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大藏經雜阿含第229部分的經文大意
他是寫說"說明若於六入乃至三受 有世俗之見之者 是名有漏法 反之是無漏法"
我真的是有看沒有懂...全部只看的懂三受
請問第229部分要傳達的究竟是什麼
究竟想要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請大家幫幫忙......意見越多越好....謝謝

2005-06-05 17:48:54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4 個解答

善哉,挑水童子善知識,對本題清楚的解說。
在下只是發表補充意見,但因字數過多,假回答問題的欄位以上傳資料而已。
已經真懂的人,就可以不須費時間看這篇了。
因為這篇心得報告中描述的經驗,大概可以說明挑水童子解答中的:「如果你發現這花很漂亮、很香等等的分別時,你知道這是「心」在分別,這就是無漏法,也是出世間的智慧。」那個「知道」就是「見」,非常重要喔!「見見之時,見見非見」。再次讚嘆挑水童子,汝必定成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讀經心得報告摘要:
「心經」在這裡講:一直繼續觀下去,一直繼續觀下去…,他從受想行識一直觀下去。從有形開始觀,一直觀到無形。裏面的感受也去觀啊!你的回憶也去觀啊!你的動機、念頭起來,也去觀啊!你的觀念,就是累世以來的習性所形成的那種意識判斷價值體系,你也去觀啊!一直觀,一直觀…這個時間一定很久,不會馬上成功,一直觀,一直觀…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慢慢如是觀,如是觀…觀到有一天,突然發現是誰在觀呢?這才是關鍵所在。金山活佛每天晚上都跑到山上念佛:「誰在念阿彌陀佛」。金山活佛他不是唸:「阿彌陀佛」,金山活佛他是在唸:「誰在念阿彌陀佛。」你看,金山活佛他多慈悲,他告訴你,重點不在「唸」阿彌陀佛的「名號」。重點是在:「誰」在念「阿彌陀佛」?同樣的,當你觀、觀、觀…到一個地步的時候,忽然發現是「誰」在觀「你的色身」?你在觀,那到底四大組合的色身是我,還是會觀的那個才是我,因為有一個觀,觀一個對象,色身只是觀的對象,一般人以為色身是自己,然後他突然發現不對啊!有二個啊!那二個裏面,那個是真正的我?同樣的,我們有感受,這情緒是我,還是那觀到這個情緒的才是我?
這種感受,我有一個經驗,以前公視曾播放大陸一齣很有名的連續劇「大地之子」,劇情是說當年日本佔據中國東北的時候,有很多日本人移民在那裏生活,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人被遣返日本,其中有一個家庭就變成四分五裂,男主人〈爸爸〉是東北鋼廠的工程師,日本戰敗之前他已先回去日本。只剩媽媽帶著大兒子與小女兒三人,一路步行被遣返日本。不幸在半途中遭遇洪水,可憐的小女兒被沖走,在困境之時,幸運遇到一位善良的東北人收留了他們母子二人,後來,他們母子二人就留下,住在東北,成為中國人,可是那小男孩知道他自己是日本人。戰後他的日本人爸爸,也一直在各地尋找:太太、兒子與女兒三人,一直找不到,而終身未娶。而那小男孩在中國東北長大後,娶了一位在衛生單位服務,當護士的中國妻子,他也與太太一直在四處打聽、尋找他的妹妹。有一天,當護士的中國妻子,終於找到像是他的妹妹,而留下一封信在家中。內容是她要去外地鄉鎮衛生所服務,而她已發現一位很可能是妹妹,要他丈夫趕快去看看,因那位女孩子已來日無多。他丈夫看到留信後就趕過去,在那個時候電視演出的結果,是終於找到了,真的是他的妹妹,那相會的情景,真的是很感人。看到那裡,我就情不自禁的哭,因家裡沒人就可以大哭,可是哭的時候就發現,裏面那個是不哭的,外面是痛哭流涕哦!那個感受是非常自然的,因為在那時四年之中,第一年我岳母過世,接著我爸爸過世,再接著我媽媽過世,再接著我岳父過世,所以那個生離死別的感覺特別敏銳,正好碰到電視節目那種生離死別,感受到了特別敏銳。當你感受到了,外面當然會哭但是裏面那個不哭的。裏面那個是清清楚楚了解,你為什麼這麼哭〈外面那個為什麼這麼哭?〉,當你遇到這種情形,你知道你是那二個人,一個外面,一個裏面。裏面那個是「能觀者」,當你找到這個的時候,你產生了一個疑情,那個是我,對不對?當你佛法越聽越多時,你就知道,我們每次來,就是裏面的那個取了外面的那個〈色身〉的某些因緣,外面那個〈色身〉一段時間就沒有了〈毀壞或死亡了〉,所以下輩子再來,我不一定是同樣的姓,也不一定是男生或女生,甚至不一定是人的樣子出現,外面這些都是不定的,是自性空。可是裏面的那個是不變異的,你終於找到那個了。終於找到那個的時候,觀自在菩薩就說了:「是諸法空相」因為你找到後面那個能感受自己的「那個能」,是無形無相,所以它叫做「諸法空相」。這是「能」,能一作用就是「覺」,再次更深入發現,「那個能」是你真正的本來面目。「那個能」的特色是什麼?後面用幾個字來說明,「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可是你千萬不要落在生滅、垢淨、增減的文字相上面。「生滅、垢淨、增減」是什麼?是「對立」。落在外相的,才會對立。那不會對立的,就是那看不見、摸不到的。卻明明白白、時時在運作的那「能」、那「覺」,那「不二」,那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或叫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那個就是我們真正的本來面目。你能通通無遮,就是真正很大的「覺」。其實因為那個無形,也不能用大小來分,所以真的法不能用語言表達,反正大家能體會就是。我們是有「覺」,但是時常「不覺」,被無明遮住,但時常也會「知道」那個時候自己正好被無明遮住,那個「知道」仍然是「覺」。當你從觀照知道「五蘊皆空」,你針對外面有觀照的對象去觀照的時候,那是第一階段,然後慢慢觀照,慢慢觀照…突然有一天向後一看,那能觀的是誰?然後你確實知道了。那一定要有經驗,一定要有一次,那個原來在那裡,你找到了!其實是他,他自己找到自己的,當你真的找到自己的時候,他就說這叫做:「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2005-06-07 04:55:3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謝謝大家的幫忙~讓我終於有點頭緒了!!
謝謝哦!!

