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在大學的普物有看到這句話
可以請了解的人解釋一下嗎?

2005-07-12 15:27:28 · 8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科學 其他:科學

小奇,可以請你吸收完再來好嗎?

2005-07-12 16:18:02 · update #1

8 個解答

物質不是波
1.前言
1924年德布洛依(De Broglie)提出物質波的假設,1927年Davisson和Germerg實驗證實電子有波動現象,波動現象以往都無法以粒子觀點得到解釋,由德布洛依波的假設因而開始了量子力學理論的發展。量子力學發展至今,幾乎已經解決所有物理問題,量子電動力學理論和實驗的誤差已經到達小數點以下三十幾位。但如果物質波的假設不成立?或是不需要物質波的假設呢?
大約是2000底,在幾個假設下我用粒子證明了楊氏干涉。當初我的反應是:光不是波。後來得到清華大學許貞雄教授的指正,讓我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兩年多來有了一些心得,這些心得需要物理先進的指正,也需要對此有興趣的人幫忙,解決我還未解決的問題,以及建立數學模型。
這篇文章是以七個假設開始,逐一以粒子解釋電子的波動現象、電磁力、強力、重力、波爾氫原子模型、光等等問題。當然物理學研究的問題不只是這些,但再下去已經超出我的時間及能力範圍了,尤其是數學問題。此外我以為這些應該足夠引起許多人的興趣了。期待會有好多人共襄盛舉。


2.假設
2.1 假設
1.所有物質皆由「基本能量單位」所組成,此「基本能量單位」稱為「弦子」。
2.「弦子」以六方最密堆積層層排列,成為不同「基本粒子」。
3.組成「基本粒子」的「弦子」數目,必須是以六方最密堆積每次覆蓋一層,累加起來的總「弦子」數。
4.「基本粒子」受到外力作用會分裂,分裂後的部分粒子,其「弦子」總數仍需符合假設3。
5.分裂後的部分粒子會結合,結合後的粒子,其「弦子」總數仍需符合假設3。
6.電子和質子是“穩定”的「弦子」組合,且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角動量旋轉和相同的頻率震動。
7.宇宙間充滿「弦子」,且以光速運動。

2.2假設說明
1.「弦子」是為了方便解釋而取的名詞,「弦子」是什麼? 我還沒有概念,可能是超弦理論所說的一維弦,或是能量的最小單位﹔但不管是什麼,在這篇文章中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能量單位」就稱為「弦子」。
2. 「基本粒子」受外力因而分裂,分裂的方式有兩種:
1.以一分為2、二分為4、四分為8、、、的方式分裂,為了符合六方最密堆積層層排列的假設,以這種分裂方式最有可能。
2.由最外層一層一層的剝去。
這兩種分裂方式代表不同的物理現象,底下文章會討論到。
3. 電子和質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為什麼電子和質子的「弦子」組合就會穩定,而其他粒子的生命期都很短,這是另一個研究標的,現在還沒法解釋,因此列為假設﹔另外電子和質子會旋轉和震動的假設,可以推導出電磁力、強力、弱力及重力。
4. 由假設1,光子也是「弦子」形成的,從觀測到宇宙間充滿2.7。k的背景輻射,應該可以證實宇宙間充滿「弦子」﹔但由於「宇宙間充滿弦子」對解釋電磁力、強力、弱力及重力非常重要,因此在沒有確實證據前,還是把它列為假設。
5.宇宙間「充滿」弦子的意義和我們周圍「充滿」空氣的意義是一樣的,表示弦子周圍的空間還是很大。
6.一個理論,假設是越少越好,我期待後續的研究能將假設一個一個去掉,若有一天可以將假設完全去掉,這理論也將趨近於完美。


3.物質的波動現象
3.1電子雙狹縫干涉
當電子前進碰到刻有雙狹縫的板子時,若狹縫寬度及間距適當時,依假設4,電子會分裂為兩個,分別通過兩個狹縫,通過狹縫後,依假設5,兩個分裂的電子又會結合成原來的電子。如圖(一)所示。

(雙狹縫干涉的証明從略)

