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電視上都有人說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
為什ㄇ孟姜女會哭倒萬里長城ㄚ?
而且他是因為什ㄇ原因要去哭萬里長城呢?
   (內心很久斗疑問!!)

2005-08-22 13:09:46 · 10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教育與參考 其他:教育

10 個解答

其實一直對這個流傳千年的故事也蠻好奇  最後個人的結論是---第一  彰顯秦始王的可恨第二  強化男尊女卑的父系社會第三  為萬里長城偷工減料工程脫罪第四  印證女人是水做的   博君一笑   哈哈哈

2005-08-22 13:26:3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7 · 0 0

因為那時候要修築長城,沒有人所很多男丁都被抓去當苦工,而孟姜女的老公亦是其中之一,所以他覺得她老公很可憐,就不遠千里去到了長城,但不知道是找不到她老公或是她老公病死,她就在長城旁哭,因為真的太可憐了連老天爺都被感動了,所以才會有上述的情形.

2005-08-22 13:21:3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征集了數十萬民夫,於公元前214年將秦、燕、趙三國北邊的城牆連通、修繕合一,這便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孟姜女萬裡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傳說就發生在那個時候。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牆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裡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裡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裡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裡,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後經村裡人調解為:女娃娃屬於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為現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女婿叫範杞梁,選定良辰吉日,準備成親。天有不測風雲,成親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從門外闖進幾個衙役,一擁而上把新郎範杞梁當民夫抓走了。
原來,當時由於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大批民夫修築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範杞梁也被發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眼一年過去了,範札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她帶上乾糧和給丈夫特制的禦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饑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裡跋涉,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纔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範杞梁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慟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裡塌到哪裡,足有八百裡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管,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範札梁的尸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範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築城而死的範札梁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們所傳頌,人們為紀念她,在山海關附近的一個山頭上,給她修了墳、建了廟,取名為"姜女廟"。 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戶曉,流傳至今。
........................^.^

2005-08-22 13:19:5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這說來算是歷史故事吧
孟姜女老公被征去蓋長城
但是很久很久很久阿
都沒回來...那時又有傳言
很多人蓋長程累死了就被直接蓋下去當地基
孟姜女很擔心跑去找老公
但是找不到...一直哭一直哭
感動了老天爺...城牆倒了一小段
她老公的 屍體跑出來...END...不像電視潤喉糖般搞笑低

2005-08-22 13:18:0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Jason Lee 2 · 0 0

或傳秦始皇暴政,徵民建築萬里長城,孟姜女之夫韓紀郎受徵,不幸死於城下。孟姜女尋夫不遇,哭倒萬里長城,露白骨無數,無法識別。時一老翁稱:以妻血滴白骨,若白骨染血必為夫骨。並激其無法尋得,若尋得願為其守墓。孟姜女滴血尋找,終得夫骨,該白骨因潤血淚,漸生筋肉,似將生還,時老翁再現,並謂:可裝袋背負。孟姜女依其言,遺骨忽復原狀,孟姜女大怒,要老翁為其夫守墓,此為后土傳說由來。 土地公為地方村社的守護神,管理某一地面、某一地段,故有庄頭庄尾土地公之俗語,以表處處皆奉之、人人皆祀之。生意人、農人奉祀更虔誠。

哭倒萬里長城只是個傳說,是後人誇造的

2005-08-22 13:18:04 · answer #5 · answered by cindy 2 · 0 0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演變


羅吉甫
(http://www.epochtimes.com)
今天寫孟姜女,看似老掉牙的故事,實則名堂不少。故事的演變源流,自有學者發表論文探究,這裡只簡要敘述。不但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是虛構的,許多人以為秦始皇時代的萬里長城,就像今日所見的雄偉蜿蜒,那也是錯誤的,此為後話,今天不說。
╴╴╴╴╴╴╴╴╴╴╴╴╴╴╴╴╴╴╴╴╴╴╴╴╴╴╴╴╴╴╴╴

▓關公月下斬貂蟬

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正史沒有記載,或者原來不是這麼說的,但是透過小說、戲曲的扭曲、變造、渲染,久而久之,喧賓奪主,大家以為歷史是這麼記載的。之間如何演變,又為何會如此這麼演變,不少學者很有興趣,希望追溯探源,捕捉軌跡,藉以解讀民族性或當時的社會集體情緒。

比如《關公月下斬貂蟬》這齣戲劇。在《三國志》裡,關羽並未殺貂蟬,在《三國演義》裡也沒有,殺貂蟬的,是戲劇裡的關羽。在戲裡,貂蟬被張飛所俘,送給關羽當侍婢,鋪床疊被,雖無犯錯,但關羽讀史書,發現女人禍水,於是殺了貂蟬。

戲劇安排關羽殺貂蟬,據說,是為了凸顯關羽正氣凜然的形象。因為關羽曾經看上呂布部將秦宜祿的老婆,要求曹操攻破呂布後把這女人送給他,曹操答應,和劉備奮力攻下呂布後,關羽一再催促曹操。曹操好奇,一見傾心,決定納為己有。

這事沒什麼大不了,但總覺得和關羽的形象不合,於是後代關迷想盡法子安排一齣戲,讓關羽殺了貂蟬,表示他不近女色。可憐的貂蟬,變成紅顏禍水的候選人,還沒機會當禍水,就被斬了。


▓搜尋屍骨的血滴

底下要說的「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也是如此。

孟姜女的民間故事,包括顧頡剛等學者認為,原型出自《左傳.襄公廿九年》。但《左傳》這則史事,非常簡略,大意是說,春秋時期齊國和莒國打仗,齊國大夫杞梁(也叫杞殖)拒絕莒國賄賂,戰死沙場。齊王回國,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派人向她弔唁,她不接受,堅持齊王依禮到她家裡弔唁。

在《左傳》裡,杞梁的妻子十分理性,似乎沒哭。到了戰國時期,《禮記.檀弓》寫她在路上迎柩而哭;西漢劉向的《列女傳》,寫得就更誇張了,說她連哭十天,哭到城牆崩塌,最後投水自盡。到此,孟姜女故事的雛型浮現。

