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何地在清朝時名為「大灣庄」?是什麼意思?
2005-08-02 21:44:37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 其他:社會與文化
大安區大安區在清代時稱大灣庄,先民在今坡心的灌溉設施,在東北角今大安、松山兩區交界處成彎曲狀而得名。還被諧稱為「大冤」,是「打架」的意思,傳說曾有兩位孩童大打出手,大人都阻不了。日據時期,改稱大安庄,希望地方安寧,亦有最初到大安庄移墾者大多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人,大安庄代表「偉大安溪人的住宅」之說。最初至大安移墾的,多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人,當時較顯赫的家族有陳姓,林姓、周姓、廖姓、淩姓等十數家。各家族曾擁有幅員寬闊的田產,建了不少棟相當考究的華麗古厝。今日在原地仍保有昔時風貌的已不多見,陳姓古宅、義芳居、芳蘭大厝及黃家古厝,則是少數僅存之古厝。(資料來源:大安區公所)
圖片參考:http://163.29.36.53/images/top.gif
2005-08-02 21:47:3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orlando 7 · 0⤊ 0⤋
台灣首家合法娛樂城開幕囉!
體育博彩、真人對戰、現場遊戲、彩球
投注高賠率,歡迎您來體驗!
官方網站 aa777.net
2013-12-25 05:50:3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大安區:本區內原有「大灣庄」,後轉為「大安庄」,取其永遠「安定吉祥」之意。http://myweb.hinet.net/home4/dipper/ch7/7-2.htm
2005-08-02 21:47:4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清仔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