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論命,都是針對已出生的人而論,但若逢要「剖腹生產」的情況,「命」和「運」似乎都可預先安排,好「命」的八字格局,並不難選取,爭議較少,難的是「運」的安排,八字行運註定要好壞照輪,那就要見仁見智了。
請問:您希望您的小孩是--「少年發達、晚年波折」,還是--「少年波折、晚年發達」呢?理由何在?
2005-04-29 08:21:34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滄海 6 in 社會與文化 ➔ 神話與民間傳說
為杜絕不當聯想,本人鄭重聲明,除非主治醫師建議,個人堅決反對「剖腹生產」!
2005-04-29 19:22:04 · update #1
千萬拜託大家在投票時,多多費心看完二位作答者的佳作後,再投下神聖一票,好嗎? 謝謝大家!
2005-05-04 15:24:19 · update #2
後學敬覆前輩:
後學會傾向於選取晚景榮采的命造,因為古人有言:少年得志大不幸.
雖說春風得意是很好的事,然而有時歷練不足,或是意氣用事,都會使一個原本良好而具有大利益的事,就此功虧一簣.與其如此,不如使其多作歷練,廣增見識,也較有利於往後的發展.
然而,為人父母的,總希望給予最好的照顧.若是後學他日為人父母,除了為子女選擇一個五行流通平順的命造外,重要的是引導他 / 她如何安身立命.這是習學命理者的目標,後學自也不例外.
另外,後學並不主張以如此人為方式進行擇命.如非必要(如難產,或其他因素所致而須進行手術者例外),後學不認為有進行剖腹的必要.
除了是認為此法違反自然理則,另外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孕婦負擔的手術風險...等因素,也是後學不認同的原因.
後學淺見,請前輩指點
2005-04-29 15:04:44 補充:
後學感恩前輩指點.
再告前輩,後學其實無意為子女擇日而產,只是順其自然.
春風得意是好,大器晚成也不差.
只是後學願盡力而為,因勢利導,能為子女適才適性的發展而努力.
2005-04-29 09:01:3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我認為,除非是難產,否則看日子和時辰剖腹產的人,根本不能以他剖腹產的時間來論他的八字,所以儘管那個時辰再好,也不干他的事,因為他沒有經過產道,是逆天而行,至於他真正的八字是什麼咧?不知道,因為他已提早出來了,原來應出生的時辰就不曉得了,例如趙易安
2005-05-04 15:30:5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難得一見的有意義的好問題,既是假設性的問題,敝人就假設性的回答一番。我的想法與陰陽師相反,我選少年發達,且是絕對的要在少年時期就發達。理由何在?這無需深入的大道理,明天能不能存活在這世上,皆屬未定之天,既是活在當下,就該把握當下,早早努力提早發達,提早卸下人生的重擔與責任。百米賽跑或長途馬拉松競賽,一開始就落後者,永遠都在後面辛苦的追趕,還有尚未跑到終點,突然心臟病發作,倒地不起者,再怎麼美好的晚年發達,都是黃梁一夢,無緣享受也無福消受。在228事件中失蹤的前台灣省議會之參議員王添燈先生,出身大稻埕之茶業商家,其被逮捕,乃至失蹤屍骨不知去向,正值人生壯年時期,茶行事業由其家族之人接手,族人經營有道頗為富裕,並享有高壽至九十三歲辭世。在其晚年時曾歎曰:胞弟被逮捕那一天,我在茶行樓上,看到他被帶走的全部過程,當時,我很想從樓上衝下來說,你們抓錯人了,應該把我抓走…我這人,是多活到九十多歲…至此,老淚縱橫而無法自已。王添燈先生,正是少年發達的最佳寫照。生命啊~只在乎過程精不精彩,至於能活多久,實非我凡人所能臆測預料。一場繽紛燦爛的煙花晚會,只要能演出絢麗,令人讚賞不已,過後,即使如流星般的墜落,亦毫無遺憾。
2005-05-01 10:53:4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福分未到或不足,也難如願吧!
還是多行善、行孝、結善緣、播善種吧!
2005-04-29 22:04:4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Mickey 1 · 0⤊ 0⤋
「陰陽師」您真偉大!這年頭能夠犧牲這一代,造福下一代的人,畢竟不多了,佩服您!
研究五術的目的,不外乎是想「自救救人」,而在出手之間,自救和救人卻是有些角度上的不同,若以此題為例,小孩八字少年行運的波折,會從何而來?八成是父母的不爭氣!而一個不爭氣的父母,又怎可能善待「明師」?這是現實的問題,也是江湖的無奈吧?
少年行運的發達,代表有父母祖上的先天福蔭,此時的父母,不是更有能力來為小孩將來的變化作努力?小孩的好運讓它順其自然而來,將來的壞運,現在大家一起努力化解,這不是八字論命的又一境界嗎?願共勉之!
2005-04-29 23:08:33 補充:
寒舍一牆高掛「樂天知命」算算也已近20餘年矣!
2005-04-29 09:37:51 · answer #5 · answered by 滄海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