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我要長恨歌的賞析, 版本越多越好, 新譯唐詩三百首的賞析我不要因為我已經有了!!!網站或直接貼上皆可!!!
10點喔.............................................

2005-08-25 18:50:39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再多些!!!再多些!!!
因為要考試, 所以資料多, 有不同的想法, 可以考高分

2005-08-25 18:59:02 · update #1

4 個解答

長恨歌賞析:
這篇長詩分為五段.
第一段自「漢皇重色思傾國」起至「不重生男重生女」止,寫安史之亂前的李隆基對楊玉環的寵愛,楊玉環被選做貴妃,生活享受奢華到了極點,弟兄們高官厚祿,
連姊妹們也沾了光,作者意在揭露隆基的荒淫無道,引起了變亂的事件,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便伏下了這個根,第二段從「驪宮高處入青雲」到「不見玉顏空死
處」,是寫逃難中楊玉環被勒死前後的情況,當時局勢變動,安祿山造反,下一年,便陷洛陽,李隆基和楊玉環逃到四川去,由於群情激憤,幸蜀隊伍走到馬嵬波的
時候,不肯前進,要求懲辦禍國殃民的楊國忠和楊玉環,玄宗沒辦法,只得將楊貴妃賜死,這就是史上所載的馬嵬之變,由「君臣相顧盡霑衣」,至「魂魄不曾來入
夢」為第三段,此段寫玄宗亂後回京,一路上繼續想念楊玉環,回宮以後,更是觸景生情,時時刻刻引起悲感,感懷不已.
第四段則由「臨邛道士鴻都客」到「梨花一枝春帶雨」寫一個四川道士到京城來,自稱有法術找到楊玉環,玄宗便命他升天入地去找她,結果,打聽到東海裡的仙山
有一個叫太真的仙女,疑惑她就是楊玉環,最後找到了,並和他面談,第五段由「含情凝睇謝君王」到篇末,記楊貴妃的話,說明她也忘不了玄宗對她昔日的恩情,
於是託道士帶回一股鴛鴦釵,給玄宗做紀念,又說了一件秘密的往事,那就是在一個七夕的晚上,玄宗和她在長生殿上,許下愛情的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
為連理枝,但是,事實上,他們終不能同偕白頭,而有天人永隔之恨.
長恨歌的藝術價值很高,作者把敘事和抒情兩種手法結合起來完美的應用在這首長詩上,塑造了典型,使之鮮明突出,無論是寫一個人物或是述述一件事,都能深深
地打動人的心弦,引起人的共鳴,總結此詩的藝術技巧大約有下列數點:

運用抒情詩所擅長的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如描寫楊貴妃初見玄宗時的美麗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如用﹁梨花一枝帶春雨」來形容當時楊貴妃在所謂仙山中的一種寂寞哀怨的情態.


通過景物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思想感情與心理狀態,如「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這裡通過月色和鈴聲給予玄宗的特殊感覺,表現出玄宗當時悲痛的心情,又如「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
淚垂?」寫出唐玄宗的觸景傷情,對貴妃的懷念.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這裡又寫出玄宗的冷落孤寂,徹夜相思,表現出他對愛情的真摯.

敘史實的概括、簡潔、當想到和故事有密切關係的安史之亂時,只用「漁陽瞽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表示了動亂,又用「天旋地轉迴龍馭」來說明戰亂平息,這些概括性很強的句子,都顯的精鍊,簡潔而且使全詩的情節保持了和諧之美.

語言平易淺近,不管在這首詩裏,故事情節有許多變化,但詩人卻能用靈活流利的淺近辭句,曲折如意的表達出來. 而且全篇很少用典故裝飾,此外還應用了充滿文間文學愛情的比喻,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等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文字的感染力.

2005-08-25 22:37:1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hanklee1 7 · 0 0

第三個回答者, 這是你的暑假報告吧~

2005-08-26 16:56:1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一、前言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從小就常常聽到或看到這兩句話,或出現在電視劇,或出現在小說,可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只覺得念起來滿溜的,卻完全無法理解其中的意涵。念高職的時候,對中國詩詞漸漸發生了興趣,在閱讀一些唐詩時,才知道這兩句話原來是出自<長恨歌>,也曾試著將它背下來,不過卻只是為了炫耀而已。

高職四年級時,不可避免的,我也投入了升學考試的行列,在補習班時,曾有一位老師將白居易的<長恨歌>和吳偉業的<圓圓曲>並稱為中國有史以來寫女性寫得最美的兩首詩,又再度勾起了我對這首詩的興趣,可惜接踵而來的考試、測驗,讓我一直抽不出空來讀它。一直到四年後的現在,我進了中文系,當文學史老師告訴我們要做學期報告時,我的腦中立刻浮現<長恨歌>這三個字,心想,終於可以了確一番心願了!

歷來,有許多的人將<長恨歌>認為是一首史詩,並且認為其中含有諷喻的成份,但個人一向不喜歡這種說法,雖然由「漢皇重色思傾國」和「從此君王不早朝」等詞句中,不難發現白居易對於唐明皇只重女色的指責,但是這在<長恨歌>全首當中,只佔寥寥數句,比例甚低,而有更大的部分是在描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個人認為<長恨歌>之所以為美,之所以風行,乃在其中對於唐明皇和楊貴妃兩人愛情的描述,因為一般百姓對於政治可能不會有太大的瞭解,但是愛情,卻是人人都有機會懂。因此,若讓我來說,我會將<長恨歌>歸類於愛情詩,畢竟,在我第一次接觸到它時,深深觸動我心絃的,是李、楊兩人的愛情,而不是白居易對政治的諷喻。

