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大家幫我找一找水星的資料~
越豐富越好唷 ^ 0 ^/
謝謝大家嚕~!!

2005-09-10 10:49:54 · 10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科學 天文與太空

10 個解答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11-06 13:37:3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台灣第一家合法博弈娛樂城熱烈開幕!

運動彩、遊戲對戰、現場百家樂、多國彩球

高賠率投注,歡迎您免費體驗!

網址 TS8855.NET

2014-01-06 13:33:0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水星( Mercury )的特徵與性質為何?  水星在古代稱為「辰星」,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直徑只有4880公里,大約是地球的38%,質量小,相當地球的 0.05倍。它的公轉周期只有88天,但自轉一周約需59天。水星接近太陽,所以我們見水星和太陽幾乎同出同沒,觀測非常不容易。唯有水星距日東大距與西大距時,尚需配合晴朗的天氣以及良好的地平能見度才能看到。當水星距日東大距時,日沒後見於西方地平之上,水星距日西大距時,日出前見於東方地平之上,用望遠鏡看水星,水星也像月球一樣有盈虧的現象。因水星表面沒有大氣的調節,所以晝夜溫差達600度(白天約400℃,夜晚-200℃),由於沒有大氣的保護,水星表面留下許許多多流星撞擊的痕跡,佈滿大大小小的坑穴。水星還有一個特徵,即其表面充滿著由懸崖和陡坡形成的長長壕溝,這是因為水星冷卻收縮而成的。

2005-09-10 18:38:1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7 · 0 0

問 題
寄給朋友 加入追蹤清單
水星( Mercury )的特徵與性質為何? [ 檢舉 ]
發 問 者: BB彈 ( 初學者 5 級 )
發問時間: 2005-08-30 19:19:21 / 解決時間: 2005-08-31 03:01:00
解答贈點:5 / 閱覽:46 / 回答:5 / 意見:0 / 正面評價:67%

水星( Mercury )的特徵與性質為何?
水星( Mercury )的特徵與性質為何?



最佳解答
發問者自選
回 答 者: 雨過天晴 ( 實習生 2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30 19:21:34 / 修改時間: 2005-08-30 19:24:22

水星(Mercury)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0.39 AU
57,900,000 km
直徑(km) 4,880
質量(M/M地球) 0.06
密度(g/cm3) 5.4
表面溫度(℃) -173 到430
公轉週期 87.97 days
自轉週期 58.6 days

探索聯結:九大行星: 水星。

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在天空和太陽之間的夾角永 遠小於28度,因此常受陽光的影響觀測不易。水星的表面 與月球非常類似,滿佈隕石坑,其中最著名的是Caloris Basin。水星沒有衛星,它的軌道在九大行星 中也是較特殊的,水星的軌道離心率為0.206,而公轉軌道和黃道面的夾角也高達7度。

水星的大氣非常稀薄,主要的成份有極微量的氦、鈉、氫和氧。 水星的大氣成份,來自受太陽風吹襲與撞擊出的表面物質。由於水星表面的高溫,大氣分子很 容易脫離水星,所以水星並沒有穩定的大氣,需要靠太陽風不斷的補給。由於水星的大氣稀薄, 無法保持穩定的表面溫度,水星的日夜溫差非常極端,白天溫度可高達攝氏430度, 足以融化鋅,而夜間的溫度降至攝氏零下173度,可以讓鈍氣氪凝結。

水星的密度高達5.4公克/公分3,所以天文學家相信, 水星有相當大的鐵核。以體積計算,水星的 鐵質核心約佔全部體積的42%。相較 之下,地球核心只佔總體積的16%,火星的核心更只佔總體積的9%。

受太陽所引起的潮汐力的影響,水星的自轉周期長達59個地球日, 而它的公轉周期約是88個地球日,水星的自轉與公轉的時間比幾近2:3。水星是本太陽系裡, 自轉/公轉產生共振的比率不是1:1的天體。

唯一曾經造訪水星的探測船是水手10號,它分別在1973年與1974年飛越水星三次, 但只探測了45%的水星表面,發現水星有磁場是水手10號探測任務的重大成就之一。水星的磁場約是 地球磁場的1%,乍聽之下似乎不大,但水星自轉非常緩慢,它如何維持這麼強的磁場,仍是有待解決 的水星謎題。美國計劃在1999年進行二次水星探測任務,以進一步了解這個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個人推薦網站:

http://hcc.earth.sinica.edu.tw/earth/star/chinese/nineplanets/mercury.html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listeve/Htm/Space/mercury.htm



參考資料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e_book/starry_nite/captions/mercury.html

知識評價
發問者評價:
5 個燈

網友評價: 67%  33% ( 目前有 3 人評價 )
您的評價: 正面評價 負面評價
處理中,請稍候...


其他回答
回 答 者: Its me ( 實習生 5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30 19:20:17

水星 (mercury)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所以它運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並且不到88天就公轉太陽一周。但自轉一周需59天。水星非常小(九大行星中僅有冥王星比它小)他的直徑大約是 4800 公里,比地球小40%,重量比地球小20倍。其密度是太陽系中僅次地球,是由於構成水星大部分的鐵質核心。

布滿表面的坑洞 水星是由岩石構成的,水星的世界就如同月球一樣,表面布滿被流星撞擊而形成的環形山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水星表面另外還有山脊,這是行星在40億年前核心逐漸冷卻與收縮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最大的隕石坑是Caloris盆地,它的直徑約為1300公里,可能是形成於太陽系早期的大碰撞。

