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有人知道,這幾位先聖的原來及後世??請多多賜教!!
2005-08-03 13:06:40 · 11 個解答 · 發問者 James 2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謝謝TUTU兄,但似乎沒講到,這幾位先賢是從何來,
從何去,還請各位幫忙賜教~~
2005-08-03 13:24:26 · update #1
談儒門心法 ◎ 高國輝
吳前人靜宇於三教心法一書中言:「心法不離道統,非經道統授受而來,不叫心法」、「心法,本不可說,不能講,能講得出都不是」、「心法的顯現,是靠自性自渡,自己摸索,至於摸索到什麼,大家都不盡相同」,確是有理,道本無言,心法不能說,唯有靠自己於實行中,摸索體會出,有如飲水,冷暖自知了,但前人慈悲,指引出一條明路|心法不離道統。我中華文化道統,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顏回、曾子、子思、孟子、一脈相傳,代與代雖隔有數百年,有見而知、有聞而知之別,卻能聖聖相傳,其竅妙在諸聖以心印心,而這個心是甚麼心呢?又如何相印? 由書經集傳序,可看出端倪:「二帝、三王之治本於道,二帝、三王之道本於心,得其心,則道與治,固可得而言矣。何者精一執中,堯、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極,商湯周武,相傳之心法也。曰德、曰仁、曰敬、曰誠,言雖殊而理則一,無非所以明此心之妙也;至於言天,則嚴其心之所自出,言民則謹其心之所由,施禮樂教化心之發也,典章文物心之著也,家齊國治而天下平,心之推也,心之德其盛矣乎。」由序文知,堯、舜、禹、聖聖相傳,既傳固有之心,道本一體,理無二致,形容雖不同,有的曰德、曰仁、曰敬、曰誠,但皆指本然之性言,也即是守住一點惟微道心,而聖聖相傳。上天所賦一點靈性、道心,本皆相同,但是入世後,天理人欲交戰,漸受污染,故而日趨下流,唯有靠聖人指引帶領,不敢再入岐途;由︽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一句可知大概,堯、舜二帝時,堯舜以身作則,本著天性|仁,自然而行,故處處合道、合仁,如大學:「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民受益而不知,故有帝力於我何有哉之語,因而有堯天舜日之美譽;爾後人心漸變,到了三代,有道者為明君,故道降君王,夏禹治水十多年,三過其門而不入|大公、無私、行仁,治水有功於天下,故得位;但至商湯、周武時,雖也力行仁義,卻是藉仁義以修身,勉力實踐的;爾後,周公制禮;道德經:「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忠信即本有之道德仁義也,可見當時人心已壞到極點,不得不靠禮來約束,使歸本然,因而老子有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之感嘆也,前言後應,到春秋五霸,卻是假借仁義之名,號令諸侯,所以三代以後,昏君無道,故道降師儒,藉聖人來指引帶領,因而有儒釋道三教之分。孔子時,周衰學廢,先王之道不明,而異端之說並起,孔子患之,一車二馬,周遊列國,講道德,說仁義,僕僕風塵,聲嘶力竭,鞠躬盡瘁,而當時諸侯,利慾薰心,不尚孔子內聖外王之道,孔子見大道不能行於世,嘆「道其不行矣乎」,乃回魯,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杏壇設教,教化萬千,欲留一條命脈於世,孔聖一本初衷,一生力行仁道,為天下太平,而四處奔走,雖為儒之始祖,卻是傳承中華文化之主脈|﹁仁﹂,此即聖聖冀世界大同之仁心、仁行,故能心心相印,而相傳不絕也。 