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善知識為我解"恆順眾生"涵義
並請舉例,謝謝

2005-08-08 11:44:51 · 10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我問的是普賢十大願中的恆順眾生沒錯.

2005-08-08 15:08:36 · update #1

非常感謝各位受益良多.

2005-08-08 15:15:27 · update #2

10 個解答

「恆順眾生」既有隨緣攝受眾生的意思,那麼,應如何攝受眾生呢?經論中提出四種方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合稱為「四攝法」。  「布施攝」就是用布施的方法攝受眾生。無論供給財物,或是奉獻自己的身命利益大眾,或為眾生宣說佛法,或是幫助眾生遠離種種怖畏,皆是以布施攝令眾生起歡喜心的方法。不但佛教提倡布施,儒家也談布施,如《論語.雍也篇》中,孔子曾經告訴子貢說:「如果有人能夠廣行布施、救濟眾生,這種人不但可稱為仁者,簡直就是聖人了。」英國哲人法蘭西斯培根也說:「財富就像肥料,如果不予以布施,便失去了它的好處。」足見布施實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善行。  「愛語攝」就是遠離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等口過,而以柔軟語、讚歎語、善言慰喻來鼓勵眾生。後漢龐統,每次稱讚別人的優點時,往往言過其實,有人好奇地請問他,他回答:「現在善人少,惡人多。當有人要行善、增長道業時,如果不讚歎肯定他,只怕行善的人愈來愈少。我努力讚美勸善,十人之中,至少有五人能因此獲得勉勵而繼續他們的善行,這樣不是很好嗎?」  眾生都喜愛聽好聽的話,親近對他有益的人;而布施、愛語皆是順乎人心,導人向善,使人身心喜悅的行為。一般人常行布施、愛語,能改善人際關係;人人行之,則能促使社會詳和,消弭社會上暴戾之氣。因此,布施、愛語實是最普遍,也是最易行的善法。菩薩隨順眾生所好而行布施、愛語,不但能利益社會,且眾生於受益的同時,也對佛法產生好感,歡喜與佛法親近,乃至信受奉行,即可達到度化眾生的目的。「利行攝」就是行善利益眾生,使眾生因此生親愛之心,而願意接受佛法的教化。  《大智度論》中記載:有一老比丘視力不佳,縫衣服時,不小心針線脫落,找了很久都無法尋獲,心中非常苦惱,於是呼喊請求幫助,佛陀知道了,立即現身前來幫助他。老比丘認出佛陀的聲音,歡欣無比地說:「佛陀,您已經圓滿成就無量的功德,為何不嫌這點小事,還來幫助我呢?」佛陀回答:「我就是因為心無疲厭,持續幫助眾生而成佛,現在雖已成佛,利益眾生的心仍然永不衰減。」老比丘感動萬分,懇請佛陀為他說法,因而啟發慧眼,同時也恢復了視力。佛陀為了度化老比丘,可以現身為他撿一根針,聖者平等視一切眾生如子,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捨小善之利行,於此表露無遺。  以身口意之行利益眾生,乃是修行學佛者首先要學習的事。如居士到道場發心,或出坡作務,如擦佛像、打掃等等,或在行堂為大眾端菜飯,或禪七時擔任護七的工作,或關懷臨終的人,為他們助念……,這些都是「利行」,都是發自內心真誠的奉獻。藉由這種奉獻的精神與身體力行,一方面消弭內心慳貪、自私的習氣;另一方面,也可修得福報;同時,藉由這些利行與大眾結緣,將來當我們需要他人幫忙時,也一樣會獲得援助。出家法師們更是奉獻自己的一生,不分晝夜、不計報酬地為大眾服務。如知客法師和靄可親的為來寺參訪者介紹環境,大寮法師為大眾準備可口的齋飯,乃至住持法師說法不斷……。法師在無有疲厭的利他之行中,逐漸放下了自我的執著,長養慈悲心;同時,由於此等無私奉獻的精神,居士因而對法師生起敬愛之心,也歡喜到道場來聽經聞法,修福修慧。   由此可知,藉由「利行攝」的實踐,菩薩與眾生皆能同霑法益、增益福慧,即能達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同事攝」即是和光同塵,隨同眾生心之所好,作眾生的善友,並以身示教予以感化、薰習。  佛世時,有一個人名叫醜鬼,長得極為醜陋。他的父親是一位大富長者,因為害怕名譽受損,而把他送入深山。到了深山,飛禽走獸也都不喜歡接近他,醜鬼為此感到十分痛苦。佛陀為了度化他,於是率領一群比丘來到深山。醜鬼見到佛陀與比丘們相好莊嚴,一時自慚形穢而遠遠地避開了。此時,佛就變成一個比他還要醜陋的比丘與他相遇。醜鬼一看:居然有人比自己更醜陋!不免心中感到安慰,於是毫不自卑地與這位醜比丘為友。有一天,醜比丘在林中打坐,入定之時,竟然越來越漂亮。醜鬼覺得很奇怪,醜比丘於是告訴他:「我每次入定時,就觀想佛陀及那一群比丘的相好圓滿,也許就是這個原因,使我的相貌變得好看起來。」醜鬼聽了便效法他,靜坐觀想佛陀的相好及比丘的威儀,結果,相貌真的變得越來越莊嚴!當他終於發現:原來這位醜比丘是佛陀所變現的,於是隨佛出家修行,不久證得道果。

