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當時的官制[文/武官]皆可
最好詳細一點
有網站提供資料讓我參考更佳

︿︿  謝謝答覆

2005-06-16 22:10:02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4 個解答

http://content.edu.tw/senior/history/ks_rs/sung/history/lo1r.htm
宋代各種制度的訂定,都是以針對能革除唐末五代以來的積弊為其基本原則而設,甚至不惜矯枉過正,從事根本性的改變。
宋代官制,名稱上雖然保留了唐代三省、六部、九寺、五監之舊,但實質精神上已有不同,故中央權力的區分,是中書主民,樞密掌兵,三司理財,御史台、諫院司糾察。

 宋代的中書省屬於禁中,單獨取旨,而尚書、門下兩省則僅有空名。同時,三省的長官,皆不常置有時以他官兼領此職,算是一種榮銜,而實際上並不預國政,所以,真正具有宰相職權的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其下設參知政事為副相。

 宋神宗元豐時代,一度曾將同平章事及參知政事廢去,而以尚書省的左右僕射,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以行侍中之職,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以行中書令之職。並另設中書侍郎及門下侍郎以行參知政事之職。

 樞密院掌全國之軍事,但不隸屬於中書,習慣上與中書號稱二府,其長官為樞密使,次官為樞密副使。又有知院事,比使,同知院事,比副使。

 三司使主掌財政,所謂三司,及戶部司、鹽鐵司、度支司。宋人習慣上又稱其為計相。

 御史台長官為御史中丞,統有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等。諫院有左右司諫及正言。

 翰林院學士及館閣學士,則為清貴之官,翰林學士為天子草制,號內相。太祖時設史館、昭文館、集賢院,太宗時又設秘閣以收藏宮內圖書,這些學術機構,概稱為館閣,設大學士及學士,館閣為處賢之地,清貴無比。此處尚有侍從之官,如侍讀、侍講、說書等名稱。

 六部仍仍為吏、戶、禮、兵、刑、工等,九寺為太常、宗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五監為國子、少府、將作、軍器、都水等。

 總之,宋代中央的官制,已將唐末五代地方專橫跋扈的民、財、軍權收回到中央的朝廷來掌握,形成了特有的文治主義和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元豐官制,即元豐五年所修訂之新官制。緣以宋初,官制紊亂,名不副實,宋史職官志稱:「三省六曹二十四司,類以他官主判,雖有正官,非別敕不治本司事。」譬如:「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不預朝政,侍郎、給事,不領省職,諫議無言責,起居不記注。」皆是顯例。言及官吏之任用,則用「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就地方官而言,多「用文臣知州,復設通判以貳之」。而且「州縣守令,多帶中朝職事官外補」,例如:以中朝之吏部郎中補外縣縣令,並帶郎中職銜,於是郎中之職則付闕如,因之不得不差遣他官治其事,是以官制常紊。神宗即位,始命館閣文臣校訂唐六典,至元豐五年,本唐六典並雜取宋朝舊法,制定新官制,史稱元豐官制。新官制之重點,愧郯錄一語道破,所謂「元豐定官制,歸階官於寄祿,還職守於百司」。就前者言,則釐定階職分立制度,所謂階,即特定之階稱,亦即階官,以階官定俸祿,謂之歸階官於寄祿。如:開府儀同三司,一二○千;特進,九○千;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六○千;宣奉、正奉、正議、通奉大夫,五五千;通議、太中大夫,五○千;中大夫、中奉、中散大夫,四五千;朝議、奉直、朝請、朝散、朝奉大夫,三五千;朝請、朝散、朝奉郎,三○千;承議、奉議、通直郎,二○千;宣教郎,一七千;宣義郎,一二千;承事郎,一○千;承奉郎,八千;承務郎,七千;承直郎,二五千;儒林郎,二○千;文林郎,一五千;從事、從政、脩職郎,一五千;迪功郎,一二千。階官之俸祿既定,又依政府編制之職事官定職錢。職錢分行、守、試三級,如六曹尚書,行級六○千;守級五五千;試級五○千。概依任該職之年資深淺定級,如以銀青光祿大夫之階官任戶部尚書之職,既領階俸六○千,又領職錢六○千(按行級計算)。其餘政府諸職,皆如其例,惟視職之重輕,職錢有多寡而已。就後者所謂「還職守於百司」言,主指人事權歸還建置(吏部)是也。本來宋初,雖有吏部,但人事權則掌於差遣院,以中書舍人任其事。繼稱磨勘差遣院,趙普為分中書之權,建議太宗設考課院,於是考課院又取代磨勘差遣院。考課院有兩項人事權:一為考校京朝官,一為考校州縣官。太宗淳化中,則將考校京朝官部分,定名為審官院,考校州縣官部分,則曰考課院,總稱曰流內銓。神宗熙寧間,另置審官西院,主武官選,原審官院則稱審官東院,主文官選。此際流內銓,除掌原審官院,一部分銓選業務外,仍承掌考課院之全部業務。此外又有三班院之設,亦主武官選。總之由淳化至熙寧此段過程,官吏銓選機關概分如下:一、審官東院(主高級文官選),二、審官西院(主高級武官選),三、流內銓(主低級文官選),四、三班院(主低級武官選)。迨元豐一新官制,便將人事職權,悉歸吏部,由吏部尚書與侍郎分掌之。即審官東院為尚書左選;審官西院為尚書右選;流內銓為侍郎左選;三班院為侍郎右選。通稱吏部四選。
其他的我再找找
http://www.chinakyl.com/rbbook/big5/25/ss/sshi.htm是宋史,裡面有幾個職官志可以看
http://ef.cdpa.nsysu.edu.tw/ccw/02/of7.htm卷149有官制,不過很複雜的樣子