說到仁,想到論語,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問怎樣做才是實踐仁德,孔子說:「制勝自己的私心慾望,回復到天理上,就能保持心的全德,也便是仁,果真人人能切實做到,那天下的人都能契合仁道了,要做到仁,完全憑自己來下功夫,豈能從別人身上去做呢?」顏淵說:「請問實踐的條目?」孔子說:「不合禮的事不要看,不合禮的話不要聽,不合禮的話不要說,不合禮的事不做、不動心。」顏淵說:「我顏回雖然魯鈍,願照這些話去行!」禮者履也,顏回不愧天資聰敏,一聽即知仁是心行,不是用口說的;禮者理也,克制人的私心慾望,由不合於禮的不看、不聽、不說、不做、不動心,而復天理|仁心;我們由王十五祖於三易探源中,所說的一段話,能更清楚了解:「己克禮復,孔子不曰復天理的『理』,而曰復禮樂的『禮』,懼後世之遺脫倫常,棄人求天也,天人合一,執兩用中,故高不入於虛空之無用,下不淪於功利之器小,此所謂允執厥中也,以禮樂之禮,代天理之理,使後之學人,得其精者,則盡性至命,大可為聖賢,得其粗者,則孝悌忠信,亦無愧於名教。大哉聖人!其憂天下來世,其至矣。」王祖悟知孔聖,執其兩端|天、理,人、禮;用其中道|天、人合而用一,將理寓寄於禮,藉禮來恢復固有的天理也,此﹁一﹂即諸聖之﹁理﹂、﹁仁﹂、﹁中‵′﹂也。後至十六祖時,紅陽大千收束,白陽應運,奉中‵′命三教合一,東震改稱一貫道,而清虛大化人間,我一貫道即傳承孔聖天人合一,﹁吾道一以貫之﹂|﹁仁﹂的中心思想哩! 說到禮,連想到『暫定佛規』,佛規為何名暫定?細觀暫定佛規之序,有「皇中‵′垂訓,命余將道中禮節,整理一致,以資遵循,竊以釐定禮節茲事體大,自應加以慎重,余何敢冒昧從事,因思關聖掌管法律,請其降鸞批定,庶免隕越之咎,于是恭請大帝臨壇,敬候垂示,及至到壇,但諭以人定制宜,自無不合,既有 皇中‵′所命,以遵辦為宜……爰擬定暫行禮節……」由序文可知,暫定佛規既有 皇中‵′所命,關法律主諭示,乃名正言順,又何必言暫定呢?思之不得其解,近由祖師四十八訓第十八條:「事有常變,道有經權,開創守成各有其宜……,迨至萬法歸一之後,分定,然後制禮……」,由此推知十八祖,仍遵十五祖;「萬法歸一,功成制禮」之訓,而言暫定,實有其苦心及用意,但時異變遷,此段文獻久不傳,而人少知,又將『暫定』曲解了;祖師制禮以『理』為本,故玄機處處,行『無為』之教化,修者悟明此理,行此禮,則心為身主,自動自發,循理而禮,自然中規中矩矣!試舉數例,共同參研;以點中‵′燈禮言,寓寄中‵′燈燈光,似本體如如不動,為生化萬有之原,為無極本始;身軀喻佛堂,中‵′燈燈光喻自性、佛,由點燈者,鞠躬一禮;這與六祖壇經付囑品:「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有異曲同工之妙!次就磕首禮來探討,暫定佛規:(三)行禮類別中記:「行禮乃表誠敬之意,故行禮時,務要莊嚴肅敬,穩重安詳,跪拜時……磕頭須叩額及地……」祖師制禮,活潑簡要,行禮乃表心中『誠敬』,故指出『叩額及地』之要點;以額叩及地(拜墊)時,「玄關」適巧與「合同」匯集一處,且心、口合一,明明上帝、天地君……,至誠禮佛,實乃「性、心、身」一貫。六祖壇經機緣品:「僧法達,來禮祖師,『頭』不及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行禮時以額叩至地,正符合『五體投地』之最敬禮;也符合達摩破相論:「禮者敬也,拜者服也,所謂恭敬真性,屈服無明」,此乃禮之真正意義也。續談捧果禮,禮記曲禮下:「凡奉者當心,提者當帶。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大夫則綏之(音妥,墮也),士則提之;凡執主器,執輕如不克。執主器,操幣圭璧,則尚左手,行不舉足,車輪曳踵。」