然而,雛型只是雛型,現在我們所熟知,孟姜女萬里尋夫、哭倒長城的情節,最直接、最早見諸文獻,是在唐人所留《琱玉集》轉載的《同賢記》。

《同賢記》把孟姜女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定於秦始皇修築長城,男主角名叫杞良,是築城戍卒,因吃不了苦,逃走,逃進孟家後園,偷窺孟家女兒孟仲姿洗澡。孟仲姿羞愧,只好和杞良結婚。後來杞良回到工地,被打死,遺骸埋在牆基,孟仲姿傷心欲絕,嚎啕大哭,哭倒眼前一面長城,發現一堆屍骨,卻不知道哪個是杞良的。仲姿哭出血來,血順著流入杞良遺骸,仲姿便帶著丈夫屍骨歸葬。

雖然血流尋夫的描繪,頗有馬奎茲《百年孤寂》的寫實味道,但這樣的情節設計不夠浪漫迷人。在《左傳》等史書的版本裡,杞梁是齊國的貴族,不願受賄,戰死疆場;杞良是秦國的築城役人,不堪勞苦,偷偷逃走。而孟仲姿嫁給杞良,是因為裸體被偷窺。

於是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文人的共同創作,出現各種修正版本。男女主角的姓名、身世、故事細節、哭城地點、尋夫路線,都有不同的說法。


▓萬喜良+孟姜女+秦始皇

後來最流行的版本是這樣的:

秦始皇徵調全國壯丁,修築萬里長城。蘇州萬家有個獨子,名叫萬喜良,萬員外捨不得兒子去做苦工,教萬喜良連夜逃走。萬喜良逃亡在外,某夜,溜進一家大宅院。這個宅院的主人姓孟,有位千金名叫孟姜女,這夜她正好到庭園玩耍,不慎跌入荷花池。她爬起來,脫下濕衣服,扭乾。這一幕,萬喜良盡收眼底,孟姜女發現被偷窺之後,羞得無地自容,除了嫁給他,還能怎樣?

兩人成婚,本是喜事,但萬喜良逃役被通緝,身分不幸洩露。官府逮捕萬喜良,把他送去修築萬里長城,萬喜良體弱,不到幾天就死了。孟姜女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於是長途跋涉,來到長城,悲慟不已,伏地大哭,忽然間長城倒塌,牆基下露出屍骨。

故事還沒完,秦始皇聽說孟姜女哭倒長城,破壞公共建設,大為震怒,派人捉拿孟姜女,不料,一見驚為天人,想納為妃,孟姜女佯裝答應,要求秦始皇為亡夫在江邊舉行祭典,乘機投水自殺。

孟姜女的民間故事使秦始皇的殘暴、好色形象更加鮮明。從杞梁到萬喜良,從杞太太到孟姜女,從一面城牆到一片長城,故事經過不斷修正,愈來愈精彩,當然離歷史也愈來愈遠,所以「張飛戰岳飛」並非不可能,劇作家可以視時代時尚的需要創作出各種可能。


(原載歷史智囊電子報)


<附原典>

《左傳》:(齊侯襲莒,莒人獲杞梁。)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弔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齊侯弔諸其室。(襄公廿三年)

《禮記.檀弓》:齊莊公襲莒于奪,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莊公使人弔之。對曰:君之臣不免於罪,則將肆諸市朝而妻妾執;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列女傳》:莊公襲莒,殖戰而死。莊公歸,遇其妻。使使者弔之于路。杞梁妻曰:令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免于罪,則賤妾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於是莊公乃還車詣其室,成禮,然後去。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枕其夫之尸於城下而哭之,內諴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既葬,曰:吾歸矣!夫婦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則倚父,夫在則倚夫,子在則倚子。今吾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內無所依以見吾誠;外無所依以立吾節,吾豈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卷四<貞順傳.齊杞梁妻>) (http://www.dajiyuan.com)


打印機版

2005-08-22 13:17:5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孟姜女的長篇故事,乃是自唐以來,歷經宋、元、明、清各代人共同的創作。由於各時期、各地方的時勢、風俗以及關心重點不盡相同,因此醞釀出各種岐異的情節。不但孟姜女的生地、死地、哭城地點、尋夫路線有著諸般說法,就連她的姓氏、身世、她丈夫的姓名、死於長城下的緣由、故事的結局也都眾說紛紜。
不過,無論孟姜女與丈夫是如何相遇,為何成親,也無論她是送寒衣的孟姜女,還是哭城尋找夫骸的孟姜女;在變動不定的各式故事情節發展中,各時,各地不同的說故事人、聽故事人都不曾忘記或放棄的故事主線,乃是孟姜女從一而終,為了尋找丈夫,不畏艱險,不顧生死,跋涉千山萬水,最後以死相殉,所表現的那份貞烈與堅持。也就是說,無論故事細節如何千變萬化,所有的孟姜女故事的所有鋪陳其實都指向這樣一條尋夫、殉夫的核心主線。
由此看來,歷經時空流轉,始終在民間社會傳講不歇的孟姜女故事,其所以吸引人的地方,似乎即在於此生死以之的夫妻關係。它何以能在不同時空、不同歷史情境中,讓所有說故事人、聽故事人的心弦都為之觸動?又何以能讓這種原本屬於夫妻間的「私」情,得到社會公開認可的同情?並隨著故事發展,令原本基於「公」義,應保國衛民之需要,該為公眾所支持的邊塞築城之舉,被貶斥為秦始皇的暴政?又是什麼樣的生活情境,讓這些說故事人、聽故事人在既有的故事情節中,不斷加入那些令他們自己覺得受到感動,而且相信也能感動別人的細節,藉以加強這種褒揚夫妻私情故事的說服力?本文所欲探討分析的,正是此種故事傳講者、聽講者的心態、思想轉折。

