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原住民12族2的禁忌不要祭典喔20點喔

2005-09-20 18:11:19 · 11 個解答 · 發問者 阿MAN 1 in 社會與文化 節慶 其他民俗與地方節慶

11 個解答

泰雅族
1.兩性關係上的禁忌
  如果夫妻的感情不好,男子出外打獵會打不到獵物。因此,出外打獵之前夫妻絕不能吵架或打架,盡量不要發生衝突,這樣才會有收穫。

2.食物的禁忌
(1)男子絕對不能食用豬肝,因為在族人的觀念中,豬肝是屬於一種很重的食物,如果食用,身體會變得很重。當在平原水田地區出草時,雙腿會深陷在水田之中,無力奔跑。但相對的,豬肺是一種很輕的食物,如果食用,男性跑起步來就像飛的一樣快,很容易就會砍到敵人的頭。
(2)男子不能食用動物腳部的關節部位,否則以後爬山走路的時候,關節部位會發出聲響,造成走路不順。
(3)男子不能吃動物的頭部,否則會很快變老,整個人會沒有體力,只愛睡覺,視力也會變差。
(4)男子若吃了動物的軟骨或肋骨的部位,走路時胸部的肋骨會插來插去,十分疼痛。
(5)女子不能吃動物的腳,否則織布時線會斷掉。
(6)殺豬時,未婚女子不能吃豬前胸的肉,否則以後生產時會發生難產的情況。
(7)任何剛出生還沒有體毛的小動物不能讓小孩子食用,否則以後長大會怕冷。
(8)小孩子喝湯時不能大口喝,只能用箭筍的竹子吸,否則長大以後肚子會變大,走路不便。
(9)小孩吃了煮飯的鍋巴,以後走路容易跌倒。

3.織布的禁忌
(1)女子織布時男子不能靠近,男子若不小心碰觸了織布機,出外打獵時一定會發生意外,輕者跌倒受傷,重者發生危及生命的事件,此時一定要殺豬祭拜祖先才能免去災禍。
(2)女子在織布時,男子不能靠在附近,以免將線弄亂。而且,男子不能像女子一樣將腿伸直來織布,因為一旦如此,日後爬山時小腿一定會斷掉。

4.懷孕的禁忌
(1)孕婦忌食猴、山貓、穿山甲等動物的肉,以及暴斃而死動物的肉。
(2)孕婦不得與不孕或難產的婦女家相互贈送物品。
(3)孕婦禁止食用熊膽或其他刺激性的食物。
(4)孕婦禁止進入人潮擁擠的地方。
(5)家族成員應盡量避免以言語或動作刺激孕婦,也禁止在孕婦身邊做不吉利的談笑。
(6)孕婦產前曾觸摸或穿著難產婦人的衣物會導致難產。
(7)孕婦懶惰、常倒臥,容易致使胎兒與母體過度肥胖,造成生產困難。
(8)產婦分娩時,必須請女巫來進行驅除鬼靈(rutux)的儀式,女巫將小米放在地上祭拜鬼靈,請鬼靈憐憫嬰兒,勿來侵犯。

5.嬰兒養育時的禁忌
(1)嬰兒的床下必須放置一把鐵刀,用來驅鬼,使惡鬼不敢靠近嬰兒身邊,對其造成傷害。
(2)嬰兒出生一個月內,不能出外狩獵,以免影響生育。一旦違反,必須殺豬祭祀。
(3)嬰兒出生三個月內,所有衣物禁止在屋外洗滌,以免引起暴風。
(4)小孩禁食豬頭、動物翅膀、尾部等部位。

布農族
一、農作的禁忌

  1.開墾中見蛇或蛇皮則停止開墾。
  2.開墾地上若發現腐敗物則需要停止工作一天。
  3.播種小米的期間不能吃含有鹽分的食物,否則小米必會遭受鼠、鳥之害。
  4.播種小米的期間不能吃蕃薯。
  5.開墾中,若鋤柄折斷或脫落,必須返家殺雞或豬來祭拜鬼魂。
  6.耕作中嚴禁農具相碰觸,若不慎相碰,必須立刻停止工作一天,若再繼續工作
   ,則兩人必死無疑。
  7.小米收成時嚴禁他人進入己家的田地中,若准其入田,則收穫量會減少。
  8.小米收割期間,路上遇到熟人嚴禁打招呼或交談,若違反此規定,則明年的收
   成量必減少。
  9.小米收割結束前不能吃含有糖分的食物,否則會欠收。
  10.小米收割時,若有外人橫越自己的田地,非但會使今年的收成量減少,而且
   會影響到明年的收成。
  11.小米收成祭典尚未舉行之前,決不能將小米分給其他人。

二、婚姻的禁忌

  布農人有嚴格的禁婚法則,1.禁止同一個聯族(kavian)的成員結婚2.禁止與母親的父系氏族成員結婚3.當事人雙方的母親屬於同一個父系氏族者禁止結婚。族人相信若違反了這項禁婚規定,必會為當事人雙方本人與家人帶來不幸,例如死亡、發生意外、小孩殘廢等現象。

三、生活的禁忌

  1.在親戚面前不得露出生殖器。
  2.家中有人出外獵首時,嚴禁家人碰觸麻線,同時這期間也不留訪客。
  3.遠行時,若剛開始走不久就跌倒,則立即返回家中,不再外出;若行走了一段
   時間,則先坐下來吸根煙後,再往前走。
  4.若在路上遇見死屍,則立即找地方先洗澡,然後立即返家。
  5.母雞若啼叫則宰殺之,並丟棄雞頭。
  6.家中有人出外獵首,家中的婦女不能織布。
  7.設圈套捕捉獸類的期間,家人嚴禁清掃屋子或洗衣。
  8.家中男子出外狩獵而家中有人與他人通姦,則出獵的男子會死亡。
  9.在路上見到蛇脫下的皮是惡兆,若當日有遠行,則立即返家。
  10.雙胞胎、殘廢或從雙腳先生出來的嬰兒都必須立刻殺死。
  11.若有人爛醉如泥,以致在家中嘔吐或隨地大小便時,則不酒家中會有小孩夭
   折。

四、狩獵時的禁忌

  1.整裝要出發前,若有人放屁或打噴嚏則必須取消此行;若已上路,則無妨。
  2.夢不吉,則不參加既定的團體行動。
  3.獵具和便當旁邊不放有香味的東西。家中有人出獵時,家人不得吃有香味的食
   物。
  4.不能將橘子拿進屋內,否則會獵不到獵物。
  5.狩獵中忌見白山羊,若見之,不是有人會受傷就是獵犬誤觸陷阱。
  6.若射中雙角形狀相異、單角或無角的鹿,這都是不吉利的徵兆,必須立即返回
   部落,以免有人會因而死傷。
  7.狩獵期間每人各自攜帶小米與地瓜等糧食,煮食前大夥將食物放入同一個鍋子
   ,然後一同共食。然而若煮熟的食物短少則是不吉利的徵兆,此次狩獵必然毫
   無所獲。
  8.狩獵之行的首日見蛇為不吉利的象徵,必須將其撲殺,否則此次狩獵必然毫無
   收穫,必須立即返家。
  9.出獵中嚴禁聽到「kasamu」鳥的叫聲,若聞之,則一定要在原地休息一會兒才
   能再前進。

魯凱族
一、狩獵出門前及途中:

(1)若聽見 Tigege鳥鳴叫則停止前進,若聽見 Zalikaukere鳥鳴叫的聲音則是好預兆。
(2)若Masiang鳥從面對我們的方向飛來,由右邊飛向左邊時,必須立刻停止前進。從左邊飛向右邊則是好預兆,可以繼續上路。
(3)出門前若聽到放屁聲或噴嚏聲不可動身。

二、家中有人上山狩獵時,家人必須遵守的禁忌:

(1)外來的親友不可進到獵人的家屋內。
(2)不可從窗口將任何東西放進屋內。
(3)在這段期間內不可隨意把家中的東西送人,並且不可出外做客。

三、狩獵後的禁忌:

(1)獵物不可只由家人獨享,要依照動物身體的不同部位分送給鄰居及頭目。
(2)當狩獵回來的時候,獵人在村外呼喊婦人前來迎接的聲音會依照獵獲動物的種類而有所不同。
(3)祭儀的方式分部落郊外的祭儀和家中的祭儀而有所不同。

四、狩獵動物的規定:

(1)動物種類以山羌、鹿、山豬、山羊及熊為主,其它小動物如兔、飛鼠等,不列入狩獵的成績。魯凱族男人認為獵殺小動物是小人行為,不是真正的男人,小動物主要是給年紀大的老人家食用。
(2)可以獵熊,但是熊肉僅限定某些人才可以食用,小孩禁止吃熊肉吃,獵得熊的人雖然會被族人肯定為英雄,但也會引來疾病的報應。
(3)雲豹在魯凱族中是禁止狩獵的動物。

排灣族
(一)行為上的禁忌

 1.如果家中有即將成熟的果類,唯恐被人偷採,可以用茅草葉捆綁樹幹,然後詛咒
  偷竊者。如此,別人就不敢偷了。根據以前老人的說法,若不信犯沖,手腳會僵
  化,無法動彈。

 2.要出門的時候,如果不小心打了噴嚏,這是上天暗示出門將會遇到不幸,因此一
  定要延期出發。若一定要出發的話,要在家中留下一件原本要帶出門的物品,
  並放進抽屜中,稍坐一會兒,先抽煙吃檳榔,才能繼續上路。

 3.走在路上,被百步蛇擋路是不好的現象,因為百步蛇是最毒且可怕的蛇。

 4.當獵到如山豬、山羊、山羌、山鹿等體型較大的動物時,不能在屋子裡打噴嚏,
  否則下次狩獵將會無所獲。

 5.獵人在屋內、屋外祭拜獵物時,任何人不得出聲亂跑,尤其橫切其來往路線,
  這樣會影響該獵人下回狩獵的收成。

 6.凡有人因意外而死的地方,被認為是不祥之地,一般人不可以隨意進入。

 7.婦女禁止觸摸武器,否則日後武器會沒有辦法發揮效用。

 8.有一種鳥名叫「阿壓媽」,在白天若聽到牠的叫聲,則代表不祥的信息;若晚上
  啼叫時,則表示有敵人或鬼魂來襲。此時,你要馬上跑到牠鳴叫的地方,這樣才
  能夠安全。

