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何謂肥水之戰.黃巾之亂.侯景之亂.七國之亂.永嘉之亂.靖難之變..請各位大大解答一下...謝謝

2005-09-01 13:00:54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青芝 2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5 個解答

淝水之戰中國東晉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東晉在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帶)擊敗前秦進攻的戰爭。          前秦在統一北方後﹐不斷向南擴張﹐先後攻取東晉的梁﹑益兩州及襄陽(今屬湖北)﹑彭城(今江蘇徐州)等地。前秦主苻堅為了滅亡東晉﹐統治全國﹐於建元十九年七月調集90多萬兵力﹐對晉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八月﹐秦征南大將軍苻融﹑冠軍將軍慕容垂等率步騎25萬為前鋒先發。九月﹐苻堅率領中路主力進至項縣(今河南瀋邱)時﹐後續的涼州兵剛到咸陽(今屬陝西)﹐西路蜀漢兵才順江而下﹐東路幽冀兵抵彭城﹐苻融軍已至潁口(今安徽正陽關)。面對前秦軍的進攻﹐東晉內部一致主張抵抗。執掌朝政的宰相謝安﹐命荊州刺史桓沖加強長江上游的防禦﹐令征討大都督謝石﹑前鋒都督謝玄等﹐率水陸軍8萬前往淮水一線抗擊秦軍﹐派龍驤將軍胡彬率5000水軍增援壽陽(今安徽壽縣)。          東漢末年﹐土地兼併十分嚴重﹐豪強地主勢力迅速膨脹。他們“館舍布於州郡﹐田畝連於方國”﹐擁有成千上萬的奴婢和徒附。廣大農民喪失土地之後﹐多數淪為豪強地主的依附農民。他們除了交納高額地租和服徭役外﹐人身也受地主支配﹐如充當家兵等﹐甚至跟隨主人遷徙。農民與地主階級處於尖銳的對立地位。          東漢自和帝以後﹐皇帝都是幼年即位﹐由外戚﹑宦官輪番把持朝政。政治日趨腐朽。靈帝劉宏公然在西園賣官鬻爵。州郡官職有時一月輪換幾次﹐官吏到任後﹐就聚斂搜括。自安帝以後﹐朝廷長期對羌族用兵﹐耗費軍餉四百多億﹐這一沉重負擔又全部落到農民頭上。加上各種自然災害﹐以致出現了“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的嚴重局面。大批農民四處流亡﹐餓殍遍野﹐連京師洛陽也是死者相枕於路。          由於社會危機日益深重﹐廣大農民被迫奮起反抗。從安帝到靈帝的八十餘年﹐見於記載的大小農民起義近百次。其中﹐如安帝時青州張伯路領導的流民起義﹐波及沿海九郡﹔順帝時廣陵張嬰領導的起義軍一萬多人﹐活動於徐﹑揚一帶達十幾年之久﹔桓帝時太山公孫舉領導起義軍﹐在青﹑兗﹑徐三州作戰﹐給官軍以沉重打擊。在南方和西北﹐還出現了漢族和少數族的聯合起義。不少農民起義的領袖自稱“皇帝”﹑“黑帝”﹑“無上將軍”﹑“真人”等﹐或建年號﹐或置百官﹐或則利用宗教為組織形式。此伏彼起﹐日益頻繁。當時民間曾流行一首歌謠:“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輕﹗”黃巾起義正是在農民鬥爭蓬勃開展的基礎上爆發的。          黃巾起義的領袖張角(?~184)﹐冀州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領﹐自稱“大賢良師”。太平道為道教一支﹐奉黃帝﹑老子為教祖。張角以傳道和治病為名﹐在農民中宣揚教義﹐進行秘密活動。十餘年間﹐徒眾達十萬﹐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熹平五年 (176)﹐司徒楊賜曾上書靈帝﹐請求誅殺太平道的渠帥﹐以免釀成後患。可見太平道已引起統治階級嚴重注意。以後張角加緊部署起義﹐廣泛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鼓舞農民起來推翻東漢王朝的統治。又在各處府署門上用白土塗寫“甲子”字樣﹐作為發動起義的信號。太平道大方馬元義多次往來京師﹐物色宦官封胥﹑徐奉等為內應。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張角命令馬元義調動荊﹑揚等地徒眾數萬人向鄴集中﹐約定三月五日各地同時起義。但預定起事前一月﹐張角弟子唐周上書告密﹐馬元義被捕﹐慘遭車裂。洛陽百姓和太平道徒被殺的達千餘人。靈帝隨即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張角等起義領袖。張角派人飛告各方提前起義。於是三十六方“一時俱起”﹐眾達數十萬人。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靈帝慌忙下令州郡修理兵器﹐加固城防﹐派何進率左右羽林和五校尉營鎮守洛陽﹐在洛陽附近增置八關都尉。又派遣皇甫嵩﹑朱