2005-06-17 03:23:0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蝌蚪 7 · 0 0

也十分感謝其他的回答者喔
大家都幫我了很大的忙

2005-06-18 15:18:5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五代十國時間在隋唐五代和宋朝之間,而她的官制是比較接近隋唐的,所以我就從隋唐的官制說起吧!!!

三省六部制
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一統的局面要求官僚組織各部門分工明確,協調配合,因此隋對魏晉以來的「三省制」進行了釐正,唐代又加以改善,隋唐時期便確立了中央行政中樞上的「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同為宰相,三省長官外,其他官員若加上「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等頭銜,也成為宰相(宰相是最高行政長官的統稱。隋唐時三省長官為宰相;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等也是宰相)。宰相後來有專門辦公地點稱政事堂,又改稱「中書門下」。行政系統之外,隋唐設置了監察百官的「御史台」,長官為御史大夫。中書、門下兩省內部則設置專門向皇帝進諫的諫官,目的是要及時糾正皇帝的失誤決策。另外還有史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皇帝。


地方上,隋和唐初恢復了州(有時改州為郡)、縣二級制,州的長官為刺史(改郡時稱太守),縣的長官為令。在官員選拔上,推行「科舉制」。這些政治制度的革新和完善,標誌著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官制益發完備。「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在各地普遍設立節度使和觀察使,掌管數州地域軍民財政大權,目的是能及時平定地方叛亂;這些節度使和觀察使本來並不是正式的地方官員,但實際上他們卻凌駕於州刺史之上,他們的管轄區方鎮(或稱藩鎮)和道也逐漸演變為州之上的一級行政機構。有些節度使父子世襲,割據一方,終於導致了五代十國(公元907-979年)的混亂局面。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省制」已經有了雛形。三省中,「中書省」根據皇帝的旨意擬撰詔令,具體撰寫的是中書舍人,有時中書令親自動筆;寫好後經皇帝認可,送往「門下省」審核。具體的審核工作由給事中執行,侍中管複核。「門下省」如果發現詔令寫得不對或有錯失,可以封還,由皇帝命令「中書省」重新起草。直到審核無錯失,才交由「尚書省」發放具體執行部門去執行。皇帝從內宮直接發出的詔令,因為沒有經過這些程序,沒有合法性。宰相劉禕之曾說:「不經鳳閣(即中書省)鸞台(即門下省),何名為敕?」,說明執行部門可以拒絕執行沒有經過正式程序的皇帝詔令。