 9.家人若因為難產而死亡,則此家屋不能繼續居住下去,必須搬家,否則會遭遇不
  幸。

(二)夢兆

 1.夢見他人在污泥水中洗澡,他人會生病。相反的,若夢到在清水中游泳,則是好
  事一樁。
 2.夢見有人唱歌跳舞,則親人在近期內將會死亡。
 3.夢到蛇,表示會生男孩子;夢到項鍊,表示會生女孩子。
 4.夢見頭髮被人剪,人會短命。
 5.夢到有挖洞的地方猶如原住民裝屍之處,表示有人會死亡,但不一定是親人。
 6.夢見陰毛或血類的東西,獵人將會抓到獵物。
 7.夢見自己被揍或被罵則表示會生病。

(三)祭儀中的禁忌

 1.巫師在進行各項祭儀活動時,嚴禁有人打噴嚏。若有人不小心冒犯時,必須停止
  一切的祭儀活動,改天再進行。
 2.祭祀所用的葉子必須與其他祭祀(如喪禮)所用的葉子分開,亦不能採用同棵樹
  的葉子,否則將會造成不幸。
 3.男女祭祀所用的用品,例如祭盤、工具等,不能混用,否則將會遭到不祥。
 4.年祭時,從第七天開始到結束任何人不能離開部落,否則會遭到不幸。在這段期
  間內,女人也不能織布、刺繡,否則當族人受到敵人襲擊時,無法快跑。
 5.年祭用的刺球祭竿婦女不能觸摸,否則男子外出時會被麻線所絆倒。刺球的場地
  不能讓人建築房屋,否則家人會遭遇不幸。
 6.豐收祭的第三天,任何婦女不能從祭壇前通過,而且不能踐踏祭祀用的葉子。
  第四天不能在屋內搗小米,否則貝錢與珠子會因此而破碎。
 7.當舉行播種祭與其他各種農作物的收成祭時,嚴禁與路人交談,否則日後收成會
  不好。


(四)懷孕時的禁忌

1.孕婦捆綁木材時,木材的首尾要一致,不可以亂排,否則以後生產的時候會難產。
2.孕婦在路上行走時,若遇小鳥從面前橫飛而過,則不可以再往前行,否則會流產。
3.孕婦不可以在家中吹口哨,否則小孩長大後會很窮、不富裕。
4.孕婦家不可殺豬,也不可看殺豬,否則小孩以後會得羊癲瘋。
5.孕婦不能吃猴肉,否則小孩會長的像猴子。
6.孕婦不可跨越蛇所脫下來的皮,否則日後孩子會脫皮或皮膚奇癢無比。
7.孕婦不能編織籃子,否則孩子不會長頭髮。
8.孕婦夢到挖坑或插樁,小孩會夭折。
9.人不能跨越躺睡的孕婦,否則生下來的孩子不會跑也不會跳。
10.孕婦不能吃豬、鹿、雞的血,否則生產時會流血過多。
11.孕婦不能製作火藥,否則小孩會便成陰陽人。

阿美族
(一)夢

  夢是神靈傳遞訊息給人最直接的方式,其暗示性極強。所以,阿美族人在進行作戰、建屋、搬運等較重要的活動之前,經常特意到風景好、空氣新鮮、安靜的森林中,搭蓋臨時的小屋、潔身沐浴、停止性行為、禁食魚、蛙類等,有時以米酒敬神後入寢,以獲得較為可信的夢。如果獲得惡夢,則立即告訴族人,想辦法化解或取消原訂計畫。如果獲得好夢,則不必說出來,趕快趁此良機行事。
  如果從事重大活動前所得到的惡夢,則必須要加以化解。方式可向家人坦承細訴,或在夢後太陽未升起前,到山谷或寬廣的地方大聲將夢的內容喊出來,並且說:「惡魔的話,我全都不信!夢全部還給惡魔。」另外,也可請部落內的女巫來做化解的儀式,家境比較好的人通常會做糯米糕,並且殺豬請親友來聚餐,並分送豬肉給前來參加的人。進行化解儀式的當天,全家人不得出外工作。然而,如果一般性的小事夢到惡夢,不會大費周章的化解,而是採取順其自然的方式。

(二)關於動物的禁忌
  1.蛇
    除了蛇主動攻擊家禽外,阿美族人若在平日見到蛇,不可以去殺牠。族人認
    為如果見到蛇從自己的面前爬過,表示今天行事必須要小心;若出發打獵,
    則代表今日不會有任何收穫。

  2.嗶雀鳥(Tiloc)
    嗶雀鳥的外型類似伯勞鳥,牠的體型較大,喜歡棲息在村落附近,尤其喜歡
    跟隨著牛群。阿美族人相信嗶雀鳥的飛行方向與棲息在樹上時所朝向的方位
    ,都是一種可靠的占卜方式。判定的方式如下:

   (1)嗶雀鳥如果停在路旁的樹梢上、籬笆上或屋頂上,以宏亮的聲音正對著
     某人啼叫,表示此人今天的運氣一定會相當不錯。
   (2)如果嗶雀鳥在去路前飛來飛去,則表示這條路在往前走將會遇到危險,
     應該立即回頭。
   (3)如果嗶雀鳥背對著某人大聲啼叫,表示此人今天運氣欠佳,凡事應多加
     謹慎小心。如果並未啼叫,則表示今天的收穫不佳,並不會有危險。

(三)動物行為的禁忌

  阿美族人相信,因為狗的眼睛能看見鬼,在深夜裡如果聽見狗發出悽慘的叫聲,這表示附近有人被鬼捉為替身而造成死亡。如果沒有人死亡,則很快就會有人會生病。因此,聽見狗悽慘的叫聲是相當不吉利的。

(四)人類行為的禁忌

 1.巧遇他人的性行為

  由於阿美族傳統是大家族制度,所有人睡在同一張大通鋪上,因此夫妻多半不願意在家中發生性行為,通常是趁著農耕或牧牛時在草叢中進行。如果正要去工作或打獵的人見到這種情況,是不吉利的,而且會發生危險。因此,要盡量迴避不要讓對方發現,這樣可以將惡運減到最低。

 2.打噴嚏

  阿美族人認為在某些特別的場合中,絕不可以打噴嚏,否則就會犯了禁忌,而帶來惡運。
  (1)早上剛出門時。
  (2)重要儀式或演講正要開始時。
  (3)祭典中長老正在祈禱時。
  (4)巫師在為人治病或進行祭典時。
  (5)開倉庫大門正要取米時或已經取完米正要關門時。

 3.放屁

  阿美族人認為在眾人面前放屁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尤其在重要工作或祭儀的場合更是嚴禁放屁,如果想要放屁,一定要遠離現場,否則會受到長輩或年齡階級的懲罰。

  一般而言,在下列場合中嚴禁放屁:
  (1)在晒穀場翻曬稻子時嚴禁放屁,否則會得罪五穀神,以後將永遠欠收。
  (2)進入穀倉取穀物時。
  (3)舉行祭儀時。
  (4)在正式的部落聚會中,或頭目演講時。
  (5)打獵或出海捕魚出發的前夕。
  (6)吃飯或宴會時。
  (7)在長輩面前不可放屁。
  (8)舂米、粟與割稻時不可放屁。

雅美族飛魚季中的飛魚忌
紅頭社流傳著洪水故事與祖先神話:有-位孕婦取海水,見有白石(珊瑚礁)將其移開,潮水不斷湧出,造成洪水事件。因此,飛魚季期間不可挖珊瑚(rangal)否則風浪突然變大的禁忌,深深的影響著每一個人。船隻在海面上航行時,不可以說話;在漁場上,如果看到飛魚游近來,不可以用手指指指點點,更不能亂說話。捕獲飛魚時,不管多少,都要在船上豎立十字號的乾蘆葦。背飛魚回家,不可以穿衣服,一定要走飛魚小徑回家;不可以用一般的鍋子煮飛魚,一定要用專用的鍋子;飛魚還沒入鍋之前,不可蓋鍋子,以免它入不了鍋;用完食具,必須掛在一處,不可亂放;第一次吃飛魚肉,大人一定要穿上禮服,男的掛黃金小塊,女人脖子上掛好幾串瑪瑙,來表示海洋文化的特色。飛魚季中,大魚要分男人魚、女人魚,女人不可以吃男人魚,但是男人可以吃女人魚,最好不要吃光,否則太太會離婚。

  不可用漁槍一直要到pyavehan,是為了避免汛期期間太過勞累,同時讓底棲性魚類得以休養生息;不可除草、不可建屋,則是為了在洄游汛期之間,漁團組員能心無旁騭的從事汛魚的捕撈。在蘭嶼,不可以用石頭丟向別人掛的魚頭、魚尾、魚骨,女人到祭灘上不可以說禁忌的話,

  雅美族人透過數量、味道、肉質等特性,將魚類加以歸類區分成女人魚、小孩魚、男人魚、老人魚、這種由小至大的食物圈,為的是不致對單一物種過度捕捉,以求得生物資源的多元利用。其中天竺鮀魚為雅美族人所珍視,其為孕婦、產婦的最佳調養食品。

  雅美人以魚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但是,雅美族人對於對於「煮魚」和「吃魚」這兩件事,卻有異常嚴謹的規定。他們將魚依季節區分。又再細分為好魚(任何人都可食)、壞魚(只有男人可食)及老人魚(只有祖父可食)。不同的魚要用不同的鍋子去煮,否則會招來不好的事情;孕婦的限制更多,舉凡形狀不好、氣味較差、或是外觀難看的魚、螃蟹及某些貝類通通不能吃,以免產下畸形兒。

雅美族人與禁忌
  至於自然分布狹隘或植物資源有其侷限性者,則以化約成俗的禁忌來規範或建立使用的秩序。紅頭社流傳著洪水故事與祖先神話:有—位孕婦取海水,見有白石(珊瑚礁)將其移開,潮水不斷湧出,造成洪水事件。因此,飛魚季期間不可挖珊瑚(rangal)否則風浪突然變大的禁忌,深深的影響著每一個人。雅美人有許多根據相似律的禁忌及巫術。孕婦、產婦及他們的丈夫的禁忌極多,必須要避免吃許多種的食物,或避免做某些特別的行為,以免他們的嬰兒傳染到這些事、物不好的特徵;例如禁食某些貝類及螃蟹,因為在它們的殼上長滿疣狀物;某些特定的魚也不能吃,因為在它們身上有斑紋、味道不好、顏色不好、或游動的樣子很奇怪。

  接觸律亦是巫術及禁忌運作的一個基礎,似較常運用在有關於死亡相關的情境中。雅美人認為墓地的泥土、植物等可做為將死亡或厄運帶給敵對者的工具;相反的,所有的這些物品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充滿禁忌的,任何到過墓場者,在他再度進入日常生活之前,都必須先要嚴格的清潔其身,清除所有沾染自墳場之細微事物。

