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個重視孝道的民族,那流傳至今都還有把它做為題材的二十四個孝順的故事又是哪二十四個呢?可否詳細的說明其故事的內容呢?
2005-10-01 09:25:17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D.D 1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關於「二十四孝」的由來存在許多說法,現存「二十四孝」直接的藍本,應該是元末人郭居敬編纂的《二十四孝詩選》。日本書誌學專家川?一馬介紹《二十四孝詩選》(日本室町中期抄本)時,提到《續文獻通考》,認為《二十四孝詩選》是郭居敬所作。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七十一,節義考,孝子云:
郭居敬尤溪人。性至孝,事親,左右承順,得其歡心。嘗摭虞舜而下二十四人孝行之?序而詩之,名二十四孝詩,以訓童蒙。
到了明末萬?年間又有《日記故事》系統的「二十四孝」出現,之後到現在為止《日記故事》系統的「二十四孝」就成為「二十四孝」的代表。
現在流行的「二十四孝」就是屬於這個系統,各種年畫或者兒童讀物所描寫的「二十四孝」也是《日記故事》系統為主。
「二十四孝」之稱固定後,其內容到現在仍持續地變化中。
文獻上「二十四孝」一詞最早出現的時間,現在可以確認的是敦煌出土「故圓鑒大師二十四孝押座文」(二十四孝押座文〉裡面,有目連、舜、王祥、郭巨、老萊等孝子的名字。
2005-10-01 09:26:2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孝感動天--虞舜
--------------------------------------------------------------------------------
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黃帝的後裔舜,父親又聾又瞎,性情十分暴躁,母親則十分賢淑,使舜在母親的照料下,幼年過得相當美滿.
但後來他的母親得了重病,不久離開人世,自母親去世後,他父親的性情變得更壞。後來父親聚了繼室,生下了弟弟象.從此父親對繼母更加寵愛,而繼母是一心空狹窄的人,常在父親面前說舜的壞話,使舜常被父親責打。
雖然繼母和弟弟的不斷逼害,但孝順的舜沒有因此而心生埋怨,他還是容忍繼母和象的欺負 ,對他們仍然百般孝順。據說,有一天, 舜還是和平常一樣一個人到田里耕作. 突然, 來了大象和麻雀. 大象幫忙耕田, 麻雀幫忙除草.大家都說是舜的孝心感動了上天, 所以派了大象和麻雀來幫忙舜.
當他二十歲那年,他的孝行傳遍千里,天子堯亦由地方官吏的推薦而得見舜,他亦非常讚賞他的為人,便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而舜的孝行最終亦感動了繼母和弟弟,一家人最終和和樂樂的過日子.而堯亦禪讓給舜.
在舜的治理下,國家得以興盛太平.
~~詩曰: 對對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下~~
哭竹生筍--三國孟宗
--------------------------------------------------------------------------------
三國。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篤。多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歸持。作羹奉母。食畢疾愈。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裏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 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
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
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
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詩曰: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鹿乳奉親--周朝郯子
--------------------------------------------------------------------------------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
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打獵的人並沒有發現,還誤以為是廘.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是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的.”
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讚歎不已.
~~詩曰: 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戲彩娛親--周朝老萊子
--------------------------------------------------------------------------------
周。老萊子至性孝。奉養二親。備極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臥地。作嬰兒啼以娛親。
老萊子,是周朝春秋時的楚國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順.
在他七十歲時,兩老還健在.但兩老看見兒子日漸老去,便有自己已經去日無多的怠慨.老萊子見狀,便想了一個辦法,老萊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樣,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邊嘻嘻哈哈大笑,一邊做出孩童嬉戲的動作.兩老看到兒子滑稽的動作,樂得呵呵大笑,把煩惱憂悶都忘了﹗
從此,老萊子在父母前絕不提老字,而且還常常扮成孩童模樣,使兩老得到快樂的晚年.