二手曰「捧」,隻手曰「提」。人體以心為中,凡執天子之器上衡|要在心之上也,國君與心平,大夫在心之下,士則提在腰帶下,此為執物遞送之標準姿勢,以表示重人及所執之物也。論語鄉黨:「執圭,鞠躬如也」是說凡執君主之器應慎重,就以圭璧之輕,也當如舉重物般頭低下,如不勝負荷;由此推知,捧者,「頭」須鞠躬「低下」,有如不勝物之重,實為表重視所捧之物,及表內心之誠敬也。曲禮下曰:「天子,視不上於袷(音傑,衣領),不下於帶。國君綏視,大夫衡視,士視五步,凡視,上於面則敖,下於帶則憂,傾則姦。」言明凡自視;向『上』者心必傲;以國君大夫之尊,視天子,不得上及衣領,下及腰帶,因上視易養成高傲之心性,且不合於禮,故「視」關係到誠敬及禮儀也。再從暫定佛規(四)獻供類別:「凡獻供品,不外水果點心……皆以鮮美潔淨為要,先獻供茶二杯,一碗開水,一碗香茶,上清下濁……」由此推知原始,只有獻供茶二杯,後來台開荒,為引迷入悟,藉象明理,隨緣勸化方便之故,增加佛像一尊、三尊不等,為表誠敬,隨佛像增供茶一杯、三杯,茶如何獻呢?同獻水、茶後;由下執禮獻中尊佛,上執禮獻左方尊位之佛;再由下執禮獻右方卑位之佛,上執禮獻果;禮重尊卑,左尊右卑,先尊後卑,以此明禮之尊卑、先後也。正如書經集傳序:「禮樂教化心之發也」|藉由『禮』之約,使手、足、頭、目,皆能中規中矩而符「節」,而於起心動念時,能合於「中」、合於「仁」,故禮之節何其重要呀!此即顏回問「仁」,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的真正意義也,故十五祖於三教圓通曰:「三教傳心,當前即是,克己復禮,一言盡矣」。 綜上所談,我一貫道歷代祖師,由十五祖悟出孔聖,以禮代理之苦心,而有萬法歸一,分定制禮之訓,爾後十六祖應運,奉中‵′命合三教為一貫道,由十八祖制禮時之謹慎,知禮之教「仁」、化人心,影響深遠,而遵十五祖之訓,而言「暫定」,提綱契領,明訂「以額叩地」,為的是使一貫弟子,藉『禮』之『誠敬』,而復本有之『仁』,藉由弟子的潛修『德』行,化『正人心』,而天人一貫,由身修、而家齊、國治、天下平,故我一貫道是傳承孔聖心法,薪傳儒家『仁』的中心思想也! 區區管窺,容有不圓融之處,敬請高明指正,海涵是幸。 ︵本文作者高國輝大德,基礎忠恕道場壇主,文筆雋永,國學造詣深厚,對經典頗有研究。︶
●補充:
◎堯的傳說:
遠古的時候,有個帝王名叫堯。大臣們為了讓堯能顯示出帝王的氣魄,也為了表現人民對帝王的無限敬愛,要為堯建造一座宮殿。並且想把它建成以金為地以玉為階,大理石為柱,頂部還要鑲嵌上銀制的日月星辰的宮殿。
當堯知道後,說:「宮殿是一定要造的,但是,該建造成什麼樣的,我自有主張。」
於是,堯率領大臣們親自動手從山上採來粗糙的原木和茅草,蓋了幾間茅屋,算是寢宮。又蓋了二十多間連通在一起的大茅屋,算是和大臣們議事的大殿。
大臣們都紛紛提議說:「陛下住這樣的茅屋與平民百姓無異,怎能顯出您的威風,帝王的派頭兒呢?」堯卻回答說:「現在黎民很苦,造豪華的宮殿勞民傷財,給人間帶來苦難的帝王有什麼威風!為黎民排憂解難才是帝王應做的事。」說罷,他帶了幾個大臣到各地體察民情去了。
一天,堯見一個山民倒在路旁呻吟,就關切地問:「你怎麼啦?」山民無力地說:「餓……」堯便拿出自己的乾糧遞過去說:「吃吧,是我使你挨餓的呀!」山民感動得熱淚滾滾,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堯對隨行大臣們說:「從我的口糧裡拔出一部分,散給挨餓的人」。大臣們問:「那您怎麼辦?」堯回答說:「我吃稀一點兒,多吃些野菜就行了。」大臣們聽了,也都效仿堯,從各自的口糧中拿出一部分,散給了挨餓的人。
第二天,堯和隨行的大臣們又來到了一家窯洞門口,想在這兒要口水喝。窯洞裡傳出一個姑娘的聲音:「我們家沒人,你們千萬不要進來。」大臣們說:「姑娘不要怕,帝王來了,快開門吧。」姑娘急得要哭:「不行,不行……」。