一天比一年長 水星自轉的速度非常緩慢,自轉一周將近59個地球日,所以水星的一個太陽日(從日出到另一個日出)差不多要176個地球日─相當於水星一年88日的兩倍長。而水星的軌道並不是正圓形的,而是橢圓,且近日點距太陽四千六百萬公里,而遠日點距太陽卻有7千萬千公里,相差很大,不過這個差異,也印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因太陽巨大質量使整個引力場受影響,而使公轉軌道偏離。

晝夜溫差很大 水星的表面溫度很懸殊,向陽面高達攝氏430度,陰暗面則在攝氏零下170度。當黑夜降臨時,由於水星幾乎沒有大氣層,溫度下降很快。大氣成分包括由太陽風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氫,或許還有一點其他的氣體。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2500448


回 答 者: candy ( 實習生 5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30 19:21:55

8.水星(Mercury)的特徵與性質為何?
發表人 邱崇修 於 100/4/26 - [三] - 05:09:26
水星在古代稱為「辰星」,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直徑只有4880公里,大約是地球的 38%,質量小,相當地球的 0.05倍。它的公轉周期只有 88天,但自轉一周約需59天。水星接近太陽,所以我們見水星和太陽幾乎同出同沒,觀測非常不容易。唯有水星距日東大距與西大距時,尚需配合晴朗的天氣以及良好的地平能見度才能看到。當水星距日東大距時,日沒後見於西方地平之上,水星距日西大距時,日出前見於東方地平之上,用望遠鏡看水星,水星也像月球一樣有盈虧的現象。因水星表面沒有大氣的調節,所以晝夜溫差達600度(白天約400℃,夜晚-200℃),由於沒有大氣的保護,水星表面留下許許多多流星撞擊的痕跡,佈滿大大小小的坑穴。水星還有一個特徵,即其表面充滿著由懸崖和陡坡形成的長長壕溝,這是因為水星冷卻收縮而成的。



回 答 者: ㄚ雅 ( 初學者 5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30 19:22:36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公轉軌道半徑為5,791萬公里 (0.38AU);直徑為4,880公里,在九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八,僅大於冥王星,甚至比一些氣體行星的較大衛星如木衛三及土衛六還小,但是質量大得多,為3.30x1023公斤。
  人類知道水星最早可追溯至蘇美人 (公元前三世紀);希臘人曾為它在早晚出現時各取了不同的名字,但同時代的天文學家已知道二者其實是同一個星體,柏拉圖學派的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甚至相信水星和金星是繞著太陽公轉而非繞著地球。
  只有一個太空探測船-美國的水手十號曾到過水星,它在1973至1974年間曾三度飛越水星,繪測出45%表面積的地圖;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遠鏡卻無法觀測水星,因為水星太接近太陽,哈伯的精密儀器會被強烈的太陽光給燒毀。
  水星有一個偏心率很高的公轉軌道,它的近日點距太陽只有4,600萬公里;但遠日點卻有7,000萬公里,近日點的歲差移動速率則很慢。19世紀的天文學家曾很謹慎地測量出水星的公轉數據,但卻很難以牛頓運動定律完美解釋,數十年間,在觀測數據與理論推導之間就是有那麼一點差距始終無法解釋,當時一般推論是有另一顆尚未發現的行星在一旁影響水星的軌道。這個謎題後來被愛因斯坦的一般相對論給解開了,事實上對水星軌道的完美推論是一般相對論能被學界接受的一大例證之一。
  在1962年之前,一般都認為水星的一「天」是和它的一「年」等長,如此水星就會像月球對地球一般,始終以同一面面向太陽,但是在1965年以都卜勒雷達觀測其自轉速度後,這種想法就被推翻了:水星每公轉兩周會自轉三圈!水星是太陽系已知星體中唯一不是以1:1的方式達到公轉/自轉共振狀態的。
  這種特別的現象以及水星非常橢圓的公轉軌道,造就了在水星表面上會見到的一些奇妙的效果:在某些經度會看到太陽升起,然後在它慢慢升到天頂的過程中,看起來會愈來愈大;到了天頂,太陽會停下來,然後倒退,再停下來,然後恢復前進直到落下,在這段過程中太陽看起來又會愈來愈小。而在太陽升落之間,其它恆星已經歷了三度升落!在其他地方觀測的狀況各有不同,但是同樣也是非常的奇妙。
  水星表面的溫度差異是整個太陽系中最極端的:從90K至700K;金星的溫度雖然高得多,但是溫差則小得多。
  水星在很多方面都很像月球:表面佈滿撞擊坑洞且甚為古老,也沒有板塊運動;但另一方面,水星的平均密度 (5.43gm/cm3) 高出月球 (3.34gm/cm3) 甚多,它是九大行星中密度第二大的,僅次於地球。然而地球的高密度是由於其大質量的重力壓密效果所造成,若非如此則水星的密度將會比地球還高,這表示水星的高密度鐵質核心佔全星體的比例比地球的還大,說不定就是水星最主要的組成,這樣說來它會只有很薄的岩石外殼 (相當於地球的地殼加上地函)。據推估其鐵質核心半徑達1,800至1,900公里,而其岩石外殼只有500到600公里薄。此外,有一部分的鐵質核心可能是液態的。
  水星只有非常微薄的大氣,是由太陽風自其表面吹襲出來的原子所組成,因為水星很熱,這些原子很快就會逸散到太空去,因此相對於金星及地球的穩定大氣,水星的大氣是不斷地新生的。
  水星表面有一些巨大的斷崖,最長可達數百公里,落差最高可達三公里。由其中有些斷崖切過坑洞及其他特徵,可知這些斷崖是由於水星早期的表面收縮作用而造成的,據估計這樣的收縮率約為0.1%,相當於半徑縮短了1公里。
  水星表面最大的地形是卡路里 (Caloris) 盆地 (右圖),它的直徑大約有1,300公里之廣,一般認為它與月面上的大盆地 (月海) 類似,應該同樣是由於太陽系早期的超大型撞擊所造成,而恰在其背面的一些特別的地形 (左圖) 恐怕也是起因於同一事件。
  除開多坑洞的區域,水星也有一些比較平坦的地方,有些可能是早期的火山活動所造成,但也有一些可能是被撞擊坑洞的噴出物所填平。
  在對水手十號數據的再分析中,發現水星一些近期火山活動的初步證據,但還有待進一步的確認。令人驚奇的是,在雷達對水星北極區的觀測中,發現在一些坑洞的陰影中有水冰存在的證據。這個區域水手十號並沒有測繪過。
  水星的磁場很微弱,約只有地球的1%;也沒有已知的衛星。
  水星通常可以用雙筒望遠鏡甚至肉眼就能看到,但由於它很靠近太陽,因此若在晨曦或晚霞的餘光中就很難看到了。有些網站可以顯示水星及其它行星在天空的現在位置;更多的細節及圖表則可以在一些星圖軟體如Starry Night中找到。
參考資料
http://earth.fg.tp.edu.tw/learn/solar/mercury.htm


