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大部分台灣人不知道台語源遠流長,實際上台語用詞是「很文言的」,古早的人在唸書時,說「讀漢文」,而唸的音明明就是閩南語。
您能舉出更多的「文言台語」嗎?當然越多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資料:
2005/06/09
【台灣日報 】

執政當局的文化盲點◎陳殿冠

.............................(略)
筆者不認識蘇菲亞,但極願再附和蘇菲亞之論如下:台語「汝有閒否」,北京語「你有空嗎」。台語「盡心焉耳(安乃)」,北京語「如此的盡心」。台語「歸去來兮」,北京語「乾脆這樣吧」。台語「食無魚」,北京語「沒有魚可吃」。台語「汝知否」,北京語「你知道嗎」。民進黨(新聞、網站)一直搞不清楚,台語就是漢語,台語就是文言文;扼殺文言文,也就扼殺了台語的根,進而扼殺了台灣的主體性。

而中國講漢語嗎?不!他們講北京語。北京語是歷代各種胡人霸佔中原後,陶醉於漢文化的精緻典雅,而主動集體漢化,穿漢服、習漢語的結果,因為他們學漢語帶有胡人講話時的開口小、捲舌腔習性,也帶有很強烈的胡語文法,所以,他們的漢語也就變了形,成了今天的北京語,漢人聽起來根本不知其所言為何,在歷史典籍上常稱其為「胡言胡語」,或「胡說八道」。

中國改用簡體字,講胡語,看五千年來的漢文書籍還得附胡語白話翻譯,已經完全不是正宗的漢文化了。原生漢人身材不高,在手槍子彈還沒發明出來的原始戰爭時代,拳頭對拳頭,打不過由西伯利亞南下的高大胡人,只好被迫南遷,而南方原住民本來就嚮往漢文化,也就跟著南遷漢人而漢化。這樣千百年來多次的「五胡亂華」,漢民族就一路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南下,翻山越嶺,越過海峽,來到了台灣。漢人男子一路娶了南方非漢民族女子,甚至台灣原住民(平埔族)女子為妻,雖然就生物學觀點來看,是混血的漢人,但在精緻典雅的漢文化吸引下,生的小孩當然跟著爸爸講漢語,成了正宗漢人。

目今,中國雖在東南沿海部份地方有人講漢語,但人口、純正度與流通度都不若台灣,亦即,台灣是當今全世界仍在全境流通,講古漢語的正宗漢文化樂園,孔子若再活過來,他會發現只有在台灣才能夠自在講學,若回到中原,甚至他的老家山東,他會發現需要一位台灣人來做翻譯。

台灣海峽,一條壯闊的黑水溝,阻絕了歷代中原胡人政權來胡化台灣,漢語也就安然無恙的傳承下來,但現在民進黨政權在島內關起門來打小孩,消滅台語的文字典籍,甚至意圖以羅馬字改變台語的漢字原貌,做起台灣四百年來無人敢做的漢文化刨根運動。套用台語文專家蘇菲亞之言,是「台灣版的文化大革命」,我也「簡直驚訝的說不出話來」!民進黨草創初期,能夠一路憑著悲情的台灣史實,而取得今日的執政局面,可歌可泣,殊為不易!但是,集正義、智慧、勇氣於一身的頭號台灣戰將陳水扁衝到了極致,尚且幾乎失去政權,以後選舉的結果不卜可知。

在過半艱難的現實民意下,許多人提出了許多分析,但卻未看到,無知的扼殺自己的主體性文化,而又自以為是建立主體性文化,才是台灣本土知識分子寧可趨小利看笑話,也不願意把票投給文化無知的一方的真正原因。

(作者為台北市台語漢文教學研究會會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錄自:
http://tw.news.yahoo.com/050609/46/1xbtv.html

2005-06-09 08:26:39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老山羊@ 2 in 社會與文化 語言

