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問題內容:請問什麼是資本主義????????????

2005-09-16 15:26:46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政治與政府 政治

6 個解答

 資本主義 Capitalism   資本主義一詞指涉了一特別的社會經濟組織體系(其所對照的通常一方面是封建主義,另一方面則為社會主義),其性質的界定常是隱含而非明示的。如同其它引起政治性爭議的價值涉入概念(Value-loaded concepts),資本主義的定義──不論是隱含的或明示的──常顯得反覆無常,隨著使用者意識形態的傾向而改變。即使將之局限於歷史的範疇並精確地界定以符合客觀分析之需,其所採取的定義仍常與使用者對歷史發展之特質及時間序列的特定看法相關聯。因而,一些致力於將經濟組織之變化與宗教、倫理態度上之轉變加以聯繫的歷史學家,例如宋巴特(Sombart)、韋伯(Weber)和陶尼(Tawney)等,都視資本主義的本質在於營利企業的汲汲營營精神(acquisitive spirit)並特別注意十六、十七及十八世紀初的發展。或許大多數的歷史學家皆認為資本主義是在工業革命的進程中得以發展完全的,而將之前稍早的時期看作從封建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此長期過程之一部份。   馬克思主義派史家曾識別出資本主義演化的幾個階段,例如:商業資本主義、農業資本主義、工業資本主義及國家資本主義,而最近大多數關於其起源和進展的辯論,皆與各階段之意義,時間定位及特徵的不同觀點有關。故採取世界經濟體系觀點的華勒斯坦(Wallerstein,1979),將資本主義的起源定位於農業資本主義,而這也是十六到十八世紀歐洲的特徵。而另一位也將農業資本主義視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原型的揣博(Tribe,1981),則認為資本主義的本質在於一個生產和消費分立,而以企業的相互競爭、追求利潤來進行調整的國民經濟。   然而,不論著者的在歷史上或論辯上的對象為何,其定義皆受馬克思強烈的影響。馬克思是位企圖有系統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行法則”者。之後有關於資本主義的本質、角色之論爭,也多是承繼他而來。就馬克思而言,資本主義基本上包含了兩個生產階級的“生產方式”(mode of production);(1)資本家,即生產工具(資本或土地)的擁有者。他們研定每日有關技術、產量、行銷的經濟決策,並收取由生產和分配而來的利潤。(2)勞動者,他們不擁有財產,但可自由地處置其勞動以換取工資;而其交換條件卻是決定於勞務的供給及需求。這基本上構成了非馬派經濟史學者(如Lipson、Cuningham等) 及馬派學者(如Dobb)所採用的定義。   在此一觀察角度下,可知基本上資本主義的誕生標記,在於一企業家支配階級的出現;他們提供了足以動員大量勞工的必要資本。資本主義的誕生在英國可上溯自十六世紀晚期和十七世紀初期,而在荷蘭尤更為確定。荷蘭在國際貿易中的優越地位,再加上其對進口榖物及木材的急切需求(為此荷蘭必須輸出工業製品),使阿姆斯特丹成為波羅的海貿易的集散地,並取代威尼斯成為歐洲的商業、金融中心。因此而聚積的資本,能用以投資幾家著名的特許公司(如1602年成立的荷屬東印度公司及1621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以及佔有土地並開發其最重要工業能源──泥煤──之公司。對在產銷體制從事活動的商人(即由其供給原料給本國的製造者,並行銷產品)而言,並提供了週轉資金。農業的專門化更進一步地將鄉村地區捲入貨幣經濟體制之中,而都市地區則供給各種工業輸出品以購買重要的進口原料。   荷蘭地區的資本家之所以更易發達,乃因其所臣屬的共和政府是贊同自由市場及個人主義之價值的。有關經濟發展方面,英國在十六及十七世紀初雖亦進展到與前者相當的程度,然興起中的資產階級卻因父權式的君主政體而受到抑制。   後者為了本身的財政需要、權力目標及基於不同的社會價值立場而意欲對資產階級的活動進行管制。都鐸王朝的國家控制體制包括了圈地限制、供糧控制、工資調節及通貨管制等。早期的斯圖亞特王朝更進而將產業壟斷權及利權售予獲寵的企業家或極少數的公司,以致激怒大多數因而造成的利益受損者。英國資本家在克倫威革命(即清教徒革命)中便對壟斷者進行鬥爭。1660年代君主復辟時,意見的氛圍已因宗教、政治及科學的革命而變得有助於資本主義的成長,同時也為其下一個重大階段──奠下了根基。   正統經濟理論家往往避免談論資本主義這一概念。因為資本主義的概念涉及到對生產社會的關係的考量,故在其研究目的之外堅守正統經濟理論架構的近代經濟史家也常對此一用語避而不用。然而,他們仍承認資本主義重要層面之存在,如強調資本主義企業的合理化(retional),利潤極大化及複式簿記等特性。二次大戰後,以起源論對經濟發展進行論辯時,多傾向於將這種“資本主義精神”的出現視為非社會主義國家中持續性經濟成長過程所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見Landes,1969;North and Thomas,1973;Morishima,1982)   現代有關當前先進經濟體制下的資本主義之辯論,多環繞在它是否可成為社會主義之外的另一出路上。馬派經濟學者承續了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看成一種生產方式,而其內在的矛盾決定了它終將為社會主義所取代的命運。在二次大戰的影響下,其時大多數已開發國家的政府皆視充份就業及快速經濟體制下的政府,多傾向於對生產過程採取積極且廣泛的干預。在此一階段中,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所關切的議題,似乎在於公私部門經濟權力均勢的變動(Shonfield,1965),以及日趨“混合”的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合流之可欲性或不可避免性,究竟到了何種程度。六O年代晚期和七O年代,世界經濟史上前所未見的戰後大繁榮已告終結;馬派的經濟學者從資本主義國家日增的失業率及通貨膨脹,找到了其信誓旦旦所指稱的“資本主義危機”的證明; 而非馬派的經濟學者則喪失其先前的一致看法。現今有關資本主義經濟面的爭辯是一種較為反對國家干預的政治氣氛下進行。相較於五O和六O年代,相信“資本主義精神”或自由私人企業是科學進步的關鍵,而社會主義經濟政策適足以削弱之的經濟學者,似乎更具說服力了。