杞梁妻的知禮與縱情
傳講於民間的孟姜女故事原型究竟伊於何始?顧頡剛先生曾很肯定地說:「孟姜女即《左傳》上的『杞梁之妻』。」他認為,雖然《左傳》上這一段有關「杞梁之妻」的記事還沒有出現哭夫與崩城這兩個基本情節,但是到了戰國,《禮記.檀弓》就增添了她迎柩於路而「哭之哀」的形容;至西漢劉向作《列女傳》,更加上她一哭十日,「城為之崩」的戲劇性效果,以及最後赴水而死的結局,孟姜女故事的雛型由此浮現。
顧頡剛不是第一個提出孟姜女故事與杞梁妻記事關係的人,不過他從民間文化發展角度去考量故事如何醞釀鋪展的思考路徑,的確與之前人的想法大異其趣。之前學者論及此事,多從歷史的實際演進推求,力圖辨明二者所處時空有相當距離。杞梁之妻乃春秋時齊人,距孟姜女所哭倒的秦始皇長城築城時間相去三百多年(魯襄公廿三年550B.C./秦始皇221~210B.C.),故杞梁妻所哭應是齊城(或杞城、或莒城)而非秦之長城。他們認為這都是故事的傳講者不曾好好讀書,缺乏歷史知識,才會將二者混為一談。 當然也有學者否認,孟姜女故事是從《左傳》的杞梁故事發展下來的,從而另覓其民間的傳統。

我之所以選擇仍從《左傳》杞梁妻的故事記載開始討論,倒不是因為我比較支持顧頡剛先生的論點,而是因為在處理孟姜女故事中夫妻私情與國防公義的問題之前,我想要先討論一下一個社會是如何經由「禮(理)」來安排「情」,藉以辨明一個社會如何設想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個人自我及其與他人的關係在群體之中如何被定位,群體的範圍界限又是如何被設定。因為一個社會如何設定禮,安排情,又如何架構兩者的關係,有時正反映了該社會如何將個體編排入群體之中,容許個體在群體中保有多少自我,以維護群體共同性(利益)的「公/私」之辨。而杞梁妻在《左傳》、《禮記.檀弓》、《列女傳》作者筆下不同的行為表現,正可提供我們觀察、思考中國社會所欲設定和所能接受的禮/情,公/私關係,從春秋經戰國到秦漢曾經發生怎樣的歷史變化。
《左傳》、《禮記.檀弓》、《列女傳》三書都報導了杞梁妻在杞梁死後的所言所行,但三者之間卻有極大的岐異,為了便於討論,先錄列原文於下:
《左傳》:(齊侯襲莒,莒人獲杞梁。)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弔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齊侯弔諸其室。(襄公廿三年)
《禮記.檀弓》:齊莊公襲莒于奪,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莊公使人弔之。對曰:君之臣不免於罪,則將肆諸市朝而妻妾執;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列女傳》:莊公襲莒,殖戰而死。莊公歸,遇其妻。使使者弔之于路。杞梁妻曰:令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免于罪,則賤妾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於是莊公乃還車詣其室,成禮,然後去。
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枕其夫之尸於城下而哭之,內諴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既葬,曰:吾歸矣!夫婦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則倚父,夫在則倚夫,子在則倚子。今吾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內無所依以見吾誠;外無所依以立吾節,吾豈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卷四<貞順傳.齊杞梁妻>)
在這三段記錄中,杞梁戰死沙場為國捐軀的貴族戰將形象是相當一致的,但是杞梁妻的行事作風卻呈現相當大的變化。要說明《左傳》中堅持依「禮」行事,拒絕接受齊侯弔喪於郊的杞梁妻,與《禮記.檀弓》中,迎柩於路,縱「情」哀哭的杞梁妻,還有《列女傳》中無所依倚,有死而已的杞梁妻,到底有何不同,必須先釐清這三段文本被書寫下來時,當時人對夫妻間禮/情的認識與安排。

顧頡剛曾用魯國敬姜教訓媳婦們夫死不當有憂容的故事,來說明《檀弓》記杞梁妻哭夫於路的不合禮(理)。因為就春秋時代禮的要求而言,妻子死了丈夫,不但不能夜哭,更不能在人前哭得呼天搶地,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形容憔悴,憂戚滿面。因為夜哭有「思情性」(性慾)的嫌疑,而妻子為丈夫的過世哀哭,則會引人猜想死者生前不曾為在外奮鬥打拼,成天留在家中與妻子親暱,夫妻感情才會如此之好。
為什麼要限制妻子表露對丈夫的感情?為什麼夫妻之間不應該太有感情?雖然沒有直接的答案,但我們或許可以從封建禮制下夫妻之所以結合的目的與緣由來思考這個問題。封建社會的基礎在家族,夫妻結合是為了合兩「姓」之好,也就是要藉男女的合婚,建立族群(不同姓氏)間的結盟關係,從而發展家族的勢力。這樣的夫妻關係既非如現代婚姻之出於兩情相悅,合男女個人之兩「性」之好,夫妻之間自應維持在一種有距離的「相敬如賓」的關係上。相敬如賓的夫妻既沒有難捨難分的感情,也沒有吵吵鬧鬧的不寧。不會因為夫妻關係不好,影響了兩「姓」之間的結盟關係;也不致於因為夫妻關係太好,消磨了丈夫向外發展的心志,進而影響到本身家族功業的積累。「好內女死之,好外士死之。」不只是對男性成就形象的期許與評價,更有實際的家族成就利益要求。
為了不讓夫妻間的私情影響到家族的公義(公益),夫妻之「情」必須受到「禮」的節制。雖然儒家學者一再強調,聖人乃是「緣情制禮」,但實際上,禮的制定是為了要將「私」人之間的「情」導往一定的方向,並以所要求的節奏強弱來表達,以求有一個穩定的,有助於群體發展的「公」的且合「禮」的人際關係。名義上說是「緣情制(訂)禮」,實際上卻是「緣禮制(約)情」。因此,在合「禮」的且欲成就「公」的夫妻關係中,不會也不能有太多的屬於個人關係的「私」「情」;當然,妻子也就不會更不能因為丈夫之死而「哭之哀」了。