正因為這樣,本篇文章,首先論白居易作長恨歌的原因,再用愛情詩的觀點為主,來探討<長恨歌>中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並且配合唐代其他有關李、楊兩人故事的詩歌以及一些史實來研究。說到研究<長恨歌>,那麼不可不讀陳寅恪先生的《元白詩箋證稿》,這本書的第一章中,對白居易<長恨歌>有詳盡的研究及解說。本篇文章只就個人的觀點,對<長恨歌>做另一個角度的解讀,當然,由於本人還是學生,觀念及才識難免有不足之處,尚請各位前輩學者,不吝指正。

二、白居易創作長恨歌的動機

  談到<長恨歌>,就會馬上令人聯想到陳鴻的<長恨傳>,其實,<長恨傳>和<長恨歌>是二而一的關係,讀<長恨歌>而不讀<長恨傳>,總是讓人感覺少些了什麼似的,而對於白居易作長恨歌的動機,<長恨傳>中有這樣的描寫: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樂天自校書郎尉于盩屋。鴻與瑯琊王質夫家於是邑,暇日相攜遊仙遊寺,話及此事,相與感嘆。質夫舉酒於樂天前日: 「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樂天因為<長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於將來者也。歌既成,使鴻穿傳焉。世所不聞者,予非開元遺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在。今但傳<長恨歌>云爾。 [1]

  這段話說明了<長恨歌>的創作是白居易和陳鴻、王質夫三人遊仙遊寺時,談論到唐明皇與楊貴妃兩人的愛情故事,心生感嘆,王質夫擔心這件「希代之事,如果沒有一個「出世之才」將之記錄下來,那麼就會「與時消沒,因此要求白居易作<長恨歌>。這麼看來,白居易作<長恨歌>彷彿是應王質夫的要求而作,但是我們若從詩人的內心世界來看,恐怕並非如此。在陳鴻的<長恨傳>中,很明顯的寫出白居易到達盩屋的時間是在元和元年的十二月,那麼可以推算出他們遊仙遊寺的時間不是元和元年的冬天就是元和二年的春天。再者,用常理推斷,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幾個好友相聚,大半是圍著爐火,或飲酒,或喝茶,恐怕不會相攜出遊, 因此時間是在元和二年春天的機率大一些。

  試想,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和好友共遊名勝,這件事情本身就能讓人有寫詩的念頭,再加上談到悽美的愛情故事,不禁深深的觸動詩人的心絃,當是之時,白居易三十五、六歲(元和元年白居易三十五歲),心中正是充滿著熱情,此外,由於唐人晚婚,白居易當時尚未結婚(白居易是到元和三年三十七歲時才結婚),再加上青年得意,因此難免對愛情有著美麗的憧憬,毛詩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若不是心中對愛情有著深深的感觸,實在很難令人想像如何能夠寫出這樣一首美麗的詩歌。

再者,白居易本身才華洋溢,以作詩為己任,並且對於當時的詩壇頗不以為然,在與元九書中曾這樣寫著:「僕常痛詩道崩壞,忽忽憤發,或食輟哺,夜輟寢,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2]可見白居易很想在詩歌的創作上有一番作為,並且非常自負於自己的才華,因此,當王質夫說: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這句話時,白居易由於自負自己是「不世之才」,也認為自己能夠使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透過他的生花妙筆而更加生動,流傳萬世,所以就動筆寫了<長恨歌>。從這幾點看來,我們可以說,白居易創作的動機是在美麗的風景,美麗的故事,美麗的戀情之下,而白居易作<長恨歌>,不但是要傳頌李、楊兩人的愛情故事,更希望透過自己的創作,能讓這個故事更出色、更感人。

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中曾說道:

自來文人作品,其最能為他人所欣賞,最能於世間流播者,未必即是其本身所最得意,最自負自誇者。若夫樂天之長恨歌,則據其自述之語,實係自許以為壓卷之傑構,而亦為當時之人所極欣賞,且流播最廣之作品。此無怪乎歷千歲之久至於今日,仍熟誦於赤縣神州及雞林海外 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元徽之白氏長慶集序中語。)也。 [3]

  白居易在「編集拙詩成十五卷因題卷未戲贈元九李二十」詩中曾說:「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每被元老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4]在首句中就標出了<長恨歌>,把<長恨歌>和他的得意作品<秦中吟>並稱,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長恨歌>在白居易心中的份量,可以看出白居易欲以<長恨歌>而聞名詩壇的用心。也的確,在白居易的創作下,把唐明皇和楊貴妃兩人的愛情故事將之美化, 給予它一個全新的風貌,是古詩中唯美唯情的偉大作品,也正是由於他將感情投注於其中,<長恨歌>才能流傳千古,因為一切客觀的環境都可能會改變,只有人們的感情,是亙古不變的。

三、從楊玉環入宮談起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揚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王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今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5]

  <長恨歌>一開始即用「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幾句話來說明當時唐明皇和楊貴妃兩人的背景。有人認為白居易在此用「漢皇重色思傾國」,是在責備唐明皇重色而不重賢,而個人認為,白香山此言或許真帶有這種意味在,但是在另一方面,這卻是兩個人美麗愛情故事的開端。一個是「御宇多年求不得」的君王,期待著一段美麗愛情的到來,一個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少女,在默默等待生命中注定的因緣,這是多麼美的一件事啊!