在電子雙狹縫干涉實驗中,若在雙狹縫中的一個狹縫裝置探測器,來檢視電子有沒有通過裝了探測器的狹縫。然後以每次發射一個電子的方式做干涉實驗,實驗結果︰若裝了探測器,就沒有干涉,若沒裝探測器,就產生干涉。這現象以電子分解結合解釋是很明顯的︰裝了探測器就破壞了電子的結合,自然沒有干涉產生

3.2電子單狹縫(孔)繞射
單狹縫繞射和雙狹縫干涉一樣,也是由「電子」分裂結合產生的現象,不同的是雙狹縫是同一電子的分裂結合,單狹縫繞射則是不同電子間的分裂結合。


電子到達狹縫時,若正好位於狹縫內,就直接通過,因此單狹縫繞射有一個中央極大。若到達狹縫時位於狹縫兩邊,依假設4,入射電子將分成兩個,距狹縫較遠的部分,或是反射,或是被屏吸收。距狹縫較近的部分則通過狹縫,若狹縫另一邊正好有另一個電子到達,同樣分裂成兩部分,一部份反射或吸收,另一部分通過狹縫,則兩個通過狹縫後的部分電子會結合成新「電子」後繼續前進,此時情況和雙狹縫干涉同樣,公式推導也相同,因此前面雙狹縫干涉的公式一樣適合單狹縫繞射。只是結合的夾角Ai不同而已。如圖(二)
單狹縫干涉和雙狹縫干涉有一不同的地方︰在雙狹縫干涉中,既使同一時間只有一個電子到達狹縫,也能產生干涉,但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電子同時到達單狹縫才能產生單狹縫繞射。這提供一個證明「弦子」假設是否正確的實驗方法。


3.3物質波不存在
以上單狹縫繞射及雙狹縫干涉的證明完全沒有用到波或機率的概念,只以電子由「弦子」組成 及電子分裂與合成的假設就證明了電子的干涉現象。質子、中子一樣是由「弦子」組成,也會分裂與合成,因此也會有干涉現象。電子的波動現象已經由粒子證明,所以不需要假設「物質波」存在了。


4.四個基本力:電磁力、強力、弱力、重力
4.1基本力的來源
「基本力」分為吸力及斥力,兩者都是粒子交換的現象。粒子交換有兩種情形:
1.接觸性交換:吸力
接觸性交換指雙方交換粒子時,粒子並沒有離開對方,亦即從對方把粒子搶過來,例如兩個人互相拿對方手上的球,這時兩個人所受的力是吸力。吸力的大小由底下兩因素決定:
1.交換粒子的大小及數量
2.雙方束縛粒子能力多寡

2.非接觸性交換:斥力
非接觸性交換指雙方交換粒子時,粒子已經離開對方,亦即互從對方接過粒子。例如兩個人互相投球接球,這時兩個人所受的力是斥力。斥力的大小由底下兩因素決定:
1.交換粒子的大小及數量
2.雙方投出粒子的速度


4.2電磁力
4.2.1 電力
電子和質子帶有電荷,也就是電力,會互相吸引或排斥,是四個基本力之一,所以電荷是粒子交換的現象,所交換的粒子是「弦子」。
由假設6,電子由弦子組成,且會旋轉,由假設7,空間充滿弦子,因此旋轉的電子會帶動周圍弦子旋轉,這些受到電子帶動旋轉的弦子就是電力的來源。考慮A、B兩個電子,由於電子轉向相同,被帶動旋轉的「弦子」轉向也相同,當兩個電子距離夠近時,A電子周圍被甩出去的「弦子」由B電子接收變成繞B電子旋轉:﹔同樣的,B電子周圍被甩出去的「弦子」由A電子接收變成繞A電子旋轉,因此產生「弦子」交換,這種交換屬於非接觸性交換,所以是斥力如圖(三)。這就是電力的來源,因為電子是穩定的「弦子」組合,大小相同,因此電子電荷是電力的基本單位。

