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八路軍是什麼他有哪些事件或事跡

2005-08-02 03:22:27 · 9 個解答 · 發問者 老師 6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9 個解答

所謂八路軍是中共在〔一分抗日,二分對付國政府,七分發展組織〕的策略時,將所屬的軍隊歸順中央後,被編制的部隊番號,例如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聽說他是第六路軍,而蔣中正先生當時對共軍也有所忌諱,將共軍編為八路軍後獨將陜西部分給他做處理,接著又派駐遼東地區,(原本有讓他們自生自減的意思,因為那裏是日軍的大本營)結果兩顆原子彈結束日本的侵略後,又得到戰敗後俄國人交給他的日本精良武器而坐大。
只是兩岸對八路軍的比喻微有不同,中共稱為建國軍後改為解放軍,而我們依然視他們為匪軍或是是佔權不做事的人,我們也會罵他們為土八路。

2005-08-02 03:28:4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的確...中共除了百團大戰(而且還打了一半就跑,讓國軍及百姓慘遭屠殺);根本一場都沒打...

2005-08-03 02:16:1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中共在民初的軍隊,另一支叫新四軍,最有名的就是新四軍事件,襲擊國軍

2005-08-02 18:39:3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1 · 0 0

共軍很努力的在抗日?不知道你看的書是哪些。

2005-08-02 12:59:4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潛龍子 7 · 0 0

其實去研究很多書籍才發現,當時共軍也是很努力在抗日,反而是國軍常常刁難她們!