「尚書省」屬下有六個部,每部長官是尚書,次官是侍郎,分別相當於後世內閣政府的正、副部長。每部設四個司,各司正副長官分別為郎中和員外郎。「吏部」主管人事,如文官的選授、考核等;
「戶部」管財政;「禮部」職掌涉及禮儀、宗教、外交、民族等事務,唐中期起,科舉考試也由「禮部」主持;
「兵部」負責武官的選授、軍人名籍、國防設施等;
「刑部」掌司法刑政;
「工部」主要負責土木水利工程。
除六部外,唐代中央還有些事務機關,如「宗正寺」掌皇族及宮廷事務,「太常寺」掌禮儀,「國子監」掌學校教育,「祕書省」管圖書等,它們與六部無隸屬關係,但要接受六部的督察。

「三省制」是指三省長官:即尚書令、中書令和侍中並為宰相的一種制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有了雛形。尚書原先是在宮中為皇帝收發文書的小官,皇帝有時也請他們幫助審閱文書。因為他們比宮外(或稱外廷)的丞相等官員接近皇帝,皇帝有什麼事讓他們去辦比找宮外官員來得方便。久而久之,皇帝委託他們辦的事愈來愈多,機構也愈來愈龐大,到西晉時成了真正的宰相機構「尚書省」。

侍中則本來是宮中負責內勤的侍從官員,在尚書被重用的過程中,由於事務繁冗,為了提高效率,皇帝就讓侍中幫助「尚書省」審閱上奏文書,逐漸形成了專門的機構「門下省」。曹魏時,為了分擔「尚書省」事務又設立了「中書省」,主要負責撰寫詔令。

三省相繼出現,三省的長官都成為了真正的宰相,不過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朝對三省倚賴程度不一,魏晉重尚書,南朝重中書,北朝重門下。不論哪一種官受重用,「三公」的影響都被不斷削弱,最後完全變成了虛銜。在幾百年的演變中,三省的職能也發生了分化,決策權逐漸轉移到中書和門下兩省,尚書省則保留了行政權。這種職能分化的結果到隋唐正式確立了下來。另外,這一時期亦有丞相一職,一般權力都很大,如曹操與諸葛亮等,但那是特殊情況下造成的。

除了宰相可以限制皇帝外,諫官與史官也能約束君主濫用權力。諫官的職責是要指出皇帝的錯誤,並及時提醒他。唐代中書、門下兩省中都有這樣的官,宋代還專門成立了諫院。唐代最有名的諫官是魏徵,據說在唐太宗生氣的時候,魏徵不怕有被殺的危險,照樣勸諫,勇氣可嘉。不過唐太宗是歷史上有名的善於納諫的好皇帝,而且十分重用魏徵,最後魏徵協助唐太宗成就了為人稱頌的「貞觀之治」盛世。

中國歷朝的史官名稱較多,隸屬的官署各代也不一樣。他們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包括皇帝的言行,留下來傳給後人,皇帝一般是不能看的。中國古代史官有敢於直書的傳統,所以皇帝很擔心自己的錯誤被他們記下來,因此他們會時常約束自己。據說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60-976年)有天在後花園用彈弓打鳥,正打得高興,有一個大臣有急事要見皇帝。皇帝只好停下來,但那官員講的只是小事,皇帝很生氣,打落了大臣的兩顆門牙。大臣要把這件事告訴史官,皇帝為怕他的錯誤被史官記下來,趕緊向大臣賠禮道歉。可見史官對皇帝的言行是有一定的約束力。

宋代東西二府制
宋代為了防止類似唐末五代分裂割據局面的重演,大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地方上雖沿襲唐後期的三級建制,但各級地方政府的兵權、財權、司法權都收歸朝廷。

