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聖女貞德我知道
其他的像"巴巴蘿薩""沙拉丁"那些呢??
也是人名嗎?
歷史上真的有關於這些戰爭的紀錄嗎?
有關於他們的描述嗎?
有的話請給資料...
感激不盡...謝謝

2005-08-05 16:14:22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3 個解答

巴巴蘿薩
腓特烈一世 Fredrick Ⅰ or紅鬍子腓特烈 Frederick Barbarossa 1152-1190為歐洲中世君主完美的典型,是卓越的戰士,也是公正負責的君主,一心在他的國土上執行法律和維持秩序,他的統治所招致的安寧和建立的皇權,為一世紀以來所僅有,但在他要恢復對義大利的控制時遭遇了畢生事業中的一次慘重失敗。1154-55 Fredrick首先用兵義大利,使他立即面對羅馬教廷和倫巴底市鎮的抵抗, Fredrick假古羅馬帝權絕對專制的理論和歷史的先例--君士坦丁、查士丁尼、查理曼和鄂圖的傳統,為要求最高權力的主張的依據。教宗方面則已有一部完全的教會法典產生,形成一國家之上的國家,有自己的行政系統、法律和法庭組織,而本於教會法和道德的立場,主張教會有高於任何俗界政府的權力。

※西元十一世紀中葉以後,因地中海世界商業恢復的結果,市鎮生活在義大利迅速復興,十字軍運動更促進了商業。十二世紀中葉,倫巴底平原已是市鎮密佈,成為繁盛的商工業中心,市鎮人民開始要求自治的權利,並組織成各自為政的自治城邑。為對抗神聖羅馬帝國勢力的入侵,米蘭 Milan克里蒙納 Cremona波倫那 Bologna等半島北部城市於1167組成倫巴聯盟 Lombard League,在 Milan領導下 1176大敗 Frederick,使他坦承失敗事實,先與教宗 Alexander Ⅲ言和,結束教會的分裂(因為他原支持與Alexander Ⅲ對立的Victor Ⅳ),又與 Lombard League協議休戰,訂君士坦丁和約 The Treaty of Constance,除撤回原派駐各城市的邑宰外,並頒給義大利半島北部各城市獨立自治的特許證。( Lombard League是歐洲最早的城市聯盟,後來各城市紛起效尤,十三世紀間萊因河沿岸各城市在科倫 Cologne倡議下結成 League of Rhine,參加聯盟城市70餘。1291瑞士境內各城市也曾締盟,為瑞士建國的始基。1241歐洲北部各城市在律伯克、漢堡等倡議下,結成漢撒聯盟 Hanseatic League,盛時加盟城市70餘,各城市代表經常開會,議決各項共同遵守的事項,徵收各城市應付的捐稅,組織共同的海陸軍等,控制 Baltic Sea和 North Sea沿岸的商業,甚至威迫北歐各國出讓各種商業利權)。

  Fredrick Ⅰ晚年專心一致於日耳曼內部的政務,1189以年逾花甲,聲威鼎盛之際,率二萬騎士東行,領導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在小亞細亞渡一小川時溺斃。

  Henry Ⅵ(1191-97)足智多謀,善決斷,長於外交,以政治上孤立教宗的政策以困教宗。

與倫巴城邑以更多獨立地位的承認,使意北歸心於他。
1189 Henry Ⅵ后康斯坦絲 Contnce為西西里公主,在西西里王威廉二世逝後為繼承人,Henry Ⅵ遂於1194以兵贏得此王國。
  但Henry Ⅵ在位七年逝世,帝位之爭再起,而教廷英諾森三世 Innocent Ⅲ1198-1216繼位,是中世歷代教宗中最強有力的人物(當選教宗時年不過37,正當精力充沛、壯年有為之時,在位18年,不僅統一的公教會受他絕對的統治,也使所有的公教國家奉他的號令)。

  Henry Ⅵ逝後,腓力 Philip of Swabia(Fredrick Ⅰ之少子)即位,開始了和 Welfs的 Otto Ⅳ的爭立,教宗 Innocent Ⅲ公開承認 Otto Ⅳ,但 Otto Ⅳ在日耳曼的勢力始終無進展,後逃亡英國。1208教宗不得不承認 Philip為皇帝,不久 Philip因細故遇刺殞命。

