: 他里霧社,屬洪安雅平埔族。鄭時歸順,康熙時降清、就地漢化。1897年不漢化者只剩20戶57人。文獻記載,社男「多娶漢女」,其實娶的是漢化的平埔女性,否則,連平埔族都有漢女可娶,怎麼還會有「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傳說?虎尾是荷據時期的行政中心。西螺、二崙、莿桐、林內: 西螺社,屬貓霧拺平埔族。和彰化方面的血統相同。據說濁水溪以前是在西螺之南,改道之後才在西螺之北。故改道之前,西螺與彰化屬相同地理區域,因此同為貓霧拺族,而非雲嘉地區的洪安雅族。
2005-10-14 13:32:4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