~~詩曰: 戲舞學驕癡。春風動彩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幃~~
單衣順母-- 周朝閔子騫
--------------------------------------------------------------------------------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閔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
周朝閔損,字子騫,是個孝子。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便再娶後母照料閔子騫。
幾年後,後母生了兩個兒子,待子騫漸漸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親未歸,後母做棉衣偏心,給親生兒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給子騫用蘆花絮.
一天,父親回來,叫子騫幫著拉車外出.外面寒風凜冽,子騫衣單體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對父親說。後來繩子把子騫肩頭的棉布磨破了.父親看到棉布裏的蘆花,知道兒子受後母虐待,回家後便要休妻.
閔子騫看到後母和兩個小弟弟抱頭痛哭,難分難舍,便跪求父親說:“母親若在僅兒一人稍受單寒;若驅出母親,三個孩兒均受寒.”子騫孝心感動後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閤家歡樂.
~~詩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賣身葬父--漢朝董永
--------------------------------------------------------------------------------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
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織布三百疋。始得歸。婦織一月而成
。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
漢朝時,有一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裏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貸款,埋葬父親.
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
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她晝夜不停地幹活,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
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
~~詩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親嚐湯藥--西漢文帝劉恆
--------------------------------------------------------------------------------
西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
養無怠。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親嘗弗
進。仁孝聞於天下。
西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恒,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恒對他的母親皇太后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恒.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臥床不起.劉恒親自幫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
劉恒天天幫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恒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流傳。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仁孝之子.
~~詩曰: 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載病。湯藥必先嚐。~~
搤虎救父--晉朝楊香
--------------------------------------------------------------------------------
晉。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穫粟。父為虎曳去。時楊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搤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於害。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在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常常跟隨著父親楊豐到田裡去收割稻子,因為他們的田裡靠近山邊,十分偏僻,附近經常有老虎出沒.
有一天,父親一不留心竟被老虎拖走了.當時楊香手無寸鐵,身邊沒有任何武器,可以用來對付老虎,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他的心裡只想著父親的安危,完全忘了自身的危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他拼命地往前奔跑,追上老虎,然後奮力一跳,撲上老虎龐大的軀體,兩隻手緊緊捉住老虎的頸子,楊香雖然年紀尚輕,但孝心激發的強大力量,卻也使得老虎受不了疼痛,張口丟下咬著的人,喪氣的逃走了,楊香的父親才得以逃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詩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聞雷泣墓--三國(魏)王裒
--------------------------------------------------------------------------------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墓所跪拜。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
三國時候,魏國有個叫做王裒的人,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母親在世的時候,就非常害怕雷聲,每次打雷,王裒總會隨侍在旁,好讓母親心安,不至於太害怕.
後來母親去世了,王裒就把她葬在山中的林野間,每次遇到颳風下雨又打雷的時候,王裒擔心母親在陰間的魂魄會害怕,也就不管風雨有多大,立刻奔跑到母親的墓前,一邊跪拜,一邊哭著說:"兒子在這裡陪伴母親,母親請安心不要害怕."
王裒對母親深厚的感情,不論是母親在世或去世後,都沒有改變,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孝子.
~~詩曰: 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臺。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迴。 ~~
負米養親--周朝子路
--------------------------------------------------------------------------------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嘗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是孔子諸多有名的學生之一. 早年家境貧困,都是吃藜藿之類不值錢的野菜. 偶而,想要孝敬父母,讓父母吃幾餐米飯,便得要跋山涉水,走上百里的路程,才能夠背帶著些許米糧,回家奉養雙親.
後來,父母相繼去世. 他奉派到南方的楚國去遊說,此時的他已享有高官厚祿,隨從的車輛,數以百計,家中積存的米糧,有好幾萬鐘,食用不盡. 坐時不僅有柔暖舒適的墊子,而且還鋪放了好幾層;吃飯時,面前擺列了好多盛菜餚的鼎,裡面盡是山珍海味,總之是極為富足、享受了.
