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的順序是這樣嗎:苦、集、滅、道?為何佛陀要先講先說果,後說因?為何不這樣說呢:集-->苦-->道-->滅 ??
2005-04-28 19:57:08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Victoria 6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宗喀巴大師對此有詳細的說明與辨證:
1、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
集諦為因,苦諦是彼之果,故集是先,果應是後。何故世尊不順彼義之次第,而作是說:諸苾芻,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耶?大師於此違因果次第而宣說者,以有至大修持扼要,故無過失。此復云何?謂諸所化,若於生死自先未發無倒希求解脫之心,根本斷絕,彼於解脫云何能導?以諸所化無明闇覆,於諸苦性生死圓滿執為安樂,顛倒所誑。如四百論云:「此大苦海中,悉無諸邊岸,愚人沈此中,云何不生畏?」先須為說此實是苦,非有安樂,說多苦相令起厭離,是故於初先說苦諦。此後自見墮於苦海,則於苦海欲求脫離,便見其苦必須滅除。此復了知未止其因,苦終不滅,便念其因,復為何等?由此始能了知集諦,是故集諦於苦後說。次知生死眾苦,皆由有漏業生,其業復由煩惱發起,煩惱根本是為我執,便知集諦。若見我執亦能止滅,誓願現證滅苦之滅,故於集後宣說滅諦。若爾開示苦諦之後,即於解脫發生希求,苦諦之後應說滅諦。答云:無過,爾時雖有欲解脫心,欣得寂滅眾苦之滅,然猶未明眾苦之因,未見其因定能遮止,故於解脫,不能定執為所應得、定當證滅。如是若執定當證滅、定當解脫,便念何為趣解脫道?趣向道諦,是故道諦最後宣說。如是亦如相續本母云:「如病應知斷病因,當得樂住應依藥,苦因彼滅如是道,應知應斷應證修。」如是四諦,大小乘中皆數宣說,是為善逝總攝生死流轉、生死還滅諸扼要處。故修解脫極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故須如是次第引導學者。若未真實思惟苦諦,厭捨生死,則求解脫,亦唯虛言,隨其所作悉成集諦。若未思集,善知惑、業生死根本,猶如射箭未見鵠的,是即斷截正道扼要,遂於非脫三有之道,妄執為是,勞而無果。若未能知應斷之苦集,則亦不明靜苦之解脫,故欲求解脫亦唯增上慢耳。
2、簡要說明如下:
以一般講說順序而言,照理應該從"是什麼原因"(集)造成"這樣的結果"(苦),再來"要用什麼方法"(道)來達成"我們要的目標"(滅),這樣來說明才是。可是佛陀為什麼不是這樣來做宣說呢?因為這裡面有絕大的修行扼要。顛倒無明的眾生,妄執諸苦性為安樂,看不清真實的現狀,這時候告訴眾生"此是集,汝應斷"...眾生很難聽的進去。所以最善巧的佛陀,就先宣說"苦諦",讓眾生看清楚自己正在苦海中,生起厭離、想脫離之心。可是要離苦得先知道原因,當眾生心切地想了知因在哪裏時,這時才繼續宣說"集諦"...。
佛陀之所以這麼地宣說,其實是因為了知眾生的根器,和了解真實修行的過程與內心的相狀其實是這樣地(因為佛陀即是這樣修證而成佛果),所以實在是最善巧的教授啊!
2005-05-01 21:52:4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善知識,既然有仁者提到生苦,那就讓吾等設想一個狀況,『讓一個生命提早三個月出來』就如同人間的『假釋』一樣?智者當知佛陀的真意。
2005-09-06 17:09:3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上面的小雨的媽和查理都說的對。
為何有人會誤以為是集、苦、道、滅,因為邏輯推理的關係。
然而,四聖諦是「觀」的次序,在修行「觀」的時候,必然是先觀察到「苦」的果實,當有這個苦的感受後,在深入探索,才會找到原「因」(集)。但是這個原因層層深入後,會發現是無明。若能發現是無明的話,那就不執著,既不執著的話,苦就消「滅」了。而以上整個「觀」的過程,就是解脫之「道」。
換言之,苦集滅道是修觀時,所能發現的次序啊。佛陀不會弄錯的,但有人沒有修行經驗,僅以邏輯推理,就會誤會了。
2005-04-29 06:41:3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先要眾生知道什麼是[苦]....然後才能教育眾生,苦的原因.[集].要先[知苦],對[苦]有認同..才會去思維,追求[為什麼我會[苦]...在下一步,則是告訴眾生,有一個[沒有苦]的境界!!去吸引眾生來接受佛法的教育!!..最後才教導,如何到[沒有苦的境地]的方法!先吸引眾生的注意與嚮往....再教導學習的方法.所以是[苦;集;滅;道].總括而言...是佛陀救度眾生的教育步驟與方法!