這時,一位老者背著柴火從遠處走來。老者走到近前放下柴火抱歉地說:「對不住啦,窯洞裡那姑娘是我的女兒,老大不小的了,沒有褲子穿,所以她……」。
堯一聽這話,眼圈發紅,忙打開包袱取出一條褲子,遞給了姑娘的父親。老人推卻說:「我們怎麼能要您的褲子!」堯難過地說:「我沒有把天下治理好,才使你的女兒沒有褲子穿,太對不起你們啦!」老人感動得「哇」的一聲大哭起來,窯洞裡的姑娘和外面的大臣們也都跟著哭了。
在回宮的路上,路過一個小鎮,堯發現一個罪犯被捆著,在街上示眾,便走過去問公差:「他犯了什麼罪?」公差回答:「偷糧食。」堯問罪犯:「你為什麼要偷糧食?」罪犯回答說:「我們那裡遭了旱災,顆粒沒收。」堯便對公差說:「把我也捆綁起來吧,是我使他犯罪的。」
公差和隨行大臣慌忙跪下。一個大臣說:「他犯罪是旱災沒有糧食吃,與您無關呀!」堯認真地說:「黎民無力抵抗災害,是我的責任,沒有吃的就偷盜,也是我沒有教育好。怎麼說與我無關呢?」於是,堯命令大臣們把他捆起來,站在罪犯的旁邊。黎民百姓從四面八方湧來觀看,感動得發出一片哭聲。
忽然,人群中走出十幾個人來,跪倒在堯的面前,聲淚俱下地坦白了各自以前所犯的罪行,都主動表示願意接受處罰。
堯體察民情回來之後,在茅屋大殿裡對滿朝大臣們說:「有人挨餓,有人沒有衣服穿,有人在犯罪,這都是我的過錯,我要下『罪已詔』向黎民檢查我的錯誤。」大臣們像開了鍋一樣紛紛說道:「黎民生活不好,是因為天災太多,困難時期,百姓應學會忍耐。」堯卻說:「百姓生活不好,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天災,應該檢查我自己。我不能怨人民不會忍受,應該想想我在治理國家時,哪些地方做錯了?」
幾天之後,堯在宮廷大門左側設了一面「敢諫之鼓」,人們可以擊鼓給堯提意見。堯又叫人在宮廷大門的右側設一根「誹謗之木」百姓可以站在旁邊攻擊堯的錯誤。
由於堯熱愛黎民百姓,處處為百姓著想,生活簡樸,又能遇事首先查找自己的不是,所以堯深受黎民愛戴。
漸漸地天下百姓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萬民感動,到處都能聽到對堯的讚揚。
◎舜的傳說:(堯舜讓位)
傳說黃帝以後,先後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音y□o)、舜(音sh□n)和禹(音y□)。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
那時候,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一起商量。
堯年紀老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商議。
堯說出他的打算後,有個名叫放齊的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你的位子很合適。”
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德不好,專愛跟人爭吵。”另一個叫□兜(音hu□ud□u)的說:“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錯。”
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面恭謹,心裡另是一套。
用這號人,我不放心。”
這次討論沒有結果,堯繼續物色他的繼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領找來商量,要大家推薦。到會的一致推薦舜。
堯點點頭說:“哦!我也聽到這個人挺好。你們能不能把他的事蹟詳細說說?”