圖片參考:http://192.192.96.173:8080/web34m/FontImage/C/HZ/W01865.Bmp
﹐並將左中郎將皇甫嵩圍困在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汝南黃巾打敗太守趙謙。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史郭勛和太守劉衛。鉅鹿附近的農民俘虜了安平王劉續和甘陵王劉忠。張角率領冀州黃巾攻下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北中郎將盧植引兵反扑﹐未能得逞。靈帝改派東中郎將董卓進攻張角﹐同樣遭到失敗。與此同時﹐在黃巾軍的鼓舞下﹐各地還出現了許多獨立的農民武裝。他們有的打著黃巾軍的旗幟﹐有的自立名號。如漢中五斗米道首領巴郡人張修領導的起義﹐被統治階級誣稱為“米賊”。在冀州一帶﹐分散的農民軍更是不可勝數。先零羌﹑湟中義從胡﹑武陵蠻﹑板楯蠻等少數族也紛紛起義﹐同漢族人民共同匯合成反抗封建統治的洪流。          記有黃巾起義史實的曹全碑 明萬曆年間陝西郃陽出土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諸呂當權以及漢文帝劉恆繼統等政治事件﹐加劇了這一矛盾。七國之亂的導火線﹐則是漢景帝劉啟採納晁錯的《削藩策》﹐削奪王國土地。          王國勢力強大的局面﹐是漢高祖劉邦時形成的。楚漢相爭階段﹐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異姓王。漢五年(前202)劉邦稱帝後﹐共有異姓王七人(見異姓諸侯王)。他陸續消滅了除去長沙王吳芮以外的六人。他認為秦祚短促是由於秦不分封子弟的緣故﹐所以在異姓王的故土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九人為王﹐即同姓九王。高祖並與群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          漢初的同姓諸王國﹐土地遼闊﹐戶口眾多。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起著拱衛中央的作用﹐所以幹弱枝強的問題這時並不突出。          高祖死後﹐當權的呂后違背誓約﹐立諸呂為王。呂后對於受封為王的高祖諸子﹐控制很嚴﹐有些國王甚至被摧殘致死。齊王肥是高祖長子﹐地位尊貴﹐呂后對他雖有猜疑﹐但卻難於處置。齊王肥獻城陽郡地與呂后之女魯元公主﹐主動調整同呂后的關係﹐才得以相安無事。          呂后專權以及分封諸呂為王﹐激起了劉姓諸王的強烈反對﹐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以劉姓諸王與擁劉大臣團結反呂的形式表現出來。呂后死﹐諸呂聚兵﹐准備發動政變。當時齊王肥的兒子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宿衛長安。他們暗約其兄齊王將閭領兵入關﹐共滅諸呂﹐由將閭繼承帝位。劉將閭應約起兵﹐長安方面派遣大將軍灌嬰出擊。灌嬰屯兵滎陽﹐與劉將閭相約連和﹐待機共伐諸呂。這時﹐劉章在長安與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協力消滅了諸呂勢力。群臣認為代王恆外家薄氏比較可靠﹐估計不致出現類似諸呂弄權的嚴重問題。於是協議﹐捨齊王將閭而立代王恆為帝﹐即漢文帝。          文帝以高祖庶子繼統﹐地位本來不很鞏固。漢初所封諸侯王﹐到這時都經歷了兩三代的更迭﹐與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採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其一是使列侯一概就國﹐功臣如絳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便於文帝控制首都局勢﹐避免掣肘。