2005-08-02 05:27:43 · answer #5 · answered by Sephiroth 6 · 0 0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華北抗戰的人民軍隊。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民黨同共產黨合作抗日鋪平了道路。1937年2月﹐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就中國工農紅軍改編和開赴抗日前線的問題開始談判﹐抗日戰爭爆發後達成了協議。8月22日﹐國民政府宣布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8月25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將駐陝甘寧邊區的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從9月11日起﹐按戰鬥序列又稱第18集團軍﹐朱德﹑彭德懷改稱正﹑副總司令)﹐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鄧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轄3個師﹕以紅軍第一方面軍第1﹑第15軍團和陝南紅軍第74師等部編成第115師﹐林彪任師長﹐聶榮臻任副師長﹔以紅軍第二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第27﹑第28軍等部編成第120師﹐賀龍任師長﹐蕭克任副師長﹔以紅軍第四方面軍第 4﹑第31軍和西北紅軍第29﹑第30軍等部編成第129師﹐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每師轄2個旅﹑1個直屬團和5個直屬營。全軍共4.6萬人。改編後﹐主力開赴華北前線作戰。為保衛陝甘寧邊區的安全﹐成立八路軍後方總留守處(12月改稱八路軍留守兵團)﹐蕭勁光任主任﹐統一指揮各師留守部隊。中共中央為加強對八路軍的領導﹐成立了中央軍委前方分會(後改稱華北軍分會)﹐朱德任書記﹐彭德懷任副書記。          中共中央軍委召開紅軍改編動員大會          朱德總司令(右)與彭德懷副總司令在山西省武鄉縣王家峪合影          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          發展階段 自1937年 8月八路軍挺進華北戰場﹐至1940年底為發展階段。          在日軍展開戰略進攻﹐國民黨軍不斷撤退﹐華北戰局危急之際﹐八路軍主力於1937年8月22日至9月30日﹐先後由陝西省三原﹑富平縣經韓城地區東渡黃河﹐挺進華北前線抗戰。根據中共中央洛川會議的決定﹐八路軍擔負著創建抗日根據地﹑鉗制與消耗日軍﹑配合國民黨軍作戰﹑發展壯大自己的基本任務﹐實行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的戰略方針。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省靈丘縣城西南平型關附近﹐殲滅日軍精銳部隊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1000餘人(見彩圖 1937年8月和10月﹐紅軍分別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圖為八路軍一部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 ﹑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平型關告捷。圖為第115師指揮所 )。平型關戰鬥的勝利﹐打擊了日軍的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和軍隊的鬥志。後八路軍以一部兵力分散發動群眾﹐著手創建抗日根據地﹐主力於日軍的翼側和後方積極作戰﹐配合國民黨軍保衛忻口﹑太原﹐先後取得陽明堡﹑七亙村﹑廣陽等戰鬥的勝利。11月8日﹐太原失陷。至此﹐在華北以國民黨軍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基本結束﹐以八路軍為主體的游擊戰爭進入主要地位。八路軍在積極作戰的同時﹐加強部隊建設﹐恢復了因受國民黨干涉而取消的政治委員制度和師政治部名稱﹐加強了政治思想工作﹐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和光榮傳統。為獨立堅持華北抗戰﹐八路軍總部遵照中共中央軍委關於控制晉東北﹑晉西北﹑晉西南﹑晉東南﹐向著日軍佔領的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取四面包圍的態勢﹐以及分兵發動群眾﹑創建根據地﹑準備反圍攻等指示﹐以第 115師獨立團等部創建以恆山山脈為依託的晉察冀抗日民主根據地﹐師部率第343旅南下﹐創建以呂梁山脈為依託的晉西南抗日根據地﹔以第120師繼續創建以管涔山脈為依託的晉西北抗日根據地﹔以第129師和第115師第 344旅創建以太行﹑太嶽兩山脈為依託的晉冀豫抗日民主根據地。至1938年4月﹐上述根據地基本建成﹐先後成立了晉察冀﹑晉冀豫和冀南軍區﹐並粉碎了日軍對各根據地的圍攻。這樣﹐八路軍既在山西站穩了腳跟﹐又為向整個華北發展創造了條件。          八路軍部分領導幹部在黃河渡船上 (從右至左﹕鄧小平﹑朱德﹑任弼時﹑左權)          4月2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進一步開展平原游擊戰爭的指示。隨後﹐八路軍第129師一部深入冀南﹐協同當地人民武裝發展冀南和魯西北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第120師雁北支隊與晉察冀軍區一部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挺進冀東﹐協同當地中共組織﹐領導人民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創建冀東抗日根據地﹔以第115師和第129師各一部挺進冀魯邊和冀魯豫邊﹐協同當地人民武裝創建抗日根據地﹔以冀中人民自衛軍與河北游擊軍合編為八路軍第3縱隊﹐同時成立冀中軍區﹐創建冀中抗日根據地。在開展平原游擊戰爭的同時﹐以第120師一部挺進綏遠(今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協同當地人民武裝﹐開創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至10月﹐八路軍在華北開闢了廣闊的敵後戰場﹐創建了晉察冀﹑晉西北﹑晉冀豫﹑晉西南﹑冀魯豫﹑山東等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發展到15.6萬人。          10月﹐日軍侵佔廣州﹑武漢後﹐停止了對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的戰略進攻﹐逐漸轉移其主要兵力﹐打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並以華北為重點﹐進行大規模“掃蕩”。八路軍總部根據中共中央關於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方針﹐令3個師的主力分別挺進冀南﹑冀中﹑山東﹐協同當地軍民﹐粉碎日軍“掃蕩”﹐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12月27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將山東各地共產黨領導的起義武裝統一編成八路軍山東縱隊﹐與第 115師主力一部共同完成鞏固和擴大山東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任務。1939年1月﹐以八路軍第4縱隊為基礎﹐組成冀熱察挺進軍﹐執行鞏固平(北平)西﹑堅持冀東﹑開闢平北的任務。八路軍各師主力深入華北平原﹐對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幫助當地抗日武裝起了重要作用。