大家便把舜的情況說開了:舜的父親是個糊塗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音g□s□u,就是瞎老頭兒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沒法說,瞽叟卻很寵他。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裡,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認為舜是個德行好的人。
堯聽了挺高興,決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築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那後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計,幾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的時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經不知去向。幸好舜隨身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他雙手拿著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笠帽隨風飄盪,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
瞽叟和象並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後,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裡面,沒想到舜下井後,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脫險,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準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象心裡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哎,我多麼想念您呀!”
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
以後,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堯聽了大家介紹的舜的事蹟,又經過考察,認為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人,就把首領的位子讓給了舜。這種讓位,歷史上稱做“禪讓”(禪音sh□n)。其實,在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首領老了,用選舉的辦法推選新的首領,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舜接位後,也是又勤勞,又儉樸,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受到大家的信任。過了幾年,堯死了,舜還想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讓給堯的兒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贊成。舜才正式當上了首領。
◎禹的傳說:(禹的政績 )
一、治水
當時,洪水泛濫成災,百姓饑苦。舜命禹去治水,禹吸取其父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築隄防、堵塞河道為疏導江河的辦法:鑿龍門、闢伊闕、疏九河……。禹治水八年,妻子生兒啟,禹也不得有愛子之心,拋家而去治水。在治水當中,禹曾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終於取得了成功。
二、鑿龍門
龍門在今陝西韓城及山西河津兩縣的中間。禹鑿龍門的傳說最早見於《墨子.兼愛中》:「古者禹治天下,西為西河漁竇,以泄渠孫皇之水。北為防原泒,注后之邸, 池之竇,灑為底柱,鑿為龍門,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此言禹之事。今山西、陝西中間的黃河,古人稱作西河。禹鑿龍門是為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得利。但在大禹那個時代,就當時的生產工具與技術水平是很不容易的。大禹治水的事蹟傳至後代,大禹成了治水的代表人物。
三、闢伊闕
伊闕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二十里處的龍門石窟前。此地兩山對峙,伊水從中穿過,稱為伊闕。至晚在杜甫時已將伊闕叫作龍門了。《左傳》昭公元年記載:「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潁,館於洛汭。劉子曰: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吾與子弁冕端委以治民臨諸候,禹之力也」。這裏是說,劉定公到了河、洛地區,看見伊闕,大為感嘆地說:禹功美哉!要不是大禹,我們或許早就變成了魚。這說明春秋時人已相信伊闕是禹開鑿的,他們對禹治水之功績是十分崇敬的。伊闕兩岸的山體,岩石堅硬,以大禹當時的技術條件是極為艱難的。