其二是封諸皇子為王﹐皇子武是景帝的同母弟﹐先封為代王﹐於梁王揖死後徙封梁王。梁國是擁有四十餘城的大國﹐地理上居於牽制東方諸國﹑屏蔽朝廷的關鍵位置。其三是採用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舉足輕重的大國析為幾個小國﹐例如析齊國為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七國﹐以已故的齊王肥的諸子為王。這樣﹐齊國舊地雖仍在齊王肥諸子之手﹐但是每個王國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縮小﹐而且難於一致行動。此外﹐爰盎﹑晁錯針對淮南王長驕橫不法﹐都提出過削藩建議﹐文帝礙於形勢﹐沒有實行。          文帝時一再發生王國叛亂。原來﹐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雖有反呂之功﹐但他們曾有擁戴齊王將閭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對他們沒有以大國作為封賞﹐只是讓他們各自分割齊國一郡﹐受封為城陽王和濟北王。城陽王章不久死去。濟北王興居於文帝三年(前 177)乘文帝親自擊匈奴的機會﹐發兵叛亂﹐欲襲滎陽﹐事敗自殺﹐濟北國除。文帝六年淮南王長謀反﹐被廢徙蜀﹐死於道中。這些事件預示著王國與中央政權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亂的先兆。所以賈誼在上漢文帝的《治安策》中慨嘆說:“今或親弟謀為東帝(按指淮南王長謀反)﹐親兄之子西鄉(向)而擊(按指濟北王興居擬襲滎陽)﹐今吳又見告矣。”          景帝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錯所上《削藩策》﹐下詔削趙王遂常山郡﹐膠西王卬六縣﹐楚王戊東海郡﹔景帝三年﹐又削吳王濞會稽等郡。削藩之舉激起了諸王的強烈反對。吳王濞首先與齊王肥諸子中最強大的膠西王卬聯絡﹐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之。膠西王卬又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濞還與楚﹑趙﹑淮南諸國通謀。削藩詔傳到吳國﹐吳王濞立即謀殺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與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分別起兵。原來參與策劃的諸王中﹐齊王將閭臨時背約城守﹐濟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為國內親漢勢力所阻﹐未得起兵。吳王濞年六十二﹐是宗室元老﹐也是晁錯所議削藩的主要對象。他致書諸侯王﹐聲稱起兵目的是誅晁錯﹐恢復王國故地﹐安劉氏社稷。在他的影響和策劃下爆發的這次叛亂﹐遍及整個關東地區﹐形成東方諸王“合縱”攻漢的形勢﹐震動很大。          楚王墓兵馬陶俑出土現場 徐州市郊獅子山村出土          吳國始受封於高帝十二年(前 195)﹐那時在江淮之間叛亂的淮南王英布敗走吳越﹐高祖認為東南之地與漢廷懸隔﹐非壯王無以鎮之﹐而高祖親子均年少﹐乃封兄子劉濞為吳王。吳國是五十餘城的大國。吳國的鄣郡(轄今蘇西南﹑皖南﹑浙北之地)產銅﹐濱海地區產鹽﹐吳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鑄錢﹑煮鹽﹐所鑄錢流通於整個西漢境內。吳國以船運載﹐一船相當於北方數十輛車﹐有較高的運輸能力。吳國由於經濟富足﹐境內不徵賦錢﹐卒踐更者一律給予傭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文帝時﹐吳太子入朝長安﹐由於博奕爭執﹐被漢太子劉啟(即以後的景帝)以博局擊殺﹐引起了漢吳雙方的猜疑﹐吳王濞自此二十多年託病不朝。文帝為了籠絡吳王濞﹐賜以幾杖﹐允許不朝。吳王濞驕橫不法﹐以珠玉金帛賄賂諸侯王和宗室﹑大臣﹐企圖在政治上取得他們的助力。          景帝三年(前 154)﹐吳王濞起兵廣陵(今江蘇揚州)﹐有眾二十餘萬﹐還兼領楚國兵。他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並派遣間諜和遊軍深入殽澠地區活動。