宋代每個官員至少有「官」和「差遣」兩個頭銜。官指本官或正官,北宋前期由「三省六部」等機構官名組成,如左僕射、工部尚書等。不過有這些官號者,其實並不過問「尚書省」或「工部」的事務,官號只用來確定官員的等級,即屬於幾品官,以及確定這個官員應該得到多少俸祿,所以又稱「寄祿官」。「差遣」才是他們實際擔任的職務,又稱「職事官」,常帶有判、知、權、提舉等字。由於本官與職事分離,容易造成混亂,所以神宗元豐年間(1067-1085年)改制,用唐朝表示附加性官銜的散官名稱來作為寄祿官,如光祿大夫、朝請郎等;而「三省六部」等機構官名與差遣統一,即都是官員實際擔任的職務,都稱「職事官」。寄祿官與職事官(差遣官)分離的制度,有利於提拔資格低、但有才能的官員擔任要職,也可撤換無能的官員擔任閒職。

宋代時宰相一職仍然十分重要,但軍權卻被剝奪或削弱,由中央設樞密院與宰相機構,分別掌管軍政和民政,俗稱「東西二府制」;宰相的財權亦一度被削弱。宋代皇權雖然大大加強,不過仍受到宰相、諫官、史官等的制約。總之,宋代官制儘管繁雜多變,卻是中國古代官僚制度上最完善的階段。

二府,即宰相機構(俗稱東府)和樞密院(俗稱西府)。

北宋前期宰相機構是「中書門下」,宰相的差遣頭銜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的是「參知政事」,趙普(公元922-992年)就是宋初有名的宰相。神宗元豐年間(1067-1085年)中央改制,撤銷「中書門下」,恢復唐初三省制度,但三省長官從不授人,卻用「尚書省」副長官左右僕射代行尚書令職權: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門下省副長官)代行侍中職權;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中書省副長官)代行中書令職權。他們是正宰相,又分別稱左相和右相。以後宰相名稱有過幾次變化,基本上稱左、右相或左、右丞相。副宰相也有尚書左右丞、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和參知政事等不同稱謂。正副宰相總額一般不超過五員,辦事機構改在「尚書省」內的都堂。

北宋前期宰相不能過問財政事務,由稱為「三司」的機構負責,北宋元豐年間改制,取消三司,宰相恢復了財權。惟宰相的軍權卻大為削弱,改由樞密院管理,長官為樞密使或知樞密院事,副長官為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等。北宋宰相機構(俗稱東府)與樞密院(俗稱西府)對掌文武事務,內部公事互相不得聞議;兩府官員上殿奏事分為先後,也互不得知。後來遇到大事,才容許兩府可以一起討論重要軍政。南宋孝宗(1162-1189年在位)以後,因外患壓力增大,宰相才得以兼任樞密使。宋代官員任用上「右文抑武」,兩府首長官員(合稱宰執)絕大部分由文臣擔任。

鑑於唐代藩鎮割據,宋代立國後,派遣中央朝官直接掌握州、縣二級的權力,打破了以前由節度使及一些州刺史等武臣專制地方的局面。但全國有200多個州級行政單位,都直屬朝廷,中央實在難以直接管理;於是在唐後期「道」的基礎上,於全國設十來個「路」,每路轄數個州。路置「轉運使」,總領一路財賦,同時監督州縣官吏。未幾,轉運使的職能範圍逐漸擴展到軍、民、財、刑等方面,宋政府擔心轉運使權力過重,重演漢刺史、唐節度使在地方割據的歷史。於是另設提點刑獄使、提舉常平使、安撫使等,分掌一路的司法、財政和軍政等權,轉運使則主掌民政。這些路級官員互不統屬,分掌的地域範圍也不完全重疊;但他們都具有監察州縣的職權,同時又彼此監督。