但是,他的心中卻不免感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如今自己有能力讓父母享福,但父母卻不在人世了,不禁長嘆說道:"現在就是想過以前那種吃野菜,為父母到百里外背米的生活,也無法辦到了."
~~詩曰: 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懷橘遺親--後漢陸績
--------------------------------------------------------------------------------
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東漢末年的時候,有個人姓陸名績,字公紀.在他六歲時,曾到九江去拜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來招待他.
九江這個地方本身並不出產橘子,必須從其他地方千里迢迢地運來,以前交通又不像現在那麼便利,所以橘子在當時是很寶貴的東西,除了富有的官宦人家,一般人是不容易吃到的.
陸績看到這么多好吃的橘子,就順手拿起兩個橘子放在衣袖裡,等到要回家時,便去向袁術拜辭,表達感謝之意,不料,當他下拜時,衣袖裡的橘子滾了出來,掉在地上.袁術就問他說:" 陸郎是來作客的,為什麼要拿走橘子呢?" 陸續趕忙跪在地上回答:" 我的母親非常喜歡吃橘子,我想帶兩個回去給母親."
袁術聽了他這番說詞,心中覺得十分驚奇,因為他只不過是個六歲的小孩童,竟有如此體貼孝敬的心,真是難能可貴啊!
~~詩曰: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恣蚊飽血--晉朝吳猛
--------------------------------------------------------------------------------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潛膚。恣取膏。雖多不驅之。恐其去以而噬親也。愛親之心至矣。
在晉朝時,有個小孩名叫吳猛,雖然才八歲,但已懂得服侍父母,對父母極為孝順.
吳猛的家裡非常貧窮,因此床上沒有蚊帳,每到夏天的夜晚,許多的蚊子便會不斷叮咬人的肌膚. 但是,不論有多少蚊子叮咬吳猛,吳猛總是靜靜地忍受,任意讓蚊子吸飽他身上的血,從來不會用手把牠們趕走.
吳猛獨自受著蚊子叮咬的痛苦,是因為在他幼小純真的心裡,認為只要讓蚊子吸飽了血,就不會去叮咬他的父母了,如果把牠們趕走,恐怕蚊子會去叮咬父母,所以寧可自己受苦,也不願意趕走蚊子.
吳猛如此年幼,就懂得體貼父母,孝順父母的心真是到了極點啊!
~~詩曰: 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取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
扇枕溫衾--漢朝黃香
--------------------------------------------------------------------------------
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香躬執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熱。為扇涼其枕蓆。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劉護表而異之。
漢朝時,有個人姓黃名香,在他九歲的時候,便失去了母親,他每天都非常思念已經去世的母親,鄉裡的人,看到他思母的情景,都稱贊他是個孝子.
黃香因為失去了母親,便把全部的心力都用來服侍父親,任何勞苦的工作,都親自動手去做,一心一意想把父親服侍得舒舒服服. 夏天天氣很熱,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要睡的枕頭和床舖扇涼 ; 冬天天氣寒冷,黃香就先睡進父親蓋的棉被裡,用自己的身體來使棉被溫暖,然後再請父親睡.
黃香的種種孝行,被太守劉護知道後,就把他的行為事蹟表奏朝廷,加以褒獎,成為大家的好模範.
~~詩曰: 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 ~~
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
唐。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病。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婦之孝敬足矣。
唐朝時,有個人名叫崔南山,他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因為年紀很大,牙齒也多掉光了,沒辦法咀嚼食物,以至於什麼東西都不能吃.
於是崔南山的祖母唐夫人,在每天清晨起床,洗臉梳頭後,就會到長孫夫人那裡,用自己的奶水喂養年事已高的長孫夫人,日復一日,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長孫夫人雖然除了吃奶以外,不吃其他需要用牙齒咬的東西,但經過了幾年,身體卻慢慢地康復、硬朗起來了.