吳楚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派酈寄擊趙﹐欒布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齊﹑趙兵。曾經做過吳國丞相的爰盎﹐建議景帝殺晁錯﹐恢復王國故土﹐以換取七國罷兵。景帝在變起倉猝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一建議﹐處死晁錯。暫時居於優勢的吳王濞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東帝”的地位﹐拒不受詔﹐戰事繼續進行。          在吳楚軍西向攻取洛陽的道路中﹐景帝弟劉武的封國梁國橫亙其間。吳楚軍破梁軍於梁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當時周亞夫率漢軍屯於梁國以北的昌邑(今山東鉅野東南)﹐他不救梁國之急﹐而以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截斷吳楚軍的糧道﹐使其陷入困境。吳軍多是步兵﹐利於險阻﹔漢軍多是車騎﹐利於平地。戰事在淮北平地進行﹐吳軍居於不利地位。梁國又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吳軍無法越過。吳軍北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境)周亞夫軍營求戰。結果吳軍一敗塗地﹐士卒多饑死叛散。周亞夫派精兵追擊﹐吳王濞率敗卒數千遁走﹐退保長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蘇鎮江)。漢遣人策動吳軍中的東越人反吳﹐東越人殺吳王濞。楚王戊也軍敗自殺。吳楚叛亂起於正月﹐三月即告結束。          在齊地﹐膠西等王國兵圍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膠西﹑膠東﹑淄川﹑濟南諸王或自殺﹐或伏誅。齊王將閭為漢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預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自殺。在趙地﹐趙王遂撤兵堅守邯鄲﹐酈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吳楚兵敗﹐也不肯入漢邊助趙。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共同引水灌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遂自殺。          七國之亂的平定﹐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子弟為大國所引起的矛盾﹐並為漢武帝以“推恩策”(見推恩令)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永嘉之亂  五胡亂華的序幕是匈奴人劉淵之建立漢國和稱王稱帝,而其鄭士開端則應推「永嘉之亂」。永嘉之亂指的是永嘉五年(三一一年)匈奴族所建立之「漢」國兵陷洛陽、擄懷帝北歸的變亂,它決定了西晉覆亡之命運。  茲將永嘉之亂和西晉滅亡的背景、經過略述如下:  一、胡人內徒,劉淵稱帝:東漢以後,匈奴、羯、鮮卑、氐、羌    等西、北邊境的胡族逐漸內徒,與漢族雜居,其中匈奴人是    最為強大、首先稱王的。東漢時,北匈奴在漢軍的打擊下逐    漸西遷,而南匈奴則相率內徒並歸順於朝廷。後來因全國割    據混亂,并州的匈奴族首領遂擁眾據土,「張雄跋扈」。他    們自稱是兩漢皇室之後,打著恢復漢朝的旗號起而反晉。永    安元年(三○四年),正當晉室諸王還在自相殘殺之際,匈    奴人劉淵在離石(今山西離石)稱大單于,旋遷至左國城(    在離石北),稱漢王(三○四 -- 三一○),建元元熙。至    永嘉三年(三○八年),劉淵更進一步稱帝,定都於平陽(    今山西臨汾西)。  二、洛陽陷落,懷帝被擄:劉淵在建國之後,即屢屢派兵攻晉,    佔領了上黨、太原、河東、平陽等郡,後又派其兒子劉聰、    族子劉曜等進攻西晉首都洛陽,使京師大為震動。永嘉四年    (三一○年),劉淵死,子劉和嗣之,不久和弟劉聰殺和而    自立為帝(三一○ -- 三一八)。永嘉五年(三一一年),    劉聰派劉曜(? -- 三二九)、石勒(二七四 -- 三三三)    等將兵進攻西晉,打進了洛陽,晉懷帝也被擄北上。