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哪裡有''善知識''??我怎麼判斷這是善?還是惡知識?

2005-08-02 16:21:49 · 13 個解答 · 發問者 知恩 7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ZN:你不挑糞 ,不偷吃糞,但是你亂丟糞喔!
環境都被你污染啦!!

2005-08-04 06:40:13 · update #1

13 個解答

這裡有大善知識:請看 
圖片參考:http://www.amtb.org.tw/image/icon-top.gif
◎ 講經因緣   諸位同修:   以往每遇新建道場請我講經時,我首先必講《地藏菩薩本願經》。此次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緣有二:一是履九華山仁德老法師之約,為大眾介紹地藏菩薩本願之大意。二是「新加坡淨宗學會」道場建立至今,尚未正式講過經。今日在報恩堂宣講此經,亦符合以往慣例。   佛法的建立,一定要有土地及建築等硬體設施,修道才有場所。而軟體中最重要的是心地法門,「心地」是修道的依據。是故,聽講《地藏經》,是我們修學大乘的基礎。如果不懂心地法門,不知從心地起修,最後絕對一無所成。換言之,無論我們如何用功,發憤精進,依舊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修的無非是有漏福報而已。   中國大乘佛法是以四大菩薩為代表。第一位地藏菩薩表孝敬;觀世音菩薩表大慈大悲;文殊菩薩表智慧;普賢菩薩表實踐。   今日佛法何以如此衰微,我們修學佛法不能像古大德那樣有顯著成就,原因就是大眾沒有孝與敬,沒有根。李炳南老居士常講,若以這種心態學佛,既不是在修學佛法,也不是在弘揚佛法,而是在消遣、玩弄佛法,只是修一點有漏福報而已。而且福報決定不是在人間享,是到畜生道、餓鬼道去享。《觀無量壽佛經》教我們修「淨業三福」,此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做到了這一福才能得人身。如果做不到,連作人的資格都沒有,所修之福當然是到惡道去享。我們何以做不到?其實是對事理了解得不夠透徹。真正透徹了解,必能懺除業障,改過自新。 ◎ 綸貫(玄義)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是前清靈桀法師(康熙年間人)所註,此系《地藏經》註解中最好的註本。前有「綸貫」,即在未講經文之前,先概略介紹全經大意。共分三大部分:一、「五重玄義」;二、「總示觀法」,教我們學習此經,如何轉變觀念;三、「別解經文」,即介紹全經大意。   「五重玄義」依天台方式:一、「釋名」,解釋經題。二、「辨體」,即佛說此經的理論根據。三、「明宗」,是講修行,如何將理論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四、「論用」,我們依照所述方法修學,會得到何種功德利益。五、「教相」,是指教學方式及教學儀規。   靈桀法師在解釋五重玄義時,皆冠以「不思議」三字。不可思,心行處滅;不可議,言語道斷。法爾如是!   「釋名」,不思議人法為名。地藏菩薩是人,本願是法。「辨體」,不思議性識為體。「性」是真如本性,即諸佛如來之所證。「識」是九法界眾生之心,心迷即是識。性是真心,識是妄心。佛是依據諸佛如來的真心,及九法界眾生的妄心而說此經的,其立論之依據可謂是太真實了。地藏是性地,性地是真心不可思議,九法界眾生的妄心亦不可思議。「明宗」,以不思議行願為宗。地藏菩薩的大行大願不可思議,此乃本經之宗旨。「論用」,不思議方便為用。從經中能明顯地看出,讓我們知道如何修學。「教相」,開顯無上醍醐而為教相。古大德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來比喻教相,表佛法的五個階段。地藏本願的基礎是無上大法,成就當然是無上佛果。此是玄義之總綱領。 ◎ 釋題 一、經題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菩薩本願」是別題;「經」是通題。佛所說一切法都稱之為「經」,故名通題。別題分為人、法、喻,共有七種立題。本經是依人、法立題。「地藏菩薩」是人,「本願」是法。   「原此經名,佛自結三種: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行願相資,有願一定有行,「行」就是地藏菩薩的生活、修持。「亦名地藏本誓力經。」「力」是顯示殊勝的能力。譯經者選地藏本願為經題,因本願包含本行、本誓力故。   「地」,從事上講是指大地。一切萬物皆依大地而生,離開大地,萬物就不能生存,是故中國人對天地很尊重。地屬坤卦,其德為母。《周易》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至」是到達極處,一切萬物皆從大地而生。是故「地」有能持、能育、能載、能生之意,佛用此來比喻我們的「心地」。就佛法而言,「地」有住持、生長、荷擔之意。   「住」,一切萬法依真性而住,從真性而生。《華嚴經》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諸佛如來所住的一真法界,九法界眾生所住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心地變現的。「心」是能變,「萬法」是所變,自性本來具足無量的智慧德能。   我們無始劫以來起心動念、妄想、執著,將自性的光明德用完全障礙了,因而自性的德用不能現前!只要除去障礙,性德自然顯現,所謂「撥雲見日」,撥開雲霧,陽光普照。雲霧比喻障礙,是假的;陽光比喻性德,是真的。真性不需求,只要離妄,真自然現前。   世尊看到我們迷得太久、太深,因而生起憐憫之心,幫助我們覺悟,教導我們修行。「因修萬行,果圓萬德」,因眾生之根性無量,所以佛為眾生演說無量法門,順眾生之根性教學,眾生修學才容易成就。一切法門之中,第一方便、穩當、容易的,無過於念佛法門。本經教我們念佛,至心稱名,與《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二無別。若眾生不能接受念佛法門,對其有疑惑,佛則再開其他方便法門。   為何念佛法門是第一方便法門?佛說: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說盡了宇宙間萬事萬法之理。心能現相,相起變化乃心之作用,此心即是識心,也就是念頭。所以,佛教導我們念佛,念佛就作佛。《無量壽經》中又說,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念阿彌陀佛就成阿彌陀佛。明白此理,才會肯定念阿彌陀佛是第一,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才是真正念佛人。   