電荷有正負,這可以用轉向不同來解釋,電子和正子的差別只在於兩者旋轉方向相反,質子的轉向也和電子相反,實驗觀察到質子的電荷大小和電子相同,因此質子旋轉帶動周圍「弦子」旋轉的趨勢應該和電子一樣,但質子的質量是電子的1840倍,因此質子旋轉速度比電子小許多。假設6中假設電子和質子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角動量旋轉,就是為了解釋質子的電荷大小和電子相同的現象。
考慮一個電子和一個正子,電子和正子轉向相反,帶動旋轉的「弦子」轉向也相反,當電子和正子距離夠近時,電子周圍被甩出去的「弦子」和正子周圍被甩出去的「弦子」在中間相遇,互被對方搶去,產生「弦子」交換,這種交換是原本要繞自身旋轉的「弦子」,被對方搶走而改變轉向,變成繞對方旋轉,因此是接觸性交換,所以是吸力,如圖(四)。電子和電子、正子和電子間互相作用一個是吸力,一個是斥力,因此我們說電子帶有負電荷,而正子帶有正電荷,正負相吸,負負相斥,正正也相斥。

4.2.2 磁力
電可生磁,磁可生電,電與磁的關係非常密切,一般都合稱電磁力。電力可由七個假設推導出來,磁力當然也能推導出來,也必須符合電與磁的關係。
由假設得知,電子會轉動且會帶動周圍的「弦子」轉動,因此電子移動時,周圍的「弦子」也會被帶著跟著電子移動,而在電子後面留下”缺少”「弦子」的空間,因此周圍的「弦子」會過來補充,由於電子是旋轉前進,因此過來補充的「弦子」會形成漩渦,這種漩渦和電子旋轉帶動的「弦子」類似,當兩個漩渦距離夠近時,會發生粒子交換,交換產生的力稱為磁力,漩渦的轉向可以正轉,也可以逆轉,因此磁力有吸力及斥力。
電子的旋轉軸可以分為三個方向,當電子受到正電荷吸引,其中和前進方向平行的旋轉軸,無法產生「弦子」交換,也就是說不能產生電力。只有和前進方向垂直的兩個方向,才會發生「弦子」交換,當一群電子繞著線圈旋轉時,由於電子旋轉軸有兩個方向(都和前進方向垂直),因此電子會依旋轉軸不同而分開,這兩種旋轉軸形成的漩渦轉向相反,使得由線圈形成的磁場,分為南北極,一邊是N極,一邊是S極。
永久磁鐵材料內部,應該有產生磁力漩渦的機制。這機制為何還不清楚,但應該也是電子運動的結果。因此磁力漩渦也會依電子的旋轉軸分開,固磁鐵有南北極。若將磁鐵剖為兩半,由於電子的旋轉軸是任意的,依旋轉軸分開的機制仍會進行,因此磁鐵依然有南北極。至於有沒有磁單極?依磁力南北極形成的原因看,若能固定電子旋轉軸的方向就能產生磁單極。

4.2.3 電磁力的作用距離
電磁力、重力、強力、弱力四個基本力中電磁力、重力的作用距離被認為是無限遠﹔由天文觀測,可知重力的作用距離是非常遠,可是電磁力的作用距離是不是也是無限遠就有檢討的必要。若我們在月球上裝置了負電荷,相對的在地球裝置正電荷,若電磁力的作用距離是無限遠,由於月球和地球已經在力平衡狀態,增加的電力就會有月球撞地球的可能。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由假設推導出的電力是電子旋轉帶動周圍弦子旋轉的現象,帶動周圍弦子旋轉的效應雖然可以認為是無限遠,但考慮兩個相距較遠的電子,如圖(五)。圖中水平甩出的「弦子」仍可以產生斥力,但斜方向甩出的「弦子」會在中間相遇,在中間交換,這種交換是接觸性交換是吸力,會抵銷電子間的斥力,但這種斜方向交換的「弦子」會有一個小於180度的轉折,因此距離近的時候不容易發生,但距離夠遠時,斜方向的夾角會變得很小近於水平,斜方向的交換就容易產生而抵銷了電子間的斥力。因此我認為庫倫定律應該再加上一項,加上的這一項,在距離近時趨近於零,距離夠遠時趨近於KQq/r2。也就是電磁力的作用距離並不是無限遠。

