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史第芬計畫是否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兩面作戰有關,是誰提出的
我想知道過程~
2005-06-16 16:28:13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Y.C. Su 1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希里芬計畫Schlieffen Plan
根據學術界的考據,「希里芬計畫」是在1905年12月至1906年2月由當時的參謀總長希里芬所主持完成的。(註八)嚴格說來,這只是一份參謀本部為了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德法戰爭,而事先擬好的一份攻勢計畫備忘錄。與「曼斯坦計畫」一樣,「希里芬計畫」是後人為求方便而付予的名詞。
相對於「曼斯坦計畫」,「希里芬計畫」所面臨的戰略態勢更加複雜。由於威廉二世極具擴張性的外交政策,以及龐大的海軍艦隊擴張計畫,已使俾斯麥自普法戰爭結束後辛苦建立的權力平衡結構毀於一旦。法俄同盟、英法協約分別於1893年與1901年簽訂,是此,德國在國際體系中漸形孤立。
處於這種戰略劣勢下,參謀本部不難想像一旦戰爭爆發,德國將面臨兩面作戰的問題。根據希里芬的判斷,由於俄國國內有嚴重的共產革命問題,因此確信在戰爭初期不必將俄國的實力作過高的評估,儘管它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源與戰略縱深。希里芬認為,德國應尋求在俄軍完成總動員之前,迅速擊敗法國,再移師東線,與俄軍進行決戰,而在對法作戰期間,東線僅需部署少量的兵力。
對法國作戰必須尋求戰局的短期化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德軍必須盡可能在一次決定性的會戰中,將法軍主力全數殲滅。根據希里芬的看法,法軍陣地在德法邊界大都已完成要塞化,正面突破的機會不大。但是這種困難卻是可以從比利時迂迴來加以克服的。(註九)有關這一點,希里芬確實沒考慮到這已經構成違反國際公法,破壞中立國的政治行為,而這也是日後英國最後下達參戰決心的主要原因。
在有關兵力部署規畫方面,希里芬將重心置於北翼,最北翼至最南翼的比例甚至達到8:1的懸殊程度。(註十)在此部署規畫中,兵力最少的南翼將盡可能吸引並導引法軍主力前進;而此時強大的北翼兵力則應迅速通過比利時及法國北部,並在巴黎的西北方向東南迴轉,實施大迂迴,最後將法軍主力全數包圍,殲滅。
換言之,「希里芬計畫」是企圖將打擊能量集中在突破點,透過大迂迴行動來強迫法軍接受一場絕望的包圍戰。而有關「希里芬計畫」於日後的執行層面,並未依據立案精神來規劃兵力部署,而終於錯失擊敗法國的機會等實際情況,並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故在此不詳述。
戰略觀點的比較分析
德國因其位居歐洲地理的中心以及與臨國特殊的歷史關係,一旦因外交政策的失誤,或是政府刻意提倡「黷武主義」,都將被視為是企圖改變歐洲權力平衡,立刻就會面臨兩面受敵的戰略困境。因此,從立案背景的觀點來看,「曼斯坦計畫」與「希里芬計畫」均代表了德國在不同時期面臨戰略劣勢時,為尋求能夠以軍事手段突破這種困境所作的努力。
不同於英國所強調的海權,主張以強大的海軍對敵國採取況日持久封鎖戰略。德國是位居中歐典型的陸軍強國,根據地略的觀點,德國在歐陸的軍事行動必須迅速,具有決定性,強調短期局部優勢,才能確保其國家安全。換言之,採取具有主動特性的「內線作戰」,對德國才是最有利的,而「曼斯坦計畫」與「希里芬計畫」所呈現出來的,就是這種速戰速決的戰略特色。
「殲滅戰略」
儘管就技術層面而言,這兩份作戰計畫在設計時,所面臨的問題並不太相同,但確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共通點,那就是如何在兵力部署配合的前提下,在一次連續的軍事行動中,將敵軍主力全數擊潰,換言之,「殲滅戰略」正是問題的重點。安德爾斯將軍在其著作中曾經分析過「殲滅戰略」的使用局限:只有在敵方的「主要作戰區域」(Vital arear of Operations)在攻擊者能夠以一次連續的作戰將其佔領的距範圍內,「殲滅戰略」才會奏效。(註十一)而計畫中的敵人-法國(包括低地國)正符合執行這項戰略的先決條件。