  但是事實上,玄宗李隆基和楊玉環的關係並不是像白居易所描寫的這樣,楊玉環在入宮之前,原是壽王李瑁的王妃,而李瑁,則是玄宗的第十八子,也就是說,楊玉環本來是唐玄宗的兒媳婦。此外,玄宗本身也不是真的多年來都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女人,相反的,他的寵妃還真不少,除了不得寵的皇后外,還有王氏妃、武惠妃、趙麗妃、皇甫德儀、劉才人以及後來和楊貴妃爭寵的梅妃,甚至在有了楊貴妃之後,還喜歡上楊玉環的姊姊們,其中尤以號國夫人最得玄宗寵愛。

  因此,李、楊兩人的結合,事實上是伴隨著一段「翁媳成婚」的宮廷醜史,這點白居易在<長恨歌>中雖不加以揭露,但是由唐人的其它詩歌當中,卻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李商隱的<龍池>就這樣的寫著:「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眾樂停。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 [6]壽王為什麼醒著呢?恐怕是有心事吧!他的心事是什麼呢?大概是察覺自己的父親喜歡上楊玉環了吧!皇帝的權威,是不可違的,一想到這點,你說壽王怎麼睡得著呢?

  但是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卻不這麼寫,為什麼呢?有人說白居易此舉是「為尊者諱」,像宋人趙與時《賓資錄》卷九就說:「白樂天<長恨歌>書太真本未詳矣,不為魯諱。然太真本壽王妃,顧云「楊家有女」云云,蓋宴暱之私,猶可以書,而大惡則不容不隱。」 [7]史繩祖《學齋佔畢》卷一也說:「唐明皇納壽王妃楊氏,本陷新臺之惡,而白樂天所賦<長恨歌>則深沒受壽邸一段,蓋得孔子答陳司敗遺意矣。《春秋》為尊者諱,此歌深得之。」 [8]這兩段記載都認為白居易之所以不明寫是因為為尊者諱的緣故,於此,還受到不少學者的批評,認為白居易這樣寫法並不恰當。而白居易本人到底知不知道此事呢?他應該是知道的,因為在<長恨傳>中有這樣的記載:

宮中雖良家子千數,無可悅目者,上心忽忽不樂。時每歲十月,駕幸華清宮,內外命婦,炤炤景從,浴日餘波,賜以湯沐,春風靈液,澹蕩其間;上心油然。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楊玄琰女於壽邸。…………明年,冊為貴妃,半后服用。由是冶其容,敏其詞,婉變其態,以中上意。上益嬖焉。 [9]

這段記載明明白白的寫出楊玉環是出於壽王邸,但是白居易為什麼要這樣寫呢?真的是想替玄宗隱瞞嗎?我想應該不是,個人認為,白居易的這種寫法,無非是想把<長恨歌>塑造成一首悽美的愛情詩,而不是一首敘事詩,因此,事實是怎麼樣,他不理會,他所要創造的是<長恨歌>中的李隆基和楊玉環,而不是歷史上的唐玄宗和楊貴妃。詩人心中自有他的世界,而詩歌正是他自我世界的表達,或許白居易心目中的唐玄宗和楊貴妃,正是他在<長恨歌>中所描寫的那樣也不一定。再者,在這個世界上多的是結成夫妻但卻彼此不相愛的情形,以現在這種這麼開放的社會中尚有這種事存在,何況是古代呢?

  因此,我們何不把它想成在這之前,唐玄宗的那些姬妾都不是他具正的所愛,他尋尋覓覓,只為了尋求真愛,但卻「御宇多年求不得」。而楊玉環下嫁壽王,其實也非自己所願,她一點也不喜歡壽王李瑁,卻在「初長成」時,就被壽王把她迎娶入門「養在深閨」,這樣解釋是不是也可以呢?

  一直到玄宗在宴會中看到楊玉環,剎那間發覺她就是自己日日夜夜所期盼、所想要的那個女人,於是就想盡辦法,用盡各種手段,讓她能夠「一朝選在君王側」,或許他的手段稱不上君子,甚至是一種亂倫的行為。但是瓊瑤小說中不也常常出現弟弟愛上兄嫂,學生愛上老師,十六七歲的小姑娘愛上四五十歲的有婦之夫,這一類的情節嗎?而這和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雖然不盡同,但也有類似之處吧!由此觀之,當愛情如海嘯般襲來時,是會使人失去理智的,在這個時候,一切世俗的規範在情人的眼中都不存在,他們唯一知道的是,他愛她,她也愛她,一般的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從小養尊處優,天下大權操之在我的皇帝呢?而另外一方面,楊玉環果真是被逼入宮的嗎?恐怕也未必,雖然皇帝的聖旨是不可違背的,可是我們試想,一名女子在被逼迫離開自己的丈夫時,面容想必是枯槁憔悴的吧!又怎麼可能「回眸一笑」呢?就算是懼怕皇帝而強顏歡笑好了!那種笑是裝出來的,是生硬的,斷不可能「百媚生」而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不是嗎?由這兩句詩,我們可以想像,當時楊玉環的笑是出自內心的,也只有從內心發出的笑容,才是真正美麗的笑容。當初周幽王希望從褒姒臉上看到的,想必就是這種由內心發出的笑容,而能夠「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10]的笑容,我想,也是這種笑容吧!能夠發出這種笑容的女人,說她是不快樂的,你相信嗎?此外,在這娌不禁要好好稱讚這兩句詩,「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讓我們彷彿也能夠見到楊玉環的美,她的一笑,就能夠生百媚,就足以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可見她是多麼的美麗動人啊!一笑就能夠這樣,那麼兩笑、三笑還得了!所以她一個人可以抵過六宮的嬪妃,從一,到百,到六宮,把數字的邏輯運用得多麼恰當。

  春寒賜浴華清池」開始,是描寫楊玉環入宮後受寵以及唐明皇和楊貴妃兩人宴遊享樂的情況。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被召至驪山的離宮,當晚玄宗要召幸楊玉環,特別讓她在離宮十八處浴池中的「妃子池」沐浴,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將這幅景像描述得很清楚,「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讓我們一閉上眼,就能夠看到在氤氳的煙霧中,楊玉環泡在溫泉裡,當她用雙手舀起水淋到身上時,水珠從她雪白的肌膚上滑了下來,讓人分不清楚到底是溫泉水滑,還是楊玉環的肌膚滑。有一種溫泉洗完後會讓皮膚有滑滑的感覺,楊玉環那時候洗的是不是這種溫泉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不論是那種溫泉水,遇上「膚如凝脂」的楊玉環,都會變滑。