然則,原本是要贊美杞梁妻拒弔乃知禮守禮的《檀弓》作者, 為什麼竟然會讓她在路上哀哭,公然向世人展現自己與丈夫間的私情呢?顧頡剛的解釋是,戰國時齊地正風行哭調,杞梁妻的故事中加入哀哭的情節,甚至被說成是因其善哭而變俗,乃是另一種託古。 不過,沿續前面禮與情的課題,或許我們還可以試著從歷史客觀的情勢變遷與人們主觀的認知變化去發掘可能的歷史解釋。
為合兩姓之好,不得不「相敬如賓」的夫妻關係,原是貴族社會設計出來的禮制,認為這樣可以穩定人際關係共並維繫、延續其家族。但是人為的禮制其實無法完全地限定人們的情感、行為。知禮的敬姜可以要求媳婦們守禮,卻無法控制她們真能依禮而行,她們在丈夫文伯的喪禮中嚎啕;這讓敬姜發現,自己教養的兒子其實仍是「曠於禮」的。 由此看來,即使在封建禮制的限制與要求下,人情尚且有時出軌,更何況當封建結構開始鬆動,禮崩樂壞之際,原來被壓抑潛藏的情感如何還能限制得住。
從春秋到戰國,不只是政治制度從封建轉為郡縣,社會結構也展現了貴族陵夷,平民上升的流動性。隨著體制的巨變,原本作為生存準則、生活規範的禮制也隨之鬆動、崩解,人們開始用不一樣的思想、態度來看待世界,處置人事。面對昔日具有壟斷性社會價值的禮樂傳統,富有平民色彩的墨家激烈地加以否定,追求自然的道家則視之為人類墮落的產品而嘗試超越,唯有儒家一面整理經典一面試圖從內部加以改造。 《禮記.檀弓》之作有其端正、繼承舊日禮樂傳統的意圖,但也在時代氣氛的浸染下,於不深思之間承認了昔日非禮的行為;於是在肯定杞梁妻處理弔喪事宜之合禮性的同時,也接受了她為丈夫「哭之哀」的夫妻關係。
杞梁妻是否真有哀哭的事實,不是我們所能確知,然而《檀弓》作者這信手一筆,卻讓我們不能不驚覺,戰國時代的新社會已然放棄了封建的舊秩序,原本被視為不合禮的人情宣洩似乎已經是可以被接受的自然。而這不只是因為舊禮制有所鬆動與調整,也與家族體制與家庭關係的變遷,尤其是夫妻關係的重新被定義有關。
春秋戰國的歷史變化不只是在於貴族沒落、禮法崩解等諸表象,更是一連串新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社會結構、觀念的重組。官僚制的出現,講求用人惟才,新興階級既不能依恃宗族,也無宗族可以依恃。他們個人的地位既非依恃家族力量取得,自然也不容許家族的「公」干涉、控管個人的「私」。宗族既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個體的小家庭遂成了社會中的普遍形態。這樣的轉變或許不能說是全面性的現象,卻的確是當時社會的趨勢。因為這也是國家政府的要求,因為欲集權於己一身的新君主不會容許宗族作為社會勢力繼續存在。「禮」的設訂,原本是為讓賢者抑減其情,不肖者興發其情,使個人私情之生發知有所起落與節制,以求穩定人際關係,維繫家族公團體綿延及擴展,如今則失去了其規範的對象,家庭成員的關係遂回歸到個人之間自然生發的「情」性。

雖然我們難以經由歷史發展的線索去辨明,要凝聚、維持一個團體,究竟是靠著可節制個人關係發展的禮,還是能激發個人關係聯結的情;但回歸到當時社會境況,這意謂著夫妻的結合可以不是為合兩「姓」之好,他們的家庭生活不是各安己分、各盡己職,以免以私害公的貴族式相處,而是相互扶持、相互依存的平民式交心。不過,無可否認的,社會氣氛固然已容許夫妻之間情感的培養、發展與表達;只是一旦落實到現實生活中,夫妻家人之間為謀生計的利益性共存共榮,似乎仍重於情感上的愛慕依戀。
這樣的歷史氣氛下續至兩漢,至劉向作《列女傳》,不但承繼了《檀弓》「哭之哀」的心情,還將抽象的情緒與感覺具象化為時間上的「十日」,還有空間上的「城為之崩」。同時,劉向還透過歷史的想像,讓杞梁妻在投水之前向世人說明她不得不死的理由。但杞梁妻所宣稱:無父、無夫、無子、無誠可見,無節可立的人生困境,其實應該看作是劉向自己對個人在家庭與夫妻關係間所處位置的認知和理想。
劉向作《列女傳》原有他欲藉歷史人物表達教化理想的目的在。其中篇傳的分類既不是依母、妻等社會職分為據,也不是因才性的高下為別,而是端視個人是否能成就理想社會秩序的成敗而定。 因此,同樣是妻子的身分,同樣是被置放在夫妻關係中,唯有能匡正丈夫行徑,或是能在丈夫死後以適當文辭表揚丈夫德性的妻子才能入<賢明傳>;而那些見識不凡,亦知德義之所在,卻無法匡正丈夫遠離禍端的妻子,只能入<仁智傳>;至於被列入<貞順傳>如杞梁妻者,則在故事中幾乎看不到她與丈夫間的互動。她們之所以入傳,不是因為貞於夫、順於夫,而是因為其能貞於禮、順於禮。
到底什麼是「禮」?<貞順傳>中有因夫家禮不備而堅不往嫁的「召南申女」,亦有為了守禮,傅母不至不下堂,寧肯被燒死的「宋恭伯姬」,還有因為求偶者禮不備,寧可過時不嫁,後又因車乘毀壞,野處無衛而意圖自縊的「齊孝孟姬」。至於其他大部分則都是堅持婦人之道當從一而終,不肯改嫁,甚至毀容或自殺以保貞節者。唯她們所「從一」者,從「禮」守「法」的成分似乎更甚於從「人」守「情」。與丈夫「所務者異」的「黎莊夫人」,就不肯接受傅母「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去」的勸告。她堅持順守「壹而已矣」的「婦人之道」;「彼雖不吾以,吾何可以離於婦道乎?」
劉向學問的本質原是以儒學為宗,以政治現實為本; 故而在他的認知中,禮就是先聖先賢傳下的群體社會秩序準則。而在這個必須守禮的大前提下,個人的生存意義其實在於其在群體中是否能維繫既有的禮——社會秩序。故當客觀環境不容許個人善盡社會職分時,個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因此,杞梁妻在劉向筆下所表露的悲哀心情,既不應該起自於她對夫妻之情的執著,也不可能是任情緒傾洩的放縱,而是一種對既有夫妻關係的執著(貞順),以及因喪夫不再有執行社會職分的機會,從而失去己身生存社會空間——不再有家——的悲哀。換言之,劉向理想的夫妻關係與雖與春秋之前為求「兩姓之好」,「以禮制情」、「相敬如賓」者的訴求不同,但仍是以整體社會秩序的安排與既存人際關係的穩定為重。於是同樣是放聲哀哭的杞梁妻,她的哭聲中卻已沒有奔放不羈的感情,有的乃是社會生存空間不再的現實。只是劉向忘了,杞梁妻所處身的乃是春秋時代的貴族之家,並非他自己所習知的戰國秦漢以下的小家庭,其實很難走到無家的地步。
無論杞梁妻的故事作者/傳講者是否有意識地知覺到從春秋到戰國並下迄兩漢的那種歷史環境的變遷,但是他所說的故事,其中人物的表現,的確可以讓我們看到人們對於自我社會定位,人我關係,還有心境與自我情感呈現的表達方式,都已有了相當的不同。換言之,他們各自用不同的心情、方式看待夫妻與外在群體的關係,私情與公義的份量在他們心中各有轉折。
杞梁妻的故事關係著人們對「禮」與「情」的認知,也觸及了對個人在群體之中「公」「私」分際的安排。不過,基本上其所關注的「公」之範圍,尚侷限在「家」的層次。 雖然劉向已將之擴張到維繫社會整體秩序的概念要求上,但是這和後來孟姜女以私我的夫妻情義與國家之公義相抗衡仍有本質上的不同。