2005-06-08 08:25:0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Ms 1 · 0 0

 其原文如下: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云何有漏法。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世俗者。是名有漏法 云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若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解釋如下:這經文上下兩段看起來幾乎都一樣,令人不知在說什麼。此上下段的經文意思只有一點點的差別而已,此差別我舉個例子說明好了;譬如;當你看到一朵花,你覺的這朵花很漂亮、很香等等的分別,因而有苦樂等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就是世俗的,這是有漏法。所謂的有漏就是有苦惱的,不能解脫的。如果你發現這花很漂亮、很香等等的分別時,你知道這是「心」在分別,這就是無漏法,也是出世間的智慧。在進一步言:世俗與出世間的分別關鍵,就在於明不明白這種感受的由來而已。以世俗來說,人們迷陷在這種苦樂的分別中,這是世俗的。當你能明白,這只是心理作用,這就是出世間的。如果要實際體會這個意境,必須從修行下手,當你在生活中,感覺一個事物有苦樂感受時,你要追查這個苦樂受是從哪裡來的,如果你能發現這些分別就是「無明」在作用,這就是出世間的,也是無漏的。   

2005-06-06 05:50:0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這裡的[漏]並非[福報]而是[遺漏明點]六入三受如世俗之人者尚未轉化[大貪]故是[有漏]!大德明白嗎?我講得很含蓄.....

2005-06-06 01:55:0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