念佛法門是道共戒,圓滿具足一切戒律,所以不會犯戒、破戒。得禪定是定共戒。定共戒不如道共戒,道共戒不如念佛所具足的圓滿清淨戒律。因為,念佛是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此乃真正大圓滿。   佛教導我們修學念佛法門,要至心稱名、念誦。念誦就是讀誦大乘,而以讀誦《無量壽經》為第一。隋唐古大德說,一切經最後都歸結《華嚴經》,《華嚴經》歸結《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歸結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歸結第十八願,即「十念必生願」。現在有人提倡本願念佛,本願特別著重在第十八願。完全依照第十八願念佛,能否往生?果能遵行,決定得生淨土。   有人認為:「既然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平常就可以不必恪守戒律,反正臨終時念佛還能往生。」話雖沒錯,但臨終時有把握念佛嗎?頭腦能清醒嗎?我們仔細觀察,一些人臨命終時業障現前,一句佛號也聽不進;甚至一聽到佛號就生煩惱。這是我親眼所見。一生念佛,到臨命終時貪生怕死,不能放下,不願念佛,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本願念佛在理上講沒問題,事上就太難了!臨終往生是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才行。古大德真是慈悲至極,勸勉我們不可存僥倖之心,否則最後必定落空。提倡本願念佛,捨棄戒行,此論似乎有理,事實上是完全錯解佛的本意,是在走險道!「願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是故,我們惟有腳踏實地、認真努力地修學,臨終往生才有把握。   皈依《無量壽經》,恭敬阿彌陀佛,認真修供養法。如何供養?供養如來、供養眾生。如教修行供養,方是真供養,亦是真正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總而言之,如果真能至心稱名、讀誦大乘、皈依恭敬供養,此人功德不可稱量,必得諸佛如來與地藏、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等大菩薩威神加持,必獲不可思議果報。   地藏菩薩在過去無始劫以來,以無量無邊的化身放光說法普度眾生,常住「幽冥法界」。我們要如何學習?是不是要到地獄裡去?經文表法的義趣,我們必須明瞭。幽冥法界就是要我們放低姿勢,做善事不需人知,不需表揚,默默地認真努力去做,捨離一切名聞利養,這就是在幽冥法界。我們念念之中利益六道眾生,由此成就自己的真實功德。   本經說明我們與諸佛菩薩、六道眾生的關係。凡夫無知,殘害一切眾生,所謂弱肉強食。被殘害的眾生也是凡夫,也都迷惑顛倒。你傷害他,他的怨恨之心永遠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遇到機會焉能不報復?這種報復就是今天世界上的大災難,即是佛所說的「刀兵劫」,現代的刀兵劫就是核子戰爭。   刀兵劫的因,來自食眾生肉。要想免除世間的刀兵劫,除非不食眾生肉,方能化解。一般來講,即使未吃,也曾殺害過。比如很多人看到螞蟻,任意殺害這些小動物。佛教導我們要發露懺悔,知道自己做錯了事,要認真修行,每天將念誦、供養、修學的所有功德迴向冤親債主,希望將怨結化解。我們在菩提道上才能一帆風順,沒有障礙。否則,業障必定現前,被殺害的眾生不可能輕易饒過我們。我們要學地藏菩薩,以真實心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心如大地一樣,一切法、一切眾生,賴以住持、生長、荷擔。經云:「心如大地,能安一切。」我們看到大地,腳踏大地,就要知道回光返照。地是我們的心地,心地平等,載荷諸法,載荷一切眾生。無論喜歡、心愛的人,或討厭、憎恨的人,都共住在這片土地上。地不分親怨、沒有好惡,我們要學大地。我們的心地原本與大地一樣。現在起心動念,分別好惡美醜,這是錯誤的。真心不分,妄心在分。故本經的立論,就是真心與妄心。   「藏」,乃含藏之意,即倉庫、寶庫。一般人都會好好收藏自己的珍寶,財富可以保障他的生活,若是失去財寶,生活沒了保障,就會感覺不安,所以世間人都希望收藏珍寶、財富。佛用此比喻我們的真心自性裡本具之寶藏│三德祕藏。三德,即「法身、般若、解脫」。   「法身」,即我們的真身,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亦即禪宗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般若」是智慧,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智慧,不是外來的。無量無邊的智慧,此界、他方,過去、未來,無一不知,此乃「所知」。所知是本有的,然現在不知,不知就變成障礙,障住了我們之所知,就是「所知障」。所知障與煩惱障立名之用意不同,煩惱是障礙,所知不是障礙,障礙所知之障方是所知障。   「執著」,完全是煩惱障;「分別」,一部分是煩惱障,一部分是所知障;「妄想」,完全是所知障。有人問,無明怎麼來的?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講得清楚透徹,「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就是所知,所知就是般若智慧。在所知裡立知,猶如頭上安頭,即是無明的根本。例如,我現在拿一本書,大眾會說「法師手上拿一本書」,這就墮到無明。這是書、是手嗎?手與書這些名相都是假的,是無明。所知上不再立知,智慧方現前。   佛法未傳到中國來之前,老子就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個「名」已經錯了,不是事實真相。在知見上立知,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就墮到無明。   佛為我們說法,說「我」而不執著我。六祖大師問永嘉禪師:「你還有分別嗎?」永嘉禪師答得很好:「分別亦非意。」分別即是無分別,是隨大眾之分別而分別,心裡真的沒有分別。所以,「說即無說,無說即說」,說與無說是一不是二。若將說與無說一分為二,「說」是分別、執著,「無說」是無明,說與無說就都錯了。說即無說,聞即無聞,障礙就沒有了。我們能從此體會,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大白,真正入不二法門。   世間人可憐,生活在相對裡。相對是二,二就對立了。說大,對面是小;說空,對面是有;說我,對面是人,總處在相對之中。