「槌鈷戰術」(hammer-and-anvil tactics)
德國陸軍兵力有限,充其量也只能夠對敵人維持少量的相對優勢,甚至連這種相對優勢都很難達到。希里芬曾經強調應確保在衝擊點的優勢,才能在初期即掌握戰場主動。(註十二) 因此就兵力部署與戰略意圖的觀點,運用奇襲的手段來彌補數量上的遺憾是絕對必要的。是此,將越野運動能力較佳的兵力大量部署於衝擊點,以期能在初期行動中能夠創造出「奇襲」的震撼,但如何創造出「奇襲」呢?「曼斯坦計畫」與「希里芬計畫」均主張以強大的側翼兵力實施迂迴包圍敵軍主力。在正面牽制住敵軍的就是「鐵鈷」;而迂迴至敵軍後方的就是「鐵鎚」,以「鐵鎚」重重的往「鐵鈷」猛敲,擊碎敵軍,這就是「槌鈷戰術」(hammer-and-anvil tactics)。(註十三)早在公元前331年的高格米拉會戰,亞歷山大便是運用這種戰術擊潰在兵力數量上遠佔優勢的波斯聯軍。(註十四)如果說「槌鈷戰術」是創造「奇襲」的手段,那麼支持這種手段的兵力部署大致上應呈現「傾斜序列」(oblique order)(註十五)的特色。
五、 結論與啟示
自毛奇三戰三勝以後,參謀本部的觀點威權化、作業官僚化以及理論攻勢化已是無可避免的現象。這項傳統深深地影響了「曼斯坦計畫」與「希里芬計畫」的基本觀念,那就是「攻勢崇拜」無可避免的決戰論,也就是「殲滅戰」。當然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德國的地理位置早已限制了它的戰略選擇,但也正因為如此,在俾斯麥的戰爭中永遠只有一個敵人。「戰爭是外交的工具,可以被拙劣地運用,亦能被巧妙地被運用」。日後的領導人不明其理,遂過份膨脹本身實力,終於限入「無限戰爭」的迷思中而不自覺,將國家帶向敗亡之途,實應引以為戒。儘管如此,卻不影響「曼斯坦計畫」與「希里芬計畫」(由其是前者)在軍事史上的傑出地位。
十九世紀末期在兵器技術領域的發展,間接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戰各交戰國的攻勢計畫破功,嚴重挫折了軍事當局對於運動戰的信心;然而兵器運用與戰術論證的創新,卻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重返運動戰的型式。「曼斯坦計畫」與「希里芬計畫」就基本的戰略構想-對於運動戰的追求與深刻的期望,應是並無二致的。只是1940年曼斯坦所能夠運用的工具遠較1905年的希里芬更適合,更有機會實現如此旺盛的企圖。
1759年的「魯騰會戰」證明了儘管面對數量優勢的敵軍,只要能掌握衝擊點的優勢,創造出足以使敵軍指揮體系喪失平衡的「震憾」,就有贏得會戰的機會。要想成功地創造出這種「震憾」,除了夠水準的「衝撞能量」之外,「速度」是絕對必要的。在1905年,以步兵為主體的混成兵力可能是希里芬唯一能選擇的工具,但到了1940年,其組織編裝以密切對地支援為主體的空軍兵力,與經實驗論證後大量集中使用的裝甲摩托化兵力的聯合作戰,便構成為創造「震撼」所需的「衝撞能量」與「速度」。簡言之,裝甲兵力就是這股「衝撞能量」,而空軍正是支援這股「衝撞能量」的「超長程砲兵」。
在漫長的軍事史中,技術的進步往往左右著「攻擊」與「防禦」間的角力:當技術的進步有利於防禦的一方時,一切傳統的攻擊將因退化而喪失其原有的運用藝術;當技術的進步有利於攻擊的一方時,運動戰的藝術又將再度復活,為世人所注意。而唯有能夠掌握這股驅勢,才能在必要的時刻避免「奇襲」,同時又能夠創造「奇襲」,確保國家的安全。「曼斯坦計畫」與「希里芬計畫」所留給後世的省思,便是在此。
曼斯坦計畫與希里芬計畫之比較研究
By 高慶先
2005-06-16 17:13:0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寧憶 7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03 08:04:4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