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隻孔雀魚之前發生輕微的爛尾
但是用黃藥治療後 都一個多月了
還是不見好轉
到底是我藥劑量放的不夠?
還是因為他已經有抗藥性了??
天ㄚ~!
2005-08-20 04:58:11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 3 in 寵物 ➔ 水族
爛鰭病的發生:水質的污染物過多(如:飼料、魚便、久未換水、魚隻過多…)使得細菌大量滋生,附著在魚鰭之上!
雖然這兩種病都會有白白的出現,但白點病多半出現在魚體上;爛鰭病則是出現在鰭的部份
而這兩種病都可以使用細菌性藥水醫治,但要注意,下藥前先將過濾器或魚缸裡的活性碳、麥飯石取出,以免中和或減弱藥性
再來,二、三天之內最好是不要餵食,免得水質又突然惡化,讓治療中的魚更加虛弱
2005-08-20 16:24:0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爛鰓爛尾病一、病徵1.罹病魚出現明顯的缺氧症狀,於池中溶氧較低時(如傍晚至翌日清晨、或天氣悶熱時),會乏力的浮游於水面上、逆衝水車、或聚集在進水口等現象。2.病害感染於鰓部,用水壓迫鰓部會有帶血或污黃色的粘液性物質流出,初期鰓部症狀為充血、出血、大量分泌粘液,顏色呈暗紅、鰓絲腫脹,隨病情進展,可發現鰓絲潰爛缺損的現象。罹病時間較長的病魚,會因大量出血而導致貧血,鰓絲也隨之褪色變白。3.典型爛鰓病的特徵為鰓絲缺損潰爛,以從最內部算起第一對及第二對鰓弓的鰓絲缺損病例最多,其它各對鰓弓的鰓絲大都顯現正常,較少發現全部鰓絲均發生缺損潰爛的病例。4.嚴重爛鰓病之池塘,往往發生水質不良的問題,所以解剖上可見病魚鰓部附著大量污物,污物包括藻類屍骸、粘液、細微泥漿、甚至黴菌菌絲等,當病魚鰓部出現大量污物及粘液,會造成呼吸障礙。5.感染於鰭部(胸鰭、臀鰭、背鰭、腹鰭及尾鰭等)會造成鰭部潰爛,甚至鰭基部肌肉也會遭受傷害。當尾鰭遭受感染時,會造成鰭部上皮組織及附近肌肉組織壞死,並形成典型的爛尾症狀。此外,病灶區會出現黃色或黃白色的粘液。6.感染於體表會造成體表皮膚肌肉出血潰瘍,體表病灶區出現黃色或黃白色的粘液,進而發生組織崩壞潰瘍的現象,形成鰭部潰爛及尾部潰爛等症狀。7.小心取下少許鰓絲,或用解剖刀刮取患處呈黃色或黃白色的粘液等,置於光學顯微鏡下檢查,在200~400的倍率下,可以輕易觀察到一叢一叢的長桿菌集簇。二、病因1.爛鰓病及爛尾病之病原菌為粘液性細菌Cytophaga columnaris(舊名為Flexibacter columnaris、Chondrococcus columnaris),粘液性細菌屬革蘭氏陰性長桿菌,可以在400倍的顯微鏡直接檢查。2.本省中部全年都可發現此病,但以高水溫期為主要流行季節,此病於水溫攝氏15℃以下,極不易發生,但攝氏20℃以上則易患此病。3.高密度集約式養殖,完全以人工配合飼料飼養的池塘較易發生本病。4.嚴重發生病害之池塘往往有水質不良的問題,而水質不良池塘之池魚也容易罹患寄生蟲病,所以此病發生時容易與其它寄生蟲混合感染,又此病發生後會造成組織壞死,容易併發水黴病。三、處理對策1.改善水質,可以採換水1/4~1/3後,投放2包石灰或1包石灰配合1包沸石粉,待水質稍穩定後再以藥劑處理病害即可。2.藥浴可以使用下述任何一種藥劑:0.2ppm之優碘、或0.5~1ppm之四級胺類(BKC、hyamine)等。3.輕症魚,使用藥劑藥浴乙次即可,病情較嚴重者須每隔3~4天藥浴1次連續2~3次。重症魚並須配合磺胺劑混合飼料投與,投藥期為5~7天,最好不要超過7天,因長期投放此藥容易產生抗藥性細菌。4.混合感染寄生蟲病時,須要詳細檢查寄生蟲的種類再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治療病害。5.併發水黴病時,更須早期治療,在水黴菌尚未出現孢子囊以前迅速處理,可以有效防治水黴病,如投放0.7ppm硫酸銅處理。鰻魚春季嚴重爛鰓病一、病徵1.