回 答 者: 黃老燕 ( 初學者 3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30 20:42:26

問 題
寄給朋友 加入追蹤清單
我要水星的資料 [ 檢舉 ]
發 問 者: 知識長 ( 初學者 1 級 )
發問時間: 2005-08-07 10:28:12 / 解決時間: 2005-08-07 14:56:51
解答贈點:5 / 閱覽:73 / 回答:6 / 意見:0 / 正面評價:43%

我要水星的資料.(詳細.只要水星.其他不要)
2005-08-07 10:57:57 補充
我為了讓個為回答(不覺得點太少不直得)才拆揩來問九大行星的詳細資料.不要檢舉我.(來自之前的經驗)


最佳解答
發問者自選
回 答 者: camel ( 初學者 4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07 10:29:24 / 修改時間: 2005-08-07 10:30:50

水星是最接近太陽(Sun)的第八大行星。水星的直徑比 加尼美得(Ganymede)和泰坦(Titan)都還要小,但質量卻較兩者大。

軌道: 距離太陽 57,910,000 km (0.38 天文單位 AU)
直徑: 4,880 km
質量: 3.30e23 kg
在羅馬神話中, 馬克裡(Mercury) 是掌管商業、旅行與偷竊之神,和希臘神話中的 賀密士(Hermes)相當,是眾神的信使。因為水星在天空移動的速度非常快,所以這名字能夠廣泛地被人們所接受。
至少早在蘇美人(Sunerians)時期(西元前三世紀),水星就已廣為人知。水星在希臘神話中有兩個名字:分別是阿波羅(Apollo),代表身為晨星的幻影;以及賀密士(Hermes),代表著黃昏之星。但是無論如何,希臘的天文學家都知道這兩個名字其實是代表相同的天體。赫拉克萊塔斯(Heraclitus)甚至當時就認為水星和金星是繞著太陽轉,而不是地球。

至今仍只有水手10號(Mariner 10) 太空船曾造訪過水星,於1974年及1975年飛至水星三次。目前只有45%的水星表面被繪製出地圖(而且不幸的是,由於水星太接近太陽,以致哈伯太空望遠鏡(HST) 無法安全地拍攝水星的影像。)

由於水星軌道 的離心率(eccentric)非常地大,因此在 近日點(perihelion)時,只有距離太陽4600萬公里,而在 遠日點(aphelion)時,則有7000萬公里。水星在繞行太陽的軌道時,其近日點依歲差前進的速度非常地緩慢。19世紀的天文學家非常小心地觀察水星的軌道參數,但是一直都無法利用 牛頓力學(Newtonian)來充分解釋。由於觀測值與預測值有極些微的不同,這只是個小問題卻困擾了他們好幾十年。天文學家甚至猜測還有其他的行星(有時候被叫做法爾坎 Vulcan)軌道存在於水星附近,以用來解釋此不一致的現象。反倒是真正的答案卻更具戲劇性:那就是 愛因斯坦(Einstein)的 廣義相對論(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由於這個理論正確地預測了水星的運動,因此大家接受這個理論的早期,這是一項重要的事實。

直到1962年,天文學家都還認為水星的"一天"與"一年"的時間長度相同,這是因為水星總是以同一面面對著太陽,就如同月球總是以同一面面對著地球。但在1965年時由都卜勒雷達的觀測證明了這個說法是錯的。目前所知水星在兩個"水星年"的期間自轉三週。據我們所知,水星是太陽系中惟一一顆公轉、自轉共振(resonance)比不是1:1的天體。

實際上,水星高離心率的公轉軌道,對於身在水星表面的觀察者來說,會看到非常奇特的現象。在某些經度線上的位置,觀察者會先看到太陽升起,然後太陽看起來會慢慢變大,並緩緩地移動至天頂。在到達某一定點時,太陽會停住,然後短暫地往相反的方向行進之後再停住,並重新回頭往地平線的方向移動,於是太陽看起來開始愈來愈小。一般來說,夜空中的星星會以三倍的速度快速穿越天空。觀察者在水星的其他地方也會看到不同但是奇特的運行軌跡。

在太陽系中,水星表面的溫度變化非常極端,溫度範圍從90k到700k。 金星(Venus)的溫度雖比水星還要高一點,但是溫度的變化卻要穩定得多。

水星在許多地方是跟月球(Moon)很相似的:他的表面非常古老並曾經歷經過猛烈地爆發;而且水星沒有板塊構造運動(plate tectonics)的發生。除此之外,水星的密度比月球還要大得多(5.43 vs 3.34 gm/cm3)。水星的密度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僅次於 地球(Earth)而已。實際上,地球的密度有一部份應是受到重力的壓縮,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水星的密度應比地球大。這表示水星緻密的鐵核心相對於地球的核心來說,還要大得多,這可能就是水星最主要的組成成分了,因此水星相對地來說,只有薄薄一層的矽酸巖類(silicate)地函及地殼。