至於「侍兒扶起嬌無力」一詞,更是將泡過溫泉的那種感覺給寫了出來,泡過溫泉的都知道,當我們泡完溫泉之後,全身會酥酥軟軟的使不上力,而楊玉環這個美女想必更為嬌弱,因此需要侍女在旁邊幫忙扶著,這是很正常的事,而且很有趣的是,當我們看到這句詞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覺得是好幾個侍女在服侍楊玉環,而不是只有一個,至於是幾個侍女,白居易在詩中並無明說,不過依照常理推斷,以楊玉環當時的身份,至少兩三個侍女是跑不掉的,此外,這個「扶」字也用得頂好,它結人的感覺就是楊玉環輕輕的被侍女扶著,而不是癱在那裡,像喝醉酒的人一樣被人家撐著,所以說,我個人一直同意詩不能翻譯這種說法,因為中國字是多義性的,詩歌的意境更是深遠,如果硬要把詩歌給翻成語體文,那麼將失去許多韻味,就拿「溫泉水滑洗凝脂」這句來說吧!像上面所說的,它的滑,可能是指溫泉的水滑,也可能是指楊玉環的皮膚滑,更可能是兩者皆滑,亦可能是皮膚滑而讓水也跟著滑起來,可是一翻成語體文,就只拘限於一種意思,而不再復有多義性了。

唐玄宗自從得到楊玉環之後,高興極了!因此成天的和她一同玩樂,甚至荒廢了政事,「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充分表達了兩人貪戀沉溺的情況,玄宗之所以不上早朝,是由於貴妃之故,有人說白居易此句的用意是在斥責唐玄宗,但是以人性來說,熱戀中的兩個人,眼中那有國人世人的存在呢?再加上兩人初相遇時,楊貴妃二十七歲,唐玄宗卻已經將近六十歲,唐玄宗不是白癡,不可能做長生不老的白日夢,因此他自己也知道能夠和楊貴妃相處的時日已無多,臨老才找到自己的真愛,自然要好好的把握每一刻,所以貴妃才會「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其實這種情形是很正常的,拿時下的一般青年男女來說吧!熱戀時無不如膠似漆,難分難捨,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時可以在一起,因此有的人上課時不聽講而在綿綿細語,有的人乾脆撬課跑去約會,有的人半夜不睡覺講一整晚電話,甚至還有人為了和女朋友在一起而故意不畢業,在他們的眼中,沒有什麼事比兩個人在一起還重要。而唐玄宗,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未必真的日理萬機,而是把一切事務都交給大臣們去辦,何況在當了三十年的太平皇帝之後呢!作家倪匡曾藉著小說中人物之口,直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何必朝朝暮暮」這兩句詩狗屁不通,他認為,人的一生時間有限,浪費了一秒就少一秒,何況是在情人之間,所以應該爭取每一秒的時間在一起,我想,唐玄宗當時的想法應該也是這樣吧!正因為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感情是一段難分難捨的真情,所以才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不然,他大可把楊貴妃拿來當作消遣洩慾的工具,以他堂堂皇帝之尊,如果真的這麼做,也沒有人會把他怎麼樣,搞不好還會有人稱讚他以國家社稷為重,以兒女私情為輕,是個明君呢!

  至於楊貴妃受寵的詳細情形到底是怎麼樣的呢?這點從一個小地方就可以看出來。據說楊貴妃從小就喜歡吃荔枝,一直到進了宮裡也是一樣。大家都知道,荔枝性喜溫暖,因此大陸的荔枝主要是生產在福建和廣東,但是這兩個地方離都城長安實在太遠了,因此唐代進貢的荔枝大多是來自於離長安較近的四川,當時離長安最近的荔枝產地就是涪州(今天的四川涪陵),其次是成都、眉山、戎州和瀘州一帶,這些地方雖然說離長安較近,但是也有好一段路,拿最近的涪州來說吧!距長安也有六、七百里,眉山則更遠,約有一千里。可是就是因為貴妃愛吃荔枝,玄宗一聲令下,下面的人就要想盡辦法儘快送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中的第一首就這樣寫著:「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11]《新唐書‧后妃傳》中也記載著:「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12]連貴妃喜歡荔枝這種小事,都這麼大費周章了!更何況是其他的事呢?貴妃之受寵情形,由此可見一般。