何時我們能覺悟到,大與小、空與有、我與人、性與相、理與事、事與事皆是不二,方能契入佛法,才懂佛法。是故佛法之難,就難在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只要放不下,就永遠無法入大乘之門。雖修學大乘,也是修學皮毛常識而已,根本無法體會大乘之真諦。   「解脫」,解脫就是大自在,即《華嚴經》講的「事事無礙」。「法身、般若、解脫」是自性三德,自性本來具足的。   何以稱「祕藏」?祕是祕密,藏是含藏在自性之中。眾生不能明瞭、不能理解,則稱之為祕密。心性中確實包含無量無邊法,用之不盡,就是藏。猶如世間的金礦,含藏黃金非常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是不知道金礦在哪裡,就變成祕密。佛用此來比喻我們心地的寶藏,心地含藏的寶藏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法與世法都含藏在其中。我們只要開發自己心地的寶藏,世出世間法全都通達,沒有障礙。   佛法的教學即是開發自性的寶藏,開發要用稱性的工具,否則就無法開啟,工具就是孝與敬。《地藏經》稱為佛門孝經,孝親尊師就能開發自性的寶藏。如果我們不能孝親尊師,則永遠在佛門之外。換言之,不能孝親尊師,即使修學小乘也只能停留在初果、二果,要想證得小乘最高果位,還是要孝親尊師。此乃真理,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之修證,無一例外。   《觀經》云,「淨業三福」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一定要認真去做到,把孝順父母的心推廣,去孝順一切眾生。諸佛如來確實是這樣修的,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老師。不但一切人是老師,樹木、花草哪一樣不是老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甚至一微塵、一毛端,我們觸目都能醒悟,那就是老師。看到樹,種子是信心,根是慈悲,樹身是智慧,枝幹是方便,繁密是五度。在在處處只要見到了,心裡都開智慧。惠能大師見五祖時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都開悟,即是常生智慧。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順自己意思則起貪愛,不合自己意思就討厭,生煩惱。覺悟的人,六根觀六塵境界只生智慧,不生煩惱。   佛經上告訴我們,自性具足一切法,即是寶,像大地含藏礦物寶藏一樣。大地含藏的寶藏用得盡,我們心性含藏的寶藏用不盡。要懂得開發!四大菩薩就是開發自性寶藏的四個法門;地藏菩薩的孝敬,觀音菩薩的慈悲,文殊菩薩的智慧,普賢菩薩的落實。四大菩薩教我們如何開發自性寶藏。這四個法門要同時用,缺一不可。佛在千經萬論中所說不外如是。諸佛菩薩明白了,落實就得受用,得的是大自在、大圓滿。我們迷惑顛倒,迷失自性,胡作妄為,所以搞六道輪迴,生死流轉,永無出期。   無論覺、迷,性德並沒有改變;悟時沒有絲毫增加,迷時也沒有絲毫損失。佛為何尊敬一切眾生?為何連蚊蟲、螞蟻都尊敬?因為蚊蟲、螞蟻也是眾生,牠的性德也是圓滿的,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只是牠迷,胡作妄為變成畜生。雖然如此,牠的性德依舊是圓滿的,沒有缺損,所以諸佛如來對牠平等地尊重、禮敬、供養。在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對牠們不讚歎,可是恭敬供養是決定平等的,慈悲一切。   我們要認識心地,肯定寶藏,這個心從般若上講就是大菩提,從法身上說就是大涅槃。大涅槃也稱為大滅度。「大」是法身的意思。「滅」是滅煩惱,滅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滅了,就得大自在,大自在是解脫。「度」是明瞭、覺悟,就是般若智慧。菩薩修六度,六度是智慧,他們過的是高度智慧、究竟圓滿的生活,我們今天過的是煩惱的苦日子。   法身、般若、解脫是自性本具的三德,一一都具足「常樂我淨」。常樂我淨稱為「四淨德」。「常」是永恆不變,「樂」是離一切苦。世間人講的苦樂是相對的。常樂我淨之「樂」,是所有相對的苦樂皆斷盡。「我」是主宰、自在之意,真正做得了主,真正得大自在。「淨」是清淨,一塵不染,心地空寂。真心裡不能有一物,惠能大師講得很好,「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若在其中加進一物,就錯了。一個念頭就是一物,所以參禪的人念一聲佛號就染污了,要漱口三天。本來無一物,如何能加個「佛」進去?佛亦沒有。佛都沒有,我們還要不要念佛?要念。如何念法?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果有念,就有一物,錯了;無念也有一物,有個無念,也錯了。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對了。兩邊不住,中道不存。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像諸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示現種種身形,從事種種事業,無念、無生。無念,沒有離念;無生,也沒有離生。諸佛菩薩在六道裡捨身受身,跟眾生示現是一樣的,離即同時,所現的相沒有自己,現的相是慈悲應現,覺悟眾生的。雖然覺悟眾生,但沒有覺悟眾生的念頭,正如《金剛經》所說,「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得度者」。經上常用雲作比喻,比喻無心、無念。佛法常講無作、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無作而無所不作。如此就與自性體、相、用相應,與自性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相應,就與「大方廣」相應。此即是菩提心,亦是菩薩行。   我們今天在凡夫位,有嚴重的迷惑,有深重的業障。我們很想契入菩薩的境界,從何處下手?一定要從斷貪瞋痴下手。佛法、世法都不貪染,順境不貪,逆境不瞋。順逆境界清楚、明白,即是不痴。斷惡修善,就是斷貪瞋痴,修不貪、不瞋、不痴。不貪、不瞋、不痴是三善根。貪瞋痴是所有障礙裡最嚴重的,從此下手,可恢復我們自性的寶藏。我們修學不能成就,就是沒有斷貪瞋痴。因此,無論怎樣修學,都是不得其門而入,所修的都是有漏福報而已。   「菩薩」是印度話,有兩種翻譯,古譯是「大道心眾生」;玄奘法師譯為「覺有情」,即覺悟的有情眾生。