水星的內部主要是一顆半徑達1800至1900公里巨大鐵核。至於矽酸鹽的外殼(與地球的地函及地殼相似)只有500至600公里厚,而且至少還有些許的地核可能是呈現熔融狀態的。

水星表面具有一層薄薄的大氣,但是 太陽風(solar wind)會將大氣中的原子吹離水星表面,再加上因為水星實在太熱了,所以那些原子很快地就散逸至太空中。因此,相較於地球及金星穩定的大氣層,水星的大氣是持續不斷在補充的。

在水星的表面有大量的懸崖峭壁存在,綿延長達數公里之遙,高度更可達到三公里左右。有些峭壁還切穿了火山口環以及其他特徵,顯示了這些峭壁可能是因為收縮而形成的。推斷水星的面積因此少了約0.1%(或是說水星的半徑約少了1公里)。

卡路里盆地 Caloris Basin(見右圖)是水星表面中最大的特徵之一,它的直徑約有1300公里。我們認為它與月球最大的盆地(寧靜海 maria basins)很相似。和月球上的盆地一樣,它們可能都是在太陽系形成早期, 因受到猛烈撞擊所形成的。這些撞擊可能同時也是水星另一邊奇特地形的成因(左圖)。

除了曾經劇烈噴發過的火山地形之外,水星也有一些地區是相對較平坦的曠野。這些地形有些可能是遠古時候火山活動後所造成的;但有些也有可能是撞擊坑噴出物質堆積下來的結果。

重新 分析水手10號資料的結果,提供了關於近來水星上火山噴發的一些初步資料,但是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資料來加以確認。

令人驚訝的是,水星北極的雷達觀測結果(水手10號並無繪製此地),顯示了有水所形成的冰,存在於火山口陰暗處的證據。

水星有很小的磁場,磁場強度大約只有地球的1%。

水星並未發現有衛星的存在。

通常使用雙筒望遠鏡或是肉眼便可 看到水星,但因水星總是非常靠近太陽,所以只能在黃昏才能勉強地看到水星。有好幾個網站 有顯示水星(以及其它行星)目前在天空中的位置,一些天文儀的程式(像是Starry Night)則可以描繪出更詳盡地資料及星圖,大家可以多加利用。
知識評價
發問者評價:
最佳答案只有一個.謝謝大家的回答.

網友評價: 43%  57% ( 目前有 7 人評價 )
您的評價: 正面評價 負面評價
處理中,請稍候...


其他回答
回 答 者: 〃橘小氛☆ ( 研究生 4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07 10:28:50 / 修改時間: 2005-08-07 10:31:45

水星(Mercury)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0.39 AU
57,900,000 km
直徑(km) 4,880
質量(M/M地球) 0.06
密度(g/cm3) 5.4
表面溫度(℃) -173 到430
公轉週期 87.97 days
自轉週期 58.6 days

探索聯結:九大行星: 水星。

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在天空和太陽之間的夾角永 遠小於28度,因此常受陽光的影響觀測不易。水星的表面 與月球非常類似,滿佈隕石坑,其中最著名的是Caloris Basin。水星沒有衛星,它的軌道在九大行星 中也是較特殊的,水星的軌道離心率為0.206,而公轉軌道和黃道面的夾角也高達7度。

水星的大氣非常稀薄,主要的成份有極微量的氦、鈉、氫和氧。 水星的大氣成份,來自受太陽風吹襲與撞擊出的表面物質。由於水星表面的高溫,大氣分子很 容易脫離水星,所以水星並沒有穩定的大氣,需要靠太陽風不斷的補給。由於水星的大氣稀薄, 無法保持穩定的表面溫度,水星的日夜溫差非常極端,白天溫度可高達攝氏430度, 足以融化鋅,而夜間的溫度降至攝氏零下173度,可以讓鈍氣氪凝結。

水星的密度高達5.4公克/公分3,所以天文學家相信, 水星有相當大的鐵核。以體積計算,水星的鐵質核心約佔全部體積的42%。相較 之下,地球核心只佔總體積的16%,火星的核心更只佔總體積的9%。

類地行星的內部結構





受太陽所引起的潮汐力的影響,水星的自轉周期長達59個地球日, 而它的公轉周期約是88個地球日,水星的自轉與公轉的時間比幾近2:3。水星是本太陽系裡, 自轉/公轉產生共振的比率不是1:1的天體。

唯一曾經造訪水星的探測船是水手10號,它分別在1973年與1974年飛越水星三次, 但只探測了45%的水星表面,發現水星有磁場是水手10號探測任務的重大成就之一。水星的磁場約是 地球磁場的1%,乍聽之下似乎不大,但水星自轉非常緩慢,它如何維持這麼強的磁場,仍是有待解決 的水星謎題。美國計劃在1999年進行二次水星探測任務,以進一步了解這個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參考資料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e_book/starry_nite/captions/mercury.html

回 答 者: 沉睡之兔 ( 初學者 2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07 10:28:56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公轉軌道半徑為5,791萬公里 (0.38AU);直徑為4,880公里,在九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八,僅大於冥王星,甚至比一些氣體行星的較大衛星如木衛三及土衛六還小,但是質量大得多,為3.30x1023公斤。

  人類知道水星最早可追溯至蘇美人 (公元前三世紀);希臘人曾為它在早晚出現時各取了不同的名字,但同時代的天文學家已知道二者其實是同一個星體,柏拉圖學派的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甚至相信水星和金星是繞著太陽公轉而非繞著地球。