而貴妃的受寵,連帶的,讓楊氏一門也沾了不少光,唐玄宗天寶四年,正式冊封楊玉環為貴妃,接著,貴妃的伯父玄珪,被封為光祿卿銀青光祿大夫,已故的父親玄琰,被追贈為濟陰太守,母親李氏受封為隴西郡夫人。至於他的兄弟姊妹,胞兄楊銛,受封為殿中少監,堂兄楊錡,受封為駙馬都尉,由貴妃作主,將大華公主指婚楊錡。後來又將堂兄楊釗安排進宮,也就是後來封相更名的楊國忠。而她的三個姊姊均被封為國夫人,長姊被封為韓國夫人,二姊被封為號國夫人,三姊被封為秦國夫人,正如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寫的:「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從上面兩段我們可以發覺,唐玄宗為了楊玉環所做的事,確實是有些許過分之處,就拿運荔枝一事來說吧!不知道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死了多少人,卻只是為了滿足貴妃的口腹之慾。另外,把和貴妃有關的人等,一一都加官進爵,這也是於理不合的事情,在政治上來說,講求適才適所,而貴妃的那些親戚說實在的,不見得有什麼才能,卻因為皇帝的愛烏及烏,而得以封侯拜相,這也難怪後來的安史之亂,會有「六軍不發的情形發生了!可是我們換個角度來想,當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的時候,為了那個女人可以付出一切,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論古今中外都是這樣。就拿前面說過的周幽王來說,他為了搏褒姒一笑,不借用烽火來招致諸侯,以致亡國,而被人所恥笑,可是在外國,卻也有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事蹟,還被傳為佳話,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而有不同的評價,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愛情本身並無二致,所不一樣的,是人們看事情的眼光,若真的硬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只能說周幽王後來被滅了!而溫莎公爵卻是把位子讓出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樣而已。在歷史上,多的是那種為愛付出一切,甚至付出生命的行為,而以人性來說,人都是自私的,別人的生命再怎麼重要,也絕對比不上自己的生命重要,而愛情既然能夠讓一個人心甘情願的付出自己的生命,那麼,國家社稷、金錢地位又算什麼呢?歷史上固然有很多為了大義所在而拋棄兒女私情的人,而能夠這樣做的人,的的確確是偉大的人,但是,那些人的心中難道就不掙扎嗎? 就不痛苦嗎?如果在他們為了義理而放棄愛情的時候,一點都沒有猶豫,不會難過,那麼,我要說,他們那種愛情不是真正的愛情。

四、馬嵬坡之變,楊貴妃之死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王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蒐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霑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13]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起而造反,率所領部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各部兵馬,共十五萬人,自范陽南下,掀起了一長震憾大唐江山的歷史上有名的大叛亂一一安史之亂。這場戰役使得唐代後期的經濟不得不由北方轉到南方,自是而後,南方的經濟、人才均漸漸優於北方,直至今日,仍未能有所改變,對我國影響不可謂不大。而楊貴妃,也是由於這場戰役而被賜死馬嵬波,《新唐書‧后妃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及西幸至馬蒐,陳玄禮等以天下計國忠,已死,軍不解。帝乃遣力士問故,曰:「禍本尚在!」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瘞道側。」 [14]陳鴻的<長恨傳>上也這樣寫著:

及安祿山引兵向闕,以討楊氏為詞。潼關不守,翠華南幸。出咸陽,道次馬嵬亭,六軍徘徊持戟不進。從官郎吏伏上馬前,請誅晁錯以謝天下。國忠奉騖纓盤水,死於道周。左右之意未怏。上問之。當時敢言者,請以貴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之而去。倉皇展轉,竟就死於尺組之下。 [15]

從以上的記載來看,楊貴妃的死是由於「六軍不發」,也就是說將士們都認為楊貴妃禍國,因此要求殺了誤國的禍首,而皇帝在這個時候也「無奈何」,只好讓楊貴妃一死,以平眾怒。但是,在《新唐書》中,楊貴妃是死在路旁的祠堂中,而在<長恨歌>中卻說她是「宛轉蛾眉馬前死」,雖說一般而言,史書的記載是較可靠的,但是白居易所生長的時代,距離馬嵬坡事變也還不過是數十年而已,因此誰的資料是正確的還很難說。先不論歐陽修和白居易兩人誰的說法正確,反正同樣都是悲劇,但是就一個愛情故事而言,「馬前死」是要比「縊路祠下」要來得悽美許多。
  在這裡,白居易並沒有交待所謂的馬前,是唐玄宗的馬前,還是六軍將士之馬前,若是前者的話,曾經叱吒風雲,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天子,竟然無法自己心愛的女人,而讓她死在自己的面前,這是多麼悲痛的一件事;若是後者的話,即代表著將土們的憤怒,將土們的無情,將士們怒,怒貴妃禍國,將士們狠,竟然真的忍心讓貴妃死在六軍的馬前。當然,這個馬也可以同時擁有上述的兩種意義,既是在玄宗的馬前,也是在六軍的馬前,若是如此,那就貴妃更加可憐了!我彷彿能看到昔日馬嵬坡上,雖然駐紮著千軍萬馬,但卻是靜得嚇人,唯一有的聲音,只是貴妃臨死之前發出的呻吟聲,只見貴妃在眾人面前慢慢的斷氣,而他的愛人在一旁,無法解救,也不能解救,只得閉上眼睛不忍再看下去,雖然眼睛可以閉,但是耳朵卻無法不聽,因此,聽著貴妃臨死前所發出的呻吟,玄宗哭了!他恨造反的安祿山,恨無情的將土,更恨自己的無能為力。但是若是白居易把「馬前死」換成「廟後死」,那麼戲劇張力便會弱了
許多,震憾力便會小了許多。

