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菩堤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神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請問這兩首詩的解釋和他的意境是什麼?為何大家都認為慧能的詩寫的比較好?
2005-06-18 07:13:20 · 1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眾善知識,本題是熱門題目,各位提的是曹溪本所記載惠能大師的偈語,在下有幸,看過敦煌本的六祖法寶壇經所記載的卻略有不同〈敦煌本在時間來說,早於曹溪本〉。所以在此斗膽第二次提出謹供各位同修參考。
敦煌本記載,惠能大師說了兩首偈。
敦煌本:(一)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無臺 佛性常清淨 何處有塵埃
(二)心是菩提樹 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 何處染塵埃
要得到適合的解釋,以每個人自己在生活中去體會的最真,而每個人所體會的可依個人所處之條件不同而有差別。如同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所以佛法無諍。依生命成熟度不同,而各有體會。以下僅就個人淺見提供各位善知識參考。
我們可以先從神秀大師的偈,與忍和尚的評語來看。五祖出的考題是: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神秀大師偈云: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很明顯的,神秀大師從身、心切入。是非常實際的。但是身、心卻不是忍和尚所等待的答案。何以故?我們若從圓覺經的這一段,對身、心的描述,可能會有點體會。
在圓覺經,普眼菩薩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輩等,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佛的回答是,善男子!彼新學普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和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痴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從神秀大師的無相偈,可知此時的神秀大師,是從身及心的兩個角度,來描述本心般若之性。但是本心般若之性即「淨圓覺」也,與圓覺經記載,佛陀為末世眾生及新學菩薩解釋的,差異太大。一個是屬人的層次,落在生滅法及善惡分別上。因為身如菩提樹,此身有聚散,有一定的時間,屬生滅法。心如明鏡臺,能照見各種意念,意念有善有惡,屬善惡分別。從人的層次,能這樣看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從菩薩的角度看,這種看法是愚癡者,所以五祖說神秀大師,入門未得,不見自性。這裡很有意思,為何說未得,但卻已入門了呢?因為從身心入,是正方便、正思惟。但是若不知身心為幻垢,且不能離幻垢,就不能稱為菩薩,意即尚未走上「覺有情」的任務道路上,所以神秀大師當時的狀態是入門未得,不見自性。
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譬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本欲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五祖卻留偈而不畫相,因為此偈雖未見性,但卻是正方便、正思惟,所以說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就如同佛陀告訴聖弟子,先經強良禪再進真實禪。五祖用心良苦,在般若中又能生「正方便、正思惟」,我們要提醒自己,我們能將「正方便」指給人否?法門無量誓願學,在我們實習過程中,才能將「標月指」的角色扮演好。何謂「正方便」?阿姜査在靜止的流水那本書中提到,對不同的人,或相同的人不同的時候,他所教導的方法是不同的。他的譬喻是如此的,如果一個人走在太靠路的右邊,他會給予教導:「往左邊走」,如果另一個人走得太靠路的左邊,他會給予教導:「往右邊走」。「往左邊走」或「往右邊走」哪個才是正方便?能引人入「覺」才是正方便。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祖三更喚秀入堂,五祖由此偈知神秀入門未得,而眾門人已後依止神秀為教授師,故需在不使人知的情況下來指出神秀的入處。五祖在這件事上「諸法如義」。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方向對了,因為神秀大師提到的是在心念(心行)上修,但是以為本性(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而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者,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因為彼愚癡者分不清圓覺淨性是「能」,而透過六根有見聞覺知是「心念」。心念屬生滅緣起,故覓無上菩提(本性)了不可得。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自性能覺,於一切時中,都清清楚楚如實知每個念頭及為何升起這些念頭,更進一步還能見哪些是適當的,哪些是不適當的,還要知道是因為自己哪些價值觀、習性、及對真理認知的錯誤而產生了不適當的念頭,因為念念自見,是故能修正、能建立。垢盡明現,則能不取、不捨、亦不染著。若不見本性不生不滅,則住無明,則從有色鏡片(受習性沾污或只取自己經驗)看出去的,則念念不見,而被萬法(一切人、事、物)所綁。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一者不二也,真見本性,則一切展現皆從生命理念中流出,故曰一切真,因所有行為的背後都是符合生命原則的理念。理念是永存的,也才是實際。這時是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房過,唱誦其偈。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此偈,依此偈修,免墮惡道。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禮。能曰,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能聞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能啟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為何六祖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實因每個見性者,都經過觀身四大假合,觀心六塵幻滅,正方便、正思惟、而離身心幻垢,也曾經過「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攝心)的階段,是故深知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見性者一聞便知,而見性是自悟自度的,所以稱未蒙教授,卻早識大意。事實上每個人在修行的路上,都有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的經驗。是哪個能使我們雖未蒙教授卻早識大意呢?