  只有一個太空探測船-美國的水手十號曾到過水星,它在1973至1974年間曾三度飛越水星,繪測出45%表面積的地圖;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遠鏡卻無法觀測水星,因為水星太接近太陽,哈伯的精密儀器會被強烈的太陽光給燒毀。

  水星有一個偏心率很高的公轉軌道,它的近日點距太陽只有4,600萬公里;但遠日點卻有7,000萬公里,近日點的歲差移動速率則很慢。19世紀的天文學家曾很謹慎地測量出水星的公轉數據,但卻很難以牛頓運動定律完美解釋,數十年間,在觀測數據與理論推導之間就是有那麼一點差距始終無法解釋,當時一般推論是有另一顆尚未發現的行星在一旁影響水星的軌道。這個謎題後來被愛因斯坦的一般相對論給解開了,事實上對水星軌道的完美推論是一般相對論能被學界接受的一大例證之一。

  在1962年之前,一般都認為水星的一「天」是和它的一「年」等長,如此水星就會像月球對地球一般,始終以同一面面向太陽,但是在1965年以都卜勒雷達觀測其自轉速度後,這種想法就被推翻了:水星每公轉兩周會自轉三圈!水星是太陽系已知星體中唯一不是以1:1的方式達到公轉/自轉共振狀態的。

  這種特別的現象以及水星非常橢圓的公轉軌道,造就了在水星表面上會見到的一些奇妙的效果:在某些經度會看到太陽升起,然後在它慢慢升到天頂的過程中,看起來會愈來愈大;到了天頂,太陽會停下來,然後倒退,再停下來,然後恢復前進直到落下,在這段過程中太陽看起來又會愈來愈小。而在太陽升落之間,其它恆星已經歷了三度升落!在其他地方觀測的狀況各有不同,但是同樣也是非常的奇妙。

  水星表面的溫度差異是整個太陽系中最極端的:從90K至700K;金星的溫度雖然高得多,但是溫差則小得多。

  水星在很多方面都很像月球:表面佈滿撞擊坑洞且甚為古老,也沒有板塊運動;但另一方面,水星的平均密度 (5.43gm/cm3) 高出月球 (3.34gm/cm3) 甚多,它是九大行星中密度第二大的,僅次於地球。然而地球的高密度是由於其大質量的重力壓密效果所造成,若非如此則水星的密度將會比地球還高,這表示水星的高密度鐵質核心佔全星體的比例比地球的還大,說不定就是水星最主要的組成,這樣說來它會只有很薄的岩石外殼 (相當於地球的地殼加上地函)。據推估其鐵質核心半徑達1,800至1,900公里,而其岩石外殼只有500到600公里薄。此外,有一部分的鐵質核心可能是液態的。

  水星只有非常微薄的大氣,是由太陽風自其表面吹襲出來的原子所組成,因為水星很熱,這些原子很快就會逸散到太空去,因此相對於金星及地球的穩定大氣,水星的大氣是不斷地新生的。

  水星表面有一些巨大的斷崖,最長可達數百公里,落差最高可達三公里。由其中有些斷崖切過坑洞及其他特徵,可知這些斷崖是由於水星早期的表面收縮作用而造成的,據估計這樣的收縮率約為0.1%,相當於半徑縮短了1公里。

  水星表面最大的地形是卡路里 (Caloris) 盆地 (右圖),它的直徑大約有1,300公里之廣,一般認為它與月面上的大盆地 (月海) 類似,應該同樣是由於太陽系早期的超大型撞擊所造成,而恰在其背面的一些特別的地形 (左圖) 恐怕也是起因於同一事件。

  除開多坑洞的區域,水星也有一些比較平坦的地方,有些可能是早期的火山活動所造成,但也有一些可能是被撞擊坑洞的噴出物所填平。

  在對水手十號數據的再分析中,發現水星一些近期火山活動的初步證據,但還有待進一步的確認。令人驚奇的是,在雷達對水星北極區的觀測中,發現在一些坑洞的陰影中有水冰存在的證據。這個區域水手十號並沒有測繪過。

  水星的磁場很微弱,約只有地球的1%;也沒有已知的衛星。

  水星通常可以用雙筒望遠鏡甚至肉眼就能看到,但由於它很靠近太陽,因此若在晨曦或晚霞的餘光中就很難看到了。有些網站可以顯示水星及其它行星在天空的現在位置;更多的細節及圖表則可以在一些星圖軟體如Starry Night中找到。
參考資料
http://earth.fg.tp.edu.tw/learn/solar/mercury.htm


回 答 者: 穹蒼 ( 初學者 5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07 10:38:46

水星簡介:

水星是太陽系最內側的行星,距離太陽約0.39個天文單位,是個佈滿坑洞的小行星。

地形外觀

水星的直經約為2440公里,在九大行星中僅較冥王星大。

f 水星的表面狀況類似月球,有許多凹凹凸凸的隕石坑,但沒有月球上「海」的構造 。左圖為水星表面照片與月球表面照片之比較。

水星表面這樣的地形顯示 ,水星在行成之後便受到許多隕石的撞擊,因此產生這樣坑坑疤疤的外表。水星上最大的隕石坑是「卡洛里斯盆地」,直徑約達1300 公里,為水星直徑的四分之一。根據推算應該是曾經遭受直徑100公里程度的小行星撞擊而產生的遺跡。

右邊兩張照片圖是由Mariner 10太空船所拍攝的水星表面近照。由照片圖中可以看出許多大小的坑洞佈滿了整個表面。水星表面的另外一個特點 ,是到處可見高低差達到好幾公里的斷崖地形,這種地形稱為「皺脊」,其中最長的綿延 500 公里之遙。這種地形可是只有在水星上才能看到。
造成這種地形的原因,可能是水星剛形成不久時快速泠卻收縮而造成的皺脊。據推算,水星由初形成至冷卻大約收縮了5%,使得地表嚴重扭曲。