佛在《華嚴經》上說,《華嚴經》應當傳授給大心凡夫,也就是大道心凡夫,大心凡夫就是菩薩。只要發大心就是菩薩。   「覺有情」,我們是有感情的眾生,感情是煩惱,雖有煩惱但覺悟了。覺悟就是方向對了,雖然還沒有入佛的境界,但是心行、方向確實是成佛的方向。像航海、航空一樣,羅盤對得很準確,雖然還看不見彼岸,但是知道決定可以達到彼岸。菩薩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如果對於一切人事物清楚明白,知其業因果報,就稱之為「菩薩」。對人事物都不了解,就是凡夫。菩薩是明白人,凡夫是糊塗人。地藏菩薩的名號簡單介紹到此。   「本願」,本是根本,地藏菩薩無始劫來,生生世世都發這個願,所以此願稱為本願。願是一種希望、祈求,能得到滿足,故稱之為「願」。「本」有二意。從事上講,我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曾經發過此願。發了這個願,為何沒有成就?不是從真心本性所發,而是從意識心、妄心所發的。我們知道,妄心是生滅心。是故,由生滅心而發的願就會生滅、退轉。若是從真心發的,真心不生不滅,願就不會生滅、不會退轉。由妄心而發的願,緣消失了,願就沒有了。我們這一生再投生到人間來,遇到佛法,把從前的願心又引發起來,所以稱之為「本願」。此是淺說。   深一層的意思,「本」就是真如本性,從真如本性發的大願稱之為「本願」。如《華嚴經》上所說的法身大士,已經斷盡妄想、分別、執著,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確實契入如來果地上的境界,雖然入得不深,但已明心見性,他的願就是從自性裡發出的。未見性之人,是從意識心裡建立願心。二者都可稱之為「本願」。   從真心建立的信心,從真心發起的大願,方是真正的本願。如是的願力,禁得起考驗,狂風大浪,順逆境界,也絲毫不為所動。依妄心而發的願,願力不強,很容易被境界所轉,迷失方向。真心好比是大地,真心本具的智慧德能好比是根,立願就是本。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猶如樹木的枝幹、花葉、果實,有了根本,自然就茂盛。所以,願要從真心而發。肯定自己心地寶藏與十方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從中建立信心、發起大願。   本願之意雖有淺深差別,然相用上很接近。在事相上,我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有這個願,縱然被動搖,也會很快覺悟、回頭,知道懺悔。如果此願僅是這一生發的,或者是過去一生、兩生所發的,力量就弱,很容易被外境迷惑。迷了之後,不容易回頭,不知道懺悔。願力深度不夠,就是沒有「本」,如果有本一定肯回頭。   《觀經》說,阿闍世王造種種罪業,到病苦時,地獄相現前,能夠悔過自新,說明他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持有力量,願力很強,縱然一時糊塗、迷惑,到緊要關頭還能覺悟。這都是從事相上看。法身菩薩的願是從自性中而發,才是真實的本願,決不為外境動搖。即使在末法時代,經上講「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也如如不動,不受影響。   我們精進用功,為何得不到成就?其實是因為我們對於心地寶藏未真正認識清楚。世法重視立志,一個人沒有志向,他的一生奮鬥努力沒有目標,當然不會有結果。佛法講發大誓願,我們的願為何發不出來?佛經上比喻說,如果我們把植物的種子放在桌子上、或茶杯中,它永遠不會發芽成長。植物要依靠大地才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開花結果。所以,種子一定要有土壤才能發芽生長。因此,我們的大願也一定要依靠心地方能生起,若心地不明,願焉能生得出來!   諸佛菩薩的大願都是建立在心地之上,所以地藏二字就顯得重要了。為何修學大乘從地藏開始?我們的願心從地藏建立,行亦從地藏建立。我們的心地含藏無量的智慧、德能、才藝,才能發揮得出來。如果不明心地本具的德能寶藏,無論怎樣苦修都不會有成就。此地所講,願是種子。《華嚴經》將信心比喻為種子。如若不信,願從何生?   諸佛菩薩共同的大願,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從自性般若與慈悲之中發起來的。因為有智慧、有慈悲,見到眾生苦,無始劫以來墮在六趣流轉而無法出離,所以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大願。在四諦法中,願依苦諦而發。我們的願是不是依此而發?今天眾生之苦,更勝於以往。物質文明的生活,增長了我們的貪瞋痴慢,使我們在六道受苦的時間加長,受的苦難更重。明白了事實真相,我們還願意到人間來投胎嗎?唯有覺悟的人,佛與大菩薩,才示現在濁世救度苦難眾生。故四弘誓願第一願,才是真正的本願。   發願度眾生,自己一定要給眾生做榜樣。眾生受苦,是因為見思煩惱天天增長,佛菩薩要做出斷煩惱的好樣子,是故才有「煩惱無盡誓願斷」的第二大願。世間人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增長貪瞋痴慢,不擇手段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而事實真相是損人決定不利己,只有利人才會利己。世間人不懂因果定律,造極重的罪業。《了凡四訓》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故佛菩薩在世間給眾生示現最好的榜樣。   我們學佛也要為社會大眾做榜樣,建立德行才能被廣大的社會群眾敬仰。若自己德行有虧欠,縱使說真正的好話,別人聽了也會懷疑,不能相信、不能接受。是故未度眾生之前,先要示現德相。現在眾生貪心重,貪圖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菩薩示現首先放下名聞利養,捨棄五欲六塵,這是自利利他,成就自己,感化眾生。如果僅是講經說法,自己不能身體力行,就收不到廣度眾生之效。   現代眾生煩惱重,本全忘掉了!「本」是地藏本願,本是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所以,我們要提倡孝道,提倡知恩報恩。今天人與人的關係只看利害,有利就是朋友,恭敬你、巴結你;沒有利就是路邊人,不相識了。   世出世間法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中國儒家以孝道為基礎,《六經》皆是《孝經》的註解。大乘佛法亦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都是《地藏經》的註解。   前兩願是觀察四諦而建立。