2005-04-29 04:32:4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眾生都是先看到果,才想到因的丫
就像學生考試考不好,才會發覺自己用功不夠
2005-04-29 00:25:27 · answer #5 · answered by Jen 3 · 0⤊ 0⤋
四聖諦
【四聖諦的意義】
“諦”就是如是不顛倒,既是真理。“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餘的人只能隨著佛陀而解說,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眾生。辟支佛知道世間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滅苦的果,但是卻沒辦法講出滅苦的“道”。這個“道”是種種的修行方法,他沒有辦法開示詮釋,所以四聖諦唯有佛陀能圓滿的闡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沒有四聖諦,其他的聖者是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的。
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間的因。在經典中有這樣的比喻:眾生的身心有種種的生死業以及煩惱,既是有各種的心病,佛陀將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處,告訴眾生,並且指出那些解脫的聖人,沒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悅,以及解脫病苦的方法。
【四聖諦的次序】
(一)、苦諦:說明世間是苦果。我們要知道苦有如病,應該遍知,這是世間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轉。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醫治它。
(二)、集諦:說明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我們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將之斷除。這是世間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轉,但是它指出我們生死流轉的原因。
(三)、滅諦:說明解脫與證果。眾生無時無刻不在病苦中,我們要知道沒病苦的快樂是怎樣的?要認識怎樣的人是沒有病苦的?要證知怎樣才是沒有病?這是指出世間的果,就是解脫、清淨的境界--涅槃。
(四)道諦:說明離苦的道路。我們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藥,應該修學。這是指出世間的因,我們應該學習、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後就可解脫生死。
【一、苦聖諦】
苦既是逼惱的意思。眾生經常被無常所患累、所逼惱,所以說是苦。苦相可分為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為有情世間以及器世間兩種果報。
(一)苦處:
(1)有情世間:眾生的身心活動,稱為有情世間。
1、根據眾生的種類來分:
它可分為五類:地獄、惡鬼、畜生、人、天人,稱為五趣;另一種分類加上阿修羅,和稱為六道。
2、根據三界來分別:
根據欲(欲望)以及色(物質),有情世間可分為欲界、色界以及無色界。
a、欲界:有飲食、睡眠、情愛(淫欲),這三種欲望。欲界的眾生皆具有此三種欲望,然而人類除了這三種欲望外,還加上愛財,愛名,稱為五欲。
b、色界:此界的眾生都是依據禪定進入色界,沒有欲界眾生的欲望,唯有清淨微妙的色身。
c、無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不但沒有欲望;而且也沒有身形的器界;他們沒有身體,也沒有外在物質的世間;只有五蘊中的“受”、“想”、“行”、“識”等的心,以及心所生發在活動。
(2)器世間:根據地、水、火、風四大所形成的物質,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針線等物質,以及物質的活動現象,如光、聲音、風、冷、熱等。
有情世間和器世間是由我們過去的煩惱,造種種業所形成的力量而產生的,因為過去的煩惱造作,所以現在受報;現在的煩惱又繼續造作。凡所造作(有為)都是無常;無常必然是苦,為什麼呢?因為無常就不自主,不自在;眾生對有情世間與器世間不能做主,所以稱為苦處。
(二)苦相:
(1)三苦:
1、苦苦:苦受以及順苦受的法。“受”有苦、樂、捨三種受,我們在生活中感受到苦。苦苦是指苦受。除了苦受外,還有引起苦受的種種法也是苦,被稱為順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燒到,手痛是苦,而燒你的那些東西的作用也應該歸於苦。我們會感覺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們要遠離、要拋棄,但它又如影隨形般地窮追不捨,所以我們覺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會五種苦屬之。
2、壞苦:樂受以及順樂受法變壞而引起的苦。我們享受快樂時,它卻如朝露般的消失無影無蹤,令人懷念,我們貪愛,就感受到苦,稱為壞苦。是你感受到快樂的東西,稱為順樂受法,因為變壞所以苦。愛別離與求不得苦屬之。
此苦苦與壞苦是由嗔、貪所引起的,此兩種苦凡夫可以世間的智慧覺知之,稱為世俗諦苦。
3、行苦:一切有為造作都是遷流變化,它包括苦苦、壞苦、捨受。我們不把不苦不樂受(捨受)當作是一種苦,但依行苦來看,它也是一種苦,原因是:“捨受”是不永恒地,它無常變化,捨受之後,樂受、苦受業接踵而來,因為它遷流變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稱為“行苦”。此種行苦愚癡的凡夫不知不覺,唯有聖人能覺知,稱為聖義諦苦,五取蘊苦屬之。