4.3強力
4.3.1 中子
一個電子以速度V接近質子,電子和質子的連線和V的夾角為A,若A等於零或比形成氫原子的夾角還小,電子將直接撞擊質子。由假設4,電子將分裂,這種分裂方式應該是一層一層的剝去最外層的「弦子」。剝去的「弦子」環繞在質子周圍,也就是在質子上再覆蓋一層「弦子」,形成新的「基本粒子」,就是「中子」。由於中子會放射出電子和微中子成為質子,因此顯然電子的「弦子」數不能剛好完全覆蓋質子周圍一層或兩層以上,故還須加上微中子的弦子數才能形成中子。電子和質子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角動量旋轉,因此結合後的中子不旋轉,既然不旋轉就不會產生電磁力或受電磁力的影響。
質子比電子大上許多,因此碰撞時質子不至於分裂,才能形成中子。若是電子和正子碰撞,由於兩者大小相等,同時分裂變成加瑪射線。

4.3.2 強力
設有兩個質子以高速互相接近,由於質子間的斥力,速度會越來越慢,最後為零。如果速度足夠大,質子速度為零時,兩個質子的距離將可到達原子核的距離。此時,若剛好有兩個中子到達兩質子中間的兩側,由於中子的阻擋,破壞了質子間的粒子交換,斥力消失,質子將不會反向離開,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形成一個組合。由於中子是質子外加一層「弦子」(電子),且本身不旋轉,旁邊旋轉的質子會把中子最外層的「弦子」(電子)搶過來(中子有放射出電子的趨勢)。失去「弦子」(電子)的中子變成質子,搶得「弦子」(電子)的質子變成中子,兩者角色互換,使得搶「弦子」(電子)的情形持續進行。成為質子間粒子交換,交換的粒子是電子,交換的方式是接觸性交換,所以是吸力,也就是「強力」,所形成的原子核就是:氦原子核,宇宙間排名第二的元素。強力交換的粒子是電子,電磁力交換的是「弦子」,因此強力比電磁力大上許多。而且強力交換的粒子是附著在質子最外層的「弦子」(電子),必須足夠靠近才會發生,因此強力的作用距離只在原子核的距離內,而且只有接觸性交換,故強力只有吸力。

4.3.3物質的形成
強力是形成氫以外所有元素原子核的力量,前面已經說明形成氦原子核的原因。其他的元素和同位素,應該也可以類似方法推導出形成的原因。這是一個龐大的工作,需要時間和許多人員才能完成。而原子核內的另一種力:弱力,也需要對這些元素及同位素形成原因有所了解才能解釋。這些我衷心期待各位物理先進的幫忙。

4.4重力
4.4.1重力的來源
電子或質子的旋轉產生電力,而重力是電子或質子的震動產生的。電子或質子的震動可以一個彈性的球來比喻,把一個彈性的球壓扁後再放開,這個球將會產生震動。電子或質子也有同樣的震動,這樣震動對週遭的「弦子」將產生波動,這種波動行進方向和震動方向平行,是縱波,也就是充滿在電子或質子周圍空間的「弦子」會有一疏一密的現象。這種波稱之為「重力波」,是重力的來源。
考慮了某個發出重力波的質子A,在這質子周圍空間的「弦子」會有一疏一密的現象。當這重力波傳到另一質子B時,質子B正好處於剛要收縮的狀態,剛要收縮質子對到達的重力波會有拉扯的作用,也就是使重力波的密部越密或疏部越疏,同樣的,質子B發出的重力波到達質子A時,也被質子A拉扯。由於重力波是連續的,這個拉扯的作用將分別傳到質子A和質子B。這個互相拉扯作用就像質子A和質子B在交換粒子,只是交換的並不是實際粒子而是重力波。這種交換是接觸性交換,是吸力,也就是重力。由於交換的是重力波,故重力比起電磁力要小許多,也由於是交換重力波,因此重力的作用距離可到達無限遠。而且因為交換的是重力波,所以重力只有吸力而沒有斥力。