但是近來一些史學家,不但對馬前死、廟後死有爭議,甚至有人認為馬嵬坡事變並不是一個突發的事件,而是一個有預謀的事變。《舊唐書‧王毛仲傳》附<陳玄禮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及祿山反,玄禮欲於城中誅楊國忠,事不果,竟至馬嵬斬之。」 [16]因此有人認為,馬嵬坡事變是陳玄禮和高力土所安排的一個陰謀,其中牽涉到唐朝朝廷的內部政治鬥爭,並不是單純的由於六軍將土們在饑餓、疲憊及對楊氏兄妹禍國殃民的怨恨之下所產生的自發行動,並且認為,唐玄宗對於楊貴妃的死,並不是像<長恨歌>中所描寫的那樣痛心,而是在危及自身生命及朝廷政治鬥爭中所作出的主動選擇,他們的理由是,在《舊唐書‧玄宗本紀》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兵土圍驛四合,及誅楊國忠、魏方進一族,兵猶未解,上令高力土詰之。迴奏日:「諸將既誅國忠,以貴妃在宮,人情恐懼。」上即命力土賜貴妃自盡。」 [17]由此觀之,則貴妃之死乃出於玄宗的自我意識,但是,個人對以上各種說法,都是不盡認同的,難道,楊貴妃之死就不能出於自請嗎?當六軍不發,請求誅殺貴妃時,試想,以玄宗這種至情至性之人,難道會願意嗎?相愛中的男女,往往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還要重要,那麼玄宗可能會接受這種要求嗎?我想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不愛貴妃,否則,他寧願自己死,也不會讓貴妃死,這種情形,對貴妃來說也是一樣,她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玄宗,因此,我想當時的情形應該是這樣的,將土們行到馬嵬玻,由於饑餓和疲累,再加上想到會落到今日的田地,全都是由於楊氏兄妹之故,因此,大家再也不肯走了!非要玄宗把楊國忠和楊貴妃殺掉才肯前進,當然,玄宗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一定是無論如何都不肯讓楊貴妃死,但是由於在當時情形下,若不殺楊氏兄妹,可能連玄宗都活不成,貴妃想到這點,因此自己要求賜死,以保全玄宗的生命,我想,對一份真正的愛情而言,這樣的推論是合理而且可能的。

  此外,對於楊貴妃的死法除了<長恨傳>的說法外,在唐代還有另外兩種不同的說法,李益云:「太真血染馬蹄盡,朱閤影隨天際空。」既然是血染馬蹄,那麼,想必是死於兵刃之下,劉禹錫則云:「貴人飲金屑,忽英暮。」認為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甚至對於楊貴妃死在馬嵬坡與否都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在長恨歌中白居易寫著:「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紅顏空死處。」有人認為,不見紅顏空死處是貴妃屍體已經腐爛,所以不見紅顏,這點和史書的說法相同,舊唐書上記載:「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 [18]但另外有一派說法,認為所謂的不見紅顏是指沒有屍體,也就是說,楊貴妃並沒有死在馬嵬坡之變,而後來的臨邛道土一事,即是代表著玄宗派人四處去尋找楊貴妃的下落,持此說法之人首先先從<長恨歌>中「宛轉蛾眉馬前死」談起,認為所謂的蛾眉,並不是楊貴妃本人,楊貴妃本人早就被安排逃走,死的只是她的替身,這個說法是可能的,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見過貴妃的人也只有玄宗本人、陳玄禮、高力土等少數幾人,一般的將土是不可能見過貴妃的,因此只要這幾個人都不說的話,沒人知道死的是不是貴妃本人,而且玄宗是這麼的愛貴妃,自然不忍看她死,而「君王掩面」更不是由於不忍心看,而是怕被將土們發覺他的神色有異,至於貴妃的下落,有人認為是逃往日本,有人認為是流落民間,做了女道土,種種說法不一而足。

  以個人而言,倒是滿希望楊貴妃未死在馬嵬坡而得以逃走,而且也滿相信這種說法,而且,就<長恨歌>的「長恨」二字來說,對兩個相愛的人而言,最悲哀的事是死別嗎?恐怕不是,最悲哀的事恐怕是明明知道對方身在何方,能夠得道他的消息,但卻不能夠與之相見,只能日日夜夜承受著相思之苦,唯有這樣,才稱得上是悲哀,才稱得上是「長恨」。

五、唐玄宗的相思之苦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子弟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露華重,翡翠食寒誰與共。悠悠生死經別年,魂魄不曾來人夢。 [19]

  <長恨歌>中的這一段,是描述在馬蒐坡事變之後,回到京城的玄宗的相思之苦,這段文字,說明了玄宗真的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愛人已去,如今縱有再多佳麗,也難以替代,這令我不禁想到「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20]這首詩來。由於玄宗的心裡只愛貴妃一人,因此自從貴妃離他而去之後,不論是在實質上或是心理上,均感到非常的孤單,漫步在宮中,看著熟悉的景物,想著過去的時光,想著昔日曾和貴妃一同在太液池畔談笑,在未央宮中嘻戲,而如今,景物依舊,但身邊少了貴妃,獨自面對著這些,讓人怎麼不難過呢?有人不喜歡去某個公園,即使公園的草皮已經修剪過幾百次;有人不願意進某間餐廳,即使餐廳的老闆已經換了好幾個,為什麼呢?因為熟悉的景物會勾起他們心中不願回想的往事,玄宗的心境大概也是如此,不過我想或許會更難過一些吧!

  再者,若是唐玄宗此時仍有權勢,仍然在位,那麼,或許他不會有那麼多時間來思念貴妃,但是此時的皇帝是肅宗李亨,而且玄宗這個太上皇的地位實在是不怎麼受人尊重,怎麼說呢?自從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而把玄宗推到太上皇的位置之後,玄宗的命運就開始走下坡,肅宗至德二年,玄宗被迎接回長安,定居於興慶宮,不久之後,又被遷移到破落的西內之甘露殿,由於當時玄宗在人民心中還有一定的地位,肅宗害怕玄宗復辟,因此又把高力士、陳玄禮等一干老臣或者流放,或者勒令退休,而另外選一批老宮婢讓玄宗使用,由此看來,玄宗的晚景實在是非常淒涼的,白居易在<長恨歌>中也有「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這樣的句子,試想,一個太上皇所居住的地方竟然會雜草叢生,落葉滿地,那麼他所受的待遇之差,也就不難想像了!