四、疏九河
此事見於《爾雅.釋水》,文中指出太史、復釜、胡蘇、徒駭、鉤盤、鬲津、馬頰、簡、潔等九河的名字。九河故道經流之地,均在黃河下游,即今河北、山東之間平原上。黃河中下游流經黃土地帶,飽含泥沙,大概在禹治水以前,當夏秋兩季常在東方大平原上泛濫。這裏的主流有十幾條,大禹順水勢之自然,把主流幹道加深加寬,使「水由地中行」,上流有所歸,下流有所泄,使九河不至為患,東方水患得到治理,於是人民可以「降丘宅土」,發展農業生產。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載:「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禹疏九河是大禹治水期間在北方治理洪水時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
五、鑄九鼎
傳說夏禹曾鑄九鼎。夏后啟也曾命人在昆吾鑄鼎。昆吾是依附於夏王朝的一個己姓小國。其地本說在帝丘,即河南濮陽附近;一說在舊許,即河南許昌以東。也有說先帝丘,後遷於舊許。昆吾是當時產銅的中心,所產之銅在古代是非常著名的。《山海經.中山經》載:「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郭璞注:「此山出名銅,色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由於商代早期已有銅鼎和銅戈等出土,夏代有鼎或以銅為兵是有可能的。古代以鼎為立國之重器,傳九鼎為傳國之象徵。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故稱定都為定鼎。
★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衝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裡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餘的產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oy□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湯的傳說:
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亦稱為商湯、成湯。
商興起於黃河下游的古老部族,相傳其始袓名契,係黃帝後裔,為帝嚳之妃簡狄所生。契因其佐禹治水有功,故被舜封於商,賜姓子氏。大約夏建立後不久,商族就一直臣服於夏,成了夏的一個屬國。夏朝末年,國王桀驕奢淫逸,荒淫無道。商之首領成湯遂順應民,乘夏之亂,滅其國。由於湯以貴族之身份而用武力奪得天下,故後世把商湯伐桀稱之為國史上的第一次貴族革命,也是最早之改朝換代。
商湯在住十三年而崩,其長子太丁未立已先卒,故太丁的兩個弟弟先後繼位,而由伊尹輔政。不久,伊尹又立湯之嫡長孫、太丁之子太甲為王。據《史記》所載,自成湯建國到紂王亡國,商朝共傳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後共六百多年。殷商自武丁以後,逐漸走向衰落。到了末代國王辛即殷紂王時,商王朝之統治已到了風雨飄搖之田地,由於紂王的荒淫無道,親信小人,大肆殘害忠臣,妲己的恃寵禍政,終於導致了殷商之滅亡.
太約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周文王之子武王出兵攻克朝歌,紂王登上鹿臺,自焚而死,殷商亡。
商朝的社會經濟,以農業為主。畜牧業和手工業都很發達。手工業分工精細,石器、玉器、骨器、銅器等都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並且出現了規較大的作坊生產。此外,還有製革、釀酒、舟車、織帛等等。商品交換也發達起來,出現了以貝殼和玉器充當的貨幣。
2005-08-03 13:09:2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1⤊ 0⤋
,卜
2017-02-03 06:03:3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王 2 · 0⤊ 0⤋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5-04-14 23:43:1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2 · 0⤊ 0⤋
瞭解一次、多一次的保障。尋找八大行業工作。必須謹慎小心一點。
小巴常說:保險跟冒險只差一個字,意義卻是大不同!
一通電話、一次詢問。都是為自己的著想。
2014-01-23 10:24:4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ㄏㄏ
上上上樓ㄉ好好笑
2010-03-09 17:53:44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大頭 2 · 0⤊ 0⤋
有的
堯舜禹是三官大帝