4.4.2質量
過去的觀念是質量產生重力,由以上討論,應該改為:由重力定義質量。亦即能夠發出重力波的物體就具有質量。質量大小可由重力定義:
兩個相同而且分開的圓球狀物體,中心距離1公尺,除了重力以外不受其他的力量作用,若重力大小為6.67X10-11牛頓時,則物體的質量為1公斤。
這個質量稱為重力質量。另外由牛頓運動定律定義的質量稱為慣性質量。重力質量等於慣性質量,已由愛因斯坦的等效原理得到解釋。若不用等效原理是不是也能解釋重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相等?
由假設7,空間充滿「弦子」,「弦子」的分佈應該是均勻的,若空間中加入一個有質量的質點,質點周圍的空間就存有重力波,也就是周圍空間的「弦子」分佈是一疏一密的情況。要改變「弦子」一疏一密的分佈情況,除了增加或減少質點外,另外就是有外力作用。同樣的改變,質點質量愈大,所需的外力也愈大,兩者成正比,比例常數就是加速度a,寫成公式就是F=Ma,這是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因此牛頓定律定義的慣性質量和重力質量是相同的東西。

4.4.3水星近日點的進動
重力是因為重力波交換產生的現象,若產生重力波的物體本身旋轉的話,產生的重力波自然也跟著旋轉,處於旋轉重力波中的物體和在不旋轉重力波中的物體,運動情況將有所不同。太陽本身會自轉,因此行星繞太陽的運轉軌道除了考慮重力因素外,還須考慮重力波旋轉的影響,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受重力波旋轉的影響也最大,因而水星有可以觀察到的近日點的進動現象。

4.4.4光線的引力偏轉,
一個質點周圍,由於重力波的關係,「弦子」會有一疏一密的現象,和沒有質點的空間相比,自然是不一樣,我們知道波經過不同介質會發生折射因而偏轉。光也是波(在第6節會說明),因此光經過太陽附近發生偏轉是一個折射問題。


5.波爾氫原子模型
一個電子以速度V接近質子,電子和質子的連線和V的夾角為A,由於電子和質子間的吸力,V會增加,A會減少,若開始的V和A大小剛好,則吸力轉為向心力,電子繞質子旋轉,成為氫原子。這是宇宙間最豐沛的元素。
電子繞質子旋轉成為能階1的穩定氫原子,當以光照射氫原子,依假設4,若受到外力作用電子將以一分為二、二分為4、四分為8、、、的方式分裂,且分裂後的部分電子必須符合六方最密堆積層層排列的假設。因此入射光的「弦子」數加上電子的「弦子」數須等於兩個部份電子的「弦子」數和,電子才會一分為二,在不同的軌道旋轉,成為能階2的氫原子﹔若入射光的「弦子」數加上電子的「弦子」數等於四個部份電子的「弦子」數和,則電子將分為四部分,在另一個軌道旋轉,成為能階3的氫原子﹔同樣的,若分為8個則是能階4的氫原子等等。由於電子必須一分為2、二分為4、四分為8、、、因此吸收的入射光是不連續的,這是氫原子的吸收光譜。
氫原子處於高能階時,由假設5:分裂的電子會結合,及假設7:電子是穩定的,因此氫原子會從高能階降到低能階,並把多出來的「弦子」釋放出來,也就是發射出光。不同能階躍遷,發射出不同的光,和氫原子的吸收光譜一樣也是不連續的,這就是波爾的氫原子模型,我用七個假設重新解釋。波爾將電子角動量量子化推導出的公式應該一樣適用,須探討的是:為何量子數剛好是自然數?
在波爾氫原子理論中把降到不同能階發出的光,分為來曼系、巴耳麥系及帕申系等等。在這些線系中還有精細構造,底下來解釋這些精細構造的成因。
氫原子中的電子受到入射光的衝擊,一分為2、二分為4、四分為8、、、再加上入射光的「弦子」,所形成的「部分電子」,其大小應當相等,但也不排除少一層或多一層的情況。設「部分電子」的總「弦子」數為Mn,少一層或多一層時分別為Mn-1、 Mn+1。考慮電子繞質子旋轉且對稱及平衡關係,電子一分為二時,應為大小相等的兩個(Mn),若兩個都是Mn-1,則「弦子」數不夠,反而須發射出「弦子」(光)﹔若兩個都是Mn+1,則「弦子」數超出太多,可能性很小,因此只有一種能階,沒有精細構造﹔
電子二分為四時,有三種可能:(Mn,Mn,Mn,Mn)(Mn-1,Mn,Mn,Mn+1)(Mn-1,Mn-1,Mn+1,Mn+1),因此能階3可以細分為三種能階,當電子由能階3降為能階2時發射出的光線有三條精細構造。
電子四分為八時,有五種可能:
(Mn,Mn,Mn,Mn,Mn,Mn,Mn,Mn)
(Mn-1,Mn,Mn,Mn,Mn,Mn,Mn,Mn+1)
(Mn-1,Mn-1,Mn,Mn,Mn,Mn,Mn+1,Mn+1)
(Mn-1,Mn-1,Mn-1,Mn,Mn,Mn+1,Mn+1,Mn+1)
(Mn-1,Mn-1,Mn-1,Mn-1,Mn+1,Mn+1,Mn+1,Mn+1)
因此能階4可以細分為五種能階,當電子由能階4降為能階3時發射出的光線有五條精細構造。至於Mn-2,Mn+2,的情況,由於「弦子」數相差太多,出現的可能性很低。