「曜等    遂焚燒宮廟,逼辱妃后,......百官士庶死者三萬餘人。帝    蒙塵於平陽」。因此事發生於懷帝永嘉年間,故史稱「永嘉    之亂」。  三、愍帝出降,西晉覆滅:永嘉七年(三一三年)初,懷帝在平    陽被劉聰所殺。不久,愍帝鄴(三一三 -- 三一六)在長安    即位。建興四年(三一六年),劉曜率匈奴兵攻北地,晉師    不戰而潰。劉曜又逼京師,使內外斷絕,長安飢甚,人相食    ,死者大半。是年十一月,「(愍)帝乘羊車,肉袒銜璧,    輿櫬出降」,西晉至是遂亡,國祚僅歷五十一年即告終結。  西晉統一全國為時短暫,其速亡之原因約有如下數端:  (一)驕奢淫逸,政風敗壞:晉武帝靠父祖之權勢,輕易奪得天     下,即位後即荒淫奢侈,後宮粉黛逾萬。世族豪門憑門第     為官,競以奢華為榮。故西晉一代之政風,自始至終、自     上而下,極度頹廢腐敗,其國祚短促之因早已種下。如傅     咸曾對武帝忠告,云「奢侈之費,甚於天災」,「今者土     廣人稀而患不足,由於奢也」。  (二)分封失當,導致內亂:晉初復行分封之制,委諸王以軍政     大權,終成外重內輕、強枝弱幹之勢,釀成連亙十數年的     八王之亂,遂使晉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三)武備不修,制胡無方:武帝盡罷州郡之兵,使地方力弱、     武備不修。對內徒之胡人既未採取善策,又諸般虐待,甚     至徵之為兵,致令五胡坐大、群起亂華。  (四)天災頻連,民不聊生:自惠帝起,中原慘歷戰亂,加以北     方連年災荒,民生凋敝,社會殘破,於是流民起義四起,     大大削弱了西晉的統治,也給五胡以可乘之機。據載,在     永嘉之亂前一年,京師大饑,「荒饉日深,殿內死人交橫     」,京畿重地猶如此,其他地方之慘則可想而知。  西晉是繼西周之後,另一個直接亡於異族入侵的大王朝,同時又是繼秦朝、新朝之後第三個速亡的中央統一政權。或謂司馬炎同王莽、曹丕一樣,均藉欺侮孤兒寡婦而攫取政權,故非自身被民所殺、即子孫被篡或被俘,迅即覆亡,沒有好結局。不過如果我們撇開上面的具體分析,也捨棄因果報應之說,大致可以說西晉如秦一樣,因承接混亂局面而統一全國,歷史負擔太重,政權一時不易鞏固,故很難擺脫夭壽的結局。靖難之役明初﹐燕王朱棣(即明成祖朱棣)以“靖難”為名而發動的爭奪皇位的戰爭。始發於建文元年(1399)。四年﹐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蹤﹐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明太祖朱元璋為禦侮防患﹐在位期間曾兩次分封諸子為藩王。藩王各擁重兵﹐坐鎮一方﹐其中尤以秦﹑晉﹑燕﹑寧諸王勢力最強。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標病故﹐繼立為皇太孫的朱允炆對諸王勢大難制深感懮慮。洪武晚年﹐功臣宿將被誅殺殆盡﹐北方軍事均以諸王主之。不久﹐秦王朱
圖片參考:http://192.192.96.173:8080/web34m/FontImage/C/HZ/W03984.Bmp
與李景隆開金川門降燕﹐南京城陷﹐宮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終。          朱棣下南京後﹐自即皇帝位﹐下令大索齊泰﹑黃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餘人﹐榜其名曰奸臣﹐大行屠殺﹐並實行族誅之法﹐族人無少長皆斬﹐妻女發教坊司﹐姻黨悉戍邊。朱棣還令盡復建文中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於恢復祖訓。          此役是明初圍繞皇權鬥爭日趨激化的必然結果。朱棣以強藩起兵奪取皇位後﹐北方不再有強藩存在。遂繼續實施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並改革中央行政機構﹐建立廠衛﹐繼又遷都北京(見永樂遷都)﹐使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2005-09-01 13:27:4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他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WWWTS777.NET