  從實際行為上觀察,雅美人以禁忌將人、事、時、地、物加以區分,每一特定的時空中,人與週遭事物的互動也因此有規律可循。如飛魚季期間不可用漁槍一直要到pyavehan,是為了避免太過勞累;不可除草、不可建屋,則是為了在洄游汛期之間,專心一致的從事汛魚的捕撈。最著名的例子是雅美人將魚多以區分為可食及不可食二大類,不可食(禁忌)的魚有因自然原因 (有毒)而被認為不可食的,例如河豚;也有因社會文化原因而被鄙棄的,例如鰻魚,因其長相似蛇而被列為不可食者。可食的魚又依其性別及身份而選擇適合的食用魚類,區分為男人魚(壞魚)、女人魚(好魚)及老人魚三類。這種分類的方式,不只確保族群的安全,同時也確保魚類資源的永續使用。

  再以建屋所使用的繩索為例,水藤則運用於主屋及高屋,紅葉藤則限用於涼台,其間絕不混用,尤其是絕不可用於主屋,否則主人會一如紅葉藤的雅美俗名ozis(綁牢)延伸之意,不是生病就是手腳不方便,無法從事生產。在環境利用方面,禁忌建構了植物資源適材適用的時機與位置,相對確保了族群命脈的延續,同時也在無為而為的狀態下,保留了植物的基因庫。舉例來說,蘭嶼羅漢松尚未成為盆栽業者覬覦的目標之前,胸徑50公分以上的植株才會取來製造十人大船的舵架。其材質雖與象牙柿一樣堅硬,但兩者如拿來建造房舍,則犯了長得慢、長不高的禁忌。蘭嶼秋海棠的汁液雖然酸美,但也只有葉柄可供食用,吃花梗則犯了瘖啞的禁忌。南嶺蕘花具有毒的南嶺蕘素,蘭嶼土沈香及海檬果的白色汁液有毒,也都在禁忌之列。

  禁忌在排除一個可能性之外也常確定了一個唯一可行的途徑,例如:駕舟捕魚歸來,不可從西舷側取下漁獲,犯禁者以後出海會空手而返,如此則僅剩一個選擇,即漁獲須從東舷側取下;避開所有的禁忌而行,則每一社會成員都自然而然地運動在相同軌道之上,雖然沒有特定政治及社會權威控制系統的存在,社會秩序也能維持不墜。

2005-09-25 21:11:2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Paicu 'e Tiakiana◎ 2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10-27 02:31:1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MHEWHQAXWDDA 1 · 0 0

這有類似的

▶▶http://qoozoo20140926.pixnet.net/

2014-10-10 06:39:4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FSXRDFVYOROQ 1 · 0 0

食安問題 嚴格把關

專利手作薑母茶無防腐劑香精滿滿薑片親手現熬

雅虎關鍵字搜尋: [ 暖暖純手作 ] 網址: [ www.黑糖薑母茶.com ]


!!若有打擾之處,敬請見諒,在這跟您說聲抱歉!!

2014-09-22 22:20:4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用心服務"貸"您解決任何債務問題,專業理財(債)規劃一次幫你搞定貸款麻煩事

YES貸款理財,提供你最新理債及房屋貸款資訊建議,讓你生活免煩惱。

專辦:

房貸:房貸遲繳、二胎、房貸轉增貸、房貸成數不足、購屋貸款。

信貸:個人信用貸款(平轉降息、轉增貸)、雙卡債整合、企業貸款。

車貸:中古車貸款、轉增貸、代償當舖車、轉貸降息。

民間二胎:二胎借款、二胎代償、代墊、土地貸款、塗銷設定解除〈無殘值亦可承做〉

歡迎加入 LINEID: hot777

銀行貸款 - 免費諮詢評估 - 0986..377..776





雅虎搜尋 [ YES貸款理財 ],

2014-09-10 06:22:51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線上遊戲天堂 http://ts999.tw

運動遊戲
實況棒球、籃球、足球、冰球、網球等多種經典賽事

即時遊戲
百家、21點、牌九、二八杠、骰寶、龍虎、輪盤、牛牛、番攤

對戰遊戲
麻將、德州撲克、二八杠、吹牛、鬥地主、13支、暗棋、接龍

電子遊戲
5PK、7PK、水果盤遊戲、5輪遊戲、極限飆速、趙雲救主、西遊戲、金瓶梅、中國美人、英雄

彩球遊戲
大樂透、六合、時時彩、今彩539、3星彩、4星彩

最新優惠活動
1. 運動遊戲連過5關,彩今再加碼10%
2. 新會員加入,有機會獲得500元禮券與精美讀卡機
3. 遊戲積分可兌換汽機車、3C、精品等多種大獎

****體驗試玩喔~!
線上遊戲天堂 http://ts999.tw

2014-01-31 08:44:45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台灣第一家合法博弈娛樂城熱烈開幕!

運動彩、遊戲對戰、現場百家樂、多國彩球

高賠率投注,歡迎您免費體驗!

官方網站 ss777.net

2014-01-03 03:58:45 · answer #7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共有十二族
一.賽夏族
賽夏族夾雜於泰雅族與客家人之間,為了適應當地社會環境的需
求,賽夏人大部份會講泰雅語與客語、甚至以此兩 種語言為日常
用語。而自我族群的語言反而日漸淡面對強勢的外在文化,老一
輩的賽夏族人對於傳統的祭典就更加珍惜,甚至排除了許多外力
的介入,使賽夏族的祭典能夠完整地保留下,在台灣原住民當中,
是少數能保有祭典原味的族群。
二.邵族
「邵族」族名的由來,係源自邵語 thao(thaw) 而來,其本意原是
“ 人” 的意 思。
三.鄒族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
山」一首「高山青」正是阿里山鄒族人的寫照。沈穩內斂的個
性,高聳的鼻子,帶著幾分的驕傲與自信。是鄒族人給人的印
象。
四.魯凱族
魯凱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南段兩側的山區,也就是屏東縣霧台鄉、
高雄縣茂林鄉及台東縣卑南鄉。
五.排彎族
排彎族最引人注目的是華麗的服飾。如果你有機會參加一場排
彎族的貴族婚禮,看看那參與盛會的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頭
戴裝飾著花草、羽毛、獵物角牙的帽飾。身穿佈滿圖案,一針
一線繡上去的琉璃珠或繡線,踩著緩慢的 八步舞,端莊典雅的
身態在婚禮的會場中梭巡。
六.雅美族
雅美族居住於台東外海的蘭嶼島上,雅美人自稱「達悟」。是
「人」的意思一雅美一詞是日本人鳥居龍藏所命名,西元一九
九五年,旅台的雅美青年成立「達悟同鄉會」有意正名「雅美
」為「達悟」。
七.卑南族
清康熙年間,以南王為首的卑南人,平定了朱一貴之亂的餘黨
。因此被清廷 冊封為「卑南大王」,並且賜予朝服,鄰近的阿
美族、排灣族都要而其納貢、賦稅。是卑南族的全盛時期,也
是族人至今津津樂道的光榮史蹟。
八.布農族
布農族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由於對於小米收穫的重視,因
而發展出一系列繁複而長時間的祭祀儀式。甚至,布農人傳統
的年月觀念是依著小米的成長而劃分的。對於農事或狩獵行事
的時間,布農人依著植物的枯榮與月亮的盈缺來決定。因此,
我們可以說,布農人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生活態度充滿象徵意
味的民族。
九.阿美族
一提到阿美族,大聯想到豐年祭,以及曼妙的舞姿與輕快歡樂的
歌聲,阿美族人開朗、樂觀、主動而親切的態度予人深刻的印象
。阿美族的體型較為高人,因此在運動場上常有傑出的表現。
十.泰雅族
九族中唯一在臉上刺青的民族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其中尤以泰雅
族最普遍。 黥面對於男子而言,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
對於女子,則是善於織布的標記。但黥面的風俗在日本人佔領台
灣期間也漸漸被禁止,目前仍保有黥面的泰雅人都是七、八十歲
的族人。
十一.口葛瑪蘭族
噶瑪蘭人是平埔族中漢化最晚的一支,在外觀上,無論男女,顴
骨較高,眼窩較深,男性身材一般較高大,女性往往較漂亮。 原
屬台灣平埔族的噶瑪蘭族,於2002年經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通
過,並報行政院核備生效後成為原住民第十一族,正式成為法定
族群。
十二.太魯閣族
萬榮鄉泰雅族皆為賽德克人,即太魯閣族(或稱德魯固人)。現
有六村,而萬榮村稱「馬里巴西」,為萬榮鄉行政中心所在地,
俗稱馬里巴西社,鄰近有塔卡汗社。目前總人口數約九八六人,
二百四十五餘戶,由於青壯人口外流嚴重,村內以老人及小孩
居多。

2005-09-27 14:18:30 · answer #8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 達悟族
達悟族人居住的蘭嶼島,是一個純樸美麗的小島,位於台灣本島東南方的西太平洋上,距西方鵝鑾鼻的七十公里,北方綠島六十餘公里。蘭嶼的東南方五點五公里還有一個無人居住的小蘭嶼。

蘭嶼是古老的火山小島,四周海岸為隆起的珊瑚礁所包圍。全島面積四十五點七平方公里,峰巒聳峙,呈現礁的地形景觀。

在行政區分上,本島隸屬台灣省台東縣蘭嶼鄉總人口共約4,945人。分佈於紅頭村、椰油村、東清村和朗島村。達悟族過著半農半漁的生活,他們採用固有的陰陽曆,一年中每一季節都有他們的一定經濟生活作業和社會生活。

● 達悟族的經濟生活
其農耕以種植天南星科根菜類為主.田地可分水芋田和旱田。旱田可輪種小米,里芋,甘薯。因居住環境四周環海,所以漁撈作業非常發達,但以近海為主。用不同的技法撈捕魚,游息在沿岸珊瑚礁的魚類及約在三至六月間隨著黑潮帶來的魚。漁船是他們在生活上重要的工具。
達悟族群居在背山面海,坡度不大山坡地。其村落四周有廣大的水芋田,旱田環繞。各家住宅緊密連接。主屋沿著微傾的山坡建築。因此由外面來看,只能看到屋頂的一部分。主前屋的前側是工作房,蓋在地面,有地下室,作為堆積雜務用。達悟族人有極高的技藝天份,他們在自己製造器物的工具上加上浮雕裝飾,使其具有超過實用的觀賞價值。
他們有季節,月份的工作分配,按年齡長幼分工合作,擔任不同的工作。成年男子從事開墾田地、造船捕魚、建屋、編籠、冶金、製陶等;女性從事照顧田地,採收某類、炊事、紡織。他們製造金片項飾,銀盔及以小葉桑木栓接合船板的工作,都是由技術純熟經驗豐富的老人製作,這種老人受大家敬愛,而被推舉為管理水渠,領導集團播種小米,督導族人遵守規律捕飛魚等工作。

