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今天看見、發現別人犯錯,但是只是從我的角度來看,該跟他說嗎?
還是閉嘴為上策咧......
勿說人之短,勿道己之長?
修行該論世間事嗎?該說是非嗎?
2005-09-27 22:37:17 · 10 個解答 · 發問者 語翼 4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本來想交給投票,但是呢~一定又是我不想見的結果....
算嚕~反正既然如此...自己選吧!只要回答有學到東西就好了啊~
2005-10-05 22:04:41 · update #1
有點~私心~因為我應該以無最佳解答處裡。
可是點數就會消失掉..呵呵~其實只要多去投票就補回來嚕~但是~無最佳解答~大家不必投票+評價,還會來看這題嗎?加上這幾天有事情~反覆想了一下,還是選一個答案吧!
2005-10-08 15:07:57 · update #2
善知識,
欲解此題,须從『緣起性空』著手。
若真了解緣起的真了義者,知道重要的關鍵是仁者對『覺』的掌握程度。
對『空』的說明,六祖惠能的觀念最佳,以白話說,空是無限的有,只不過吾等無法掌握所有的因素。所有眼見有相之人事物,都是在有眾多條件〈因緣〉聚集下,產生,而形成「有」〈就是聚〉。而後當眾多條件裏面的某一個必要條件或微小的條件改變的時候,其他條件跟著一一轉變,結果原來的「聚」,不管有形的「聚」或無形的「聚」,就會因著變化而散掉,這個過程稱為「成、住、壞、空」,在這裡我們稱之為「緣起聚散」。藉著觀照,就能看見所有事物後面的「聚散法則」。有形的「聚」或無形的「聚」,它不會永久存在,看似同樣的條件也不一定會產生同樣的「聚」,因為中間還有我們所不知的條件存在,以及我們已知條件的細微改變,所以它的結果會有許多變化,是不確定的,有人將這稱為「無自性」故曰性空,合起來稱為「緣起性空」。
自性皆空的意思,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空無」,而導致有消極的味道。而是我們以本具的「覺」,掌握我們能掌握的條件,因生命成熟度的不同,有掌握得好的,就做出適當的行為,達到「諸法如義」的程度,在這裡吾等將之假名為『善』為『是』;掌握得不是很恰當的,做出來的就不合乎三界的法則,而無法得到肯定,在這裡吾等將之假名為『惡』為『非』。
所以最後的結果能否適當是不一定的,故稱五蘊自性皆空。「緣起性空」是很積極的,關鍵在於中間「覺」的掌握,鼓勵我們要隨時保持覺知,因為眾生保持覺知的程度不一,所以後面的結果也是不一定,所以才叫做自性空。
因為眾人保持覺知的程度不一,所以人世間當然有『善惡』,當然有『是非』。
落在知識層面上的人論是論非,論善論惡。
活在生命裡頭的,就不如是看,那怎麼看?在生命中的,看到的是別人的『覺』是否有起用?起用程度如何?他是帶了哪幾付墨鏡看問題的,以致於將事情做成吾等假名為『惡』假名為『非』的地步?
當您從這個角度學習的時候,您就知道常不輕菩薩的真了義了。也知道如何應對了。
您看小孩子學走路,有哪一個沒跌過的?
同樣,在您生命的成長中,也依樣如此,若從前已論人是非了,也收不回來了。但是生命的修行,卻是可以藉著修正現在而改變過去的。您在生活中,先試試看,將來有仁者再問,說說您開悟的故事,您的材料就多了。
2005-09-30 06:09:3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末學愚見:
您如是高人就不會問,我也不必答!
您如是低人就不必答,答也是白答!
您如是卡人不上不下,跟我一個樣!
只有看看熱鬧!
只有湊湊熱鬧!
末學現在休息看演戲!
祈望,
看到!
上面,
真有善知識來開解!
那,
真的,
就賺到了。
感恩垂詢!