2014-10-12 20:49:2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阿葉 1 · 0 0

這種東西只要搜尋網路不就都可以找的到嗎??

2005-09-02 07:44:0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潛龍子 7 · 0 0

a七國之亂--文景時代 諸侯跋扈 此時文帝採溫和手法削弱諸侯勢力 到景帝時期 採晁錯建議武力削藩 引起諸侯不滿 七國反抗 後來被周亞夫平定 武帝時採推恩眾建 使諸侯國土更小 勢力更小 走上中央集權之路b黃巾之亂--在東漢末年時 宦官與外戚的爭鬥已屢見不鮮 政治已敗壞 人心怨聲載道 此時天災頻仍 野心家-張角便利用太平道之名 以妖術傳道 黃巾為標識 與宦官勾結 散布謠言 過了數月才討平 不過也使東漢氣數已盡c八王之亂--地方諸侯勢力尾大不掉 此時賈后專權 八王起兵反抗 後來惠帝被弒 懷帝即位 亂事終告結束 間接造成西晉滅亡d永嘉之禍--八王事件後 晉無餘力應付匈奴部劉淵 在東海王司馬越喪禮 幾十萬軍民護送隊伍被石勒追上 晉朝主力就不見了「永嘉之禍」:晉懷帝永嘉五年匈奴人攻陷洛陽,懷帝被俘,官民死傷無數,史稱永嘉之禍e淝水之戰--這是東晉和前秦的一場重要戰役 自從西晉從北方滅亡後 北方就陷入了五胡亂華的複雜情況之下 當時前秦符堅勢力漸起 於是統一了北方諸國 此時符堅的野心興起 想要統一整個中國 便屢次南下侵略東晉 南方的謝玄領導了一批北府兵 在在都挫敗前秦想要南下的野心 在最後符堅親率南下 想一次打敗東晉 雙方在淝水一帶激戰 演變到最後 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 前秦敗逃往北 北方又再度分裂f侯景之亂--在南朝後期 士族已經開始漸漸迂腐 造成了士族的極端脆弱和無能 侯景便在此時起兵叛亂 於549年攻破建康 梁武帝被困餓死 又陸續派軍在三吳地區大肆燒殺搶掠  侯景之亂使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擊 南方政權損失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北強南弱之勢造成g靖難之變--明惠帝即位後 深感不安 因為在各地駐守的諸侯們 大多都是他的長輩 因而採用削藩的政策 用以加強他本身的權力 此時駐守在北京的燕王朱棣 聽聞此消息 便積極籌兵 準被南下南京征伐惠帝 激戰了4年 最後惠帝燒了皇宮 人便不知去向 朱棣便即位 史稱明成祖整個亂事的大比較--B.共通點--a.宗室之亂--靖難之變.七國之亂.八王之亂b.導致亡國--永嘉之禍(西晉)黃巾之亂(東漢)淝水之戰(前秦)  c.外族入侵--永嘉之禍d.亂事過後 國力更加富強--七國之亂(漢武帝)靖難之變(明成祖)e.因封建制度引起的亂事--靖難之變(因明惠帝削藩 明成祖起兵反抗 明成祖獲勝)七國之亂(因漢景帝採晁錯武力削藩 引起7國諸侯不滿 起兵反抗 )八王之亂(地方諸侯勢力尾大不掉 此時賈后專權 八王起兵反抗 後來惠帝被弒 懷帝即位 亂事終告結束 間接造成西晉滅亡)

2005-09-02 02:19:2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7 · 0 0

我照順序簡略介紹一下
七國之亂發生於漢景帝 文景時代,雖是西漢治世,但由於同姓諸侯日益強盛,對朝廷也
漸漸驕恣跋扈。漢文帝採溫和手段來達到削減諸侯的目的。漢景帝採
 錯建議,削楚、趙、膠西諸王封地,吳王劉濞以殺 錯為名,首先
反叛,楚、趙、膠西、膠東、菑州、濟南等六國相繼反叛,即為「七
國之亂」,結果被太尉周亞夫平定,只三個月。漢景帝乘機收回諸侯
政權。漢武帝時,推行「推恩眾建」,諸侯國土更小,行政權直接由
朝廷行使,這是漢走上中央集權大帝國的重要過程。

黃巾之亂-鉅鹿人張角,信俸黃老,以妖術傳道,稱為「太平道」自已稱為
「大賢良師」;他用符咒治病,騙誘人民達數十萬,遍布青、徐、幽
、冀、荊、揚、兗、豫八個州。張角和眾徒以黃巾為標識,與宦官勾
結,散步謠言,陰謀造反;並到處殺人打劫,全國受黃巾禍害者,逐
漸增多。東漢靈帝大懼,赦免黨人,以皇甫嵩等為將,用了數月時間
,才討平;但黨仍在河北一帶作亂,達十年之久。

