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為什麼要遷台....那後來的中國....
2005-05-23 16:18:07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國民政府為什麼要遷台?(1948年9月—1949年12月)這一時期被共產黨稱為戰略進攻時期。共產黨發起了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殲滅了國民革命軍的主力,1949年4月,由於南京當局拒絕在和談協議上簽字,解放軍渡過長江,解放國民黨的政治中心南京。國民黨政府於同年12月全部遷往台北。 那後來的中國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獲得決定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平成立,並將北平改名為北京,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1950年代早期,新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和農村土地集體化以及社會改革。新的政府成功地抑止了通貨膨脹、重振經濟,並且建立起了因戰火而受到嚴重損害的工業體系,也因此得到了人民的廣泛支持。中國共產黨對當時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影響:共產黨獲得了廣泛民意支持,再加上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政府根據黨的政策靈活應變,黨的基層組織深入到中下層勞工、婦女以及其他群眾中。現在的中國只有12%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大多數人民享有食品、住房、醫療等生活必需品。中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之下,已經成為發展最快的第三世界國家。1949年以前中國的文盲率高達80%,而現在已經下降至不到7%。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僅為35歲,而現在則達到70歲,比一般第三世界國家要高10歲左右。
2005-05-23 16:33:3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changchih 7 · 0⤊ 0⤋
簡單講~不就戰敗烙跑來台灣當大王
乞丐趕廟公
國民政府...?國民黨吧!
花哈哈哈哈哈~
不曾向孫中山敬禮的悠閒高中生=_=
2005-05-25 18:59:4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國民政府遷台後至解嚴前鄉土教育的發展
為了反共抗俄,蔣中正總統認為非提倡民族精神教育,否則不足以挽救國家危亡的處境。蔣總統就曾昭示「師範第一、國語優先」的政策方針,藉以凝聚堅強的反共意識,厚植民眾的反共信心(陳美如,1996)。蔣中正又檢討大陸教育失敗的三大原因:第一是忽視國家觀念、民族思想、道德教育;第二是缺乏革命精神;第三是未能實現三民主義教育政策。由於教育的失敗導致大陸的淪陷,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台灣的改革應該從教育著手(歐用生,1990)。
當時的教育方針,第一,教育的目標是在「反共抗俄,自救救國」,「反共」和「救國」是當時最高的教育指針。第二,教育的重點是在實施「民族精神教育」,以發揚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以提高民族意識,國民責任心;以恢復固有道德,延續民族命脈。第三,民族精神教育的實施,不限於學校,還包括社會教育,而且必須滲透到兒童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因此,奉行「三民主義教育」這個原則影響到教育的每一個層面。
教育部為了貫徹「反共抗俄,復國建國」的教育方針 ,也訂定了相關的教育法規。民國三十九年六月訂頒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領,使全國教育設施皆以戡亂建國為中心。台灣省教育廳也依據國策,頒佈『台灣省非常時期教育綱領』,從事各項教育改革。教育部在四十一年十一月公布「國民學校課程標準」,主要修訂國語和社會兩科。在總綱中也明訂教學用的文字語言,一律使用國語,絕對避免方言及土音,以彰顯民族精神教育。國語科重視培養民族精神,增強反共抗俄意識,闡揚三民主義。社會科則強調俄帝侵略我國的史實,以加強反共抗俄的意識。
國民政府剛播遷來台時,當時社會環境籠罩在大中國意識之下,教育重視團結復國、復興中華文化。政府視台灣只是反共的跳板,人在台灣可是心卻在大陸,故不強調台灣的鄉土教育。加上對地方主義有所恐懼,生怕民間本土意識太過於蓬勃發展,凌駕在國家意識之上,有造成國家分離的疑慮,深怕人民造反,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因此對於本土化的訴求根本是拒絕,特別是「台灣化」等字眼很敏感(黃宣範,1995;李先芸,2002)。
在國民政府遷台後,至解嚴前這三十幾年,基本國策歷經反共抗俄、反共復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等階段性變化,但是教育「中國化」的目標未嘗改變(張建成,1997)。這樣的情勢之下,鄉土教育有幾次可以破繭而出的契機終歸破滅,以下將影響鄉土教育發展的重要事件整理如下:
(一)社會中心教育時期的影響
社會中心教育(Community School Education)的理念源於美國二次大戰後對於「教科書中心教育」及「兒童中心教育」的反動,認為學校教育不應該與當地社會脫節,而應與社會生活打成一片。台灣到了民國四十年代初期,也受到了美國社會中心學校運動(Community School Movement)的影響,在教育上也開始著手進行社會中心教育的教學實驗。社會中心教育強調課程的教材應該以生活經驗為主,試辦的學校均將「鄉土教材」的補充,作為教學重點之一。