戍卒妻孟姜女的悲情
從杞梁妻三段似同而實異的故事內容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作者及其時代想法對文本記述的影響力。這不能從歷史記載真實與否的角度去追究,我們也無法經由這些記述還原出杞梁妻的原人風貌;因為它所反映的其實是思想態度上的真實,是作者與其時代如何看待一位死了丈夫的妻子,以及對她應有行為舉止的期許。
真人實事的杞梁妻故事尚且因著記述者各有的思緒、心情與關切,而將同一個人營造為三位個性、想法、舉止皆不同的人物;在民眾之間傳講的孟姜女故事自然更是添添減減,變化多端。傳講與聽講故事者皆各有其心中的塊壘,以致於故事情節的發展越來越豐富,描寫也越來越細緻。從才子佳人式的花園相會、姻緣天定,到送寒衣、收白骨、滴血認親,還有與各種惡勢力的對抗(昏君、奸臣、惡僕),幾乎都有其民俗或社會心理的根源可以追尋或提供解釋。自顧頡剛先生談<孟姜女故事的轉變>,又寫<孟姜女故事研究>,關於各本故事之間的演變承接關係,與其流傳影響作用,學者論說已多。 以下僅就主題所欲追究的「公」「私」問題進行討論,重點則在於各本故事中是如何安排孟姜女與其夫杞梁的身分處境;如何描述他們的夫妻關係;如何肯定父母在而遠游的正當性;是否曾解釋築城的緣由;如何處理被哭崩的長城;以及如何設定故事最後的結局。也就是在千餘年間,眾多的傳講者們是如何鋪陳經營,讓這樣一個以私抗公,以情抗義的故事始終傳講不歇。
先不論孟姜女哭夫、崩城的人物特質是否承繼自歷史上的杞梁妻,現今為一般人所熟知,孟姜女故事中萬里尋夫、哭倒長城的情節基幹,直接見諸文獻記載的最早資料,就目前所知當為唐人所留《琱玉集》中轉載的《同賢記》。這篇記載似乎只是一份故事提綱, 不過,曾引發學者爭議,認為與杞梁妻故事有別的孟姜女故事原型大抵都已出現:
一、時代背景移至「秦始皇北築長城」。
二、男主角杞良為一「役人」,因「避苦逃走」,入孟家「後園」。
三、女主角孟仲姿「浴於池中」,被杞良看見,因「女人之身豊不得再見丈夫」,乃結為夫婦。
四、杞良婚後前往「作所」,「主典怒其逃走,乃打煞之,并築城內。」
五、仲姿知良已死,「向城號哭,其城當面一時崩倒」。
六、城崩之後,「死人白骨交橫,莫知孰是」,仲姿乃「瀝血」,「至良骸,血徑流入」,遂持骨「歸葬之」。
嚴格說來,孟姜女故事和杞梁妻故事間,雖然都有一個很會哭的女人因為丈夫「為國捐軀」,所以哭倒了城牆,但是兩個故事各自欲鋪陳的情境其實頗有不同:
一、由於杞梁的身分由齊國的貴族戰將一變而為秦國的築城役人,故事中的人物便都由知禮守分的貴族變身為任性行事的平民百姓。同樣是「為國捐軀」,貴族杞梁不貪敵賄,戰死疆場;役人杞良則是不堪辛苦,偷偷逃走。同樣是「哀哭崩城」,貴族杞梁之妻是表達心中悲哀,哭得「內諴感人」;民女孟仲姿則是為尋求被築在城中的丈夫遺骸,哭到長城崩倒,白骨盡出。
二、杞梁妻是在城郊等候迎接亡夫的棺柩,再撫屍而哭;孟仲姿則必須自己前往長城,哭倒長城後才找到丈夫的遺骸。
三、貴族杞梁夫妻的結合因為不可能不合「禮」,所以故事中完全不曾也不必提起;役人杞良之所以與孟仲姿結為夫妻,則是因為「女人之身豊不得再見丈夫」,是為一件失禮(不合規矩)的事進行彌補,卻也使得這段夫妻關係從一開始就有了一點浪漫的感覺。
四、《左傳》、《檀弓》中並未對知禮的杞梁妻下落有所交代,劉向則為確定她的確「從一而終」(貞順),安排她在葬事之後赴淄水而死。至於唐人筆下的孟仲姿則是很實際的帶著丈夫的遺骸歸葬。
不知是否因為只是摘記重點,抑或是作者有意地簡練處理,《同賢記》孟姜女故事內容雖然高潮轉折不斷,但寫法卻十分平淡,只是在平鋪直敘的過程交代中又有一種理所當然的味道在。這樣的故事要在傳講間吸引讀者(聽眾)的注意,必然是其所指涉的情境都已然是讀者(聽眾)所相當熟悉的。例如,「秦始皇北築長城」已在大家心中,明顯地具有負面意義,否則男主角在一個公共建設過程中「避苦逃走」的軟弱,女主角不惜破壞公共建設以尋覓丈夫遺骸的霸道,實在與一般故事主角的形象相去甚遠。再者,孟姜女與杞梁妻的故事既是相去甚遠,何以又會在唐人筆下夾纏不清。
顧頡剛曾試圖從唐代時勢反映,還有樂曲的流行這兩方面,去解釋杞梁妻故事何以至此有如是轉折,孟姜女故事何以以在此時出現的緣由。在現實中,隋唐開邊武功極盛,唐太宗還曾經誇獎他的軍隊,稱他們是比長城更好的長城,然而在這功業背後,乃是無數戍卒將士與家人生離死別的悲情,長城遂成為悲哀所集的中心。至於三國、六朝以來的樂府詩中則多描寫築城士卒的痛苦,歌詞中築城的罪魁正是暴君秦始皇,士卒思家,閨人懷遠,埋骨邊境,親人不得再見則常是所欲表現的主調。在這樣的時代氣氛積累中,原本是以哭城出名的杞梁妻(孟姜女)遂被要求來哭崩長城,哭崩那座自秦始皇以來即被視為國防象徵的長城,以求一吐大家心中的怨氣;因為她已漸漸被塑造成「丈夫遠征不歸的悲哀的結晶體」。
換言之,在時代氣氛催迫之下,原本可能是文人寫作時借喻的手法,卻可能讓不熟悉典故史實的民眾(也包括文人)誤將二者合一。如皮日休的<卒妻悲>詩云:「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處處魯人髽,家家杞婦哀。」 只是借用杞梁婦喪夫哀哭的典故來說明戍卒妻盼夫不回的傷心,是一種文學的寫作手法。但是貫休的<杞梁妻>詩則是將他在劉向《列女傳》中看到的杞梁妻事蹟與傳講有貞婦哭倒長城,夫骨出土的故事合在一起當作歷史來述說。
《同賢記》的故事或許也可如此來看,只圖消自己心中塊壘,不在意真實歷史的說/聽故事的人,唯有將本為戰將之婦的杞梁妻改換身分,讓她成了役人(戍卒)之妻,才能貼合自己的心境。而在另一方面,這倒也讓我們理解,故事中以「私」抗「公」的情節,確實有其現實環境的依憑。因為透過這樣一種文學上的嫁接手法,杞梁妻固然被安排成守邊築城的役人之妻;相對的,要求戍卒應役,迫使他們夫妻家人離散的在上位者,也就可以找歷史上曾築長城又早被定型為暴君的秦始皇來扮演了。於是.現實中原本以代表公意、營造公益自居的國家政府,被轉化定性成暴君秦始皇一人的私利、私心;而原已被分化成個別性私我的小民們則藉此建立起一種事起不公,造反有理的正當性。
此外,杞梁婦既取得戍卒妻的新身分,原本只是在故鄉迎柩的她就必須遠赴邊塞尋夫。由此,我們也就可以理解,敦煌出土的孟姜女變文、曲子詞等資料中何以會敷衍出「送寒衣」的新情節;因為遠赴邊塞送寒衣(征衣),正是戍卒之妻真實生活的反映。之後不同本子中的孟姜女便有了不同的旅行目的,或是因為送寒衣至長城,始得知丈夫死訊;或是已知丈夫死訊,再赴長城尋覓丈夫屍骸。不論是那一種理由,孟姜都必須離家遠行,故事中遂摻入大量與旅途情景有關的描述。
敦煌文書中有關孟姜女故事的資料,經學者判斷約為九至十世紀作品,現知存世的計有<孟姜女變文>(伯5019、5039)<曲子詞>(伯2809、3319、3911)<曲子名目>(伯3718)等。 雖然都是斷簡殘篇,但因為是說唱腳本,不是故事底本,所以仍可以從殘缺的文字敘述中略略捕捉到作者如何經營故事發展的意境與情緒。除了加入送寒衣的情節,就本文分析所需的資料看,敦煌<孟姜女變文>中最重要的變化是杞梁的形象有了改變。他仍是應徭役的築城夫(自稱貧兵),但卻已是姜女心中有著「玉貌」的「賢夫」;尤其是在姜女祭夫的祭文中,他被形容為是:「□行俱備,文通七篇。昔存之日,名振饗(響)於家邦,上下無嫌,剛柔得所。」 無論變文的作者是無心抄錄了當時通行的祭文範本,還是有意將杞梁打造成一位有文才又無缺點的儒生,他都為杞梁建立了新形象,讓他再次改換身分,成為「讀書人」。