  也正是因為玄宗所受的待遇是如此之差,因此,更讓他懷念過去的時光,據說,當玄宗被肅宗從四川迎接回來時,看到那種肅宗前呼後擁、隨從眾多的情景時,曾嘆息道:「我享國日久,不知天子之貴,今日見到我兒子當了皇帝,才感到天子的尊貴。」而每當玄宗想起過去的時光時,不可避免的,就會想起曾經在他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貴妃,而一想起貴妃,就又不免悲從中來,因此此時的玄宗既悲自己的遭遇,又悲失去了貴妃,裒是悲上加悲啊!白居易在此,用了「孤燈挑盡未成眠。」來形容玄宗思念貴妃的情形,雖然這句詩只是寫情景,一點都沒有提到玄宗的心境,但是就我們看來,卻是看到一盞孤單的燈,一個孤單的人,一盞燈當然沒有辦法發出太大的亮光,因此周圍是矇矇朧朧的一片,但是卻又恰恰能夠把人臉上的神情照清楚,因此我們彷彿看到玄宗臉上那種孤單的神情,而一直到燈芯都挑盡了,燈火都燒完了,還不能夠入眠,還是思念著貴妃。 縱然玄宗對貴妃的思念是如此之深,但是卻連夢中都無法和她相見,這令人多麼的傷感啊!有人或許會覺得這裡有些矛盾,因為玄宗既然是「孤燈挑盡未成眠」,整夜無法入眠的結果,當然沒辦法做夢啊!不過我在認為,玄宗是很想入眠的,因為只有在夢中,他才有可能見到貴妃,因此,我想他一定是希望自己趕快睡著,無奈何,就是睡不著,曾經失眠過的人就知道,越想要趕快睡著,卻越會睡不著。而當玄宗好不容易終於睡著了,希望能夠夢見貴妃,可是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沒有夢到他,這時他會多麼失望啊!自己也曾想要在夢中夢見某個女孩,因此,能夠體會那種失望感覺,而玄宗的感受必定是我當時感受的千百倍,一想到這點,就不禁覺得他好可憐。但是多情的玄宗卻依然不放棄希望,他希望能夠得到愛人的消息,希望能傳達自己的思念,縱使是一點點的可能性他也不願意放棄,因此,才會有後來虛無飄縹渺仙山故事的發生,否則,以玄宗之智,怎麼可能去相信方士之說呢?


六、從海上仙山談傳說典故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雲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閭。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足。金關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咸。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襄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閩干,梨花一技春帶雨。合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細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分合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此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1]

  <長恨歌>的最後一段中,使用了很多傳說的典故,首先,臨邛道土在「上窮碧落下黃泉」之後,終於找到海上的仙山找到了已經成仙的楊貴妃,而這個海上的仙山,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蓬萊仙山,也就是秦始皇、漢武帝曾經先後派人去求取長生不老藥的仙山,《史記‧史皇本紀》云:

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上有三神山,名日蓬萊、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請得齊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僊人。 [22]

這個徐市,就是後來所稱的徐福,當然,大家都知道,徐福出海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至於到了那娌?有人說是台灣,有人說是日本,其中以認為徐福是到日本的人較多,此說恰與楊貴妃沒有死在馬蒐玻,而是逃到日本的說法能夠相合,也是一件滿巧的事情。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著:「以<長恨歌>之壯采,而所隸之事,只「小玉」、「雙成」四字,才有餘力。」 [23]特別談到了小玉、雙成兩個人。小玉、雙成是兩個女子的名字,在<長恨歌>中,她們的角色是太真的侍女,而她們的來歷是什麼呢?關於小玉,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吳王夫差的女兒紫玉,一說是秦穆公的女兒弄玉,不過不管是紫玉或是弄玉,兩人都是對愛情堅貞的女子,白居易在這裡把小玉安排在楊太真的身旁,或許也是因為此意。至於雙成則是傳說中西王母的侍女董雙成,相傳她在家中煉丹,丹成得道,自吹玉笙,騎鶴昇天,白居易把她從西王母身邊借調來楊太真的身邊,取意可能有二,一則是由於楊貴妃「善歌舞,通音律」,安排雙成在她身邊是頗恰當的,另外,可能是暗喻貴妃也是由凡人而成為仙子吧!

  好不容易,臨邛道士終於在仙山上找到已經成為仙子的楊太真,在經過重重通報後,楊太真終於出現了!這裡,白居易藉著臨邛道土的眼來描述楊太真的心態,從她「花冠不整下堂來」這幾句來看,她的心情是既興奮又緊張的。一般而言,仙境本是逍遙自在的,仙子本來應該是快樂無憂的,但是,心中一但有了情愛,就連仙子也快樂不起來,所以說,愛其實是一種負擔,是一種甜蜜又沉重的負擔,愛情固然會讓人快樂,可是也會讓人思念萬千。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原本非常瀟灑的一個男孩,一但陷入了愛情,就會變得飛揚不起來;原本非常快樂的一個女孩,一但墜入情網,就會變得患得又患失,雖然如此,但是人間具者唯情,永恆者唯愛,作家吳淡如曾說:「若把人比做花,愛情不是水、空氣和陽光,沒有愛情一樣能夠活下去,愛情是肥料,沒有它,花不會開得漂亮。」個人深以為然。

臨邛道士雖然找到了楊太真,但是由於楊太奠現在的身份已經不再是楊貴妃,而是蓬萊山上的一個仙子,不能跟玄宗見面,(也好在白居易在這裡沒有安排她和玄宗見面,不然實在難以令人想像接下來要怎麼寫下去。)因此這註定了只是幻想中的一個美夢,雖然如此,在楊太裒的心中還是忘不了玄宗,就像我在上面說的,真的悲慘的不是死別,而是明知道對方在,卻不能夠與之相見,這真的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最後,太真託道士致意玄宗,只要彼此的情意堅貞,那麼不管天上人間,總有相聚的一天,我想,這或許是白居易的愛情觀吧?愛不可以沒有信心,更不可以失去了希望,不論發生什麼事情,只要有信心和希望,相愛的兩個人終有在一起的時候。楊太真的致意,不但給予玄宗一些安慰,另一方面也是表示自己會永遠記得這個盟約,而在自己的心中也是盼望著能夠生生世世,永遠比翼雙飛,連理共生。中國人一向相信有來生的說法,相愛的男女往往約定來生再見,或繼今生之愛,或續未了之緣,因此有七世夫妻的故事,但個人以為,把愛寄託於來生只是一種安慰,我們更應該把握此生,畢竟,我們能夠感覺得到,回憶得到的只有今生。