2005-09-16 15:27:4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7 · 0 0

好的回答喔 複製貼上! 爛!

2013-05-10 15:28:3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怎麼都是複製貼上。。。

2011-08-01 12:17:5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犽× * 5 · 0 0

大家的回答都好長喔~

2005-09-16 15:35:3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pe 2 · 0 0

資本主義制度的三個基本特徵

什麼是資本主義呢?很多人也用「資本主義」這個名詞來稱呼我們所生存的社會,但是它們並沒有清楚說明這個社會的特質,有人說資本主義社會是「金錢主宰一切的社會」、是「市場經濟的社會」,也有人用「工業社會」這個說法代替資本主義社會,這些說法都有很大的缺點,不是太模糊,就是以偏概全,沒有講到要害。我們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簡單說來有三點:

一、 生產者不再掌握生產資料了(生產資料指的是人們從事生產所需的勞動工具如機器廠房等和勞動的對象如原料等)。在中世紀,主要的生產者-農民(自耕農和農奴)擁有他的生產資料-土地、農具等,但是到了資本主義社會,這個社會主要的生產者-勞工,不再擁有機器、廠房等生產資料了。要使資本主義發展,就要使這個社會的生產者和他的生產資料相分離,歐洲殖民主義者在非洲等地移植資本主義時,就是以殘暴手段迫使土著們離開土地,進入殖民者的礦場、工廠、農場中勞動。台灣歷史上這個生產者和生產資料的分離過程是很漫長的,戰後國民黨政權推動以農養工政策,將剛獲得土地的農民又從農村中擠壓出來,丟下了農具、離開了土地,進入加工出口區和都市成為受雇者,這可窩是一個大規模的「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的過程。