能觀察四諦的是智慧,能發起大願的是慈悲。智慧、慈悲都稱性,即是本願。菩薩用「道、滅」來教化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道也者」,即諸佛如來成佛之道。諸佛如來過去也是凡夫,從凡夫修成佛果。諸佛如來將其修學成就的經驗與方法,傳授給尚未發心的、迷惑顛倒的凡夫,令其覺悟。   世出世法都不例外,從孝親尊師學起。現在已無人提倡孝道,大眾逐漸的把孝道淡忘了。而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的,人若不懂得孝道,焉能懂得尊師重道!   孝道很重要。「孝」,即是真心本性。「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合起來稱為「孝」。;上一代與下一代是一體,此乃孝字之本意。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體。此是從豎而言。有豎就有橫,是故,實際上孝代表「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十方、三際是一不是二。換言之,十方、三際就是一個自己,即佛法講的法身理體。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此理體而生的,都是從孝生出來的。是故,不孝如何行!   孝就是一心,孝就是一真,孝就是法界。以孝為修學基礎,從孝生出大慈大悲,就是觀音法門。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不是真有一千隻手、一千隻眼。千手千眼是表法,表眼到、手到,亦即觀察入微,雙手萬能之意。文殊、普賢、地藏菩薩,乃至任何一尊佛菩薩都是千手千眼。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學習的。   幫助眾生的目標有三個。一、近程目標:「是解決眾生現前的困難,幫助其一生過幸福美滿的生活。」二、中程目標:「幫助其不墮惡道,來生繼續享福,來生的福報比這一生更殊勝。」三、遠程目標:「幫助其圓滿證得無上菩提,度生目標才真正達到圓滿。」佛菩薩教化眾生,特別讚歎淨宗法門,因為淨宗法門將這三個目標圓滿含攝無遺。   淨宗建立在孝敬的基礎上。《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就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從前人懂得,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從小接受聖賢教育,所謂「少成若天性」,阿賴耶識裡根深蒂固,永遠不變,所以從前人能尊師盡孝。   孝,包含一切世出世間法。在家能孝親、友愛兄弟,就是悌。能報效國家,就是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孝為根本,其餘都是孝表現在不同事相上而建立的名相。   世出世間的正法,都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一個道場的建立,大眾在一起薰修,為何首先要講《地藏經》?道場硬體的設施建立之後,要建立軟體-心理建設。心正則行正,就與道相應,與心性相應,與宇宙人生的真相相應。   《地藏經》特別殊勝之處,孝是從度母親做起。嬰兒時時刻刻不離母親的懷抱,受到母親的關懷、照顧直至長大成人,母親的恩德無與倫比,所以講孝親第一個是孝順母親。   地藏菩薩,是泛指所有修學地藏法門的人。凡是修學孝親尊師者就稱為地藏菩薩;凡是修學慈悲救度一切眾生苦難的人,就是觀音菩薩。我們要學習地藏的孝敬、觀音的慈悲、文殊的智慧(理智)、普賢的落實,即是一身具足四大菩薩。四大菩薩再細分就是無量無邊一切菩薩;一身具足一切菩薩才能圓成佛道。「法門無量誓願學」真正的含意在此。   《華嚴經》云:「一即一切」,一個法門含攝一切法門。地藏表孝敬,孝敬裡有慈悲、智慧、落實,地藏就具足觀音、文殊、普賢。普賢菩薩表實踐,實踐裡必定有孝行、慈悲、智慧。是故,一位菩薩行具足一切菩薩行。此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謂。法法圓融,法法無礙,佛法真正不可思議。我們在本經看到,地藏菩薩為母親發心,這比什麼都親切。菩薩教給我們,孝順心是由度母親生起的。為報母恩,我們不但不可以做錯事,連一個惡念都不能生起,才對得起母親。   每年舉行一次祭祀是提倡孝道,擴展孝道,用意在此。念念斷惡、念念修善,方是真正孝順母親。孝的力量多大!孝,推動我們在菩提道上精進不懈。   由於老師的教導,我們才懂得孝道,是故老師的恩德不能忘。世尊在《大般若經》說,二地菩薩主修八個科目,「知恩報恩」是其中之一。忘恩負義是罪行,得苦果;知恩報恩是菩薩行,得樂果。因母親而發心,這太親切了。這使我們體會到,世尊教學的高度智慧、圓滿智慧,極其善巧方便。我們聽到、接觸到,不能不信,不能不學。所有一切善法、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順母親、救度母親而衍生出來的,這是真正的大根大本。   我們在菩提道上的正行、成就愈是殊勝,對母親的孝敬愈圓滿。成佛,成就圓教的佛果,孝道才達到究竟圓滿。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孝道還欠缺一分。我們發心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就是為報母恩。我們如果不如是做,就對不起父母。如來的正教大法建立在此基礎上。所以,四弘誓願是一切諸佛如來的通願、本願。   地藏菩薩特別以無比的悲心投向受苦的眾生。眾生受的苦難愈多,菩薩的悲心愈重。所以經上稱菩薩「永作幽冥教主」。幽冥是地獄。菩薩的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悲心到達極處!地獄是苦難的地方,別人不願意去,菩薩去;別人不願意吃的苦,菩薩肯吃。在地獄裡教化眾生一定要現地獄同類身,修同類行。地獄眾生受苦,菩薩也要示現受苦,才能感化地獄眾生覺悟,懺悔回頭。忍苦忍難,大慈大悲,此是地藏菩薩之本願。修學大乘初發心的人,一定要學地藏菩薩。幽冥另一個意思就是謙虛卑下,自己永遠處在下位,認真努力修學教化眾生,名聞利養一切享受奉獻給大眾。   別題就介紹到此。 >>>續載中…   (《地藏經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5.28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淨空法師專輯網站:http://www.amtb.org.tw/佛陀教育網:http://foedu.51.net/big5/main.htm

