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也需要知識和學問嗎?
2005-07-30 15:16:21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小榆 7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學佛也需要知識和學問嗎?
這問題相當含糊,易於混淆。
首先,我們肯定孔子所說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一般大眾,懂得越少,就越能專心一意地照著老師所教的簡單方法,一門深入,專精修行,並獲得益處。所以,知識程度低的人,甚至沒有讀過書的文盲,並非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大受用,例如:六祖惠能,傳說中他是沒有讀過書的砍柴人,最後卻成了中國禪宗史上的第六代祖師。
不過據《六祖壇經》的內容和學者們的考察看來,惠能大師雖不是一位學者,若說他目不識丁,則不可能;因此,在中國佛教史上,傳說中的文盲而能成為佛教祖師,並對佛教有廣大而深遠影響的人,尚無第二者。從印度佛教的釋迦世尊開始,傳承以至中國的歷代祖師,都是博通五明、內外學問的知識份子和大學問家。
上上等人,不須教育,不須文化,而是自然天成,一通百通;他們能夠掌握根本的理,以貫通全體的事,不是從瑣碎的萬事萬物各別認知中見其統一的理,正如《永嘉大師證道歌》所說:「摘葉尋枝我不能」及「入海算沙徒自困」,那是一了百了,不須瑣碎的意思。學法是明理而窮本,學佛是見性而成佛,當然不需知識和學問;可是見性和悟後,為了利益眾生的方便,必須通達經教,充實知識,做為利生的工具。
中上等人及中下等人,必須依據經教,參訪明師,才有修行的依準和學習的方向,否則,便會成為盲修瞎練。在未見明師之前,或者見到了明師之後,都需要經教的根據,才能夠抉擇明師之真假。如果順乎經教,深入法理,洞明法義,那是真的明師。如僅以自我的臆測和修持中的感應、經驗來自由地解釋經教而譭謗正統歷代諸大祖師及三寶的人,即為邪師而非明師。
所以,若有人還不知如何選擇明師的話,應先深入經教,確認佛法,再去訪求明師,做畫龍點睛式的幫助,假使千萬疑問能在一語之下徹底點破,那就是你的明師。如果一無所知,而去參訪明師,就你而言,他還是一位普通的凡人;若是已深通經教,縱然踏破鐵鞋,訪遍天下,未見明師,也不會誤入歧途;並且既已掌握方向,便只是需要層層剝落心中的塊壘,雖無法一時將無明的黑漆桶頓時兜底打通,比較起來,還是安全的。
修念佛法門的人,如果沒有時間或環境不許可,當然,只要抱定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就夠了。但是歷代弘揚淨土的祖師,像盧山的慧遠,以及唐代的道綽、曇鸞、善導、迦才,到明末的蓮池、蕅益,以及民初的印光等諸大師,都是通達儒、釋、道三教的飽學之士,也都是佛教史上的大思想家,怎麼能說念佛不需要經教呢?不通法義而僅念佛,怎麼知道念佛可以往生淨土?所謂淨土又有幾種呢?雖然下下等人,不知發問,只知照著去做;但是能夠發問,而且經常需要幫助人家學佛、信佛、念佛的人,如果也是對於經教法義一無所知,怎麼能夠產生勸化的力量?否則,就是以盲引盲,盲修瞎練,邪正不分,心態不明,目的不純,怎麼能夠自利利他,達到往生淨土的目的呢?
不錯,人在正當用功之時,不論參禪、念佛、修顯、修密,都要求心無二用,不得一邊修行,一邊思考經教,或以經教的內容、法義來時時對照自己修行的情況,那是種擾亂,是修行的大障。但在修行之前的認清指標及修行以後的印證情況和指導後學,經教的研讀卻是不可或缺的。
2005-07-31 00:35:0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致陳明峰善知識,引用的資料很好。但是有一句卻有商搉之餘地。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又說:『不教而戰謂之殺』,孔子是教育家,不行愚民政策。
同樣佛陀教弟子,在聽聞講法之後,不要馬上盲從,總要自己再加思惟,確信之後才接受。
千萬不要以為不識字的文盲就不懂理。因為字盲心不盲。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2005-07-31 07:22:4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為了成佛,一定要知道和學習有利於眾生的事情
2005-07-30 19:17:3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哈佛 7 · 0⤊ 0⤋
讓你明白什麼叫做〔學〕什麼叫做〔佛〕什麼叫做〔學佛〕的基本教義了解以後,才知〔學佛〕的用意和目的你的人生才能自在遍處
2005-07-30 15:50:5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學佛是不分年齡學歷,不分貧賤富貴,通通可以學佛修行。學佛是學習宇宙人生的道理。所謂”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這是門學習而不是宗教信仰。若是你要把他當信仰,當然也可以就是了。學佛是修”智慧”,藉由所學的知識而修智慧。這也是讓你離苦得樂的必經過程。也是讓你解脫一切苦厄的過程。學佛的過程是喜悅的,因為許多問題漸漸迎刃而解。歡迎您加入學佛修行的行列!!
2005-07-30 15:49:1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知恩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