「忠烈貞節賢孝」的儒生之妻
在現實環境催迫下,經唐人搓合,帶著杞梁妻面具的孟姜女有了自己的故事。進入宋代,她的故事仍然傳講不歇,據說已是「演成萬千言」的長篇。 可惜如今我們只知道一些劇名、佚曲的資料,至於宋元時人到底是用怎樣的內容,情節,形式來鋪演故事,則皆乏善可知。不過從僅存的一些資料中,可以確定的是,送寒衣的情節仍在,而且可能是故事的主要脈絡。 其次,杞梁維持了他在敦煌變文中取得的新身分,是位「著意在詩書」的「讀書人」;而他之所以從城戍之地逃脫,則是因為「娘親老矣」。
雖然只有這麼零碎的一些材料,我們仍然看到孟姜女故事的傳講者努力地加強故事的說服力。「讀書人」的新身分不但切合了宋代右文政策所形塑的新時代氣氛,使得杞梁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保護傘下,更能博取同情;同時也讓人很容易就聯想起一向被視為秦始皇暴政之一的焚書坑儒事件,強化了杞梁的被壓迫與受難感。而由「不堪辛苦」的「避苦逃走」轉變成「娘親老矣」的孝道理由,也將原本懦弱的杞梁,脫換成思親的孝子。無形中又提高了他們夫妻與「公」權力相對抗的正當性。
不過,故事的傳講者雖然欲替他們開脫,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並肯定他們的做法。如劉克莊就對杞梁妻的「惟知哭蒿砧」提出質疑,重點正是在於她不能做到「忠孝兩關心」。 元人劉詵也嘲諷她「夫死但能哀聲悲。」可是,從另一方面看,也有士大夫強調她的誠心感人;只是我們有時不太能分辨,他們筆下的杞梁妻究竟是指劉向《列女傳》中的那位,還是哭倒長城的那位。當然,就連受儒家教育,讀儒家經典的士大夫們也受到民間傳說的影響,而將杞梁妻當做是哭倒長城的秦朝人。 這與各地有「姜女廟」出現, 都可以視為是孟姜女故事流傳廣泛所造成的影響。
相對於前後時期,宋元留下的相關資料的確相當少。如果從資訊流傳的角度來考量:我們不能不先認清,資料的多寡有時並不一定與歷史實際發展的程度形成正比。這可能是歷史資料偶然的失落(或得以存留),也可能是被人刻意的忽視(或重視);這中間或許與客觀環境的發展有關,也可能出自少數一二人的推波助瀾。如果說,隋唐之開邊,提供了孟姜女故事說講的環境,那麼宋的退守與安定又對這個故事提供了怎樣的客觀條件?
處在遼、夏、金環伺的局面下,宋的邊防壓力始終存在;強調國家至上、民族至上,公而忘私的楊家將故事,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誕生。這和只顧夫妻恩義的孟姜女故事的確形成強烈的對比,是否也影響到人們對孟姜女故事的態度和心情?在儒學復興運動中重回儒家傳統的士大夫們對此又是抱持著怎樣的想法?他們和一般民眾的想法之間是否存在落差,或是有所異同?甚至我們也該把印刷術的發展及其所造成的知識普及效果一起納入考慮,才能真正掌握一個故事對社會的感染力。不過這一切問題和揣想,在富有解釋力的資料出現之前,都只能存疑。