● 達悟村莊
達悟人的社會組織,在親族結構的基本觀念是父系世系群,在居住及土地所有,使用和生產有關的組織也是父系群;但在婚姻禁忌,工作互助,饋贈分配,血仇責任等參與關係時,他們也運用雙系血親法則。他們有村社單位 ,無統一權威的頭目。
但他們有許多自然社會調節和社會控制制度,如老人的敬重,財富競賽,集體責任及禁忌等。在財產經濟觀亦很發達,一方面用饋贈,分配等方式來調節經濟另一方面用禁忌,標記,和集體享用,分配等方式保證公私所有的關係。
總之,達悟族是很愛好和平,樂天知命的民族,在惡劣的生活環境中,創造出生命的光輝,表現出人性偉大。

● 阿美族
阿美族古稱阿眉族,人口約130,268人,為本島人口最多的原住民。分佈在立霧溪以南的東台縱谷及東海岸平原,包括台東縣的東河、池上、關山、長濱、成功、卑南、台東市、花蓮縣新城、吉安、壽豐鳳林、光復、豐濱、瑞穗、玉里、富里及屏東縣牡丹和滿州,共十九個鄉鎮市。他們很早便移居平地。

阿美族人分佈於台灣中央山脈東側,沿太平洋岸的狹長地帶,此區又稱東台縱谷,北自花蓮市附近奇萊 平原,南達台東以南太麻里,東南到恒春附近。阿美人大部份居住於平地,只有極少數居於山中。

阿美族部落,比較起來是屬於較大的一型,部落的成員平均在五百人左右,最少者也有二至三百人,較多者也有一千人以上。因耕作經濟生活的方式較進步,他們的土地扶養能力較大,所以部落聚合人口較多。阿美族是典型的母系社會,女性在親族社會中有絕對優勢的地位,而男性則處於從屬情況。因此阿美族男性為與女性在親族社會中相抗衡,乃著力於男性在地緣組織中權力的發展,也就造成阿美族部落組織之嚴密。

● 阿美族的經濟生活
工藝的表現上,除一般編竹用具外,製陶工藝是本島原住民(蘭嶼雅美族也有)中唯一僅有者。其製陶工作都是女性所為,其成品都為食器及容器。如:水壼,飯鍋等;但也有作為祭器,祭器為個人所有物,在大小形態上各有不同,持有者及名稱有男女之分,持有者死亡時該持有之 祭器即為殉葬品。
阿美族的家屋都為平地式,可分為單室正門與複室側間兩類。北部阿美之屋形式,以前者為主;南部阿美以後者為主。中部阿美則有二型家屋混合使用的形式。傳統式住屋一室兼作睡眠,作息及炊事之場所。草蓆,被褥,衣飾及飲食器皿,耕作工具都放置於屋內,但各物有一之放置位置。阿美族之耕作生產方式由燒墾進步到定耕之後,其住屋佈置方

式才逐漸將炊及農具室放在室外。另建專炊事廚房及農具室,在農具室側建牛舍。

● 泰雅族
泰雅族包括泰雅亞族和賽德克亞族,清代文獻稱大么族和紗績族。泰雅族人口共約84,849人。主要分佈 在台北縣烏來鄉、桃園復興鄉、新竹尖石及五峰二鄉、苗 栗泰案鄉、台中和平鄉、南投仁愛鄉、花蓮秀林、萬榮、 卓溪三鄉、宜蘭大同、南澳二鄉,共八縣十二鄉。此外還 零散分佈在關西、三民、壽豐、玉里等鄉鎮。

泰雅族人以二十戶以下為一聚落的相當多,太多沿溪 而設,散居型的分佈。為了避免雨季水患及山頂強風吹襲 ,聚落集中在溪流兩側山坡的中段,泉水自山頂流下,經 過山坡的中段,故飲水豐富。整個聚落常面向河谷,背靠 山岩,前後均有天然屏障,兩側通道狹小難行,易於防守。耕地有的在聚落附近,有的遠在一、二小時路程之外。泰雅族人的聚落分佈型態對他們的經濟生活及社會生活 具有重大的意義.

● 泰雅族的經濟生活
農耕和狩獵是泰雅族人最主要的經濟活動,畜養是次要的活動工作。他們也採用太陰曆作為年中行事的準則,整年作業中以農業為主,雖然因地區之遲早略有不同,但最忙碌的季節是七、八月,其次是十一月,其他月份則安閒,可兼作其他工作,如狩獵等。農作生產方式乃以燒墾為主,冬季收穫後,在十一月下旬及十二月上旬,焚燒陸稻旱田及種粟旱田,年底開始播種粟,五月播作陸稻,六月粟收獲後種植甘薯。
七,八月份有祖靈祭,第二期播種陸稻的收獲 。十月份利農閒時,開始一般陷機狩獵。在他們一年中,除了雨天的日子,女人躲在家中織布,男人則做一些其他手工之外,差不多每天都到田裏工作。
狩獵是利用農閒時間的一項重要活動,除了從獵物獲得得肉食來源外,其皮毛,內臟(熊膽,鹿鞭),鹿茸等都是和平地難人交易的主要商品。家庭式的小型畜養,如養雞,養豬等也是聚落中重要的活動之一。泰雅族人尚武好戰,過去有獵頭的習慣,其獵頭原因大都為了復仇或立功。獵頭勇士於獵頭戢鬥及凱旋祝祭時,穿戴特殊衣飾以表彰其武功成就及社會地位 。

● 泰雅族的社會生活
黥面是泰雅人很特殊的風俗。黥面就是在面部刺上花紋,男子在前額及下顎中央刺縱紋一條或數條。女子面紋則在前額中央刺縱帶紋三條至五條,或以中央刺縱帶一條至三條的兩側,作短帶形平行橫紋,全紋構成十字形,或兩頰自耳根至兩唇中央至下顎上部。黥面由來說法很多,主要意義意義是為了美麗或英俊,以避邪氣,並在後可和已死去親人會合。黥面也是一種族標記,是社團或吸引異性的成人象徵。
族人聚居的聚落,集數聚落為一群-部族tribe 此等部族的結合,乃依歷史及其共同利害關係,對外切實聯合,實行攻守同盟。泰雅族乃以泛血親群為構成部族的基礎。
部族領袖權─領袖權兼具政治和軍事指揮,司祭權則屬祭司。泰雅族是行父系世系群社會,但祭團組織常有大於世系群的廣泛血緣基礎,格格qotox gaga就是泛血緣關係,其中雖有部落內的雖超部落的兩種區域範圍,但同為祭儀群和禁忌群,每一祭團會有一位司祭兼族長。

● 賽夏族
賽夏族是台灣山區各族中人口最少,分佈範圍最狹窄的一族,共約4,622人,分佈於新竹縣五峰鄉的五指 山區與苗栗縣獅潭,南庄的加裡山區。居住的海拔高度約 自五百公尺至一千五百公尺之間。
賽夏族古稱獅設族,分南北二方言群:北賽夏群又稱大隘群,大致分佈於鵝公髻山麓一帶;南賽夏群又稱東河 群,則分佈於鵝公髻山麓附近。歷來受東北部泰雅族的強大勢力威脅,西部又受平地漢人影響,所以大部分賽夏不是和泰雅族人混居,則因接近平地,而編入普通行政區域中,故而其文化習俗受此影響極大。

● 賽夏族的經濟生活
在經濟生產活動方面,賽夏族早期也是事游耕、山地燒墾及山區狩獵。後來漸漸受到周圍強勢民族的壓迫,土地利用範圍逐漸狹窄,而轉變為定耕農業和林業的型態。

● 賽夏族的社會生活

賽夏人是以地域和親屬關係之圖騰氏族為社會組織的基本構成單位,三五同姓(同圖騰)家族聚居為一聚落並形成一基本地域團體,也是與氏族祭團一致單元。
若干毗鄰的聚落聯合成一個村落,村落中的同姓家族則組成各姓之氏族祭團,是為各姓共有耕地,漁區互助之單位。再次則若干個同區域的部聯合成一個部落聯盟,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南賽夏或北賽夏群。

● 鄒族

鄒族共約6,240人,分佈於玉山西側,高雄山地的卡那布與薩阿魯阿,包括南投縣信義鄉,嘉義縣吳鳳鄉和高雄縣三民,挑源二鄉部分山區。部落內人口聚居密度高,居住之海拔自五百公尺至一千五百公尺。
鄒族在早期的文獻稱為曹族,分為三個語言群:阿里山群(鄒語),四社群(沙阿魯阿語)和簡仔霧群(卡那布語.其生產方式以山地耕作為基本,兼以狩獵,捕魚及飼養家畜為輔助生產。狩獵一度成為主要生產,至今狩獵在祭儀中仍佔有重要地位,皮革為男性主要衣料。農作物以小米,旱稻和甘藷為主,狩獵之肉類作醃肉保存。

原始工藝方面,製陶及紡織均為女性工作,但今己失傳。籐竹編籃工作,仍為生活用具之製作方法,還受重視。皮革之揉皮和製革,為鄒族之特有工藝之一。鄒族的社會組織是以父系氏族為構成單位,而定居在一個固定地區的地域團體,其中心部落稱為大社hosa ,為最先形成的聚居單位,以

會所kuba為組織中心。

由於耕地的擴展,自大社移民到新開拓地,建立殖民部落即為小社denohiu。部落之管以長老會議為首,長老會議中最大氏族的長老為頭目,是部落會議的召集人,一切重要部落事務皆由部落會議來通過決定。部落會議 的執行命令則由各氏族之族來執行。

● 邵族
邵族是現在居住在日月潭附近的頭社,卜吉社的原住民。邵族在康熙以前居住於Pu-thi。康熙年間他們己經搬到光華島上.其中社子,水社,頭社等部落,是乾隆四十五年,自嘉義大埔移居現在居住地。道光以前,他們便開始放棄了光華島,而分散日月潭周圍地區,在魚池,貓闌,水社,石印,茅埔,頭社等地,形成聚落。目前己成為漢人的村落。
邵族人的生產方法以農耕及捕魚為主。其農耕早期以山田燒墾為主,清嘉道年間,大批漢人入墾水沙連,邵族人才漸漸從漢人習得水稻的種方法。作物以稻,粟,甘藷和花生為主。玉蜀黍,煙和薑也是每戶必種的。捕魚作業就和其他土著的狩獵一樣重要,每日所撈的魚蝦是必要的食物及經濟收入。在豐年祭及過年祭時,狩獵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飼養家畜是重要的家庭副業。