後來有一天,長孫夫人生病了,全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聚集在一起,準備見她最後一面,她就對大家說:"媳婦對我這麼孝順,我沒有什麼可以報答她的,只希望你們這些后輩子孫,也能好好地孝敬她,就像她孝敬我一樣就好了啊!"
~~詩曰: 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梳。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
刻木事親--漢朝丁蘭
--------------------------------------------------------------------------------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則出血。木像見蘭。又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將妻出棄之。
漢朝時,有個人名叫丁蘭,在他幼年的時候,父母便去世了,因此,沒有機會好好奉養父母,但是他仍然時時想起父母養育子女的辛勞.
于是,他把木頭刻成父母的樣子,對待這個木頭人像,就像對待活著的父母一樣,每天都會向那木像跪拜請安,並定時奉上食物祭拜.
可是,慢慢地,日子久了,他的妻子覺得厭煩不耐,也就不那麼尊敬木像了,有一天,妻子抱著好玩的心態,用針刺了木像的手指,木像竟然流出血來.
後來,木像看到了丁蘭,眼睛居然又流出了淚水,丁蘭覺得非常詫異,為甚麼會如此呢?便追問妻子原因,丁蘭知道經過情形後,心中十分氣氛,認為妻子不能孝敬父母,於是就把妻子休掉了.
~~詩曰: 刻木為父母。形容如在時。寄言諸子姪。各要孝親幃。 ~~
嚙指心痛--周朝曾參
--------------------------------------------------------------------------------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
東周時候,有個十分出名的孝子,是孔子的高徒,也是「大學」一書的作者,他就是曾參,字子輿. 曾子服侍母親極為孝順,有關他孝行的故事很多.
有一次,他到山中撿拾柴火以便可以做飯燒水,不巧的是,剛好有客人來拜訪他,當時交通不便,更沒有電話可以聯絡,母親十分心焦,不知如何是好,眼巴巴地盼望著曾子快快回來,但等了好久,仍然不見蹤影,於是母親就用力地咬自己的手指頭. 曾參忽然心痛起來,趕忙背起柴火回家 . 回到家後,恭敬地跪在母親面前,問說:「有何事發生呢?」母親回答他說:「忽然有客人來找你,我無計可施,便咬手指頭,希望我的痛能夠讓你感覺到,快快回家來. 」
若非曾子平時對母親孝順有加,能善體母親的心意,又如何能夠彼此「心電感應」呢?「心靈相通」真是要有十足的默契啊!
~~詩曰: 母指方纏囓。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
滌親溺器--宋朝黃庭堅
--------------------------------------------------------------------------------
宋。黃庭堅。號山谷。元祐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體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洗滌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職。
宋朝時,有個人姓黃名庭堅,號山谷,在宋哲宗元祐年間,已做到太史的官職,他生性極為孝順,不會因為自己做了官,生份顯著,就影響了他對母親的孝心。
平日,他總是盡心盡力的侍奉母親,每個晚上,還親自為母親洗淨大小便用的馬桶,這種卑微的工作,在以前都是由僕人來做的,但黃庭堅從來沒有假手他人,無時無刻都在盡著為人子的職責,這種孝心真是令人敬佩啊!
~~詩曰: 貴顯聞天下。平生事孝親。不辭常滌溺。焉用婢生嗔。 ~~
行傭供母--後漢江革
--------------------------------------------------------------------------------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之去。革輒泣告有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傭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畢給。有詩為頌。
後漢時,有個人名叫江革,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獨自一人和母親同住.