2005-08-02 18:57:4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善知識﹞:能幫助自己正向成長者。皆能成為自己之善知識。
若能以他人之錯失及惡業。反之提醒自己不犯此過時。所有人事物皆可成為﹝善知識﹞。
其他則隨各人因緣個性及環境條件而結善緣了............
可先從修學一切知識及書籍開使著手。再自修融會貫通。並增加見聞及經驗常識後。就會分辨出真偽。

介紹最簡單有效《觀音法門》修學之方式:﹝其他功法部落格上皆有教學﹞

●◎○心法門○◎●簡易在家修煉氣功充電強身之方法教學。
。§。六字玄功。§。修煉之方法 。§。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彌吽。§。
﹝修持功法﹞:
1..第一個字定要持﹝恩﹞音。因氣會往上衝。
2.眼睛必定要張開。因屬光明且能清醒明覺。
3.唸出聲音。才能自聽自靜及自加持。
4.雙手合十。氣聚心定。 誠心持唸。
5.不急不徐一個字一個字。 輕慢且間隙平均。
6.每日約持三十分鐘或十五分鐘不等。
能充電啟動靈動與氣功。 靈語亦會由此連帶啟發出來。
修持中有任何疑問應立即詢問。
更多詳細修持功法在本人部落格當中。
http://blog.sina.com.tw/chang696969/
福安!

●◎○心法門○◎●生活心禪。養生氣功。﹝完全免費教學﹞
門主 覺行居士 張老師 想詢問網路上的網友們
您們是否有在修持修行呢。 介紹一門修學心法。玄功。
佛學。靈修。氣功之法門。 簡單易學。並可在家自修。
亦能兼顧到家庭。和事業。 且可靈通問事。及安神位。
靈療。除煞。和調磁場等。 所有教學及咨詢完全免費。
請您有空要上去參觀一下。 相信對於提昇身。心。靈。
之層次能有莫大的幫助。 請洽:新北市三重區力行路2段130巷7號4樓
0919252145 張老師 室內電話:(02):22808857
LINE:chang696969 http://blog.sina.com.tw/chang696969/
﹝請點上方網址才能進入﹞ 若您覺得不錯可自修或請幫忙弘揚及轉傳﹝功德無量﹞