  Otto Ⅳ復位,1209在羅馬加冕,因襲用 Hohenstaufens的帝國政策,對教宗頻加威脅,被 Innocent Ⅲ逐出教會,而 Hohenstaufens的叛亂又起,擁護Henry Ⅵ之子方成年的 Fredrick稱帝。1214 Otto Ⅳ勢力解體,次年 Innocent Ⅲ宣佈廢黜 Otto Ⅳ,承認 Fredrick為帝。

  Fredrick Ⅱ1211-1250(西西里王1197-1250):被稱為〝近代式君主的前驅〞是〝從查理曼至拿破崙的整整十個世紀中,沒有一個君主比得上他〞,有卓越的才具,諳悉種種權謀術數之為用。當時西西里是一五方雜處的國際性地方,義大利人、諾曼人、希臘人、薩拉森人雜處其間,流行各種各樣的社會宗教觀念與生活方式。Fredrick Ⅱ為這五光十色社會的產物,發展了同時代人所少有的敏銳的懷疑精神和求知欲望,缺乏道德的或宗教的信心,但對文學、科學和哲學則有強烈的興趣,對於他的王國的需要也有遠大而開明的認識,是一近乎文藝復興式的君主。他心力所注主要在兩西西里王國,使成一歐洲最繁榮最開明的一邦。1227教宗格列哥里九世 Gregory Ⅸ要求腓特烈履行東征誓言,後以出發後在海上臥病而中止,被 Gregory Ⅸ逐出教會。次年再東征,以外交談判從回教蘇丹索回了耶路撒冷,1230皇帝與教宗始訂立和約,以後又與倫巴聯盟用兵,至其去世前,與教宗和倫巴底城邑之戰爭綿延不絕。