童子言:爾這獦獠…別駕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能啟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這時惠能大師的外表衣著,仍然與剛到東山寺時無異,所以人稱為獦獠,所以不能以貌取人,讀到這裡,我們要檢討,我們是否同樣有這種狀態。惠能大師並不會被這個稱呼所動搖,我們呢?如果是我,絕大多數是無明火起。所以在這方面,我要時時儆醒。惠能大師對別駕的回答,不是生氣,而是從別駕若欲學無上菩提的角度來看問題,是從生命的制高點看的。從當時的外相看,惠能大師是南方人,衣著、語言,都不讓人生起上上人的感覺,反有下下人的感覺,可是除了五祖知道他以外,其他人對他盡做下下人的看法,為何其他人與五祖差那麼多?假設我們當時也在東山寺?會不會也是相同的情形?什麼情形呢?我們也有可能是上上人有沒意智,結果就是漏掉了許多懂得生命意義的機會?所以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的過失。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別駕的認知是等人來度,而不是自己主動尋找。我們的認知是什麼?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五祖出的考題是: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所以惠能大師將神秀大師的偈,往內帶入門,描述本心般若之性,是「能」,非肉眼所見的聚散而成之物,「能」,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何處惹塵埃。敦煌本:(一)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無臺 佛性常清淨 何處有塵埃
(二)心是菩提樹 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 何處染塵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能,是本體,實相無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能」對外境覺知,採取最適當的作為所展現出來的種種不同心念,所以可看得到的心念可比作菩提樹。個人的身體是這個「能」在娑婆世界的載具,明鏡能照,所以明鏡比作「能」的作用,而「能」即真如自性,在色身的階段裡,真如自性起念,需要透過六根,故有六根的身體是明鏡臺。明鏡指「能」的本體,本性清靜,實相無相,不留塵埃。第一偈是直說本性,第二偈是當藉由身心修行 時,對身心的正確體認。我們可以比較神秀大師的無相偈與惠能大師的第二偈,就可見惠能大師對身心的認知與體會之層次大大不同。
2005-06-19 14:29:34 補充:
密緒善知識,總淨〈靜〉心念。
2005-06-18 21:15:4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如果神秀大師不先提:身如菩堤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
慧能大師會提這四句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2015-09-13 02:22:0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lbert-chen 1 · 1⤊ 0⤋
神秀---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勸拂拭,莫使惹塵埃.
我對外要像菩提樹一樣幫人悟道,對內心境上就像可照出全身的明鏡台一樣,可以把缺點統統反映出來,我有這樣的能力當然也必須提醒自己要常精進,就像這些東西一樣必須勤擦拭,才不會沾惹到塵埃.
慧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來就沒有菩提樹這名詞,是佛祖在樹下悟道後,才有菩提樹,再說要有所悟也不一定在什麼樹下才行,而明鏡也不須那麼大,小的鏡子或去水邊看倒影,也是可以逹到目的,就因為有了這些有形的牽絆,才會招惹塵埃,本來就沒有的東西,就不會惹塵埃了.
這是我自己的淺見(見笑了),神秀因為無法脫離"我執",詩中拘限在自我的框框打轉,却被慧能一句打中要害,故大家才會覺得慧能ko神秀.
2005-06-18 17:46:3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阿東 7 · 1⤊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11-04 21:50:2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1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07 04:03:54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我覺得…答案本身可以很簡短的說完
不要老是用copy的好不好一"一
又臭又長的...看不下去的感覺
2005-06-19 07:09:49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哈哈..<真實的話>連明境台都沒有的。相信我。
2005-06-18 18:52:38 · answer #7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
時時勤拂拭,何處惹塵埃 ---
"
假設;菩提即煩惱 的話。
那研究明鏡台的人離去時;
應無”人”在那明鏡台裏才對的。
可是小弟我都看不到答案ㄋ???
因為
每次我去都有人在明鏡裏面的啦!
2005-06-18 15:31:23 · answer #8 · answered by ? 3 · 0⤊ 0⤋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急
2005-06-18 08:59:01 · answer #9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神秀的詩在修行人來講歸屬"有為法"階段
慧能的詩則歸屬"無為法"
依結果論來講一般人認為"無為"的意境較"有為"高
故認為慧能的詩較神秀意境高
2005-06-18 07:34:42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wangdu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