7 個解答

承蒙運將大哥看得起我。
其實語言是先有口語才有文字的記載,當閩南語遷徙到閩南地區時,保留了原有的語音。由於漢民族有「落葉歸根」的觀念。所以「少小離家老大回」成了一輩子的希望,因為「鄉音無改鬢毛摧」,就因此保留了「鄉音」以便充當族群認同的身份證。可是語言在隔絕兩地各自發展的結果,外地的變化趨緩,而中原原地區變化較快,長期下來兩地區就發展出不一樣的語音系統。而在科舉制度下,只得以官方語言為標準語。於是讀書時就用官方語言的語音系統。因此導致台語形成口語的語音系統和文讀的語音系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以口語為主要的語音系統,而在閱讀古文時則用文讀音。
而老山羊的問題乃要舉文讀音的台語。其實在目前一般人未特別受台語的教育訓練,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口語和文讀混合著用,就像運將大哥平常也會用大量的日語詞彙在台語的生活用語裡。在台語,一般而言,如果同一個字說不一樣的音,如:「星」,口語說「天頂的星」時是說chenn1的音,屬口語音。當用讀文字的方式去讀「星期四」就會讀sing1。再如:「學」,老一輩的人說「學仔」(即小學)是說oh8-a2,就用口語音,但是說「學校」hak8-hau7則是文讀音。而老山羊要文讀的台語,只要找四書五經、三字經、千字文、唐詩、昔時賢文,只要是文言文的文章用閩南語去讀就會大部分讀成文讀音了。還有人名,姓不一定會讀文讀音,但名字試著去用台語發音就會讀成文讀音了。依照文字去讀文字較易讀成文讀音 (除了原本就是用口語音去寫的文章外)。還有越專業性的語詞自然就會用文讀音去說。那是因為專業性的東西非原本就存在於生活口語裡,所以就傾向用文讀音來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jin5 ci1 choo1, sing3 pun2-sian7. sing3 siong1-kin7, sip8 siong1-uan2.)
天 地 元 黃 宇 宙 洪 荒 (thian1-ti7 guan5-hong5 u2-tiu7 hong5-hong1)
日 月 盈 昃 辰 宿 列 張 (jit8-guat8 ing5-cik4 sin5-siu3 liat8-tiong1)

2005-06-11 11:47:53 補充:
給win:
台語大量消失的語彙是日常口語的用詞,而口語才是台語真正歷史最悠久的語言(如:「零星」,口語說lan5-san1)。困擾的是,台語口語的詞彙卻是我們大部分受大學教育後仍是寫不出來的字。也就是口語用字若是真的能逐字都找出來,而且書寫出來,恐怕有很多字是我們這一輩子在學校接受教育都學不到。記得有一個朋友開玩笑說:「四書五經讀透透,毋識黿鼇龜鼈竈。」(si3-su1 ngo2-king1 thak8-thau3-thau3, m7-bat4 guan5 ngo5 ku1 pih4 cau3)。

2005-06-09 17:40:3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DT 7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05 18:08:2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WTXFVJVSSRDB 1 · 0 0

基本上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美感在。

沒有必要褒哪個貶哪個。



很希望台語可以發展出一套用以表意的漢字。

2008-12-04 14:03:1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渺雨 3 · 0 0

請問 美工刀

漢代、唐代有輕唇音和捲舌音嗎?
等您學韓語和日語就知道台語的重要了!

不是說有沒有入聲字就可以唸好不好?
還要有平仄、反切、變聲、轉調、變位等,都很重要

這點...其他語言是沒有的

2008-03-01 15:48:5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

福佬沙文主義是台獨論者的通病。甚至還有唐朝人說閩南語的謬論。你可知道客語和粵語都可以分辨入聲字。

2006-06-20 12:50:02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我今天的意見已經用完,只好用回答
Yuh-Ru Tung大大:
我是駛トラック的Win將,不懂文言文,我的長輩好幾代都是務農,比我還慘,大字不識幾個,我們的台灣話都是一級棒,我的大兒子是台師大國文系畢業的,跟隨過汪中,李銑,康世統.....等名師,文言文一級棒,台灣話也不過素素ㄚ.
因此我不同意陳殿冠的說法,可是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能幫我解惑的除了你以外,我想沒幾個(或許vivian也算,不過問他他不說,沒問他的偏要凸我的臭,好像有點蔘仔ㄎㄨ一),方便請教你嗎?

2005-06-10 10:52:15 補充:
Yuh-Ru Tung大大:
嗯,看來台灣話文讀也佔相當高的比例,或者應該說不能沒有;日常我們會很自然的會用使用文讀音,是口述傳承和大環境的因素吧.
今天我綑完早豬回家,也問我猴囡子的看法,他瀏覽了你所有的回答,給了你"用心客觀"的評價,也難得的稱讚他老爸的慧眼.
他說不用擔心文讀音會消失,有三字經,昔時賢文,和幾部以前的通俗小說就足夠,比文言文的效果好多了,至於文言文留給學者專家們更好,不必因為台灣話的文讀音給小朋友們添壓力,不管我那小鬼說得對不對,現在的小孩子確實有這個問題不是嗎?
謝謝

2005-06-09 11:35:20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營閒閒 , ㄧㄥˇㄒㄧㄢㄒㄧㄢ
閒 , 不是 營 .
經營的營.不是 閒.
汝有營否 ?

2005-06-09 09:42:22 · answer #7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