※請參考部落格上之專題:
◎§◎心法門◎§◎修行部落格索引!( 1 )
1.◎§◎心法門◎§◎宗旨
2.。§。見我得度。§。
3.。§。真道之門。§。
4.。§。如何才能達到不退轉之地。§。
5.。§。何為真正出離三界?。§。
6.。§。如何能一世解脫。§。
7.。§。一世成就。§。
8.●§○心法門●§○ 公告
9.。§。一生的修持功課。§。
10.。§。徵求志同道合之行修者。§。
11.。§。五種功法之一﹝唸佛﹞。§。
12.。§。五種功法之一﹝抄經﹞。§。
13.。§。新進修學者在家之修法次第。§。
14.。§。在家自修課程之程序。§。
15.。§。妖魔鬼怪精靈等是如何控制人類的。§。
16.‧§。伏魔之方‧§。
17.。§。五種功法之一﹝讀經﹞。§。
18.。§。五種功法之一﹝靜坐﹞。§。
19.。§。五種功法之一﹝持咒﹞。§。
20.。§。唸經。§。
21.。§。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彌吽 動畫影音
22.。§。六字大明咒正確之唸法。§。
23.。§。改變命運的方法。§。
24.‧§。靜坐對答篇‧§。
25.。§。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
26.。§。與無形靈元溝通的方式。§。
27.。§。在家可修持大悲咒?。§。
28.。§。與修士心法心得交流。§。
29.。§。偈語分享 1。§。
30.。§。偈語分享 2。§。
31.‧§。偈語分享 3‧§。
32.。§。偈語分享 4。§。
33.。§。偈語分享 5。§。
34.。§● 心法門 ○§‧ 聲明
35.。§。因果報應之可怕。§。
36.。§。心法門。§ 覺行居士張老師對佛教經典及詞句之詮釋。§。
37.。§。靈元入體的概念。§。
38.。§。教學通知。§。
39.。§。如何自稱為【。§。宇宙主宰者。§。】。§。
40.。§。明覺心。當下性。§。
41.。§。君臨天下。§。
42.。§。靜坐事宜。§。
43.。§。無形靈主。§。
44.。§。神尊處理問題。§。
45.。§。六字大明咒。§。理論及效益
46.。§。真人應事莫等閒。§。
47.。§。詞句分享探討。§。
48.。§。能所心滅。§。
49.。§。心在那裡?。§。
50.。§。真道。§。
51.。§。唸經。§。
52.。§。進道五種功法。§。問答!
53.。§。鬼月可否靜坐。§。
54.。§。心。§。
55.。§。心開之悟。§。
56.。§。自殺者之悲哀.......。§。
57.。§。不可思議的神通道法。§。
58.。§。修持之法及概念。§。
59.。§。溺水急救方式之一....。§。
60.。§。自行消災解厄的方法。§。
61.。§。線上供養八十八佛。§
62.。§。南無光明佛。§。
63.。§。新進修學者在家之修法次第。§。
64.。§。六字金剛大手印。§。
65.。§。天皇聖帝 九龍至尊聖主 雙龍獻瑞。§。
66.。§。心法門《氣功》靈療中心。§。
67.。§。心法門張老師靈光顯現圖。§。
68.。§。大悲咒咒輪。§。
69.。§。法偈 法語分享 仙佛降鸞度世篇。§。
70.。§。卡陰時的處理方式。§。
71.。§。心法門修行入門法要。§。
72.。§。平安靈符 ( 教授收驚之法 )。§。
73.。§。宇宙能量場。§。
74.。§。專題 天 地 人 對照表。§。
75.。§。法偈 法語分享 業力。§。
76.。§。問事專題分享 心法! 問事? 靈通?。§。
77.。§。專題 如何修煉靈體與三魂七魄的概論。§。
78.。§。法偈 法語分享 自性五分法身香。§。
79.。§。法偈 法語分享 五常。§。
80.。§。心法門 心法堂 心法經 心法輪。§。
81.。§。如來藏性。§。
82.。§。如何觀照【自性彌陀】的五種功法:(如何觀照自心心佛?)。§。
83.。§。法偈 法語分享 知足。§。
84.。§。法偈 法語分享 念佛心要。§。
85.。§。破妖。邪。魔。靈入侵身體之法。§。
86.。§。法偈 法語分享 六度波羅蜜。§。
87.。§。專題 何謂靈修 ?。§。
88.。§。南無 金剛薩埵降魔如來。§。
89.。§。法偈 法語分享 四維八德。§。
90.。§。專題 跳脫三界 免六道輪迴的快速修法。§。
91.。§。專題 何謂啟靈與開靈。§。
92.。§。偈語分享 ( 可從中悟心法, 開啟智慧 )。§。
93.。§。淺談靜坐須知 ( 為何要靜坐? )。§。
94.。§。專題: 素食 茹素的基本概念分享。§。
95.。§。介紹智慧的訊息來源。§。
96.。§。推薦經典 佛教 道家 儒門 扶鸞 ( 仙佛降乩開示 )。§。
97.。§。正確人生觀 。§。
98.。§。一門深入?。§。
99.。§。無上光 。§。
100. 。§。房間可安奉佛相嗎?。§。
﹝請繼續參研。§。心法門。§ 。修行部落格索引!( 2 ) 101.....520...﹞


介紹最簡單有效《觀音法門》修學之方式:﹝其他功法部落格上皆有教學﹞

●◎○心法門○◎●簡易在家修煉氣功充電強身之方法教學。
。§。六字玄功。§。修煉之方法 。§。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彌吽。§。
﹝修持功法﹞:
1..第一個字定要持﹝恩﹞音。因氣會往上衝。
2.眼睛必定要張開。因屬光明且能清醒明覺。
3.唸出聲音。才能自聽自靜及自加持。
4.雙手合十。氣聚心定。 誠心持唸。
5.不急不徐一個字一個字。 輕慢且間隙平均。
6.每日約持三十分鐘或十五分鐘不等。
能充電啟動靈動與氣功。 靈語亦會由此連帶啟發出來。
修持中有任何疑問應立即詢問。
更多詳細修持功法在本人部落格當中。
http://blog.sina.com.tw/chang696969/
福安!

●◎○心法門○◎●生活心禪。養生氣功。﹝完全免費教學﹞
門主 覺行居士 張老師 想詢問網路上的網友們
您們是否有在修持修行呢。 介紹一門修學心法。玄功。
佛學。靈修。氣功之法門。 簡單易學。並可在家自修。
亦能兼顧到家庭。和事業。 且可靈通問事。及安神位。
靈療。除煞。和調磁場等。 所有教學及咨詢完全免費。
請您有空要上去參觀一下。 相信對於提昇身。心。靈。
之層次能有莫大的幫助。 請洽:新北市三重區力行路2段130巷7號4樓
0919252145 張老師 室內電話:(02):22808857
LINE:chang696969 http://blog.sina.com.tw/chang696969/
﹝請點上方網址才能進入﹞ 若您覺得不錯可自修或請幫忙弘揚及轉傳﹝功德無量﹞

