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掃描器的內部構照有哪些??及其如何動作??
2005-06-15 21:43:42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電腦與網際網路 ➔ 硬體 ➔ 其他:硬體
談掃描器的工作原理!
掃描器之所以能將影像掃瞄出來,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不同顏色對光的反射能力,然後再經由感光元件吸收反射光之後,轉換成電腦所能判別的0與1數位資料,透過掃瞄軟體的運算組合之後,轉換成使用者所見的影像檔。
如果要再詳細的說明,我們可以將以上的過程分解為三個步驟,分別是:光源照射、反射光線和吸收光線。
光源照射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應該會發現當掃描器在做掃瞄的動作時,會有一道強烈的白色光芒快速的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掃過,事實上這是因為我們在下達掃瞄指令之後,掃描器內的驅動皮帶帶動了內部的強力日光燈管,將光束一一照射到使用者欲掃瞄的照片上。
反射光線
當這些照片被強光照射之後,由於影像上深色的區域會吸收大部分的光源,因此反射的光線較少,而淺色區域則會將大部分的光源反射出去,因此反射的光線較多;這個原理有點類似我們冬天要穿深色衣服,而夏天要穿白色衣服的道理,因為深色能夠將光線吸收進來,形成保暖的作用,而白色則會盡量將光線反射出去,保持身體的涼爽。
吸收光線
當然以上所說的反射光線部分,只是一種較為籠統的說法,事實上每一種顏色所反射出來的光線強弱都不同,而這些不同強弱的光線反射出來之後,會被掃描器?堛漱@塊反射鏡折射到感光元件的鏡頭,鏡頭內的構造類似一塊一塊的蜂巢狀組織,而這些蜂槽狀組織就像是人眼睛的感光細胞,當感光元件將不同強弱的光束轉為強弱不一的電流後,掃描器會將這些電流送到類比/數位轉換器,將電流的類比訊號轉為電腦看得懂的數位訊號,再透過掃瞄軟體的運算組合,就轉換成使用者所見的影像檔了。
掃描器的工作原理
當你執行掃描程式並按下「SCAN」的按紐後,掃描器
便開始卡吱卡吱的運作起來 .首先是驅動馬達.它藉由驅動
皮帶帶動強力日光燈管,將強光一一照射到你英俊美麗的照
片上,光線反射之後藉著一片鏡子,將光束傳到CCD感光零
件之上,在以往的掃描器,需要掃描三次,分別將紅藍綠三色
一一分析;不過現在的掃描器已經可以做到一次掃妙描,三色
一起分析的技術.(但是現在專業的影像掃描器.為了影像的
解析度,還是一色一色的分三次掃描)OK!掃描開始,CCD
感光元件就像是人眼睛的感光細胞,將不同強弱的光束轉為強
弱不一的電流之後,電流便開始流呀流,流到了類比/數位轉換
器再將電流的類比訊號轉為電腦看得懂的數位訊號。
數位訊號藉由連接電腦的連接線,傳到了螢幕上.至此,你就在
電腦螢幕上看到你將要寄給遠方好友的美麗相片的影像嘍!
有關掃描器構造:
1光罩(Transparency Adapter)
(1)為一類似掃描器之裝置,內含可移動式燈管,掃描尺寸較大。
(2)用來掃描透射稿(正、負片),掃描時,上下燈管會同時移動,但只有上方燈管發光,下方則不亮,同時移動的目的是用來接收上方燈管光源。
(3)為一般scanner所採用之裝置。
2光板(Transparency Cover)
(1)其構造是在光板二側加上固定燈管,讓整片光板能夠完全發光。
(2)掃描方式則是透過下方燈管及CCD移動以接收影像。
3.馬達和光學組件
馬達帶動掃瞄組件逐行掃瞄,透過光線的反射,由CCD光學組件接收,以完成一張平面影像。
4.光學解析元件(Optical Resolution〉:
指的是掃描器上的感光元件(CCD)
能捕捉影像。
5.機械解析元件(Mechanical Resolution):
指的是帶動感光元件(CCD)的步進馬達。
一個完整的掃描過程是由感光元件掃描完原稿的第一條水平線後,再由步進馬達帶動感光元件進行第二條水平掃描。如此週而復始直到整個原稿都被掃描完畢。因此,一台具有300 x 600 DPI解析度的掃描器表示其光學解析度及機械解析度分別以300 DPI為橫軸及600 DPI為直軸。設計不良的機械結構會使CCD不穩定的移動而導致影像的模糊。
3.最大解析元件(Maximum Resolution):
解析圖像的原件....內含軟印體
指透過數學演算手法所得到的每英吋的影像點數。做法是將感光元件所掃描到的影像資料再透過數學方式,如:內差法,計算出的額外的像素。因此會造成其光學解析度可能僅有300 DPI,但最大解析度卻有4800 DPI的情況發生。適度的利用數學演算手法將解析度提高,能多少增進由不佳的原稿所掃描到的影像品質。但過度的利用數學演算手法將解析度提高,並不會帶給使用者實質的好處,而只是徒然增加掃描時間和浪費儲存影像所需的硬碟空間。
參考資料
http://www.khjh.kh.edu.tw/1223/c4.htm'~http://www.tkec.com.tw/tkec/info/encyclop-1-1.jsp?id=6248
2005-06-15 21:44:4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