從表面的歷史發展看,明代的歷史情境似乎最能提供孟姜女故事發展的空間,那就是幾乎與有明一代相始終的長城重修工程。而或許是因為秦始皇築長城乃暴政的歷史解釋早已深入人心,明朝廷還特別避長城之名,將此一城工建築改稱為「邊牆」。顧頡剛整理孟姜女故事時曾提到:「從明代的中葉到末葉,這一百八十年中忽然各地都興起了孟姜女立廟運動。」「在明代中,各地的民間的孟姜女傳說像春筍一般地透發出來。」 似乎長城的工程的確使孟姜女故事更加盛行。不過,細讀有關資料,前代築城夫被徵應役,對暴君秦始皇的埋怨固然仍見於文詞之中;但是故事發展情節的重點,似乎更著重在宣揚她的貞情節烈之可貴。文人學者所寫的碑記固然極力褒揚她:「以一婦人,不避艱險,不為苟死,而必負夫骨同歸故里,始殞厥身,其志節可以貫金石,薄雲天矣。」 還說她這樣的行為得以「植倫理,裨名教,以淑人心,以善風俗。」 一般民眾傳講的宗教性勸世寶卷,更是乾脆直接用「孟姜忠烈貞節賢良」、「貞烈賢孝孟姜女」等詞為寶卷之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應役一事,文人學者的作者已有人改口:「長城之役,在范郎義所當往。」 或是借孟姜女之口說出:「義于君臣,誠有使事之分。」 無獨有偶,寶卷的作者也對秦始皇的作為和動機重新評價。《銷釋孟姜忠烈貞節賢良寶卷》一開始便稱秦始皇乃是輪轉古佛下界,因為「古佛觀見眾生,亂世如麻,無人整理」,故其降生皇宮「掌管中華,普度天下有緣之人。」(影印本頁285)於是修理長城,乃是「朝廷有道」(頁305);秀才范喜郎則是「替父親當夫,盡忠報孝。」(頁301)寶卷結尾處作者還「普勸□□孝君王」,同時自稱衲子祝語:「衲子願王少干戈,萬民樂業笑呵呵。衲子願王無士馬,天下齊唱太平歌。衲子願王豊登位,大眾齊聲唸彌陀。」(頁586~587)
對於明代孟姜女故事發生這樣的轉折,我們可以試著作以下的探討:其一,孟姜女故事本身的張力與衝突性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無論孟姜女的堅貞執著是出於「人情」,還是「義理」,都讓不可欲不可及的常人感受到非常人的感動。這對於寶卷作者而言,應該也是一種拉力,吸引他援用這個據說當時連「婦孺皆習熟」 的故事,作為宗教教義宣講的媒介。 但是寶卷的作用既為宣揚教義,原本故事中與宗教教義有背之處當然必須有所調整。不但孟姜女與范喜郎都成了冬菩薩、夏菩薩轉世;原本個人私情與群體公宜之間難以兩全的衝突點(遠赴邊塞應役的公益 vs. 留守家園陪伴妻子的私情)也被轉化為孝子甘心應役,卻遭奸臣蒙恬蒙蔽有道君王陷害的劫數。
其二,寶卷作者一方面配合宗教需要進行調整,一方面又不能脫離政府強力推銷的「忠孝節義」等倫理概念。如何將這兩者作適當調處,就成了作者艱巨的任務。孟姜女故事的重心原在夫妻情義的固守,而要守住這樣一份私情,其所可能引發的衝突面,除了一向被強調的長城之役——也就是與國家安全秩序的對立外,還有在杞梁妻故事中曾被強調的,對家庭穩定性造成的破壞。《銷釋孟姜忠烈貞節賢良寶卷》的作者注意到了這點。因此安排孟姜女為尋夫欲離家時,與父母起了嚴重的爭執。對孟家父母而言,養兒是為防老,當初招贅范喜郎也是出於這樣的理由,如今孟姜女為尋夫而離家棄養雙親,自是有違孝道。對此從父(既有家庭關係的維繫)與從夫(新家庭關係的維繫)的兩難,寶卷作者並沒有為世間的凡夫俗子提出解決之道,他只能藉孟姜女之口,說出「大限來臨,不管是老少子母恩情重如泰山,也要離別父母。」(頁426)
誠如顧頡剛所言:「在民眾的意想中,孟姜乃是極任性的一個人,父母要替她好好的定親她不要,偏要強嫁與見她一身白肉的人;父母翁姑都勸她不要單身出門她不聽,偏要把嬌養慣了的身子作萬里艱辛的嘗試。她有的是情,何嘗懂得什麼廢禮法咧!」 因此雖然她成為眾人口中節義、貞烈、賢孝的化身,但是她其實全不把禮法看在眼裡,極是任性任情;或許真正感動人的,正是她那種非常人所能為,生死以之的執著(任性)吧!
《銷釋孟姜忠烈貞節賢良寶卷》的作者將秦始皇改換為有道明君,解決了孟姜女和國家安全秩序相對立的困境,但是他仍然無法解決孟姜女盡孝、盡節無法雙全的兩難。 事實上,《銷釋孟姜忠烈貞節賢良寶卷》的孟姜女故事只是眾多孟姜女故事中的一個,而從後來眾孟姜女故事仍以暴君秦始皇為其抗爭對象的發展看來,則《銷釋孟姜忠烈貞節賢良寶卷》作者的努力並沒有被廣大的讀者(聽眾)所接受。