社會中心教育可說是有了鄉土教育的影子,可是政府的其他政策卻打壓了鄉土教育的發展。在四十五年時,政府開始推行「說國語運動」,規定各級機關、學校、及各種公共場所一律使用北京話,教育部更規定嚴格禁止以日語和方言教學、批改作業及禁用西元年號,國民學校凡舉行各種集會、口頭報告,必須使用國語,中等學校教師嚴禁以日語或方言教學。台灣省教育廳也下令全面禁用台灣話,北京話成為唯一的教學語言。
(二)五十年代的文化復興運動
民國五十五年,紅衛兵發動「文化大革命」肆無忌憚摧殘中華文化,政府為了挽救此文化浩劫,於同年十一月十二日提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倡議,並於五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由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的成立,強調以恢復中華固有文化為口號,是以在教育上仍帶有非常濃厚的「中國化」傾向。在教育上,中小學的課程全面響應,開始加強國術、國畫、民族音樂、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國學概要等內容(教育部,1974)。使學生能夠了解中國文化之優良傳統,激發民族文化的精神。
民國五十七年國民教育延長為九年,在課程上著重激發愛國思想,即使是音樂科目標也出現「忠勇愛國」等文字,如此牢不可破的「中國化」教育,加上升學主義的因素,在考試引導教學的條件之下,鄉土教育在當時中小學校難有生存的餘地。在這種政治社會背景之下,強調以台灣為主體的呼聲並未浮現(張建成,1997)。
(三)鄉土文學論戰
民國五十九年發生了釣魚台事件,這事件被視為民族意識普遍覺醒的象徵。接著在民國六十年我國退出聯合國、六十一年尼克森訪問北平與中日斷交,在這些重大事件的震撼之下,產生了強烈的反抗帝國主義思想,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危機意識。在文化上,反省台灣的主體性,要求對本土文化重新做一次的認識、評價和肯定(黃玉冠,1996;張建成,1997)。在這一連串的外力衝擊之下,一股關懷本土、重新追尋台灣社會文化的意識於此時慢慢散佈開來。
隨著這場論戰的發展,台灣民間的聲音也逐漸的開展出來,鄉土藝術、鄉土民俗也漸漸的受到肯定。但是,六十四年蔣中正過世,加上中美斷交以及美麗島事件,政府為了鞏固政權,貫徹統治,當時教育政策重點在適應當時國內外情勢,加強國防外交力量,然後是配合經濟建設需要,發展科技技術提高人力素質,發揚中華文化等等。在如此的政治環境下台灣本土意識受到壓抑,因此,以台灣為主體的呼聲在這樣的情勢之下被打壓下來(張建成,1997)。但是,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台灣意識卻深深影響著知識份子。以台灣為主體的思想在文化界繼續傳播,為後來的鄉土教育改革提供更強而有力的支柱(黃玉冠,1996;李先芸,2002)。
(四)美麗島事件的影響
六十八年發生美麗島事件,本土政治菁英向國民黨一黨專政挑戰,這派人士被視為台獨份子,想要建立「台灣共和國」,而且提倡閩南語為「國語」的主張與政府以「北京話」為國語的政策背對而馳(夏金英,1995)。美麗島政治事件的爆發,使得日漸開放的台灣社會,一時之間倒退到過去保守封閉的政治體系。經歷了美麗島事件,使得國民黨政府更堅持獨尊國語的政策,這種政策直到解嚴之後,禁令才慢慢的寬鬆,但是經歷了這麼多的事件之後,台灣本土語言的發展遭受嚴重的打擊。
總括來說,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在教育上旋即展開實施的「中國化教育」的政策,在教育上極力闡揚三民主義、重視中國文化、以及加強民族意識的培養。在語言使用的推動上,則大力推行「國語」運動政策,獨尊北京話,打壓地方方言的發展,更進一步在媒體及公務機關以法令規範語言的使用,學校方面則是採用以處罰的壓制性手段來禁止學生說母語。其次,「國定課程」的實施,政府掌控了國民中小學的課程內容,教育內容旨在傳授中國文化,培養中華民族文化。至於,台灣的歷史、社會及文化的相關內容,在小學教科書中幾乎是看不見的,不然就是遭到扭曲或是邊陲化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份。再加上五十六年的「國定本教科書」政策,政府壟斷教科書的編撰與出版權,使得官方的教科書壟斷教育出版的市場,教科書的內容成為一言堂。也就是說在解嚴以前,台灣的教育一直是在形塑大中國國民意識與國家認同的議題上。
回顧解嚴前的教育目標不外是反共抗俄、反共復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等階段性的變化,中國化的教育目標不曾改變。鄉土教育在這段期間有幾次有突破重圍的機會,最後還是功敗垂成(張建成,1997)。
2005-05-23 16:33:5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婷婷 4 · 0⤊ 0⤋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19html/vod19_08.htm
中國經過長期抗戰,元氣大傷,共產黨遂在蘇俄的扶植下趁機叛亂。自民國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七月至三十八年四月,共軍集結六十餘萬,對山西太原發動七次總攻擊。太原守軍十五萬餘眾犧牲殆盡。但殲滅共軍三十五萬餘人。戰事慘烈,史稱太原保衛戰。其中第七次戰事最為可歌可泣。
民國三十八年(西元1949年),四月九日,共軍對太原展開第七次猛攻。城內官兵浴血拼鬥X半月,彈盡援絕,城將不守。二十四日上午,共軍迫近省府大樓時,代省主席梁敦厚與省婦女會理事長閻慧卿服毒自殺。事前並囑咐後人舉火焚屍以全志節。特種警憲指揮處三百餘人及第四區專員百餘人,於下午兩點多集體自殺,並以汽油焚屍,與大樓同為灰燼。消息傳出,震驚中外,自殺殉難者共計五百人。
政府遷台後,為紀念他們的忠烈,於台北圓山立太原五百完人祠,以垂範後世,永傳百世不朽。
2005-05-23 16:30:5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總有好心情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