※請參考部落格上之專題:
◎§◎心法門◎§◎修行部落格索引!( 1 )
1.◎§◎心法門◎§◎宗旨
2.。§。見我得度。§。
3.。§。真道之門。§。
4.。§。如何才能達到不退轉之地。§。
5.。§。何為真正出離三界?。§。
6.。§。如何能一世解脫。§。
7.。§。一世成就。§。
8.●§○心法門●§○ 公告
9.。§。一生的修持功課。§。
10.。§。徵求志同道合之行修者。§。
11.。§。五種功法之一﹝唸佛﹞。§。
12.。§。五種功法之一﹝抄經﹞。§。
13.。§。新進修學者在家之修法次第。§。
14.。§。在家自修課程之程序。§。
15.。§。妖魔鬼怪精靈等是如何控制人類的。§。
16.‧§。伏魔之方‧§。
17.。§。五種功法之一﹝讀經﹞。§。
18.。§。五種功法之一﹝靜坐﹞。§。
19.。§。五種功法之一﹝持咒﹞。§。
20.。§。唸經。§。
21.。§。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彌吽 動畫影音
22.。§。六字大明咒正確之唸法。§。
23.。§。改變命運的方法。§。
24.‧§。靜坐對答篇‧§。
25.。§。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
26.。§。與無形靈元溝通的方式。§。
27.。§。在家可修持大悲咒?。§。
28.。§。與修士心法心得交流。§。
29.。§。偈語分享 1。§。
30.。§。偈語分享 2。§。
31.‧§。偈語分享 3‧§。
32.。§。偈語分享 4。§。
33.。§。偈語分享 5。§。
34.。§● 心法門 ○§‧ 聲明
35.。§。因果報應之可怕。§。
36.。§。心法門。§ 覺行居士張老師對佛教經典及詞句之詮釋。§。
37.。§。靈元入體的概念。§。
38.。§。教學通知。§。
39.。§。如何自稱為【。§。宇宙主宰者。§。】。§。
40.。§。明覺心。當下性。§。
41.。§。君臨天下。§。
42.。§。靜坐事宜。§。
43.。§。無形靈主。§。
44.。§。神尊處理問題。§。
45.。§。六字大明咒。§。理論及效益
46.。§。真人應事莫等閒。§。
47.。§。詞句分享探討。§。
48.。§。能所心滅。§。
49.。§。心在那裡?。§。
50.。§。真道。§。
51.。§。唸經。§。
52.。§。進道五種功法。§。問答!
53.。§。鬼月可否靜坐。§。
54.。§。心。§。
55.。§。心開之悟。§。
56.。§。自殺者之悲哀.......。§。
57.。§。不可思議的神通道法。§。
58.。§。修持之法及概念。§。
59.。§。溺水急救方式之一....。§。
60.。§。自行消災解厄的方法。§。
61.。§。線上供養八十八佛。§
62.。§。南無光明佛。§。
63.。§。新進修學者在家之修法次第。§。
64.。§。六字金剛大手印。§。
65.。§。天皇聖帝 九龍至尊聖主 雙龍獻瑞。§。
66.。§。心法門《氣功》靈療中心。§。
67.。§。心法門張老師靈光顯現圖。§。
68.。§。大悲咒咒輪。§。
69.。§。法偈 法語分享 仙佛降鸞度世篇。§。
70.。§。卡陰時的處理方式。§。
71.。§。心法門修行入門法要。§。
72.。§。平安靈符 ( 教授收驚之法 )。§。
73.。§。宇宙能量場。§。
74.。§。專題 天 地 人 對照表。§。
75.。§。法偈 法語分享 業力。§。
76.。§。問事專題分享 心法! 問事? 靈通?。§。
77.。§。專題 如何修煉靈體與三魂七魄的概論。§。
78.。§。法偈 法語分享 自性五分法身香。§。
79.。§。法偈 法語分享 五常。§。
80.。§。心法門 心法堂 心法經 心法輪。§。
81.。§。如來藏性。§。
82.。§。如何觀照【自性彌陀】的五種功法:(如何觀照自心心佛?)。§。
83.。§。法偈 法語分享 知足。§。
84.。§。法偈 法語分享 念佛心要。§。
85.。§。破妖。邪。魔。靈入侵身體之法。§。
86.。§。法偈 法語分享 六度波羅蜜。§。
87.。§。專題 何謂靈修 ?。§。
88.。§。南無 金剛薩埵降魔如來。§。
89.。§。法偈 法語分享 四維八德。§。
90.。§。專題 跳脫三界 免六道輪迴的快速修法。§。
91.。§。專題 何謂啟靈與開靈。§。
92.。§。偈語分享 ( 可從中悟心法, 開啟智慧 )。§。
93.。§。淺談靜坐須知 ( 為何要靜坐? )。§。
94.。§。專題: 素食 茹素的基本概念分享。§。
95.。§。介紹智慧的訊息來源。§。
96.。§。推薦經典 佛教 道家 儒門 扶鸞 ( 仙佛降乩開示 )。§。
97.。§。正確人生觀 。§。
98.。§。一門深入?。§。
99.。§。無上光 。§。
100. 。§。房間可安奉佛相嗎?。§。
﹝請繼續參研。§。心法門。§ 。修行部落格索引!( 2 ) 101.....520...﹞

2016-03-27 15:12:3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3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02 23:41:1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挑糞是一種比喻.形容禪客死在語句.

如禪宗公案:乾屎橛.

2008-09-13 09:25:2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再想想 7 · 0 0

明心見性就是善知識了

2007-04-27 03:29:44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1 · 0 0

善知識,你問得很好!
所謂善知識是可以讓你開悟的知識,
能讓你了悟此生的目的。
迷時千卷少,悟時一字多
離眾生性別無佛性可得
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很深奧也很簡單

2006-11-06 09:48:38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2 · 0 0

淨空法師:(淨宗學會)

2006-03-29 05:40:57 · answer #7 · answered by 福安 1 · 0 0

善知識,
三人行必有吾師,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您自會判斷。

2005-08-02 20:18:05 · answer #8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說的佛法「要如法』
不講歪理...
最好的還是去找師父吧~^^"

2005-08-02 16:51:27 · answer #9 · answered by WD 2 · 0 0

知識A+就有善知識至於如何判斷這是善?還是惡知識?就端賴一顆心了

2005-08-02 16:41:18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阿聰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