● 布農族
布農族清代文獻稱為(武崙族)。他們原有六個同祖 群,即巒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卓社群、郡社群和蘭社群。根據他們的傳說,布農族在台灣最早的居留地是在西部平原。巒社群的人說他們的祖居地在Lokaag(鹿 港),郡社群人說他們的祖居地是在Linkipao( 林杞埔),Taulak(斗六)和Lamtao(南投 )等地方。他們自平地入居山岳地帶之後,並沒有長期地固定在一地區住下來,他們還是不斷地在移動著,為了尋找新的獵場和耕地,以及為了避開漢人的入侵或平埔族的侵擾。
布農族人自西部平原中北部,沿水濁水溪溪谷間向中部山地推進,最初在濁水溪上游及其支流兩岸山地定居。後來一部分巒社群,群社群及丹社群越過中央山脈到花蓮,台東二縣交界山地。約一百五十年前部份巒社群和邵社群又移往新武路溪流域,後來又向台東內鹿地方和高雄旗山東北側荖濃溪

流域移動。

目前布有農族共有39,656人 ,分布於南投仁愛,信義兩鄉,高雄三民,桃源二鄉,台 東海瑞,延平二鄉,花蓮萬榮,卓溪二鄉。

● 布農族的經濟生活
布農族採太陰曆法,一年分十二個月,一個月分三十日,以結繩記日,一結代表一日,結滿三十日結為一月,以一根小木頭插於第三十結中.獵人至山中狩獵,亦為結繩記日。
農業生產方式一直採用山田燒墾為主,小米是他們維生的主食,歲時祭儀,也以栽培小米的活動為中心。一年以開墾早田,播種小米為開始,以收割小米為結束。他們根據月亮的圓缺有無來舉行。

● 布農族的社會生活
布農族常為獲得獵場和報復血仇,就會發生戰爭,戰爭可以炫耀英勇及獵取人頭。所以領導作戰的領袖也就是政治領袖的最佳人選。本來布農族落的領袖兼政治和軍事,當領袖年紀老大不能領導作戰時,長老會議推荐青英勇的人,來指揮作戰即為土帥,老領袖去世後,土帥即兼管政治,為部落新領袖。
所謂作戰即為平時狩獵,出草和作戰。早期布農人符,據說接受施術時雖有痛苦,但亦有性的快感。缺齒是拔去左右兩門齒,也有拔去側門齒各一枚或犬齒各兩枚的習俗。布農族婦女拔除門
牙,可使齒縫露出朱舌,在下意識中自有其性的挑逗力。

隨著社會的變遷,這些風俗己經消失了。也有身體刺墨及缺齒的風俗。這些行為都是社會組織團體標記,也是成年的一種符號.女子從十餘歲月經初來之次日開始刺墨,以為結婚為準備.男子有的胸部或下膊黥刺,被當是一種護身符。

● 卑南族
清康熙六十一年擔任巡台御史的黃叔璥在他的台海使搓錄上,稱卑南族為卑蘭覓,其族人的活動範圍大致不超出台東平原,也就是現今台東縣卑南鄉。
卑南族雖然有共同的語言及風習慣,但每個部落都是獨立自主的政治單位。部落與部落之間,可能因為些許糾紛引起仇殺或襲擊;但在某方面卻以另一種方式連在一起。
在環境上,東北接馬蘭社的阿美族,西面有東魯凱大南社群,南鄰太麻里的排灣族。他們的系譜上偶而他會和阿美人或排灣人發生婚姻關係。

● 卑南族的經濟生活
卑南族的傳統經濟是以山田燒墾的農業為主,農產品有小米,芋頭,甘藷,樹豆等;以漁獵為副。
就經濟活動而言,生產與消費是主要的現象,分配則以禮物贈與的方式來進行,少有交易的現象。家庭是一個共同生產,共同消費的經濟單位。在勞力不足時,也有勞力交換的情形發生。

● 卑南族的社會生活
卑南族的社會組織上,雖有年齡階層組織,卻不像阿美族那樣嚴密;雖然有頭目,但其地位並不像排灣族那樣崇高,而且土地皂理權也不屬於他們的。會所是整個部落公共事務的推動中心。組成會所的分子理論上是本部落的男性青少年。會所分青年會所與少年會所,是年齡階層養成教育場所,也是軍事組織中心和部落財產單位。
一個部落中,有若干個祭祀群。祭祀群以靈屋為中心在一年兩次的收獲祭時舉行祭祀。管理與戰爭和出獵有關祭祀的管理人地位崇高,他也就是部落的祭司,與豐年祭有關的各種祭祀,是由巫師來主持,家庭對祖先的和種祭祀也經巫師之手。
卑南族的親屬組織是以血族認親法則為基礎,而受長女繼承的影響。血族型認親法的特性是:父方母雙方的親屬完全相等,子的後裔與女的所出也是完全相等親疏地位。因為受長女繼承的影響,長女繼家招夫,實行從母從妻居,次女以下的女性雖然婚後另行建家,過核心家庭的生活,但次女以下的女性初婚時,必需先與長姐居住一段時間,直到生下第一胎後,始另行建屋。如此長女在與雙親和同胞姐妹間的關係較為親密,而在第一等親屬的範圍內,女性的地位較為優越;超出這個範圍,男女兩性在親屬地位上是相等的。

● 魯凱族
自古以來魯凱族和排灣族的拉瓦而亞族及布曹而亞族合稱傀儡番,又稱澤利先-原住民之意。其實屏東霧台鄉的魯凱人和高雄茂林鄉下三社群,台東卑南鄉大南群為一系統。部落分布在一千五百公尺以下。而以五百到一千公尺之間的淺山為主要分佈。據說,魯凱族原來都住在台東大南溪上游右岸,舊大南部落和本主山之間,魯凱人稱為Shikipalichi的地方。
1340年左右,與住在附近的太麻里原住民為了某些原因反目成仇,而被壓迫西遷,越過大武山定居好茶村。約過三百年又一小部分自好茶遷至阿禮村;又過一百年又一小部分遷至霧台村.魯凱人的遷移,除了他族的壓力以外,選擇更好的生活環境是重要的原因。

● 魯凱族的經濟生活
傳統的經濟生產方式仍以農耕為主,從燒墾到定耕。主要作物為小米和芋頭(旱芋),其他還有樹豆和甘藷。芋頭收成後,以火烤乾加以貯存,可供一年的消費。其次的生產有狩獵,畜養和山溪捕魚。
魯凱族的人口大約有10,212人,其社會組織是一種社會階層制度,建立在土地制度和長男繼承。魯凱族與排灣族的社會組織相同,但在嗣承上,魯凱族只有長男可以;而排灣族則長嗣即可繼承,不分男女。因此可以說,魯凱社會階層制度是長子繼承制度造成的。

● 魯凱族的社會生活
魯凱族的社會階層共分三層:貴族,特權階級,成員多為地主的近親。士,社會地位低於貴族,高於平民,其長子為士,餘嗣為平民。平民,是主三從以外的兄弟,有些是地主的遠親,有些是無關人物,大部分是佃農,社會階層最低。
魯凱族在原始藝術的表現上,非常優秀與細緻.女人的織布與編籃,男人的木雕.尤其是木雕優異的匠人,在部落中最受人尊重與愛戴。琉璃珠是他們重要的飾物,靈甕是他們重要的禮器,但魯凱人他們不會製作,這些器物是祖先所留下來的,所以他們很注重和禮戴這些器物。
他們的祖先來源傳說中,有一種傳說為魯凱人的祖先是由百步蛇所生的,所以將百步蛇的圖案視為祖靈的一種象徵,運用在家屋的祖靈柱,簷桁,門扉等木雕,身體的刺青,衣服的刺繡,其他的生活器物上。

● 排灣族
排灣族總人口63,627人(根據1994年民政廳資料),次於阿美族、泰雅族二族,為台灣原住民第三大族 。分佈於中央山區南段,北起隘寮溪上游武洛溪大母母山一 帶,向南直到恒春半島,東南則包括山麓與狹長的海岸地區。行政區包括屏東縣的三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 ,牡丹獅子,滿洲及台東縣的太麻里,金峰,達仁,大 武,卑南等鄉;除此外有少數居住在花蓮縣卓溪鄉與高雄縣的三民,桃源二鄉境內。就部囉落分布地區的標高而言,排灣族所有的部落均在一千五百公尺以下,而以一百至一千公尺之淺山為主要分布區。

● 排灣族的經濟生活
傳統上排灣族的生產方式,以山田燒墾為主,兼事狩獵畜養與山溪捕魚。生產的目的除自用外,一部分作為繳給貴族的租稅。小米,肉類,檳榔,芋頭等也習慣作為交易的媒介。農作物以小米,芋頭為主要糧食作物,其他還有花生,樹豆,甘藷等。芋頭以火烤乾後加以貯存,可供一年的消費。狩獵是男人的工作,與畜養同為肉類食物的主要來源。狩獵分團體狩獵和個人狩獵,但在觀念上獵場為貴族所有,因此獵人必須向獵場所有人繳租金。
貴族中的地主擁有農田及宅地,可享有特權有稅收,如土地稅,獵稅,山林稅,水源稅等。紋身的花紋為整個人形的;家名 ,人名與平民不同;住宅,房子較大,門楣上有蛇,鹿,人頭等雕刻花紋;室內正堂迎間的壁上有人像雕刻,宅前有司令台等;婚前有與其他未婚女子同居的權;利可穿豹皮衣。地主近親可免租稅,其他裝飾近似地主。邊緣貴族與士社會地位相似,但邊緣貴族有貴族之名無貴族之實。其權利僅在刺墨的紋樣與人名方面與平民不同,其他平民一樣,是賴自己的勞力賺取生活上的物質和精神所需。

● 排灣族的社會生活
排灣族的社會階層是建立在土地制度和長嗣繼承上,又土地所有權的獲得也靠長嗣繼承,因此我們可以說排灣社會階層制度是長嗣繼承制度造成的。
社會階層分為-1.貴族為特權階級員多為主和其近親。2.士,社會地位低於貴族而高於平民,其長嗣為士,餘嗣為平民。士不是貴族與平民身份遞變中的必經階級,也不是貴族的附庸。3.平民,有些 是地主的遠親;有些可能與地主無關。平民的地位是最低的 一級。