結語
曾經在學者筆下被形容為家喻戶曉的孟姜女故事,對於現代學生輩的年輕人來說,其實是有些陌生的。我在外系歷史課程中提到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時,大概有一半的學生只知道有這樣的一個很會哭又哭得很有威力的女人,卻少有人清楚知道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不過,他們會很直接地判斷,既然長城是暴君秦始皇修建的,哭倒長城應該就是對的。這樣簡單的邏輯思考,是否也曾化解古人面對私情、公義難以取捨的疑慮與不安?
進入廿一世紀,台灣地方的年輕人(可以直接說是一般人嗎?)看到了全新版本的孟姜女故事,因為電視上出現了一則潤喉藥品的廣告,喝了潤喉藥品不怕失聲倒嗓的孟姜女努力地哭倒一再重修的長城,修城的工人們的怨嘆卻直似荒謬劇,引不起觀眾心裡一絲同情。 這是和找對房屋經紀商賣掉房子,順利三遷的孟母(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則是因為房子賣不出去)同樣,極具後現代顛覆性想法下的產品。
但孟姜女的故事畢竟原是前近代的產物,只是個人與群體間既有的糾結,依然沿續在後現代的社會中。這樣的糾結其實是多方面的,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分際,不只是家與國的掙扎,也是夫妻關係與父母子女關係的競賽,養兒防老的需要與國防國家整體需求孰重?夫妻情重還是父母恩重?如果孟姜女的故事曾經讓參與其創作、傳講的人們略消心中塊壘;那麼在討論「公」與「私」的過程中她是否也曾提醒過什麼思考點嗎?
資料本身的意見其實不能代表歷史發展的實況,以孟姜女故事的傳講看,到底是故事引導著聽眾的心,還是聽眾牽引著故事的去路?在作者與讀者的力量互相拉扯間,勝利誰屬到底該如何判定呢?現存遺本的內容只能提供部分訊息,所以,我們只能說,當時的確有部分人存在著這樣的想法,卻無法就此判定這是當時的流行,是當時人的集體心態。這是探求心態史必須面對的困難所在,卻也是其有趣的地方。
參考資料

2005-08-22 13:17:31 · answer #7 · answered by 不會說台語的小佩 6 · 0 0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征集了數十萬民夫,於公元前214年將秦、燕、趙三國北邊的城牆連通、修繕合一,這便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孟姜女萬裡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傳說就發生在那個時候。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牆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裡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裡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裡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裡,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後經村裡人調解為:女娃娃屬於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為現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女婿叫範杞梁,選定良辰吉日,準備成親。天有不測風雲,成親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從門外闖進幾個衙役,一擁而上把新郎範杞梁當民夫抓走了。原來,當時由於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大批民夫修築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範杞梁也被發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眼一年過去了,範札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她帶上乾糧和給丈夫特制的禦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饑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裡跋涉,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纔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範杞梁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慟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裡塌到哪裡,足有八百裡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管,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範札梁的尸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範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築城而死的範札梁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們所傳頌,人們為紀念她,在山海關附近的一個山頭上,給她修了墳、建了廟,取名為"姜女廟"。 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戶曉,流傳至今。

2005-08-22 13:16:47 · answer #8 · answered by ? 7 · 0 0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征集了數十萬民夫,於公元前214年將秦、燕、趙三國北邊的城牆連通、修繕合一,這便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孟姜女萬裡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傳說就發生在那個時候。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牆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裡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裡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裡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裡,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後經村裡人調解為:女娃娃屬於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為現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女婿叫範杞梁,選定良辰吉日,準備成親。天有不測風雲,成親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從門外闖進幾個衙役,一擁而上把新郎範杞梁當民夫抓走了。
原來,當時由於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大批民夫修築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範杞梁也被發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眼一年過去了,範札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她帶上乾糧和給丈夫特制的禦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饑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裡跋涉,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纔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範杞梁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慟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裡塌到哪裡,足有八百裡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管,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範札梁的尸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範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築城而死的範札梁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們所傳頌,人們為紀念她,在山海關附近的一個山頭上,給她修了墳、建了廟,取名為"姜女廟"。 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戶曉,流傳至今。

2005-08-22 13:16:45 · answer #9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傳說是當時的皇帝在修築長城~
孟姜女的丈夫也是修築的其中一名工人。
因為當時修築技術不佳~常會發生崩塌壓死人
某天孟姜女的丈夫就是醬子死了
孟姜女很愛她丈夫~他每天都到修築長城的地方哭泣
哀悼他的丈夫~
有天當她又在哭泣時.長城剛好又發生倒塌事件
所以就有人說是因為孟姜女而引發的
其實這只是個民間傳說.沒有事實考據

2005-08-22 13:16:39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魚仔╬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