2005-08-08 14:50:1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恒順眾生,說難即難,說易即易。說難是我執難除,有了我執,就必然是順我則喜,逆我就怨;利我則近,逆我則遠;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若說易,卻也很簡單,只要悲心懇切,隨順就會極為自然,無須用心做意,自必合乎這個法門。
一切順逆現前,決不會心存好惡,亦不必強做忘我,我執終可自除。難與易,實在只在一念之間。感恩^^

2005-08-08 16:19:0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恆順眾生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在佛法裏講普度眾生要修四攝法,四個方便。那四個方便呢?   第一是愛語攝。眾生喜歡聽好話,我們就講好話給他聽,喜歡聽柔軟話,我們就講柔軟話,愛聽慈悲話,我們就講慈悲的話。   第二是布施攝。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由這三種布施,與眾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後,再以佛法去度他。   第三是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度人的目的。   第四是同事攝。想普度眾生就要恆順眾生,眾生喜歡爬山,我也跟著他去爬山,藉爬山的因緣建立良好的關係,然後再弘揚佛法,使他契入佛智。跟著眾生的喜好走,是要把眾生轉成佛的智慧。   這些方便,我們都要知道,否則就無法度眾了。經常恆順外面的眾生,在佛法來講,就是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2005-08-08 16:03:0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請常唸 南無阿彌陀佛

2005-08-08 15:05:5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hiwin520 1 · 0 0

善知識,有一菩薩在久遠之前直到現今,時時演出『恆順眾生』。
末學為仁者恭錄如下,說不定您讀過多次了。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2005-08-08 14:52:4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我個人ㄉ看法是這樣ㄉ.一個成佛ㄉ聖者.祂把一切眾生當作自己ㄉ孩子看.依照這個孩子ㄉ習性.以種種方便ㄉ法門.加以誘導使這個小孩走上正途.這是我個人ㄉ看法0

2005-08-08 12:33:2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國峰 7 · 0 0

恆順眾生我不行,
恆逆眾生容易多了.

2005-08-08 12:33:1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恆順眾生”涵義?答: 恆,是 永遠的意思 . 反之, 則沒有永遠 停留的 念頭 .順 ,不逆不順 的意思 . 例如 :無法阻止 念頭的到來 .眾生,是指 念頭 . 所以 並不是 外面的眾生 .整句是 永遠不要 屈服於念頭 . 換言之,是轉念頭 而不是 消滅念頭 也 .

2005-08-08 12:21:33 · answer #8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四十卷本《華嚴經》對於“恆順眾生”的詮釋﹐略可分為六層內涵。

  第一﹑眾生的廣大範圍。

  恆順眾生的對象是沒有界限的。它廣及四生九類。經文所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換句話說﹐一切世界一切生命都是關懷的對象。

  第二﹑隨順眾生的態度。

  經文所謂“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异”。換句話說﹐恭敬心是隨順眾生的基本態度。這種恭敬﹐不但是下輩對長輩﹐更是把一切眾生視同如來。《法華經》所謂“常不輕菩薩”的精神﹐與此完全一致。

  第三﹑隨順眾生的具體作為。

  依經文所述﹐包括“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做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可說涵蓋了整個生命活動中可能遭遇的各種困難。如果我們把病苦﹑失道﹑暗夜﹑貧窮的意義略加延伸而從“身”﹑“心”兩方面去看﹐那么“恆順眾生”的作為就顯得更加深邃而有彈性了。

  第四﹑隨順的原理。

  為什么要隨順眾生?為什么要為眾生做這么多事?隨順眾生與菩薩道的實踐又有什么相干?《華嚴經》的經文本身﹐對這些問題提供了最深刻的答案﹕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47)