● 達悟族

達悟族舊稱雅美族,由於族人意識的自覺與主張,已將日據時代的稱述正名,自民國87年改稱達悟族。族人分佈在蘭嶼島,背山面海,傳統住屋呈半穴居的地下屋,特殊景觀,可抵抗颱風季節的風害。九族的達悟族區位在九族廣場邊,可以欣賞到傳統住屋和老山胞雕刻小船。


   
● 阿美族

阿美族為台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分佈在立霧溪以南的花東地區,有別於西部社會,他是以母系為主的社會,九族的阿美族與達悟族一同遷村到九族廣場,比鄰祭典會所,成為九族文化村的原住民文化展演的精華區,瀕臨的水池象徵太平洋,與達悟族同樣是靠海的民族。



● 泰雅族

泰雅族分佈於埔里以北的山區,是台灣原住民第二大族,以前泰雅族有紋面的習俗,以表示男子善戰,女子善織。泰雅族的織布技巧是各族中最精進的一族,該區即有教導遊客學習簡易的織布方法,另外旁邊還設有射箭場,讓遊客體驗拉弓射箭打獵的生活。



● 賽夏族

賽夏族的人口約 4 千多人,分佈於新竹、苗栗山區,是僅多於邵族的少數族群。矮人祭是該族最神秘的特殊祭典,每二年一次小祭,每十年一次大祭。和泰雅族一樣有紋面的習俗。在園區內規劃與泰雅族比鄰,住屋建材以竹、木為主,不同於泰雅族,很容易區隔。



● 鄒 族

鄒族早期文獻稱為曹族,分佈在玉山的西南麓與阿里山一帶。高山青歌曲裏所唱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指的就是鄒族的少女。鄒族的集會所稱為庫巴(kuba),是社會組織的中心,重要的部落事務會議和祭典都在此舉行,每年粟收穫季後有一個年終大祭,會在庫巴前面的赤榕神樹下行,故此赤榕樹被奉為神樹,平時禁止接觸。



● 邵 族

邵族是日月潭畔的極少數民族,總人口數至今也不過二百多人,是台灣最小的族群,在學術上一直遲到民國90年才被認定為原住民族,從此台灣原住民從九族變為十族。該區的石音劇場有各種樂器的演奏,遊客還可以上去使弄一番。這裡賣的竹筒飯有原住民風味,小米冰更是受歡迎。



● 布農族

布農族分布在台灣中南部山區,是台灣各族居住海拔最高的一族,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即是享譽世界的「八部合音」(有人稱為布農合音)。布農族人採用太陰曆法,以結繩記日,各月份的祭儀則按月亮的圓缺來舉行。



● 卑南族

卑南族分佈於台東平原也就是現今的台東縣卑南鄉,該族接受漢化及農耕技術的年代很早,在社會組織上也有和阿美族一樣的年齡階層、和排灣族類似的頭目制度,會所是部落公共事務的推動中心,可分為「青年會所」和「少年會所」,也是年齡階層養成教育場所。



● 魯凱族

魯凱族分佈於中央山脈的南段,其社會組織是一種社會階層制度,建立在土地制度與長男繼承上。魯凱族在原始藝術的表現上,非常優秀和細緻,尤其是女人的織布、男人的木雕。在該村可以免費品嚐到依吉蜜(烤蕃薯),參觀燒陶和月桃編的製作,也可以嘗試一下盪鞦韆的滋味。



● 排灣族

排灣族的社會階層制度和魯凱族相同,但長嗣即可繼承,不分男女。排灣族的原始藝術也都非常出色,也和魯凱族一樣尊崇百步蛇,將它視為祖靈的守護神,在許多雕刻、服飾或器皿上都可看到這個圖騰。青銅刀、古陶壺、蜻蛉珠(琉璃珠)這三樣是貴族階級視為無上珍貴的家傳寶物,其製作方法與來源已不可考,代代相傳被為該族的三寶。



● 葛瑪蘭族
日據時期,日本人將台灣原住民分成兩類,高山族與平埔族。高山族指居住在山上,保存其語言和文化的族群,平埔族指居住在平地,與漢人接觸較早並失去其固有語言和文化的族群。
平埔族是分布在台灣西部的族群,日本學者將之分為噶瑪蘭族、凱達格蘭族、雷朗族、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則海族、巴布薩族、和安雅族、西拉雅族、邵族等。而繼邵族經官方核定為第十族之後,葛瑪蘭族也在91年11月經行政院核定為台灣原住民的第十一族。
噶瑪蘭族是台灣平埔族中漢化最晚的一支,漢人大舉入墾蘭地以前,噶瑪蘭人是在蘭陽平原上活動的主要民族,由於受到漢人爭地的壓力影響,部份葛瑪蘭人自西元1840年左右開始陸續南下,遷移至花東沿海一帶定居在花蓮平原北部形成加禮苑聚落。至今在花蓮縣新城鄉嘉禮宛部落、豐濱鄉磯崎、新社、豐濱、立德等部落;在台東縣長濱鄉樟原、大峰峰等部落幾個大庄頭,都可以看到葛瑪蘭族高密度的聚居,且都還保有其語言,總人數約一千多人。
織布


 

織布為台灣原住民共有的傳統技藝,靠著簡易的工具, 即能織出美麗的布料,目前泰雅、雅美、布農、卑南及少部分的阿美族都有保存此項技藝,其中尤以泰雅族的織布技藝最受肯定。本村第三村的泰雅族部落即有傳統織布的示範,遊客還可學習到簡易的織布技法。



● 木刻


 

台灣原住民的原始藝術,表現在工藝創作上,是多樣而豐富的,尤其是木雕藝術的雕刻創作,更有原住民特有的粗獷風格,台灣南部的排灣族和魯凱族更將雕刻創作融入住屋文化中,展現出特有的木刻風貌。


● 琉璃珠


 

琉璃珠又稱蜻蛉珠,和青銅刀、古陶壺合稱排灣族三寶,是排灣貴族階級視為無上珍貴的家傳寶物,其製作方法和來源已不可考,只知為祖先傳下之物,為社會階層貴族家世的象徵,在民俗藝術上也有很高的評價。本村文化廣場裡有彷傳統琉璃珠的製作示範,以燒製琉璃的方法,做出五彩繽紛的琉璃珠子,再串成項鍊,非常漂亮。


● 拼板船


 

達悟族是唯一居住於海島上的原住民,因此製船技術也是各族最純熟的一族。以木栓拼板造舟,並雕刻紋飾於船面的裝飾藝術,也是舉世罕見的,蘭嶼的拼板船有大小之分,然後還分有雕紋和無雕紋的船,一般有雕紋的船完成時,必須有盛大的下水典禮,而大船的製造更是全村的大事在本村的達悟部落,有老山胞善於雕刻船面紋飾,偶而雕刻幾隻迷你小船,漆上顏色後令人愛不釋手。

2005-09-25 15:31:49 · answer #9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不好意思好像有少
目前台灣的原住民族共有十二族(政府認定),包含有阿美、泰雅、布農、排灣、魯凱、卑南、賽夏、鄒、邵、雅美(達悟)、噶瑪蘭、太魯閣等

目前關於台灣原住民的起源說法有兩類,一是主張原住民的發源地在島外;一是主張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前一種說法甚為普遍,學者從語言、考古、文獻資料、神話傳說等方面論證原住民祖先的起源地應該是大陸東南沿海,在人種上屬馬來人。另一種說法中的 南島語族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民族;分佈地區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越過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北起台灣,南到紐西蘭。台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
台灣原住民共有十九個部族,可略區分為平埔族(十族)和高山族(九族)。


原住民的分佈

由於漢化的關係,漢化較深的主要住在西部平原地區,我們稱為「平埔族」;漢化較淺的住在山區,我們稱為「高山族」。平埔族部分計有十族,由於與漢人接觸已久,大多漢化,已失去其原有的語言和習俗,人口約十餘萬,各族分佈大致如下:


一、 凱達加蘭族(Ketagalan):早期分佈於基隆、淡水、台北一帶,現已近絕跡。

二、 路易朗族(Luilang):早期分佈於台北、中和一帶,現已絕跡。

三、 噶瑪蘭族(Kavalan):分佈於宜蘭、羅東、蘇澳一帶,以及移往花蓮市附近及東海岸之豐濱鄉與台東縣長濱鄉等地。

四、 巴布拉族(Papora):或稱拍瀑拉族,分佈於大甲一帶。

五、 道卡斯族(Taokas):分佈於新竹、苗栗一帶。

六、 貓霧揀族(Babuza):或稱巴布薩族,分佈於彰化附近。

七、 巴則海族(Pazeh):分佈於豐原附近。

八、 洪雅族(Hounya):分佈於南投、嘉義和彰化一帶。

九、 西拉雅族(Siraya):分佈於台南至屏東一帶,以及移往花蓮縣富里鄉,台東縣關一、池上等地。

十、 邵族(Shao):分佈於日月潭附近。(邵族是否屬於平埔族尚須再加以查證。邵族於2001年9月由陳水扁總統宣佈正式成為台灣九族中的第十族。)



高山族依其分佈地區與文化差異分為九族,由於與漢人接觸較晚,漢化較淺,大部分保有其固有文化特質、語言及傳統習俗,人口約三十萬,大致如下:

一、 阿美族(Amis):分佈於花蓮、台東和屏東縣境內,人口約十三萬餘人。
二、 泰雅族(Atayal):分佈於台中、埔里、花蓮一線以北之山區,包括南投、台中、苗栗、桃園、新竹、台北、宜蘭、花蓮諸縣境內,現有人口約九萬餘人。
三、 排灣族(Paiwan):分佈於南部知本山之南以迄恆春兩端。包括高雄、屏東、台東縣境內,人口約六萬餘人。
四、 布農族(Bunun):分佈於中央山脈兩側、南投、花蓮、高雄、台東諸縣境內,人口約四萬餘人。
五、 卑南族(Pnyuma):分佈於台東縣境內,人口約九千人。
六、 魯凱族(Rukai):分佈於台東、屏東、高雄等縣境內,人口約八千餘人。
七、 鄒族或曹族(Tsou):分佈於南投、嘉義和高雄縣境內,人口約六千人。
八、 雅美族(Yami):分佈於距台東之東四十浬的蘭嶼島上,人口約四千餘人。
九、 賽夏族(Saisiat):分佈於新竹縣的五指山和苗栗縣屬的大東溪一帶,人口約三千餘人。