表面環境

水星晝夜溫差 極大 ,白天攝氏 430 度,晚上約可達零下 170 度,是個非常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但是在在最近的觀測中發現,在南極與北極的地方可能有冰的存在 。使得水星可能成為一個擁有冰的星球。

天文學家是如何偵測水星上面是否有水的呢? 事實上是依靠雷達的觀測。在對水星的雷達觀測發現,水星的極區有強烈的雷達反射。這種反射的特性有點類似火星的冰帽。因此懷疑水星的極區有冰層的存在,而其規模直徑大約為100公里左右。

星體結構

水星平均密度在行星之中只次於地球,高達5.43g/cc,十分不尋常。地球的平均密度大,是因為地球本身的重力擠壓所造成的,但水星重力很小,這意味著構成水星的成分物質很重。因此天文學家依據對於水星的測量數據推測 ,水星可能擁有一個很大的鐵核,而且直徑可達水星的2/3至3/4,水星,就像個鐵球一樣,而表面的矽酸鹽成分只是薄薄的一層外殼。

造成水星密度如此高的原因 ,天文學家們提出了三個說法,撞擊分別說,蒸發說,以及巨大撞擊說等. 目前最有力的說法為巨大撞擊說,內容是說水星早期曾經受到大撞擊,中心的金屬核較快凝固 ,而外部的岩質物質被吹散了,因此產生這樣的結果。

大氣結構

水星表面幾乎沒有大氣層 ,因此表面容易受到星際物質的撞擊,最近的探測中發現水星大氣上層有鈉雲的存在。另外水星也具有磁場,但強度較小,磁場強度約為地球磁場的 1 %左右。

觀測資訊

由於水星是內行星,出現時的仰角不會超過15度,在傍晚時或是日出時較容易找到他,必須選擇視野較為遼闊 ,展望良好,地平線附近沒有障礙物的地方作為觀測地點,才有機會看到水星,水星的視直徑很小 ,最大不會超過11秒,因此不容易觀察其表面的細節,僅能看出其盈虧的情況。

水星小檔案:  赤道半徑
(公里) 表面溫度
(度) 自轉方向 自轉週期 公轉週期 衛星數 與太陽距離
(百萬公里) 密度
(g/cm3) 重量
(地球=1) 體積
(地球=1) 最亮星等 最大
視直徑
水星 2440 -170~430 順時針 58.65日 88.97日 0 58 5.43 0.055 0.056 -1.9等 11秒


 
參考資料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listeve/Htm/Space/mercury.htm


回 答 者: 小捷 ( 初學者 5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07 11:15:04

水星是最接近太陽的大行星,也是第二小的大行星。由於表面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因此日夜溫差極大,最高與最低相差達600攝氏度。水星的表面十分像月球,如有很多環形山等。它也有一個鐵質核心,估計佔水星質量的80%。水星的密度是九大行星中第二高的,僅次於地球。
水星公轉週期最短,繞日速度最快,一水星年只有約88天。而自轉週期則為58.646天,剛好是公轉週期的2/3。水星沒有季節的變化,但軌道離心率頗大,所以水星的年中的溫度可以說是它與太陽的距離造成的

上面說到水星沒有大氣層,這是不準確的。其實,水星上空也有極稀薄的大氣,全靠太陽風補充,其主要成分為氧(15%)、鈉(42%)和氦(42%)。

水星並沒有任何天然衛星。


水星經常在太陽的身旁,它經常被太陽光淹沒,因此很難看見。最好的觀測時機是在東大距和西大距前後數日。當它位於東大距時,在傍晚的西方低空可以看到它;而在西大距時,在日出前東方天空低處出現。
參考資料



回 答 者: 黃老燕 ( 初學者 4 級 ) [ 檢舉 ]
回答時間: 2005-08-07 11:22:17

水星(Mercury)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0.39 AU
57,900,000 km
直徑(km) 4,880
質量(M/M地球) 0.06
密度(g/cm3) 5.4
表面溫度(℃) -173 到430
公轉週期 87.97 days
自轉週期 58.6 days

探索聯結:九大行星: 水星。

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在天空和太陽之間的夾角永 遠小於28度,因此常受陽光的影響觀測不易。水星的表面 與月球非常類似,滿佈隕石坑,其中最著名的是Caloris Basin。水星沒有衛星,它的軌道在九大行星 中也是較特殊的,水星的軌道離心率為0.206,而公轉軌道和黃道面的夾角也高達7度。

水星的大氣非常稀薄,主要的成份有極微量的氦、鈉、氫和氧。 水星的大氣成份,來自受太陽風吹襲與撞擊出的表面物質。由於水星表面的高溫,大氣分子很 容易脫離水星,所以水星並沒有穩定的大氣,需要靠太陽風不斷的補給。由於水星的大氣稀薄, 無法保持穩定的表面溫度,水星的日夜溫差非常極端,白天溫度可高達攝氏430度, 足以融化鋅,而夜間的溫度降至攝氏零下173度,可以讓鈍氣氪凝結。

水星的密度高達5.4公克/公分3,所以天文學家相信, 水星有相當大的鐵核。以體積計算,水星的 鐵質核心約佔全部體積的42%。相較 之下,地球核心只佔總體積的16%,火星的核心更只佔總體積的9%。

受太陽所引起的潮汐力的影響,水星的自轉周期長達59個地球日, 而它的公轉周期約是88個地球日,水星的自轉與公轉的時間比幾近2:3。水星是本太陽系裡, 自轉/公轉產生共振的比率不是1:1的天體。

