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生前曾提過[湖口兵變]這件事,請問當時的狀況為何?
2005-05-14 16:39:50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政治與政府 ➔ 軍隊
湖口兵變一九六四年一月,裝甲兵司令部到新竹裝甲一師進行年度裝備檢查,裝甲兵副司令趙志華少將巡視完畢,突然激昂地說:「現在領袖在士林官邸被包圍,我們要趕快到台北!誰願意跟我去?」他激動掏出手槍擺在桌上。一名上士和一名中校政戰官舉手說:「副司令,我們跟你走!」兩人一上台就把趙志華制服。有個校級政戰官突然拔腿就跑,憲兵對他開了兩槍,但沒打中,趕緊打電話報告第一軍團:「裝甲一師叛變了,現在正預備向台北進發!」軍團司令羅友倫馬上轉報陸軍總部,並令軍團車輛橫擺在由湖口通往台北的公路上阻塞路面。但事實上,裝甲一師根本就沒動,只是虛驚一場。並且在一名政戰官及一名裝甲士官的合力下,制伏了趙志華。湖口軍營在短短的數十分鐘內恢復平靜。 而台北陸軍總部在接獲消息後,立即下令新竹以北的各軍團進入備戰狀態,封鎖湖口到台北的所有道路,沿途攔截裝甲車,必要時炸毀台北對外橋樑,台北橋、中興橋等。至於總統府並沒有太大反應,因為蔣中正知道,就算裝甲部隊進駐台北,但其意在勤王,所以並未構成威脅。 事情結束後,副司令趙志華判處無期徒刑,而未受鼓動的裝甲一師,並未如預期般受到任何忠貞獎勵,反倒是負責軍中思想的政工人員,成為有功人員。 將軍孫晉岷:「事件後,政戰人員的地位明顯的提升,對部隊的監控更為嚴密,他們經常認為要是沒有政戰人員,早就兵變了。」 除此之外,一向被視為裝甲兵領袖的蔣緯國,雖然當時人在陸軍指參大學擔任校長,但仍不免遭受波及。湖口事件之後,蔣緯國整整作了長達十五年的中將,並且自此沒有回過部隊帶兵。 將軍孫晉岷:「這件事其實和蔣緯國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勉強要說有,只能說他認人不清,因為以前他當司令時,趙志華是他的副司令。」 國民政府遷台至今,算得上「兵變」只有二場,一九五五孫立人兵變和一九六四湖口裝甲兵變。時至今日一九九八,二場兵變都造成軍方人事洗牌,至於「兵變」究竟是「叛變」還是「兵諫」,則迄至如今,依然莫衷一是各說各話。
2005-05-14 16:40:4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知識.無限 7 · 0⤊ 0⤋
蔣經國與蔣緯國的一段惡鬥史
文/劉懷冬
--------------------------------------------------------------------------------
三十年前的一天,陸軍總司令劉安祺與經國一起吃飯,席上祇
有他們兩個人。經國對劉說:「緯國這個人你要好好輔導,他
做人做事不穩當。」劉安祺奉經國之命,祇好硬者頭皮管管蔣
家的家務事。劉在中研院近史所出版的口述歷史說:「後來我
跟緯國講得很徹底:哪些脾氣要改,哪些行為要注意,將來你
的前途還大得很。」蔣緯國自裝甲兵司令部調至陸軍總部之後
,蔣介石亦曾向劉安祺表示:「你要好好管教緯國。」
現代宮廷王子鬥法
在父兄的心目中,緯國永遠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在
國軍將領的眼中,緯國一直是個喜歡插科打諢的「秀逗」人物
;在國人的印象中,緯國和經國長相太不一樣了。
緯國和經國豈止在外表上大不相同,在個性、脾氣和為人處世
上,亦南轅北轍。可以這麼說,緯國身上的一切,從裡到外,
都是經國最痛恨的。除了少年和晚年的兩個階段,經國始終視
緯國如眼中釘,甚至必欲去之而後快,所謂「去之 」當然不是
派人暗算緯國(至於緯國的第一任妻子石靜宜是否遭經國派人
幹掉,猶有待考證),而是把緯國從家譜中除名。
經國和緯國的不和,並非普通的兄弟鬩牆,而是封建時代宮廷
鬥爭政治的延伸。亦為王子鬥法的現代版。不同的是,經國始
終佔上風,一直是經國鬥緯國 ,緯國老是被鬥,是個永遠無法
翻身的underdog。因此,蔣家兄弟之鬥,不像古代許多王子鬥
法那樣充滿燭影搖紅式的懸疑刺激,亦不若一些骨肉相殘的故
事那樣慘絕人寰,不過,在庭院深深的蔣家,經緯兄弟的鬥法
亦不乏杯弓蛇影的玄秘。
經國對緯國的排擠與壓制,乃源於氣度小、心胸窄、陰沉、猜
忌、善妒、缺乏安全感和爭寵爭權。蔣介石統御部屬和對付政
敵的方式一向採取分而治之、挑撥離間、拉一個打一個的手法