九族簡略

■ 阿美族(Amis)
阿美族是台灣九大族群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主要分佈在台灣東部、花蓮、台東及屏東縣境內。屬於母系社會,由男的嫁給女的,婦女繼承家族。由於居住在平地,與漢人接觸最早,也是最早接受水稻耕作的原住民,所以被歸類為「平地原住民」。阿美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舉凡生活的情事、個人心情的抒發,都用歌舞來表達。由於居住地的差異,風俗習慣也略有不同。
根據學者的分類,將分為以下幾個區域:
(1)北部南勢阿美 
(2)中部海岸阿美 
(3)中部秀姑巒阿美 
(4)南部卑南阿美 
(5)南部恒春阿美等五個群。
阿美族是個多神信仰的民族,所有的活動、病痛均有其專屬的神靈,且每一個神靈都有固定的方位,祭拜時均朝正確的方向膜拜,不得有失誤;因西洋宗教之傳入,目前信仰基督教、真耶穌教、天主教等宗教。
在服裝方面,阿美族的女子以紅色及黑色為主要色系,男子則以藍色上衣、黑色短裙或紅色綁腿褲為主要裝扮。男、女的裙子尤其刺繡著精華的圖案。在手工藝方面,以製陶最著名,但目前已漸沒落,其次是籐編、織布等。

■ 泰雅族(Atayal)
泰雅族分佈於台灣的中北部山區,是台灣原住民族群中僅次於阿美族的第二大族,也是台灣原住民中分佈最廣的一族。泰雅族以紋面及精湛的織布技術聞名。紋面的意義除了美觀以外,就女子而言,代表善於織布,可以論及婚嫁的女子;就男子而言,是獵過首級,能夠勇敢獨當一面,保家衛社稷的標誌,也是成年的象徵,所以他們又被稱為黥面番或王字番。

泰雅族是個平權的社會,由具聰明才智、有領導能力的人擔任部落領袖。遇到部落有重大事情時,則由頭目召集長老會議以決策之。其信仰宗教以祖靈的信仰為主,而其中以超自然的神靈信仰(rutux)最為重要。rutux為一種無形的超自然力量,使泰雅人在治病、消災祈福時,都會祭祀rutux請其保佑。

在服飾方面,紅色是泰雅人的最愛,紅色代表血液,也代表著力量。在泰雅族的服飾型式或用色上,大致可分為七個系統,呈現了多彩多姿的風貌。除了女子織布技術之外,男子的籐帽編製及編籃最為有名。另外還有男女追求情愛的口簧琴舞,也使得口簧琴的製作盛行。

■ 排灣族(Paiwan)
排灣族分佈於屏東縣的八個山地鄉與台東縣大武太麻里鄉一帶,是個階級分明的族群,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頭目為世襲制,擁有土地、獵區、河流;貴族以上的階級擁有華麗服飾及門楣雕刻的權利;勇士階級為有特殊功蹟或才能的平民家族,在部落裡亦受族人敬重,如雕刻師、狩獵英雄;平民為佃農,須向頭目租地耕種,並於收成時納貢於頭目,頭目家族中以長嗣(或男或女)繼承,其餘兄弟姐妹為貴族。
在宗教方面,超自然與多神祇的信仰是排灣族的宗教觀。排灣族在其他原住民當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的一族。早期以夾織廣為收藏家喜愛,近年來以刺繡、豐富的圖象表現族人對刺繡藝術的天份,其圖案大都為祖靈像、人頭紋(頭目、貴族專用)、太陽紋(頭目專用)、百步蛇紋(貴族的祖先)。刺繡的色彩以橙、黃、綠為主色。南部排灣族有黑、紅兩種色彩為主,並以貼布繡的方式表現,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十字繡或一字繡。排灣族是個熱愛藝術的族群,雕刻是族人日常的消遣,陶壺則是頭目家族權勢、財富的象徵,色彩豐富的古琉璃珠更是男女老少都珍愛的珠寶。在手工藝品方面,籐編、竹編、月桃席的製作在部落裡隨處可見。

■ 布農族(Bunun)
布農族分佈於花蓮、南投、台東和高雄、屏東縣境內,以南投縣為主,是台灣原住民中典型的高山民族。他們是屬於父系社會,行大家族制。布農族對於農作(尤其是小米)的歲時祭儀非常謹慎而繁複,舉世聞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就是在小米播種祭之後,祈求農作豐收所唱的歌謠。布農族的合音弦律在九族之中最為突出,其傳統文化裡並沒有舞蹈的表演,只有跨耀戰功時的跳躍動作。
在宗教方面,布農族的人所崇拜的是天神,認為天神是人類一切的主宰,又認為鬼靈存在這個世界上,有善與惡之區分。在服裝方面,男子是以白色為底,可在背後織上美麗花紋,長及臀部的無袖外敞衣,搭配胸衣及遮陰布,主要在祭典時穿著。另一種是以黑、藍色為底的長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裙;女子的服飾則以漢式的形式為主,藍、黑色為主色,在胸前斜織色鮮圖豔的織紋,裙子亦以藍、黑色為主。另外,皮衣、皮帽也是布農男子主要的服飾。手工藝品方面則以籐編為主。

■ 卑南族(Puyuma)
卑南族主要分佈於台東縣,有祭師與頭目,前者負責部落的祭祀活動,也可為人驅邪、治病、祈福。後者負責政治與軍事的領導。卑南族是以農耕為生的,為所有「高山族」中漢化最深的民族。卑南族屬於母系社會,在婚姻上,男子都以入贅女方家為主,但因社會文化改變,這種風俗也漸漸變更。由於文化的變遷,目前母系社會的特色也漸漸的由父系的社會制度取代。在清朝康熙年間,以南王為首的卑南人平定了朱一貴的餘黨有功,被清廷冊封為「卑南大王」,鄰近的阿美族、排灣族都要向其納貢。卑南族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武力,乃實施了嚴格的男子訓練制度,以培育強大的戰鬥力,如大家所熟悉的「少年猴祭」、「大獵祭」,就是由其訓練制度所衍伸出的祭典。
卑南族的傳統宗教十分盛行,目前各村尚有傳統的巫師為族人治病、驅邪及生命禮俗的執行。當然,西方引進的天主教在許多村落也擁有廣大信徒。在服裝方面,女子以白、黑色上衣加上刺繡精美的胸兜,配上刺繡的裙子及綁腿;男子則以藍、黑、白色的上衣加上刺繡的綁腿褲,年長者則穿佈滿菱形紋飾、紅色為主的無肩短上衣。手工藝品方面,精細的籐編籃子是其特色。

■ 魯凱族(Rukai)
魯凱族主要分佈於台東、屏東、高雄等縣境內,由於和排灣族住得很近,所以受排灣族的影響很大,其社會組織與排灣族近似。魯凱族是一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階級為世襲制度,可以因為婚姻關係而提昇(或下降)。其中頭目擁有穿戴華服、頭飾插上熊鷹羽飾的專利,頭目地位的繼承是以長男為原則,這與同是階級制度,但由長嗣繼承的排灣族有很大的差異,由此可看出魯凱族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在宗教信仰方面,祖靈崇拜在魯凱族為基本的信仰,其中屬於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相傳魯凱族的祖先是百步蛇所生),更是族人敬重祭祀的對象。服飾方面,色彩與排灣族大同小異,但以百合花飾的佩戴最為特殊。就女子而言,百合花代表了貞潔;就男子而言,代表善於狩獵的勇士,這是一項極高的榮譽徵。另外,陶壺、百步蛇紋、蝴蝶紋都是族人常用的圖案。手工藝方面,陶壺、琉璃珠的製作最為有名,其他如籐、竹編器及月桃蓆的製作、刺繡等也都是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曹族或鄒族(Tsou)
曹族又稱為鄒族,主要分佈於南投、嘉義和高雄縣境內。鄒族屬是父系氏族的社會,重男輕女的現象非常明顯,部落中的男子會所「庫巴」(乃族人會商大事、舉行祭典、訓練男子的場所),是禁止女性進入的。鄒族每年都會舉行「瑪亞士比」的祭典,原本是在戰士出獵歸來、男子成長儀式或房屋落成時舉行的祭典,現在各村每年定期舉行,將祭天神、怯邪祈福及成年禮合併一起。祭典中的「近神曲」、「送神曲」等祭歌尚保留著鄒族的古語,聲調悠長緩慢,氣氛莊嚴神聖。鄒族又分為「北鄒」、「南鄒」,其語言、服飾、社會組織大同小異,倒是祭典完全不同。北鄒的「凱旋祭」(MAYSAVI)主要是祭拜戰神。南鄒的「子安貝祭」主要是祭拜祖靈。
鄒族人的宗教信仰屬於超自然的神祇信仰。主要的神祇有天神、戰神、命運之神、獵神、土地之神、粟神、家神、社神等。在服飾方面,以狩獵為生的鄒族人,皮衣、皮帽是上山的主要裝扮。另外,紅色的長袖上衣、胸衣與遮陰布加上山羌皮帽是男子盛裝的打扮;女子則以頭巾纏髮,黑裙、藍色長袖上衣、刺繡精美圖案的胸衣為主。目前頭巾的形式已很少使用,而改為帽子形式的簡便頭飾。在手工藝品方面,除了鞣皮的技術之外,以籐編的置物籃或背負獵物用的網袋為主。

■ 雅美族(Yami)
雅美族主要分佈在距台東之東四十九海浬的蘭嶼島上,為全台唯一海洋民族。由蘭嶼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天氣炎熱,又因位於颱風的要衝,因此發展出地下穴居屋的型式,稱為半穴居。雅美族與台灣本島的原住民同屬南島民族,但表現的文化風貌卻不同於本島的原住民。雅美族是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也是台灣原住民唯一沒有獵首和沒有「酒」的民族。由於獨居海外,因此發展出獨特的海洋文化。其中尤以春、夏之間的飛魚季最為世人熟知,也是上天賜予雅美人重要的食物來源。全年的歲時祭儀也多伴配合飛魚的補魚活動而運行。雅美族的歌詠有4/5屬於男性的專利,舞蹈方面,除了小米豐收節打小米的動作外,其他的舞蹈均為女子的專利。
在宗教信仰方面,雅美族人的宇宙觀共分為八個層次,天界有五層,掌管陸地、海洋、食物、生命等。雅美族人相信靈魂觀,尤其以死去的靈魂(ANITO)最為懼怕。許多不詳的事物都歸咎於惡靈作崇。因此對死亡特別害怕。在服飾方面,雅美族男子以無袖、無領、短背心,配合上丁字褲;女子方面,斜繫手織方巾配上短裙,所有手織衣物均以白色為底,黑、藍相間的色彩。另外不同材質各種式樣的禮帽在不同場合時配戴。手工藝品方面,雅美族的製陶粗礦、樸質,木雕規則而細膩(尤其是大船的雕刻)。男子銀盔或黃金飾片的打造也是其特色,在台灣原住民當中是唯一有冶金工藝的民族。