至於七月七日則眾所皆知是有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版本有很多,大致上是說織女原本是天上的仙女,和人間的牛郎相愛,結為夫婦,並生下一男一女,後來此事為天帝所知,乃命人將織女捉回天上。牛郎得訊後,用扁擔籮筐挑著一對兒女追上天空,眼看著就快要追上了,卻遭到王母娘娘的攔阻。王母娘娘拔下簪子一劃,劃出一道天河,將牛郎、織女隔於天河兩岸,讓他們可以互相看見,卻無法在一起。天上的喜鵲們被牛郎織女的愛情所感動,在天河上搭成鵲橋,讓他們渡河相會。於是王母娘娘在既無奈又感動之下,准許他們於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這個傳說自漢朝時已廣為流傳,古詩十九首中就有「迢迢牽牛星」一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女,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4]

漢代並有「七夕乞巧」的習俗,這個習俗到了唐代更為風行,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都要舉行七夕乞巧的活動。由於七夕實在是個既美麗又哀愁的日子,因此白居易將玄宗與貴妃宣誓永結同心的日子定在這一天,實在為這首詩增加了許多浪漫色彩。

  最後要談到的是「比翼鳥」和「連理枝」的典故。關於比翼鳥,在山海經中有記載:「南山在結匈東南,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日在南山東。」 [25]據說比翼鳥有不比不飛的特性,因此常被借喻為夫婦的情愛之深。另外,「連理枝」的典故則是出於中國第一長詩<孔雀東南飛>,這首詩中寫焦仲卿和劉蘭芝殉情後的情況是:

雨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交相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頡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26]

  其中不但「枝枝相覆蓋」,而且「葉葉交相通」,此外,還有後世被用來代表恩愛男女的鴛鴦,白居易在此用比翼鳥和連理枝這兩個典,來做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誓言,不但詞句雅秀,讓人讀了覺得優美,甚至也隱含了幾許悲劇的意味在其中。

七、結語

  <長恨歌>全首一百二十八句,八百四十字,在白居易的詩中屬於長篇偉構,若將之與史實比較,會發現詩中其實有許多悖離史實的部分,如楊玉環的出身、馬嵬坡事變及七月七日的誓言等。但是就如同前面所說,白居易作<長恨歌>本來就有將之美化,個人認為,<長恨歌>中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是白居易所希望的愛情故事,在<長恨歌>中,白居易所寫的並不是唐玄宗和楊貴妃,而是李隆基和楊玉環,少了一些政治,多了一些愛情。另外,竊以為白居易也想藉由<長恨歌>的表達他的情感,宣告他的愛情觀。

  因此,就史料來抨擊<長恨歌>是不合理的,文學本身就帶有虛構性,在創作的當中,不可避免的會將自己主觀帶入,將一件事美化或醜化,但這也正是文學中最珍貴的真實的情感。在本文中,將一些有關<長恨歌>的史料及詩歌、傳說做一些比較,並且以我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對<長恨歌>提出了一些見解,目的並不是想要推翻前人的見解,而是認為,若用純粹的愛情來看<長恨歌>,是比較能夠欣賞其中的故事,也能夠對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較合理的解釋,如此而已。最後,想藉顏元叔先生的一句話來做為本文的結論--史實資料只可做文學研究的參考--。

2005-08-26 04:47:5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小兔子 3 · 0 0

這篇長詩分為五段. 第一段自「漢皇重色思傾國」起至「不重生男重生女」止,詩一開始,就借漢喻唐,並且以「重色」兩字做為全詩核心,以「思」字「求」字做為下文的張本,安史之亂前的李隆基對楊玉環的寵愛,楊玉環被選做貴妃,生活享受奢華到了極點,弟兄們高官厚祿,連姊妹們也沾了光,作者意在揭露隆基的荒淫無道,引起了變亂的事件,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便伏下了這個根。第二段從「驪宮高處入青雲」到「不見玉顏空死處」,是寫逃難中楊玉環被勒死前後的情況,當時局勢變動,安祿山造反,下一年,便陷洛陽,李隆基和楊玉環逃到四川去,由於群情激憤,幸蜀隊伍走到馬嵬波的時候,不肯前進,要求懲辦禍國殃民的楊國忠和楊玉環,玄宗沒辦法,只得將楊貴妃賜死,這就是史上所載的馬嵬之變。由「君臣相顧盡霑衣」,至「魂魄不曾來入夢」為第三段,此段寫玄宗亂後回京,一路上繼續想念楊玉環,回宮以後,更是觸景生情,時時刻刻引起悲感,感懷不已。第四段則由「臨邛道士鴻都客」到「梨花一枝春帶雨」寫一個四川道士到京城來,自稱有法術找到楊玉環,玄宗便命他升天入地去找她,結果,打聽到東海裡的仙山有一個叫太真的仙女,疑惑她就是楊玉環,最後找到了,並和他面談。第五段由「含情凝睇謝君王」到篇末,記楊貴妃的話,說明她也忘不了玄宗對她昔日的恩情,於是託道士帶回一股鴛鴦釵,給玄宗做紀念,又說了一件秘密的往事,那就是在一個七夕的晚上,玄宗和她在長生殿上,許下愛情的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是,事實上,他們終不能同偕白頭,而有天人永隔之恨。

2005-08-25 18:53:2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