  這一段經文﹐提供了兩個極重要的思攷方向。

  首先﹐隨順眾生其實是隨順諸佛的本質性實踐。如果任何宗教信仰者把事奉如來看做是超越現實的純精神活動﹐那么﹐他或許可以無視於眾生的苦難而去從事他個人的精神崇拜。有這種信仰理念的人﹐如果他有一顆蘋果﹐他可能寧可拿到佛堂的供桌上去供養佛像﹐也不會把這一顆蘋果拿來施捨給任何一個生病的人(甚至於是他生病的父母親)。如果我們的信仰以超現實的神格為我們絕對崇拜的對象﹐結果便是如此。但是《華嚴經》中普賢菩薩所表達的理念卻不是這樣的。他認為真正實踐如來信仰的直接路徑﹐就是隨順眾生。你不能捨棄對眾生的供養而說你供養如來﹔你不能捨棄對眾生的尊重而說你尊重如來﹔你不能捨棄令眾生歡喜的路徑而另尋通路令如來歡喜。直接了當地說﹐一切以眾生為對象的善行﹐都是菩薩道最直接的實踐。走近眾生﹐才能走近如來。“媚佛”﹑“佞佛”﹐在這里完全沒有空間!

  其次﹐如來之所以為如來﹐乃是因為他的心放在眾生身上。《華嚴經》的經文說的很明白﹕“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么一顆與眾生在一起的大悲心﹐如來就不成其為如來。佛教在歷史發展中為什么會分流而有大小乘之异?《華嚴經》這一段話就是最好的答案之一。大乘佛教的宗教性格﹐從這個角度來說﹐可說是一種廣義的人本主義(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眾生為本主義”)。因為整個大乘佛教所企求的理想人格﹐并不是超絕於眾生界之外而高高在上﹑受人膜拜的神﹐反而是把整個心放在眾生身上﹐整個生命與眾生系在一起的慈善家。近人太虛大師把菩薩定義為“社會改革家”﹐蓋亦有見於此。也因為佛菩薩的心就放在眾生身上﹐因此任何人的心要與佛菩薩接近﹐同樣要把心放在眾生身上。“眾生”是一切如來心心交會的焦點之所在。“恆順眾生”的原理在此﹐成佛的原理也在此。

  第五﹑根果相連﹑生佛一體的深喻。

  《華嚴經》用了一段根果相連的深喻來強調恆順眾生的理念。經云﹕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48)

  一棵樹的根與果是一體相連的﹐果是根的延伸﹐沒有根就沒有果。《華嚴經》把眾生定位為“根”﹐把佛定位為“果”﹐從“根果相連”而引喻出“生佛一體”﹐這是何等人文﹐何等令人震撼的宗教精神!

  第六﹑菩提屬於眾生的啟示。

  《華嚴經》順著上文的譬喻而更直言﹕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49)

  這一段經文不但更進一步闡明“生佛一體”的妙義﹐而且闡明了“悲智相生”的原理。為什么?因為“菩提屬於眾生”。當你基於“生佛一體”的大悲心而展開救濟眾生的行動的時候﹐眾生的苦難成了你開展智慧的因緣﹐“菩提”因而成就。沒有眾生的困難﹐就沒有菩薩的智慧。猶如沒有病就沒有藥﹐沒有病人就沒有醫生一樣。

  “恆順眾生”在十大願中之所以位於關鍵性的位置﹐於此可見

2005-08-08 12:03:20 · answer #9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這由來應是來自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恆順眾生,十、普皆回向。本課文選取了其中的第九願“恆順眾生”,以介紹菩薩的偉大精神和行願。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今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今眾生生歡喜者。則今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善男子,我再講一講恆順眾生的道理。眾生是眾緣和合而成,所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諸佛國土,所有種種不同種類的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所謂眾生者,眾緣和合而生,各有各緣,所以有種種不同種類,所謂胎生,楞嚴經上:「胎因情有」,如何成胎呢?因有愛情,所以成胎。「卵唯想生」,卵生是以想生出來,如母雞趴在雞蛋想,久而久之雞蛋就變成雞了。「濕以合感,化以離應」,濕生因濕與濕相合,生出濕生,化有變化,如由蟲子變戍蝴蝶,由老鼠變成蝙蝠之類,離開了它的本體,變化成其他種類。或有眾生依地水人風四大而生出,或在虛空,或在花草樹木上而生出的眾生。無量種類的眾生,其種種不同色身,種種不同形狀,種種不同相貌,種種長短不同的生命,種種不同族類,如老虎有老虎的族類,鹿有鹿的族類。種種不同名號,種種不同心性,如老虎的心性喜歡傷害眾生,鹿的心性仁慈,只吃草不吃一切眾生,有的膽大,有的膽小,有的見人就跑,有的見人就要吃人。種種不同知見,種種欲樂,所喜歡的東西也不同,種種自己所作的事情也不相同,種種態度成儀也不同,種種不同的衣服,人穿人的衣服,畜生就穿戴皮的衣服,飛禽就穿戴羽毛的衣服。種種不同的飲食,有的吃生肉,有的吃草,有的吃穀類,種種東西。各住各自的地方,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鬼神、人非人等。有的無足,有的四足,有的多足,有的有形色,有的無形色,有的有想,有的無想,有的非有想,有的非無想。像以上所說的種種等類,我都變化他們的身,來教化他們,服侍他們,供養他們,如敬父母,如侍候師長,和證果的阿羅漢,乃至好像供養佛一般,沒有分別。