■ 賽夏族(Saisiat)
賽夏族主要分佈於新竹縣的五指山和苗栗縣屬的大東溪一帶,是台灣目前人數最少的原住民族群。深受泰雅族影響。賽夏族也有紋面的習俗,也屬於父系社會,愛好和平,其古老而神祕的「矮人傳說」,每隔一年的農曆十月月圓之時,是迎接矮靈歸來的日子,祭典開始前一個月,族人會擇期聚會,虔敬審慎地為祭典商議事務,準備迎接矮靈祭的來臨,這時才可以開始練習平時忌唱的迎靈歌曲。祭典準備期間,族人要遵守矮靈留下的勸戒,若不遵守或心存不敬者,必遭矮靈懲罰。賽夏族的氏姓是取自於大自然的動植物或現象,如:日、風、樟、蟹、豆、絲、芎等姓氏,每一姓氏又負責主持不同的祭儀,矮靈祭以朱家為主祭。祈晴祭由夏、蟹兩氏族主持。祈雨祭由潘姓主持。敵首祭以豆家為主祭。
信仰方面,除了超自然的信仰祭儀之外,以祖靈祭及祭祀矮靈的祭祀最重要。在服裝方面,男女均穿著長及小腿的無袖外敞衣,再加上無袖短上衣一件,色彩以紅、白兩色為主,其中外敞長衣多為祭典時穿著,在衣服的背面夾織精美的菱形紋飾,另外腕飾、足飾均以貝珠為材料,與泰雅族相同。手工藝品方面,除了織布以外,籐編的竹簍也是一大特色,另外,賽夏族特有的肩旗Kirakil及臀鈴Tabaasang也是重要的工藝製品,兩者都使用於矮靈祭典期間。

■ 噶瑪蘭
噶瑪蘭平埔族初居住於台灣東北部的蘭陽平原,在台灣平埔族中是最晚受到漢文化影響的族群。根據日治時代留下的傳說,「噶瑪蘭」的祖先叫阿蚊(Avon),原來是從東方海外的「馬瑞利願」坐船到台灣北部登陸,然後才到宜蘭。當族人到宜蘭來時,泰雅族已經住在平地,所以發生了戰鬥。噶瑪蘭族的祖先把他們趕入山中,佔領了宜蘭平原後,自稱為"Kavarawan"亦即住在平原的人,山地人就叫做"Prsoram"。

噶瑪蘭族人相信除了實體以外的空間,天地萬物都充滿了靈魂。其中善靈包括各種神靈以及家族祖先,能夠在冥冥之中保佑族人,同時也會因犯錯而處罰他們。噶瑪蘭人相信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受祖靈監護,所以要謹守祖先的規範。噶瑪蘭人對祖靈敬畏的尊重,在他們慎重的"Badohogan"「送葬祭亡魂」儀式裡,表露無遺。另一類是惡靈(Hagu),只會為族人帶來災禍,不像祖靈會保護人。這種和天地、祖靈之間的親密依存關係,正是噶瑪蘭人是大相傳的族群性格。

位在豐濱鄉海岸公路旁新社,為噶瑪蘭族聚居的主要部落之一。這裡仍保有印璽傳授制度,由每年族人選出的領袖保管,而居住在海邊的族人也靠海吃飯,捕魚、補海螺都是道地的當地文化。噶瑪蘭族婦女的編織技術發達,喜歡編織黑色的織品;此外,取自香蕉樹纖維曬乾軟化後織成的香蕉衣,特別清涼舒適,只有族中具有威望的長者可以穿戴。

■太魯閣族
太魯閣族大致分佈北起於花蓮縣和平溪,南迄紅葉及太平溪這一廣大的山麓地帶,即現行行政體制下的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及少部份的卓溪鄉立山、崙山等地。


傳統上,過去太魯閣族的男性,婚姻條件是獵首及具有高超的狩獵技巧(唯有已獵首過及擅於狩獵,男子才有資格紋面),其次是守規矩與心地好,有財產及身體強壯則是更次要的條件;女性的首要條件是會織布(女子會織布才能紋面,紋面的女子才算是美麗的),其次則為勤勞、會持家及心地好。而在男女關係之間,傳統祖靈的信仰及恐懼深植於人心之中,因此族人有著極嚴格的規範:不允許未婚的青年男女或已婚的人有越軌的行為或動作。


太魯閣人的求婚儀式,必先徵得女方同意後行之,同時求婚的重要內容是議定男方的聘禮、工作天,及女方的嫁妝。婚禮在新郎家舉行,媒人手持一瓢水向神靈祈禱,雙方主婚人用食指浸水中表示不悔。太魯閣人相信生育是由鬼靈所主宰的,因此有種種的禁忌與祈禱的方式祈求賜予他們小孩,嬰兒出生後用竹刀切斷臍帶,將胞胎埋於底下。嬰兒生下後,由祖父或其父親為嬰兒取名,小孩名後連其父名,也有少數連母的,以示有血統的關係。這種命名的方式,稱為「親子關係的連名制」,通稱為「父子」或「母子(女)」連名制。


在太魯閣族人的部落中,由成員共同推舉聰明正直的人為頭目。頭目,對外代表部落,對內維持部落的安寧和諧、解決仲裁紛爭。頭目及其他幹部都是無給職的,其唯一享有的權利是部落的人家舉行慶典時總會受到邀請。部落在對外的關係上,獵區的保護是全體部落成員的共同責任,每個部落均有固定的獵區,打獵行為不僅是在維持生計,也由於狩獵團體的組合形成部落男子之間的共擔責任的團體意識。為了維護部落的獵區,防止敵對部落或族群入侵,族人必須團結一致。

「紋面」亦即漢人所謂「刺青」,太魯閣語稱「巴大斯克拉斯」,是太魯閣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特色,如今已不再沿襲,只有少數相當年紀以上的太魯閣族老人臉上,才能看到這個歷史痕跡。
「傳統織布」(得米弄·卡巴安)在太魯閣族的傳統理,是女子婚前必備的才藝本領,織布原料來自「苧麻」,而整個製作過程非常繁瑣,概分為: 1.採麻抽絲。 2.理絲紡線。 3.連線紡球。 4.接球紡團。 5.灰煮淋曬。 6.理團紡帶。 7.套帶織布。
「木琴」──太魯閣語稱「打庫茲」意義同竹口簧片,傳統木琴製作不易,音只有四階,即Le、Mi、So、La,製成聲音清脆響亮的木琴,木琴的音質好壞與樹木的長短、乾濕及粗細有著極大關係,男女皆可敲奏。
太魯閣族傳統舞蹈較保守,以女性為主,大都以隨興哼唱,舞方式表演,男性舞步簡單且多以左右前後跨步方式為主。
參考資料
http://visitnative.nat.gov.tw/group/group.asp

原住民12族2的禁忌 : 豐年祭是阿美族.... 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布農族』

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布農族』

『除了巫術』,布農族和其他族群一樣有『不少禁忌』。『布農族語稱禁忌為masamu』,禁忌也算是布農族的原始宗教之一。就食、衣、住、行四方面來談布農族的禁忌。

  『食的禁忌』主要是隨『小米』而來,在1月到8月小米播種、生長期間,忌吃糖、甜食,如甘蔗,違反者意味著會吃不飽、貧窮;『小米收成的第一天忌吃中餐,否則會不發財』;『4月minhulau祭典當天不能吃鹽,否則所種的豆子會長不出來』;『進餐時,孕婦需先進食,餐後先離席,違反者將會難產』;『豬頭只有老人、小孩和未婚者才可以吃,否則會打不到獵物』;『小孩不能吃豬尾巴和屁股,否則會發育不良。』

  『衣的禁忌上,衣服反穿將會成為孤兒。』

  『住的禁忌上,蓋房子時不管地上有無草,都要用鋤頭鋤幾下,草除好後忌諱立即蓋房子,必須等到做好夢後才可以蓋,如一直沒有好夢,就必須放棄該處另外找地方蓋房子。』另外,『住屋大門必須面向saviah(乃早期居住地附近最高峰之名稱),家世才會興旺且不易生病。』

  就行的方面來說,『出門或打獵時若聽到鳥叫聲源於右側,表示吉利,反之則不吉利,必須立刻取消。』『如果非出門不可,則需把左側的鳥趕到右側。如果左側鳥叫,右側鳥應和,則是非常不吉利。』另外,『狩獵者都在淩晨天亮時出門,當晚小孩須在別處睡。』『如出門前小孩打噴嚏或放屁,表示不吉利,應該取消。』

  布農族的生命禮俗依人的出生到死亡大約分為九大類,分別是懷孕、生育、命名、拔除、射耳、童子慶典、成年、死亡、婚俗。祭儀方面則涵蓋與經濟生活有關的農耕、狩獵,諸如蜚聲國際的"祈禱小米豐收歌"。目前在原住民歌舞競賽中最受注目和讚賞的"嬰兒祭",雙龍國小的"改革式成年禮",都是生命祭儀創新的成果。

  談到祭儀,自然離不開與祭儀有關的酒。在酒文化上,屬於典型父系氏族的布農人只有在祭儀或慶典上才可以喝酒。

  至於生活器具上,住的石板屋、以皮革和麻織品為主的衣飾(以黑、白、紅為主要色系),也隨著文明發展逐漸漢化。
參考資料
http://big5.huaxia.com/tw/ztzl/ztzl_yzm6.htm


豐年祭是阿美族才有的吧=.=

豐年祭是原住民族一年之中規模最大的祭典,部落的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會盡量排除萬難回鄉參與。豐年祭是為了慶祝稻米的豐收以及感謝祖靈和諸神明的保祐,本祭典藉由歌舞酬神祈求豐收,族人間飲酒作樂聯繫感情。

豐年祭基本上是以男性為主的大型歌舞,傳統的部落仍謹守豐年祭第一個晚上的「迎靈」,嚴禁女子出現或參與的禁忌,以及豐年祭最後一天由女性負責以歌舞來「送靈」,並由女孩子的歌聲做最後的結束,阿美族豐年祭有色彩繽紛的舞蹈、歌唱,熱鬧非凡也深具特色。

2005-09-21 11:07:12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