地方三級行政制
宋代州的長官為知州,歐陽修曾作過滁州知州;與州平級但地位較尊的為府,京府長官稱尹或稱知府,包拯任過知開封府。軍、監也與州平級;一些地勢重要、戶口少,而不能成為州的地區設軍,長官為軍使或知軍;一些鹽場、銅錢鑄所設監,長官為監使或知監。州下為縣,長官稱知縣或縣令。儘管宋代州縣不隸屬於路,路級官員不准干預州縣事務,路也沒有單一長官,實際上是一種虛化的政區;但宋代地方行政建制仍可看作是三級制。

推荐的網站:http://www.chiculture.net/
http://www.ncu.edu.tw/~phi/confucian/data/06_8/3.htm
http://ef.cdpa.nsysu.edu.tw/ccw/02/dd04.htm
http://www.ncu.edu.tw/~phi/confucian/data/06_8/5.htm

2005-06-17 06:38:2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五代十國 (907-979) (http://www.epochtimes.com)唐末,籓鎮之禍、宦官之亂、黃巢起義和朋黨之爭,令光輝燦爛的唐帝國終告崩潰。起而代之的是中國繼春秋戰國、三國和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時期。自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改國號為梁,建都於開封。朱梁以後,繼起的朝代,分別是唐、晉、漢、周,與梁合稱為五代。除五代外,當時中國南方境內還有許多其他的割據勢力,即吳、楚、閩、吳越、前蜀、後蜀、南漢、南唐、荊南、北漢等十個王朝,統稱為十國。史稱五代十國,但實際的國卻不止十個。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進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後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後唐所滅。 後唐有比較開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實施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使社會出現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後繼者榷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滅。 石敬瑭認比他年紀小的契丹帝為父,被契丹帝冊封為大晉皇帝,定都開封。但源源不絕的財富榷流入契丹人的國庫,以至石敬瑭的養子石重貴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廣的建議下以向契丹稱「孫」不稱臣的借口,企圖改變對契丹的依付關係,但契丹人用揮兵南下滅後晉,虜石重貴來作為答案,并在開封建立大遼,耶律德光自立為帝。 後晉滅,但遼政權無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從益為中原之主,太原劉知遠殺死李從益,奪取中原,自立為帝,建立大漢帝國。 他的兒子劉承祐因殺大將郭威不成榷被郭威所代為大周,郭威和他的養子郭榮後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們的經營下,後周漸強,并逐步統一中國,但郭榮的繼承者是七歲的小孩,無力掌管天下,終大將趙匡胤在陳橋被手下黃袍加身,代周立宋。後來宋王朝在趙匡胤的經營下,最終統一中國,結束五代時的大分裂。 五代 後梁帝國 建都:開封 開國:朱溫(全忠)907-923  年祚:17 亡于後唐後唐帝國 建都:洛陽 開國:李存勗   923-936  年祚:14 亡于後晉後晉帝國 建都:開封 開國:石敬瑭   936-946  年祚:11 亡于遼後漢帝國 建都:開封 開國:劉知遠   947-979  年祚:33 亡于宋後周帝國 建都:開封 開國:郭威    951-960  年祚:10 亡于宋 十一國 岐王國  建都:鳳翔府 開國:李茂貞  907-924  年祚:18 亡于後唐 南楚王國 建都:長沙府 開國:馬殷   907-951  年祚:45 亡于南唐 吳越王國 建都:杭州  開國:錢鏐   907-978  年祚:72 亡于宋 前蜀帝國 建都:成都  開國:王建   907-925  年祚:19 亡于後唐 南吳王國 建都:江都府 開國:楊渭   910-937  年祚:28 亡于南唐 桀燕帝國 建都:幽州  開國:劉守光  911-913  年祚:3  亡于後唐 南漢帝國 建都:興王府 開國:劉岩   917-971  年祚:55 亡于宋 南平帝國 建都:江陵府 開國:高季興  924-963  年祚:40 亡于宋 閩帝國  建都:長樂府 開國:王延鈞  933-945  年祚:13 亡于後唐後蜀帝國 建都:成都府 開國:孟知祥  934-965  年祚:32 亡于宋 南唐帝國 建都:江寧府 開國:李昇   937-975  年祚:39 亡于宋

2005-06-17 01:42:2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