2005-09-30 09:30:3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修行該論世間事嗎?該說是非嗎?勿說人之短,勿道己之長....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92801907
見性不等於成佛?人要成佛後即斷因果嗎?斷因果才能成佛?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92902058
佛教觀點來說喔~哪些行業不是存在正常社會裡的?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92902007
2005-09-29 11:26:5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語翼 4 · 0⤊ 0⤋
直接跟他建議,但以不爭吵為上勿說人之短,勿道己之長? 是不要跟別人說犯錯的人的短處,勿道己之長,是不要向大家宣揚自己有多厲害,這是謙虛的表現呀!!修行該論世間事嗎?該說是非嗎?"內心清淨"為要
2005-09-28 15:50:5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7 · 0⤊ 0⤋
如果我們不把自己過失改過,
只要別人改自己不改,別人改了
自己不改,所以自己被別人超過了
所以以後要看自己過失,自己改了
別人沒改,所以我們就比較殊勝.
用棍刀杖加害於人,其人不開悟
反生嗔恨心,一不小心出人命,
就犯了法了,被抓去關了
反過來說,就變成妄語琦語就變成
妖孽之師,自己造的孽將來還是自己受報,自欺欺人
2005-09-28 11:33:3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楞嚴咒 6 · 0⤊ 0⤋
如果不論是非,
怎知什麼才是[無上正等正覺]?
不過要看情況,
如果對方已翻臉了.
就如六祖所示:[合掌令歡喜].
免得演出全武行.
因為真理最好是在雙方都心平氣和之下談論的.
如果對方根器真的很好的話,
也可以效法禪師,
一棒把他打得昏天暗地.
2005-09-28 10:18:15 · answer #6 · answered by walk 7 · 0⤊ 0⤋
說小妄語。其要件如下:
(1) 即上述『大妄語』之外之『妄語』,其中尚包括兩舌(言語反覆,搬弄是非)、惡口(以惡毒之言罵人)、綺語(涉及閨閣男女含有淫意之言)。
(2) 須曾受持『菩薩戒』之佛門四眾。否則,除非構成刑法之『詐欺罪』等罪,須受刑罰制裁外,對一般人而言,並不犯此戒,
(3) 雖犯之不失戒體,但犯可悔罪。
------------------------------------------------------------------
說世間過。即是以上所述之外,而為一般人所易犯者。舉凡愛批評時事,愛東家長西家短等等皆屬之,雖不犯如何之罪,亦不犯如何之戒,但有覆蓋吾心,導致道法不入。
由此觀之,學佛修道者第一要『明心』,不但要受三皈五戒(可保人身),修十善業(可生天界),而且更應善護口業,不誹謗三寶、不破和合僧、不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不自讚毀他、不說大妄語和小妄語,縱使『世間過』亦不說,如此才能『淨化』口業,不致於墮落『無間地獄』。禪宗六祖 惠能大師亦曾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即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此乃示人修行,明心除垢,直捷返家之文。
2005-09-28 09:55:2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果前 7 · 0⤊ 0⤋
要看狀況啦!
說人是非無非是兩種狀況:
一個是表達自已心裡的不爽,
另一個是善意的提醒對方。
如果有時候想要罵人兩句,為的只是平衡一下自已的不爽,
那我贊成罵兩句就好,別過於壓抑,但也別罵的太投入。
至於若是想要善意的提醒對方,
除非對方的覺察力強,
聞過則改的修行功夫夠深,
否則我認為大多數時候可以免了。
因為常人都是固執已見比較多,
想要改變他人的想法,此事比登天還難。
以上所說是一般狀況,
但是若夠用功,
能夠做到深入般若以觀行為生活常態,
那麼是不會見到是非過錯的。
2005-09-28 05:36:51 · answer #8 · answered by 柳一刀 7 · 0⤊ 0⤋
除非你已經開悟,可以了解事情的因果,否則不應論世間事.
同修有過,可以說,但要有足够的技巧,不要造成爭端.
2005-09-28 04:39:56 · answer #9 · answered by 阿水 2 · 0⤊ 0⤋
站在我的立場我覺得要說如果不說有些人會永遠不明白勿說人之短,勿道己之長?你會不會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了它應該是說不要在別人後面說人家短處不要跟人家吹噓自己有多厲害如果換作是你做錯了而且也沒人沒跟你說那你會怎麼想如果每個人都這麼自私的話那每個人的距離不就會越來越遠了
2005-09-27 22:50:12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hero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