永嘉之禍---永嘉之亂指的是永嘉五年(西元311年)...
匈奴族劉淵在建國後,即屢屢派兵攻晉,佔領了上黨、太原、河東、平陽等郡後...
又派兒子劉聰,及劉曜、石勒等將兵進攻西晉,打進洛陽,晉懷帝也被擄北上。
「曜等遂焚燒宮廟,逼辱妃后,......百官士庶死者三萬餘人。帝蒙塵於平陽」。
因此事發生於懷帝永嘉年間,故史稱「永嘉之亂」。
兵陷洛陽、擄懷帝北歸的變亂,它決定了西晉覆亡之命運。

晉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強徵北方各族人民,組成八十七萬大軍南下,想一舉滅掉東晉。苻堅先派他弟弟苻融率軍二十五萬為先鋒,從長安向東進發。九月苻堅親率大軍進駐項城,而苻融之先鋒亦已抵潁口,並向東晉在淝水西岸的重鎮壽陽展開進攻。東晉遂派謝玄等統率北府兵八萬將士迎戰苻堅;另派水軍五千增援壽陽。惜壽陽失守,水軍部隊只得在離洛澗二十里處駐紮下來。苻堅得知秦軍攻下壽陽,便把大軍留在項城,只率八千輕兵趕至壽陽。他自以為勝利在望,便派朱序去勸晉軍投降。但朱序卻將秦軍之細實告知晉軍。晉軍將領謝玄根據朱序所報部署,突襲駐在洛澗的秦軍前哨陣地,殲滅秦軍萬餘人;接著晉主力挺進至淝水東岸,與秦軍對峙於淝水。苻堅登上壽陽(今安徽壽縣)城樓,見晉軍陣營嚴整,又遠望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晉軍,心中畏懼。當時秦軍貼水佈陣,謝玄要求秦軍稍退,讓晉軍渡過淝水進行決戰。苻堅以為可以乘晉軍半渡時進行偷襲,便一口應允。豈料秦軍皆是強徵得來的烏合之眾,人心浮動,將士厭戰,加上從前的晉軍降將朱序乘機高呼:「秦軍敗了。」於是秦軍一退而不可復止,東晉軍隊乘勝追擊,大敗秦軍。苻堅在逃跑途中,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戰爭結果,晉軍以少勝多,前秦政權很快瓦解,東晉得於偏安江左。

侯景之亂))

南朝後期,門閥士族統治開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經變為一個失掉統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階層,對於任何政治風浪的衝擊,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碼的應變能力。侯景原為東魏大將,於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投降梁朝,駐守壽陽,不久起兵反叛,於三年(549年)攻破建康,梁武帝被困餓死。侯景進入建康後,「悉驅城市文武,僳身而出」,「交兵殺之,死者三千人」,又「縱兵殺掠,交屍塞路」(《南史‧侯景傳》)。長期的腐朽寄生生活,造成了士族的極端脆弱和無能。他們「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羸氣弱,不耐寒暑,坐死倉猝者,往往而然」(《顏氏家訓‧涉務》)。侯景又陸續派軍在三吳地區大肆燒殺搶掠,直到簡文帝大寶二年(552年),才被陳霸先、王僧辯所擊敗。

太祖死後,太孫允炆即位,改年號為建文,史稱明惠帝。惠帝為人仁慈,但英明果斷不足。當時諸王強大跋扈,所以惠帝就接受齊泰等人的建議,進行削藩的工作,目的在收回諸王的兵權。

燕王棣不滿兵權被削,就藉口要清除惠帝身旁的小人,舉兵起來反抗。經過三年的作戰,在內廷太監的接應下,攻下南京。惠帝失蹤,燕王篡位為帝,改年號為永樂,史稱明成祖。

燕王起兵抗命篡位為帝,歷史上稱此事件為「靖難之變」。所謂「靖難」也就是平定內亂的意思。

2005-09-01 13:35:1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