天官地官水官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天官賜福」
2008-01-07 08:12:05 · answer #6 · answered by 心莫若和和不欲出 2 · 0⤊ 0⤋
轉貼
堯,舜,禹=三官大帝
混沌初開,玄黃分判,天地肇定後,五老之時化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大帝,以治理「天、地、水」三界,考核天人功過,而司眾生禍福。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又稱三元(上中下),俗稱「三界公」。台灣民間祭祀三界公,均於元月十五日之上元為主,三官大帝除建廟祭祀神像外,大都均在家中廳堂之樑上懸有三界公爐,該爐置於天公爐之兩旁,每到此日清晨,每家供拜牲醴,祈求賜福解災化厄,同時祭祀祖靈,地基主等,甚為莊重虔誠。
三官大帝據傳,始於漢末張修,張魯造符書於四川之雀鳴山,製鬼卒祭酒等部眾,有生病者寫好自己姓名及恕罪之情意,做三份,其一作為上告於天,其二埋之於地,其三則沈於水中,是謂三官。到了北魏有道士寇謙,抄襲張氏之說,以正月、七月、十月為三元祀之,上元正月十五是﹁天官賜福﹂之辰,因而有﹁天官賜命﹂。中元七月十五為祀﹁地官赦罪﹂之辰,是有﹁地官司禍﹂,十月十五為下元,祀﹁水官解厄﹂。
民間傳說三官大帝就是三位古代帝王堯、舜、禹。﹁堯帝﹂膺任天官大帝,堯帝名為放勛,他治天下,有智有德,敬慎節約,寬容溫和,恭敬待民,禮讓賢士,其道普天下,德智超群,使族親和睦,百官能辨善惡,天下諸侯和順共處,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司馬遷說:﹁堯帝有通神的智慧,天一般的仁愛,凡事敬畏上帝。堯帝為使百官農事作息有序,制訂天時,測準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子,將一年劃分四季、十二個月、確定了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閏月來調整誤差。那時候九族融洽,百姓親和,諸事通達,百工興旺﹂,故被稱為﹁天官﹂。舜帝率眾開墾荒地,並劃天下為十二州,以安百姓,故被稱為﹁地官﹂。禹帝治洪水有功,故被稱為﹁水官﹂。
天、地、水三官大帝亦分別司掌人間福祿的賞賜、罪惡的赦免、災厄的解除。相傳每逢農曆的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的神明誕辰時,他們會分別下凡人間,為人們賜福、赦罪、解厄。
道家初起時期,所尊崇司人間禍福之神祇,有三官,迨其後才有﹁元始、太上﹂等位,尊三官之上。天官大帝稱號曰﹁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三官真經上元天官寶誥中尊號﹁上元九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即天官大帝,亦曰﹁紫微大帝﹂。
天官大帝之地位次於玉帝,統御萬靈,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之。天官大帝居於﹁紫微垣﹂︵天之三垣之中垣︶,又名紫微宮,位於北斗之東北方,有星十五,以紫微星為尊星。按紫微星為大帝之座也,乃中天星主,為眾星之樞紐,主掌造化之樞機,紫微主宰眾生善惡之籍,降福消災;故星占家以﹁紫微﹂為中心,論人之禍福,為紫微斗數之學也。
上元天官曾化生為堯帝。凡是天界諸真,各星宿等,道果有進步,或天地神祗,普化蒼生,救世扶危有功者,經由天官審核後,轉呈 玉帝按功昇級。如天界諸真、天地神祗,有失職責,或犯過者,如查屬實,經天官考核後,轉報 玉帝,敕命貶降。以上所指,乃是中下界神祗而言,若得道高真,進入無極界果位,不再輪迴者,則免受此管轄。再者人間成道之原靈,亦必經三官之考核,始成按功證果。凡人善惡,三官亦註籍在案,世人要求福遠禍,決定於善惡兩途。眾生如命運多舛,諸事不順,乃前世造業多端,今世如能在神前懺悔發願行善,天官可以賜福之。若有孝子發善願為父母求壽祈福,孝心感天,天官亦必降福予人。三官本為一體,憫人度世心切,故以賜福、赦罪、解厄濟度苦難者,若世人上體天心,下順人倫,則有求必應。
2005-08-03 19:38:52 · answer #7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化身示現教化的大菩薩.以智行悲願濟民施福.
2005-08-03 19:05:03 · answer #8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他們是"聖君"我承認,但是他們已經成佛,我卻不敢茍同,但是他們也是未來佛呀!!未來也有可能會成佛的,人人都是未來佛呀!!只是時間的長短罷了
2005-08-03 17:48:00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7 · 0⤊ 0⤋
佛的簡單定義是自覺覺人,再講專業佛學觀點的定義是斷除一些見思塵沙惑,簡單點說,就是一位對一切身心問題都有了完全了知的覺者,所以回頭看看堯舜禹湯,這些在過去國中,高中歷史課本裏被頌揚成聖王的政治家,其實在真正的歷史評價中,不過是一些上古政治當權者,因此將其與覺者佛陀相提,恐怕不當吧!
2005-08-03 13:56:39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