二、 那麼生產資料歸誰掌握呢?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生產的革新,機器越來越複雜、越昂貴,不再是大多數靠薪水過活的人所能擁有的,而是集中在擁有大量資本的人-資本家手中,我們通常稱這群人為「資產階級」。他們組成了許多企業,彼此間為了爭奪市場、投資地點、原料來源而競爭,也為了累積資本、增加利潤而用各種方法榨取受他們僱用指揮的工人。

三、 和上面這群人相比,出現了一群只能靠出賣勞動力,換取薪水才能生活的一群人。他們無法掌握資本,卻有出賣勞力的「自由」,他們在不上班、不做工就要挨餓的經濟壓力下,必須連續不斷的在勞力市場上出賣勞動力,而工資就是勞動力的價格。不只所謂的「藍領」是如此,大多數的「白領」也是如此。我們通常稱這群人為「無產階級」(沒有生產工具、生產資料),或是「工人階級」。雖然工作性質和場所不同,但是就社會經濟地位來說,辦公室裡的辦事員、秘書、銀行中的銀行員和工廠裡的作業員都是一家人,都是出賣勞力支領薪資的工人。

以上簡單說明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是我們討論社會性質時需要依據的標準。我以為在我們討論一個社會的性質時應該要記得資本主義制度的這三項特徵,否則問題永遠談不清楚:一、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二、生產資料以壟斷形式集中在一個社會階級-資產階級手中;三、勞動力變成商品,出現一個依靠出賣自己勞動力維生的社會階級-工人階級。

2005-09-16 15:27:58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何謂「資本主義」?

法國史家F. Braude曾說:「資本主義之成功端在它與國家互為一體,它本身即成為國家」,這句話說出資本主義的一種特性,它本身常與國家機器、政治體系、執政利益集團密切結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一百週年》通諭裡提到,資本主義至少有兩種意義:

承認商業的正面角色,承認市場、私有財產對生產工具應負的責任,經濟活動中,人的自由活動。(或稱:商業經濟、市場經濟、自由經濟)。
經濟領域的自由不受宗教、倫理整體自由核心所規範的經濟體系。

資本主義強調:私有財產制、經濟自由、價格機制,而十九世紀中葉後資本主義的發展,卻導致歐洲社會形成嚴重的勞資差距兩極化,社會主義的反撲即是在此背景下產生,後來又隨著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擴展,資本主義發展全球性的壟斷,使得國家間也產生嚴重的貧富差距,「這……部份說明了為什麼一些亞洲、中東、拉丁美洲的國家對歐美先進國的資本主義體制總存有歷史性的敵意」;問題在於資本主義能是一種意識形態--將財富與自由放任視為首要 ,形成社會的貧富不均、分配正義不公,甚至有所謂「笑貧不笑娼」 的社會畸形現象產生,最嚴重的是一種對民生物質惡意的壟斷--剝削控制。面對資本主義的不良結果,百年來多位天主教教宗曾加以提醒,但是隨著近年來共產政權在東歐的瓦解,資本主義仿似得勝者,他們可以證明社會主義的錯誤而襯托本身的正確性;但是正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要人們辨別清楚:私有財產與經濟自由並非漫無限制放任而行,且教宗也指出在社會主義失敗後便以為資本主義乃僅存的經濟組織模式,此為不可取的想法。

台灣式資本主義的特色

在這一節裡頭,我們對於台灣的經濟生活(特別是戰後)的發展,從若干學者的角度來加以反省,經濟學者用了不同的稱呼來形容台灣的經濟模式:黨國、中國式資本主義、新重商主義等,可見台灣的經濟發展委實存在許多盲點。

社會學者葉啟政教授在<當前台灣社會重利愛財之價值取向的解析>一文中,指出台灣社會原本是一個移民的社會,帶有重商主義的重利特質,「在這樣之歷史背景的催化下,台灣人中養成重利貪財之價值取向」,多年來經濟發展累積資本,1980年以來台灣社會更充斥著金錢遊戲,也贏得了「貪婪之島」盛名,愛財本身不是罪惡,但是手段如何卻當考慮,葉教授則認為台灣社會的重利傾向有「越位」超出規範的不合理之處,顯示一種工商資本主義的特質。

2005-09-16 15:27:4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