  眾生常有八萬四千種疾病,菩薩便以八萬四千種良藥,來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疾病。所以說:「為作良醫。」良醫是精通醫術的醫生,他對眾生的病,等於自己的病一樣,用種種方法把他治好。眾生有時會走錯路,雖然他有眼睛,但不知道那條路是正路,那條路是邪路,所以有時誤入歧途,菩薩便指示他走應走的正路,好像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不知道往正當道路上走,只知懶惰、喝酒、吃毒藥等,走到錯路上,這時菩薩用種種方法,引渡眾生到正路上。對於在黑暗中的眾生,暗夜代表不明白佛法的人。不明白佛法的人都是在暗夜中,明白之後,就得到光明;不明白佛法,就會顛倒行事。明白後,才能知道走上一條光明正大的道路,故對於不明白佛法的眾生,便使他明白,而得到光明。對於貧窮的人,令他得到金、銀、琉璃等寶藏。菩薩平等無分別的利益一切眾生。什麼緣故?假設行菩薩道的菩薩,能常常恆順眾生,能隨順眾生,就是隨順諸佛,也就是供養諸佛,因為「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對一切眾生都恭敬承事,也就是尊重恭敬供養如來一樣。若令一切眾生都生歡喜心,則令一切如來也生歡喜心。所以出家人說:「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不要令一切的眾生生煩惱。「無益苦行當遠離」,不要修無益的苦行。「如是行者可渡世」,像這樣子,才可以教化眾生。所以令眾生歡喜,諸佛如來也就歡喜。什麼緣故?因為佛與眾生為一體,佛也就是眾生,眾生也就是佛;佛是已成佛的眾生,眾生是未成佛的眾生,我們和佛是一樣的,將來是平等的,所以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也就是因為它是最平等的。

  為什麼眾生歡喜,佛就歡喜呢?因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本體。因為眾生而生出大悲心。因為大悲心而生出覺道心。因為覺道心,才成正等正覺的佛。譬如,在曠野沙磧中,有一棵大樹王,如果樹根得到水,則枝葉花果也繁茂。現在眾生處在生死曠野沙磧中。菩提樹王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得道,也像在曠野沙磧的樹王一樣。一切眾生好像樹根,諸佛菩薩好像花果。佛以大悲智慧水,令眾生得到好處,才能成就諸佛菩薩無量無邊的智慧花。

  什麼緣故?諸佛菩薩以大悲水,來利益眾生。大悲水是慈悲的心性,對一切眾生都慈悲憐憫,故叫大悲水。觀世音菩薩及一切菩薩,誦大悲咒,加持大悲水,饒益眾生。觀音菩薩的楊枝手和淨瓶手是合用的,以楊枝蘸到淨瓶中。觀音菩薩常念大悲咒,加持淨瓶裡的大悲水,用此大悲水饒益眾生。所以要用大悲水利益眾生,來增加果位,纔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此云無上正等正覺。正等是菩薩所得的果位。二乘人得到覺悟,證得聲聞或緣覺果位,這只是自覺,沒有正等。正等是菩薩,正等於佛,雖然得到正等,但沒有得到無上,故菩薩叫有上士。佛叫無上士,因為佛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才成就佛果。如果菩薩不利益眾生,不饒益眾生,不以大悲水教化眾生,則始終不會成佛,所以要自利利他,則能成佛。

  因此菩提屬於眾生,覺道是從眾生來的。假設沒有眾生,則一切菩薩都不能成佛。為什麼?因為沒有地方去作功德。眾生在三寶面前作功德,菩薩在眾生面前作功德。菩薩利益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反迷歸覺。

  修行的善男子!你對於這種道理和意義,應該這樣了解,因為佛、眾生和心,是三而一,一而三。佛、眾生,和心,是三種不可思議的,但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佛、眾生,和心是一體的,在無形中是一個的。你能存這樣解釋義理的思想,才能成就圓滿大悲心,以大慈悲心隨順眾生,則能成就供養如來的功德。菩薩這樣隨順眾生的願,假使虛空界沒有了,眾生界沒有了,眾生業沒有了,眾生煩惱也沒有了,我隨順眾生的願不會沒有的。本來虛空界、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永遠不會沒有的,但假設它們會沒有了,我這個願仍然存在,無有窮盡,這種心念,念念相續,接連不斷,無有間斷,身口意三業永遠行持這種願力,永遠不疲倦厭煩。

2005-08-08 12:02:33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YY 5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