唯一曾經造訪水星的探測船是水手10號,它分別在1973年與1974年飛越水星三次, 但只探測了45%的水星表面,發現水星有磁場是水手10號探測任務的重大成就之一。水星的磁場約是 地球磁場的1%,乍聽之下似乎不大,但水星自轉非常緩慢,它如何維持這麼強的磁場,仍是有待解決 的水星謎題。美國計劃在1999年進行二次水星探測任務,以進一步了解這個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參考資料
知識
參考資料
知識

2005-09-10 13:34:4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黃老燕 3 · 0 0

請按按看這個網址~
ㄅ小的符不符合你說的>_<
http://earth.fg.tp.edu.tw/learn/solar/mercury.htm

2005-09-10 10:54:2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YOU 1 · 0 0


圖片參考:http://kids.yam.com/i/why/upload/249.JPG
水星算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大行星,受到太陽強大的引力作用,所以圍繞太陽旋轉很快。而它公轉一年相當於地球的88天,特別的是它自轉一週也是88天,所以在水星上等於是沒有晝夜的分別。因此,水星永遠以一面朝著太陽,另一面永遠被著太陽。水星向著太陽的一面,溫度高達400℃以上,就算有水也化成蒸氣了。而背著太陽的那一面,溫度非常低,所以也不可能有液態水,不過,是否有少量結成固體的冰,至今還沒法證實。水星也是太陽系最小的行星,本身的引力就小,很難保住周圍的大氣,就算非常久遠之前曾有過大氣存在,但經歷漫長的歲月後,也會一點一點飛散掉了。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在天空和太陽之間的夾角永遠小於28度,因此常受陽光的影響觀測不易。水星的表面 與月球非常類似,滿佈隕石坑,其中最著名的是Caloris Basin。水星沒有衛星,它的軌道在九大行星 中也是較特殊的,水星的軌道離心率為0.206,而公轉軌道和黃道面的夾角也高達7度。 水星的大氣非常稀薄,主要的成份有極微量的氦、鈉、氫和氧。 水星的大氣成份,來自受太陽風吹襲與撞擊出的表面物質。由於水星表面的高溫,大氣分子很 容易脫離水星,所以水星並沒有穩定的大氣,需要靠太陽風不斷的補給。由於水星的大氣稀薄, 無法保持穩定的表面溫度,水星的日夜溫差非常極端,白天溫度可高達攝氏430度, 足以融化鋅,而夜間的溫度降至攝氏零下173度,可以讓鈍氣氪凝結。 水星的密度高達5.4公克/公分3,所以天文學家相信, 水星有相當大的鐵核。以體積計算,水星的 鐵質核心約佔全部體積的42%。相較 之下,地球核心只佔總體積的16%,火星的核心更只佔總體積的9%。 受太陽所引起的潮汐力的影響,水星的自轉周期長達59個地球日, 而它的公轉周期約是88個地球日,水星的自轉與公轉的時間比幾近2:3。水星是本太陽系裡, 自轉/公轉產生共振的比率不是1:1的天體。 唯一曾經造訪水星的探測船是水手10號,它分別在1973年與1974年飛越水星三次, 但只探測了45%的水星表面,發現水星有磁場是水手10號探測任務的重大成就之一。水星的磁場約是 地球磁場的1%,乍聽之下似乎不大,但水星自轉非常緩慢,它如何維持這麼強的磁場,仍是有待解決 的水星謎題。美國計劃在1999年進行二次水星探測任務,以進一步了解這個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0.39 AU 57,900,000 km 直徑(km): 4,880 質量(M/M地球): 0.06 密度(g/cm3) :5.4 表面溫度(℃): -173 到430 公轉週期 :87.97 days 自轉週期 :58.6 days

2005-09-10 10:52:43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圖片參考:http://w3.loxa.com.tw/ga85077/webtwo/image/rback2.gif
 

2005-09-10 10:52:27 · answer #7 · answered by ☆~QQ~★ 6 · 0 0

水星的小檔案::

平均日距 57,910,000 km (0.38 AU)

直徑 4,878 km

質量 3.30e23 kg

密度 5.43 gm/cm

重力 0.376 G

公轉 87.97 地球天

自轉 58.65 地球天

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由於水星距離太陽實在太近了,表面溫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觀測,因為可觀測的時間都集中在清晨太陽出來的前幾分鐘,和夕陽落下後的幾分鐘,時間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況下,要去找一顆比月亮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實在不是件輕鬆的事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所以它運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並且不到88天就公轉太陽一周。水星非常小(九大行星中 僅有冥王星比它小),是由岩石構成的,表面布滿被流星撞擊而形成的環形山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水星表面另外還有山脊,這是行星在40億年前核心逐漸冷卻與收縮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水星自轉的速度非常緩慢,自轉一周將近59個地球日,所以水星的一個太陽日(從日出到另一個日出)差不多要176個地球日─相當於水星一年88日的兩倍長。水星的表面溫度很懸殊, 向陽面高達攝氏430度,陰暗面則在攝氏零下170 度。當黑夜降臨時,由於水星幾乎沒有大氣層溫度下降很快。大氣成分包括由太陽風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氫,或許還有一點其他的氣體。

2005-09-10 10:51:28 · answer #8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公轉軌道半徑為5,791萬公里 (0.38AU);直徑為4,880公里,在九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八,僅大於冥王星,甚至比一些氣體行星的較大衛星如木衛三及土衛六還小,但是質量大得多,為3.30x1023公斤。

  人類知道水星最早可追溯至蘇美人 (公元前三世紀);希臘人曾為它在早晚出現時各取了不同的名字,但同時代的天文學家已知道二者其實是同一個星體,柏拉圖學派的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甚至相信水星和金星是繞著太陽公轉而非繞著地球。