當時,到處有盜賊作亂,江革就背著母親,逃到其他地方避難,但是在路途上,卻好幾次遇到盜賊,有些盜賊見他年輕力壯,就想捉他一同去做強盜,每次遇到這種狀況,江革總是哭著哀求他們:「我還有一位無人照料的老母親,如果和你們去了,誰來照顧他呢?」盜賊聽了這番話,也就心軟,不殺他們了。
江革背著母親,一路逃到太平安全的地方,後來就客居在下邳了。起初,窮得連衣服鞋襪都沒得穿,以至於裸著身体、光著腳。江革便去當傭工,做苦力,賺取微薄的薪水來供養母親,所以家裡雖然十分貧困,但是,他母親日常需要的東西,不論是吃的、穿的、用的卻一應俱全,沒有缺乏。
不論逃到了多險惡、貧困的環境,江革總是盡心盡力地服侍母親,讓母親可以安穩度日,真是一位難得的孝子。
~~詩曰: 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告知方獲免。傭力以供親。 ~~
臥冰求鯉--晉朝王祥
--------------------------------------------------------------------------------
晉。王祥母喪。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欲食鮮魚。時天寒地凍。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有詩為頌。
晉國時代,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母親在他年幼時便去世了,後來,父親再娶了朱氏.
王祥對於繼母非常的孝順,經常幫忙繼母作了很多家務.但是,繼母對他並不慈愛,總是雞蛋里挑骨頭,挨打挨罵更是王祥的家常便飯.更甚的是,繼母還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也因此他的父親也對他逐漸冷淡.
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繼母因為想吃鯉魚想得太利害了.于是,便把王祥叫來,給他出了一個難題:"王祥,母親最近身體不好,可能是很久沒有吃到魚肉了.你快去幫我捉兩條魚.捉不到,不要回來.",說完,便把王祥推到門外去.
天氣很冷,冰凍三尺.到那裡去找呢?但王祥為了不讓母親失望,他還是硬著頭皮去找.河水都結冰了.為了能得到鯉魚,王祥赤身臥在冰上,希望能用自己的體溫把冰溶化,再跳下河里捉魚.沒多久,他渾身凍得通紅,但是冰始終沒有溶化.他急淂哭了起來.
突然,右邊的冰突然裂開.王祥喜出望外,兩條活潑亂跳鯉魚忽從冰縫跳出來,王祥高興极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詩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留得臥冰模。 ~~
為母埋兒--漢朝郭巨
--------------------------------------------------------------------------------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云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郭巨東漢人,原籍河南林縣,討飯流落在內秋縣金提鎮,替人幫傭度日,生活過得十分艱苦.
郭巨有一個老母和一個不滿三歲的兒子.老母非常疼愛孫子,有飯總捨不得吃,寧願自己餓著肚子,都留給孫子吃.
郭巨對妻子說:"本來能讓母親吃上飯就已經很困難了,再有兒子分享他飯食,老人家恐怕要餓死了."夫妻為孝敬老人,忍痛抱著兒子到野外,準備埋掉兒子.誰知挖坑挖到三呎多深,竟挖出一個罐子,裡面盛滿了黃金.郭巨高興地把孩子和一罐金子帶回家.從此一家人不再為衣食發愁.而且郭巨的孝名也因此傳遍天下.
當時,郭巨為感念天恩,曾在挖出金子的地方建修了座"慈仁寺",後人又在此建了一座"郭巨塔",以示紀念.
~~詩曰: 郭巨思供親。埋兒為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
2005-10-01 21:05:2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VIVIAN 7 · 0⤊ 0⤋
孝感動天--虞舜 哭竹生筍--三國孟宗 鹿乳奉親--周朝郯子 戲彩娛親--周朝老萊子 單衣順母--周朝閔子騫 賣身葬父--漢朝董永 親嚐湯藥--西漢文帝劉恆 搤虎救父--晉朝楊香 聞雷泣墓--三國(魏)王裒 負米養親--周朝子路 懷橘遺親--後漢陸績 恣蚊飽血--晉朝吳猛 扇枕溫衾--漢朝黃香 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刻木事親--漢朝丁蘭 嚙指心痛--周朝曾參 滌親溺器--宋朝黃庭堅 行傭供母--後漢江革 臥冰求鯉--晉朝王祥 為母埋兒--漢朝郭巨 直接點選就可以連結到內容了~
2005-10-01 09:28:1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