6.光
6.1電磁波
電子旋轉帶動周圍「弦子」旋轉,電子來回震盪,周圍「弦子」自然也跟著震盪﹔電子移動形成磁力漩渦,電子來回震盪,磁力漩渦也跟著震盪,這些震盪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就是電磁波。現在物理學認為電磁波是在真空中傳播,而且不需要傳播的介質。在我的假設下,推導出的電磁波是以「弦子」為介質的波動,兩者有所不同。
現在關心的是:馬克士威方程式在我的假設下是否仍然成立?首先是電磁力,馬克士威方程式中並沒有說明為何有電磁力?只是在電磁力存在的狀況下推導電磁力的關係。所以我的假設得到的電磁力並不影響馬克士威方程式。其次是電場和磁場的觀念,在一特定的範圍內,能同時詳細闡明所有點的任何物量即為「場」。電荷的周圍有電場,磁鐵或載電流導體周圍有磁場,在我的假設下並沒有破壞電場和磁場的觀念。因此不影響馬克士威方程式,三者是電磁波,在我的假設下,電磁波更加單純,一是電磁波需要有介質,讓波的概念能夠一致,不要有一種特殊的波是不需要介質的。二是電磁波就是電子震盪引起的,不需要電場分量和磁場分量交替變化產生電磁波這樣複雜的概念。我對馬克士威方程式的了解並不深入,因此不敢肯定在我的假設下,馬克士威方程式沒有問題,但我確信馬克士威方程式仍然適用,若有問題該修正的或許是我的假設。
電子作圓周運動時會輻射出電磁波,因此會消耗能量。為何電子繞原子核作圓周運動不會輻射出電磁波?須知這兩種圓周運動是不一樣的,前者電子作圓周運動是外力造成的,或是把電子局限在導線上,或是以外加磁場讓電子繞圓周運動。後者是電子和原子核間有吸引力,才使電子作圓周運動,吸引力的來源是電子周圍的「弦子」和原子核周圍的「弦子」作粒子交換。作粒子交換的「弦子」不會輻射出電磁波,也沒有能量的消耗,所以原子是穩定的。