  只有一個太空探測船-美國的水手十號曾到過水星,它在1973至1974年間曾三度飛越水星,繪測出45%表面積的地圖;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遠鏡卻無法觀測水星,因為水星太接近太陽,哈伯的精密儀器會被強烈的太陽光給燒毀。

  水星有一個偏心率很高的公轉軌道,它的近日點距太陽只有4,600萬公里;但遠日點卻有7,000萬公里,近日點的歲差移動速率則很慢。19世紀的天文學家曾很謹慎地測量出水星的公轉數據,但卻很難以牛頓運動定律完美解釋,數十年間,在觀測數據與理論推導之間就是有那麼一點差距始終無法解釋,當時一般推論是有另一顆尚未發現的行星在一旁影響水星的軌道。這個謎題後來被愛因斯坦的一般相對論給解開了,事實上對水星軌道的完美推論是一般相對論能被學界接受的一大例證之一。

  在1962年之前,一般都認為水星的一「天」是和它的一「年」等長,如此水星就會像月球對地球一般,始終以同一面面向太陽,但是在1965年以都卜勒雷達觀測其自轉速度後,這種想法就被推翻了:水星每公轉兩周會自轉三圈!水星是太陽系已知星體中唯一不是以1:1的方式達到公轉/自轉共振狀態的。

  這種特別的現象以及水星非常橢圓的公轉軌道,造就了在水星表面上會見到的一些奇妙的效果:在某些經度會看到太陽升起,然後在它慢慢升到天頂的過程中,看起來會愈來愈大;到了天頂,太陽會停下來,然後倒退,再停下來,然後恢復前進直到落下,在這段過程中太陽看起來又會愈來愈小。而在太陽升落之間,其它恆星已經歷了三度升落!在其他地方觀測的狀況各有不同,但是同樣也是非常的奇妙。

  水星表面的溫度差異是整個太陽系中最極端的:從90K至700K;金星的溫度雖然高得多,但是溫差則小得多。

  水星在很多方面都很像月球:表面佈滿撞擊坑洞且甚為古老,也沒有板塊運動;但另一方面,水星的平均密度 (5.43gm/cm3) 高出月球 (3.34gm/cm3) 甚多,它是九大行星中密度第二大的,僅次於地球。然而地球的高密度是由於其大質量的重力壓密效果所造成,若非如此則水星的密度將會比地球還高,這表示水星的高密度鐵質核心佔全星體的比例比地球的還大,說不定就是水星最主要的組成,這樣說來它會只有很薄的岩石外殼 (相當於地球的地殼加上地函)。據推估其鐵質核心半徑達1,800至1,900公里,而其岩石外殼只有500到600公里薄。此外,有一部分的鐵質核心可能是液態的。

  水星只有非常微薄的大氣,是由太陽風自其表面吹襲出來的原子所組成,因為水星很熱,這些原子很快就會逸散到太空去,因此相對於金星及地球的穩定大氣,水星的大氣是不斷地新生的。

  水星表面有一些巨大的斷崖,最長可達數百公里,落差最高可達三公里。由其中有些斷崖切過坑洞及其他特徵,可知這些斷崖是由於水星早期的表面收縮作用而造成的,據估計這樣的收縮率約為0.1%,相當於半徑縮短了1公里。

  水星表面最大的地形是卡路里 (Caloris) 盆地 (右圖),它的直徑大約有1,300公里之廣,一般認為它與月面上的大盆地 (月海) 類似,應該同樣是由於太陽系早期的超大型撞擊所造成,而恰在其背面的一些特別的地形 (左圖) 恐怕也是起因於同一事件。

  除開多坑洞的區域,水星也有一些比較平坦的地方,有些可能是早期的火山活動所造成,但也有一些可能是被撞擊坑洞的噴出物所填平。

  在對水手十號數據的再分析中,發現水星一些近期火山活動的初步證據,但還有待進一步的確認。令人驚奇的是,在雷達對水星北極區的觀測中,發現在一些坑洞的陰影中有水冰存在的證據。這個區域水手十號並沒有測繪過。

  水星的磁場很微弱,約只有地球的1%;也沒有已知的衛星。

  水星通常可以用雙筒望遠鏡甚至肉眼就能看到,但由於它很靠近太陽,因此若在晨曦或晚霞的餘光中就很難看到了。有些網站可以顯示水星及其它行星在天空的現在位置;更多的細節及圖表則可以在一些星圖軟體如Starry Night中找到。

2005-09-10 10:51:12 · answer #9 · answered by 百葉 2 · 0 0


圖片參考:http://earth.fg.tp.edu.tw/learn/solar/photo/mercter.gif
而恰在其背面的一些特別的地形 (左圖) 恐怕也是起因於同一事件。   除開多坑洞的區域,水星也有一些比較平坦的地方,有些可能是早期的火山活動所造成,但也有一些可能是被撞擊坑洞的噴出物所填平。   在對水手十號數據的再分析中,發現水星一些近期火山活動的初步證據,但還有待進一步的確認。令人驚奇的是,在雷達對水星北極區的觀測中,發現在一些坑洞的陰影中有水冰存在的證據。這個區域水手十號並沒有測繪過。   水星的磁場很微弱,約只有地球的1%;也沒有已知的衛星。   水星通常可以用雙筒望遠鏡甚至肉眼就能看到,但由於它很靠近太陽,因此若在晨曦或晚霞的餘光中就很難看到了。有些網站可以顯示水星及其它行星在天空的現在位置;更多的細節及圖表則可以在一些星圖軟體如Starry Night中找到。

2005-09-10 10:51:06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