近幾年來,中部地區養殖之鰻魚在每年春、夏季(3~5月)均很容易罹患爛鰓病,病害發生後病情嚴重且死亡率很高,嚴重發病池之鰻魚在短短數天內死亡數量可能高達總數之1/4~1/5,死亡數量係以噸計,病情較輕者每天死亡的數量,可能達數十尾至數百尾鰻魚不等。2.主要的病徵如下:鰓絲表層出現大量的粘液細胞、鰓絲分泌大量粘液、粘液細胞大量脫落並圍繞鰓絲、鰓絲出現多數黑斑點、全部鰓絲均會遭受嚴重侵害。3.由於鰓絲附著大量粘液且大量脫落的粘液細胞圍繞在鰓絲外圍,因而隔阻鰓絲與水體接觸,所以即使水中有足夠的溶氧池魚也無法有效地利用,易發生缺氧現象如浮頭、聚集在進水口、及逆衝水車等,症狀在清晨、傍晚、天氣悶熱、及水質惡變等造成溶氧不足的情況下特別明顯,嚴重罹病魚容易併發其它寄生蟲病及細菌性疾病,更是加重病情。4.嚴重罹病池的死亡數量動輒上噸,死亡數目可能為數十尾、數百尾至數千尾不等,重症魚鰓絲全體會粘結成硬質的塊狀物,鰓絲很髒,外觀呈現附著物的色澤(大量藻體及污物),粘結成塊狀物的鰓絲外層已無鰓絲的形狀,並且用鑷子也很難或無法將鰓弓或鰓絲各自分開,附著物甚至包括大量的水黴菌,此等症狀之池魚大都無法痊癒,遇天候或水質遽變即可能發生大量死亡。二、病因此病的真正原因尚不明瞭,但是在臨床經驗及研究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下列幾種現象:1.在越冬期間(1~3月)使用高錳酸鉀(KMnO4),重鉻酸鉀(K2Cr2O7)、硫酸銅(CuSO4)等重金屬類藥物較頻繁之池塘較易發生此病,故推測此病是否與重金屬抑制魚體內的酵素系統、免疫系統或其他機制等有關,尚待進一步研究。2.病害發生後,由於鰓部遭受嚴重傷害,容易併發粘液性細菌Cytophaga columnaris感染,增加病害的嚴重性,且導致病害更不容易處理。3.發生此病之池塘其水質大都不佳,鰓部往往併發嚴重氣泡病。4.越冬飼養管理不正常、飼食不正常、減少添加物或不用添加物等之池塘較易發生此病。三、處理對策1.此病愈早發現愈容易處理,得優先穩定水質,換水後每分地投放2包石灰或2包沸石粉,亦可投放1包石灰配合1包沸石粉,隔天再以0.2ppm優碘、或1ppm海亞敏(hyamine、BKC)等藥劑浸浴即可。藥劑的處理須視鰓絲病害的發生情形而定,嚴重者須連續浸泡3~4次,每次間隔約3~4天較有效,病害發生後切忌管理不當而導致水質惡變,以免嚴重併發其它病害,或導致大量死亡。2.魚體如發生脫水現象時須要鹽浴,可在水車後及飼料籃旁吊放粗鹽浸泡(每分地五包),千萬不可引進海水或直接投放過多的粗鹽,因為(1)鹽度及環境的劇烈變動會造成緊性過大,可能引起魚體更加不適及衰弱,甚至導致死亡。(2)鹽度的變化過大將造成池中淡水種動物性浮游生物及植物性浮游生物等大量死亡,直接促使水質的惡化程度加劇,尤其浮游生物死亡後會迅速分解,豐富的營養鹽將導致細菌及寄生蟲大量繁殖。3.罹病池須要趕快實施作水,如能迅速作成良好水色及水質,並配合藥物處理,病害會很快痊癒。4.在越冬的低溫期間,供給適當的飼料及飼料添加物,提供魚體正常的生存及生長需求,以維護健康的魚體。5.高錳酸鉀、重鉻酸鉀、及硫酸銅等重金屬化學藥劑儘量避免使用,或在專家的指導下使用。6.嚴重罹病池儘量避免使用福馬林、海亞敏等刺激性較大的藥劑,以免因過度刺激以致衰弱魚體無法負荷而造成大量死亡。7.罹病池如果併發寄生蟲病及細菌性疾病時,最好先行處理水質及鰓部潰爛,待症狀減輕後再施放化學藥劑處理較為適合,否則池魚可能會引起大量死亡。黃世鈴/農委會水試所鹿港分所陳秀男/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系教授
2005-08-22 07:25:5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7 · 0⤊ 0⤋
用"福馬林".買日本製的.一頓水25cc.一定要把劑量配好.
2005-08-20 07:03:0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