6.2光
光是不是電磁波?
考慮一個電子和一個正子,由於正電荷和負電荷的吸引力互相靠近而碰撞,依假設4,電子和正子將會分裂,分裂的方式是由最外層一層一層的剝去,剝去的「弦子」會向某個方向發射出去,稱為加瑪射線,是光的一種。
在波爾氫原子理論中,電子由高能階降到低能階時,由於結合的部分電子有多出來的「弦子」,這些多出來的「弦子」向某個方向發射出去,實驗觀察到的是光,是另一種光。
加熱物體會使物體溫度升高,所謂加熱就是把能量單位:「弦子」加到物體中,加到物體中的『弦子』若不能用於提昇物體原子的能階,對物體而言是多出來的「弦子」,多出來的「弦子」就會發射出去,也就是發光。加到物體中的『弦子』若比發射出去的「弦子」多,物體的溫度會升高,反之則溫度降低。物體溫度不同,發射出「弦子」的狀況也不同,這和物體的材料及形狀無關,只和溫度有關,因此空腔輻射體發出的光只和溫度有關。這是第三種光。 
以上這三種情形發出的光都和電磁波不同。最大的不同是電磁波是「弦子」震盪,「弦子」本身並不隨波前進。而光是-群「弦子」往某方向移動。可是光的「波動現象」已由實驗嚴格的證實,另外由光電效應及康普敦效應卻證明光是粒子。因此這-群往某方向移動的必須解決光既是波又是粒子的現象。
由假設2,「弦子」以六方最密堆積層層排列,成為不同「基本粒子」。光也是「弦子」的某種狀態,但不屬於假設2的基本粒子。光到底是什麼?首先光具有下列三點特性:
1.光是「-群弦子組合」,這是粒子的觀念。但光的質量為零,因此這「-群弦子組合」不會發出重力波,也就是不會有和質子或電子相同的震動。
2.光有波動現象,所以這「一群弦子組合」必須要震動,震動的波和重力波必須不同。重力波是縱波,因此這「一群弦子組合」的震動是橫波。
3.這「一群弦子組合」以光速運動。
符合「一群弦子組合」的運動,可以德布洛依(De Broglie)發展的導航波來規範,德布洛依發展導航波是為了探求粒子似波性方面有關波動傳播的特徵,結果做了物質波的假說。由第3節的討論,已經不需要物質波的假設。但德布洛依發展導航波卻可用來規範這「一群弦子組合」的運動。只要把德布洛依假設說:“一個具有動量P及總相對性能量E的粒子”的說法改成“具有動量P及總相對性能量E的「一群弦子組合」”。依導航波的推導,這「一群弦子組合」就具有粒子及波的雙重特性。(註2)
因此光是導航波,和電磁波是不同的。
6.3光與電磁波的關係
雖然光和電磁波有所區別,但也有相似的地方。一是兩者都是橫波,二是兩者都是「弦子」震動。因此很多地方光與電磁波的表現會很類似,尤其是頻率相同時。
由三種原色光紅,綠及藍可以合成各種顏色的光,可是每一種顏色的光都各有它獨自的頻率,因此當我們看到黃色物體時,有可能是黃色的光進到我們眼中,也可能是紅色及綠色的光同時進到我們眼中。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以前都視為理所當然,現在已經可以區別出來。黃色的光是「光」,同時進到我們眼中紅色及綠色的光是「電磁波」。紅色及綠色的電磁波合成後和黃色的光對眼睛細胞的刺激是類似的,因此我們看到的都是黃色。
導航波可以當作許多個別的波的合成,因此合成的電磁波和光(導航波)對人的眼睛細胞有相同的刺激是很合理的。
同步輻射是電磁波還是光?同步輻射是電子圓周運動所發出的光,所以是電磁波。但同步輻射只在切線方向很小的角度射出,因此比較像光。我認為是光,因為圓周運動弦子會從切線方向丟出去,而電磁波是向四面八方輻射出去。

2005-07-13 21:25:03 補充:
3Q

2005-07-12 15:34:0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7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28 16:15:0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11 11:59:5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05 10:21:1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1 · 0 0

個人認為(因為高中課本沒寫,所以沒辦法正確回答)
光是由光子構成
光子是能量的基本單位
所以不能分割
拿一個光子做繞射實驗時,屏幕上必然只有一個點,但是不知道會出現在哪
拿很多光子(一束光)做實驗,會出現繞射條紋
中央亮線最亮就是光子出現的機率最高
以上是個人認為,因為高中課本沒寫

2007-07-07 10:58:4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舉衣返山 1 · 0 0

真是胡扯!

2006-09-17 19:48:52 · answer #6 · answered by 韋嘉 1 · 0 0

物質明明就是波!!!!!

2005-12-23 12:32:3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這篇理論是作者自己的觀點所提出的 新理論

2005-07-13 21:52:56 · answer #8 · answered by 采緹 1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