;最糟糕的是,蔣介石教育兩個兒子的方式,亦復如此,雖在
程度上和作法上稍有不同,然目的則一。他希望兩個兒子同舟
共濟,但更希望他們互別長短、進行文鬥,以培養「經天緯地
」的人才。在鬥爭手段與計謀上,緯國當然不是留俄十餘年的
經國的對手。在蔣家「父慈子孝」也許有之,「兄友弟恭」則
完全談不上。
打壓監視無所不用
經國對緯國開始排斥,始於大陸變色前,其時,城府極深的經
國已在心中默察到父親有意培植他為接班人,但經國的不安全
感和憂慮才華比他高出許多的緯國會變成「程咬金」,搶他的
位置。於是下定決心打壓緯國,經國的第一步是在一九四八年
修譜時,準備在宗譜上廢除與蔣家毫無血源關係的緯國(緯國
生父為戴季陶,生母為日本人重松金子),使緯國不再和蔣家
沾上邊,經國對緯國所預謀的「破門律」計劃,卒因蔣氏家族
大老的全力反對而作罷。
一九四九年撤守台灣後,蔣介石如驚弓之鳥,認為大陸之失並
不是共產黨戰勝國民黨,而是國民黨自己打敗自己,叛將、倒
戈和投共的文武高官多如牛毛,蔣介石開始在台灣改造國民黨
,他最信任的人只有一個,就是蔣經國。蔣介石將情治大權交
給經國,經國則充分利用尚方寶劍培育自己的勢力,打擊父親
和他自己的政敵(包括情敵),如吳國楨、任顯群、孫立人、
陳誠、周至柔、雷震、李荊蓀等人。猜忌成性的經國亦不忘派
人監視緯國,政工在部隊監管他,便衣特務跟蹤他,探查他的
私生活,經國對緯國的一舉一動,瞭若指掌。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一日爆發的湖口兵變事件,使緯國栽了一
個大跟頭,而更加鞏固經國的權力和地位。事變發生前,緯國
已卸下裝甲兵司令職務,但他一手提拔的副司令趙志華卻企圖
造反,蔣介石和蔣經國皆認為緯國要負責任。劉安祺的說法是
:「這件事既不是兵諫,也不是兵變,是裝甲兵副司令趙志華
一時糊塗而造成的;他對蔣緯國的某項措置不滿,要帶部隊來
台北兵諫,當他集合部隊講話的時候,就被一個政工中校制止
了。第二天一早,我去裝甲兵司令部講話,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其實這個人(趙志華)用心不純,也想當司令,不過他提出
幾句擁護老先生(蔣介石)的口號,老先生就沒有重辦他。」
劉安祺所說的趙志華對蔣緯國的「某項措置不滿」,這項措置
也許是指蔣緯國沒有保薦他升任裝甲兵司令。
哥哥風發弟弟鬱卒
兵變流產後,蔣經國推翻陸軍總部所提出的懲處建議(泰半根
據蔣緯國的意見),而予趙終身監禁,並大肆整肅裝甲兵司令
部。蔣介石此後不再讓緯國帶兵,緯國見父親的次數和時間亦
大為減少。緯國從此一蹶不振,經國則開始步入坦途,平步青
雲。當時擔任第一軍團司令的羅友倫,在兵變過後數日接到蔣
經國電話,經國要他「請吃狗肉」,羅係廣東梅縣客家人,不
吃狗肉,乃囑會燒狗肉的特種部隊司令夏超指點廚師,經國並
邀請劉安祺一起到龍岡第一軍團大嚼狗肉,酒酣耳熱中大家胡
扯笑談,隻字未提湖口事件,經國顯得格外意氣風發。
一九五三年三月,緯國的妻子石靜宜離奇死亡,其時緯國正赴
美考察,歸國途中在東京聽到「靜宜病危」的消息,趕回台北
時妻子已病亡。靜宜的死因諱諑甚多, 有的說她涉嫌走私美金
。有的說他涉嫌以偷工減料的方式出售韓戰美軍衣料遭檢舉、
有的說她吸毒、有的說她自殺。緯國則斬釘截鐵地表示靜宜絕
不是自殺,流傳最廣的說法則是靜宜涉嫌走私而被蔣介石「賜
死」,由經國負責執行。靜宜之死,變成蔣家殊多神秘公案之
一。
第一家庭詭譎冰冷
一九五七年緯國和丘如雪在東京結婚,經國不願婚禮太過招搖,在一切已經
就緒時要求緯國勿在東京完婚,緯國拒絕,兄弟更加不睦。一
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蔣介石去世,經國以「唯一孝子的獨霸之
式」為父治喪,緯國只能銜哀靠邊站。經國步入晚年,身體情
況急速惡化,對緯國的敵視日益減少。經國終在一九七五年八
月讓緯國晉升上將,脫離了十五年的中將生涯,並於一九八O
年四月出任聯勤總司令。一九八六年八月擔任國家安全會秘書
長。
經國緯國誼屬兄弟,卻無手足之情。古人說:「侯門深似海」
蔣家兄弟之間的扞格,更是道出了第一家庭的詭譎、寡情與冰
冷。緯國雖愛唱歌、說笑話,但欠缺文采。否則他可以模仿袁
世凱的二兒子袁克文(寒雲),寫下:「絕憐高處多風雨,莫
到璦樓最上層。」的悲涼詩句。
2005-05-14 16:41:0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