  大虛位時期1254-1273:Fredrick Ⅱ死後,子康拉德四世 Conrad Ⅳ即位(1250-1254),在位四年即逝,當時日耳曼已淪為無政府狀態。其後十九年帝國沒有一位共同承認的皇帝,日耳曼貴族在此期間所獲得之獨立地位以後一直未放棄,至19世紀日耳曼政局才發生劇烈變化。
~~~~~~~~~~~~~~~~~~~~~~~~~~~~~~~~~~~~~~~~~~~~~~~~~~~~~~~~~~~~~~~~~~~~~
沙拉丁
薩拉丁.尤素夫.阿尤布(1137年或1138年-1193年)是埃及阿尤布王朝開國君主(1174年 - 1193年在位),他也因在阿拉伯人抗擊十字軍東征中表現出的卓越領袖風範,騎士風度的軍事才能而聞名基督徒和穆斯林世界,在埃及歷史上被稱為民族英雄。

統一阿拉伯

薩拉丁出生在底格裡斯河邊提克裡特一個庫爾德人的家庭,之後被送往大馬士革完成學業。他在努爾丁的朝廷里服務了十年,並以他對遜尼派經文的興趣而聞名遐邇。1160年代他的叔父謝爾庫赫被努爾丁國王派去和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作戰,在追隨他叔父學習軍事指揮之後,薩拉丁最終取代了法蒂瑪王朝和他叔父在1169年成為埃及的總督,同時也繼承了為埃及抵禦耶路撒冷的拉丁國王阿馬爾里克入侵的艱苦任務。

起初薩拉丁的權力基礎很不牢靠,沒有人認為他可以在埃及呆得長久。因為前些年已經有過多次權力更迭,勾心鬥角的宰相們扶植了一長串的小孩哈里發(幼帝)。同樣,作為一支外國軍隊的領導人,他也控制不了埃及的什葉派軍隊,後者長期效忠於如今失去權勢的哈里發。當哈里發於1171年9月死去後,薩拉丁在近衛軍支持下發動政變,由穆斯林教長們宣佈成為巴格達的阿撥斯王朝哈里發,建立了阿尤布王朝,自立為素檀。當時薩拉丁統治著埃及,但在名義上還附屬於努爾丁,後者在過去一直被視為阿撥斯王朝哈里發。

之後,他征服了敘利亞和兩河流域的大部分。並且對十字軍發動聖戰,在1187年俘虜了耶路撒冷國王和聖殿騎士團團長,並占領聖城耶路撒冷。這也使歐洲人大驚,並引發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結果又被薩拉丁打敗。

2005-08-06 05:08:4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1 · 0 0

成吉思汗
一統世界的偉人,歐亞的浩截!
阿門!

2005-08-05 17:37:4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無敵盛騎兵 3 · 0 0

巴巴羅薩
腓特烈一世 Frederick I
(1123?∼1190.6.10,亞美尼亞王國)
別名紅鬍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也就是 巴巴羅薩大帝
神聖羅馬帝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
士瓦本(Swabia)公爵腓特烈二世之子,父親死後繼承士瓦本公爵爵位。
1152年3月在法蘭克福當選為德意志國王。
腓特烈以極巧妙的政治手腕開始實現支配歐洲各王朝的美夢。
1153年 他迫使教宗(教皇)尤金三世簽訂《康斯坦茨條約》。
1155年 尤金三世的繼任人亞得連四世(Adrian IV)批准《康斯坦茨條約》,
1155年6月18日在羅馬為腓特烈加冕。
1158年 腓特烈發動第二次義大利戰役。
1159年 樞機主教羅蘭特(Roland)當選為教宗,稱亞歷山大三世。
1160年 亞歷山大三世想建立獨立於皇帝的教宗統治,1160年將腓特烈判處罰。1165年 西西里的威廉一世去世,腓特烈認為給予亞歷山大三世和西西里以決定
性打擊的時刻已經到來。他對義大利進行第四次遠征,但因軍中發生瘧
疾而遭到慘重的損失。
1174年 腓特烈進行第五次義大利戰役,迫使倫巴底人根據《蒙特貝洛停戰協
定》向他臣服。但在萊尼亞諾(Legnano)戰役中,腓特烈敗於倫巴底人。1177年 根據《威尼斯和約》,腓特烈承認亞歷山大三世為教宗。
1184年 腓特烈在美因茲五旬節上對騎士精神極力推崇,封諸皇子為騎士。
1189年 他號召進行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企圖把耶路撒冷從薩拉丁(Saladin)手中解
救出來。
1190年在渡薩勒夫(Saleph)河時溺死。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2811919
--------------------------------------------------------------------------------------------薩拉丁.尤素夫.阿尤布(1137年或1138年-1193年)是埃及阿尤布王朝開國君主(1174年 - 1193年在位),他也因在阿拉伯人抗擊十字軍東征中表現出的卓越領袖風範,騎士風度的軍事才能而聞名基督徒和穆斯林世界,在埃及歷史上被稱為民族英雄。

統一阿拉伯

薩拉丁出生在底格裡斯河邊提克裡特一個庫爾德人的家庭,之後被送往大馬士革完成學業。他在努爾丁的朝廷里服務了十年,並以他對遜尼派經文的興趣而聞名遐邇。1160年代他的叔父謝爾庫赫被努爾丁國王派去和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作戰,在追隨他叔父學習軍事指揮之後,薩拉丁最終取代了法蒂瑪王朝和他叔父在1169年成為埃及的總督,同時也繼承了為埃及抵禦耶路撒冷的拉丁國王阿馬爾里克入侵的艱苦任務。

起初薩拉丁的權力基礎很不牢靠,沒有人認為他可以在埃及呆得長久。因為前些年已經有過多次權力更迭,勾心鬥角的宰相們扶植了一長串的小孩哈里發(幼帝)。同樣,作為一支外國軍隊的領導人,他也控制不了埃及的什葉派軍隊,後者長期效忠於如今失去權勢的哈里發。當哈里發於1171年9月死去後,薩拉丁在近衛軍支持下發動政變,由穆斯林教長們宣佈成為巴格達的阿撥斯王朝哈里發,建立了阿尤布王朝,自立為素檀。當時薩拉丁統治著埃及,但在名義上還附屬於努爾丁,後者在過去一直被視為阿撥斯王朝哈里發。

之後,他征服了敘利亞和兩河流域的大部分。並且對十字軍發動聖戰,在1187年俘虜了耶路撒冷國王和聖殿騎士團團長,並占領聖城耶路撒冷。這也使歐洲人大驚,並引發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結果又被薩拉丁打敗。
http://zh.wikipedia.org/wiki/

2005-08-05 16:48:2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