八路軍也得到了大發展。為了鞏固大發展的成果﹐提高部隊戰鬥力﹐八路軍總部於1939年2月和6月兩次發出整軍訓令﹐各部隊進行了兩期整頓。1940年2月又發出整軍訓令﹐各部隊又進行了兩期整頓。八路軍在整軍中先後整頓了100多個團(約40萬人)。經過整軍﹐提高了部隊的軍政素質﹐加強了部隊中黨的領導和政治思想工作。1939年8月﹐八路軍第1縱隊成立﹐統一指揮山東縱隊和第115師入魯部隊。1940年2月﹐八路軍第2縱隊成立﹐統一指揮太行山南部地區的部隊。3月﹐在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後﹐由中國共產黨倡議創建並實際領導的屬第 2戰區晉綏軍建制的山西新軍(含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的4個縱隊﹑政治保衛隊的3個旅﹑工人武裝自衛隊﹑暫編第1師等)﹐陸續加入八路軍的戰鬥序列。4月﹐為加強冀魯豫邊的抗日鬥爭﹐第2縱隊東進與冀魯豫地區部隊會合﹐並成立冀魯豫軍區。6月﹐撤銷晉冀豫軍區﹐分別成立太行﹑太嶽軍區。為協同新四軍發展華中﹐八路軍第2縱隊一部南下豫皖蘇邊﹐於7月與新四軍第6支隊等部會合﹐先後編為八路軍第4﹑第5縱隊。11月﹐成立晉西北軍區(後改稱晉綏軍區)﹐統一指揮第120師和在晉西北的山西新軍。1940年8月下旬﹐八路軍向華北日偽軍發動百團大戰(見彩圖 1940年8月至於12月﹐八路軍在華北進行百團大戰。圖為八路軍一部拂曉出擊 )))。至 12月上旬﹐共殲日偽軍4萬餘人﹐給日偽軍以很大打擊﹐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日軍為了報復﹐遂增強其在華北的兵力﹐對八路軍進行了更大規模的“掃蕩”。          第120師部隊向晉西北挺進          第115師部隊向晉東北挺進          第129師部隊向晉東南挺進          困難階段 1941~1942年﹐八路軍處於極端困難的階段。日軍為鞏固其華北佔領區﹐使之成為進行太平洋戰爭的後方基地﹐加緊對各抗日根據地進行所謂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相結合的“總力戰”﹐先後發動了5次“治安強化運動”﹐連續進行殘酷的“掃蕩”和“蠶食”﹐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這時﹐國民黨頑固派也不斷進行反共軍事摩擦﹐因而﹐八路軍處於極其困難的境地。部隊減少到30萬人﹐抗日根據地的面積縮小1/6﹐人口減少1/3。          在艱難的歲月裡﹐八路軍加強了黨的統一領導﹐實行精兵簡政政策﹐撤銷了縱隊指揮機構。在此期間﹐成立了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將山東縱隊領導機關改為山東軍區﹔並將大部主力旅與軍分區合併﹐實行主力軍地方化﹔開展廣泛的群眾性的游擊戰爭﹔實行“敵進我進”﹐組織大批武裝工作隊深入日偽軍佔領區開展軍事鬥爭與政治攻勢﹐配合根據地軍民反“掃蕩”﹑反“蠶食”和反“治安強化運動”。在兩年的艱苦鬥爭中﹐粉碎日偽軍1000人以上至7萬人的“掃蕩”共144次﹐並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戰勝了極端的困難﹐堅持了華北敵後抗戰。          在中國共產黨從1942年開始的整風運動中﹐八路軍聯繫部隊的實際﹐開展了反對軍事領域中的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和增強黨性的整風運動﹐提高了馬克思主義水平﹐改進了思想作風﹐增強了團結﹐純潔了組織﹐提高了戰鬥力。從1943年起﹐八路軍普遍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這一運動﹐克服了財政經濟困難﹐鍛煉了部隊﹐密切了軍民關係﹐並為抗戰勝利準備了物質條件。          恢復和再發展階段 從1943年起﹐八路軍進入恢復和再發展階段。進入1943年後﹐華北日軍仍以打擊八路軍為主﹐並且更加強調“以華制華”﹐大力擴充偽軍。國民黨軍大批投降日本﹐被改編為偽軍。八路軍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對敵鬥爭﹑精兵簡政等十大政策和“敵進我進”的方針﹐粉碎了日偽軍的“蠶食”﹑“掃蕩”和“治安強化運動”由被動轉為主動。1944年﹐在日軍發起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向國民黨軍大舉進攻時﹐八路軍實行局部反攻﹐向日偽軍佔領的城鎮和交通線連續發動了春夏秋季攻勢作戰﹐並以主力一部向河南和湘粵邊挺進﹐收復了部分失地。部隊在作戰中發展到50餘萬人。為適應更大發展和全面反攻的需要﹐遵照中共中央關於整訓部隊的指示﹐八路軍於1944年冬季﹐利用戰鬥間隙﹐開展了以技術為主﹑戰術為輔的大練兵運動﹐並總結了帶兵﹑用兵和養兵的經驗。經過整訓﹐部隊戰鬥力大大提高。1945年﹐八路軍根據中共中央提出的“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戰略任務﹐發起了春﹑夏季攻勢作戰﹐將日偽軍壓縮到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上。八路軍在1944~1945年夏的局部反攻作戰中﹐共殲滅日偽軍25萬餘人﹐收復城鎮70座﹐為舉行大反攻創造了條件。          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出關於對日偽軍舉行全國規模反攻的號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總司令朱德發布向日偽軍全面大反攻的命令。為了加強對晉冀魯豫地區的軍事指揮﹐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八路軍對華北日偽軍佔領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展開了大規模進攻作戰﹐並以一部主力向東北進軍。在大反攻中﹐八路軍共殲日偽軍21萬餘人﹐收復城鎮200餘座。          八年抗日戰爭﹐八路軍總共殲滅日偽軍 125萬餘人﹐解放了大片國土﹐為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部隊發展到100餘萬人﹐成為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5-08-02 05:14:00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就是和共黨合作之後
共產黨所擁有的軍隊編入第八路軍隊
實際上時常不聽從中央命令

2005-08-02 04:58:3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pupu 6 · 0 0

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國共合作的相關規定,在1937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改編而成,同年9月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下轄三個師。曾在抗日戰爭中參與太原會戰、在日本佔領區內發動民眾一同進行游擊戰,設立敵後抗日根據地。並於1940年發動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大陸敵後戰場的主力。根據資料,至1944年5月,八路軍對敵作戰7.4萬次,殲敵79萬余人;至1945年8月,八路軍已發展到90多萬人。1947年國共合作破裂後,八路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2005-08-02 04:14:46 · answer #8 · answered by 光暄 7 · 0 0

國共和談國軍將共軍編入正式的軍隊番號8號(後來北市公車沒有8路車).....

2005-08-02 03:37:36 · answer #9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