(2)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
1、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生時的眾緣逼迫,就是苦。我們住胎時,子宮是最小的牢獄、胎兒手腳沒法伸直、縮成一團,好像坐監牢,痛苦極了。此外,子宮裏的種種不淨,如羊水、血等,我們都得忍受,真苦;胎兒出世時,要從小小的陰道中鑽出來,有如兩座山壓頂,母親受苦,嬰兒也受苦,這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嬰兒的皮膚很細嫩,一出世接觸到冷熱空氣,身體好像針紮那麼痛苦。此外,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裏,覺得比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無依無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種苦。
2、老苦:我們的身心衰損,朽壞,生出種種的苦受,身體老化,慢慢的不聽話,不中用;而我們的心逐漸沒力,想東西也越來越遲鈍,樣樣不如人,因而覺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皺紋滿面,腰彎背婁,老態龍鍾,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無所事事,又擔心被子女遺棄、孤寂與疏離難以掙脫,尋取溫暖與親情難得;年輕力壯時,高朋滿座,意氣風發,神采飛揚,誰也沒料到晚年的境遇卻是如此的孤單,寂寞與淒涼。
3、病苦:身體的四大不調,百病叢生,所以苦。病有種種,有些病很輕微,有些病很嚴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結果暴病而終。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讓你三分,真正來講,“吃”是病,貪東西也是病,但這些是屬於心病,這兒講的是身病。我們的身體有如機器,終歸會變壞,變換就是病苦。
4、死苦:我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眾緣逼迫而終。臨命終時,死的境象令人難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時,嚇的面色變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時,不願死去,雙手抓的緊緊。如果有一天我們發覺雙手不能動彈,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時候,身體各部分慢慢的動彈不得,內心一定很恐慌,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經麻木了,無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說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麼?但是沒人講反正要病嘛,理它幹嘛?當你病了,會呱呱叫,病苦來時,就受不了。當死還沒來臨時,你嘴巴大,愛講大話,當它來時,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著你,你會嚇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還沒動到你,就嚇到如此這般,等死期到來時,更不用講了。
5、怨憎會苦:我們和冤家、仇人沒辦法避開,每每要見面,這就叫做怨憎會苦。比如一對夫妻,婚姻生活美滿,恩愛,過後吵架鬧翻了,但是為了兒女,夫妻之緣難斷,必須天天見臭、面臉臭;或是打工仔,雖與老闆不和,但為了家計,為了五鬥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歡的老闆見面;還有某些同事,跟你吵過一次架後,兩人見面就不說話,因為某種業因緣,你不能離開他,天天要會面,這就是怨憎會苦。
6、愛別離苦:與至親,相愛的人乖離分散,所以苦。因為某一些因緣,所心愛的人兒離你遠去,你捨不得,所以感覺到苦。比如做父母親的,女兒出嫁或是兒子出國留學,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常掛心頭。有的傷心流淚,哭哭啼啼;有的睡不著,吃不下。這些還不太嚴重,嚴重的是男女之間的情愛,相愛的人卻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侶就因此跳樓殉情。在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東方有梁山伯與祝英台,這些纏綿偉大的愛情故事,常使同情他們的人淚流滿襟。
7、求不得苦:我們用種種辦法與手段,希望獲得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結果還是得不到,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為人的欲望太多了,這樣多的欲望我們沒法實現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蘊苦:我們對五蘊(既是色、受、想、行、識五種身心聚合)的身心產生執著,稱為五取蘊。取是執取的意思。五取蘊剎那剎那的生滅,它一直遷流變壞,所以是苦。
(三)、總結:
在這三苦與八苦中,真正的苦是發生在於“行苦”,此苦唯有聖人能覺知。佛教所說的苦與世間人所說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並不是世間人所知的苦受、樂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覺知的苦是:這個世間一切都是有為變化,終歸變滅,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稱為“行苦”。如果佛陀沒有為我們闡述,我們凡夫對它是不知不覺的,因為我們迷在苦、樂之中。這個苦必須以智慧觀察,所以初學佛者應以聞、思、修中的“聞慧”來瞭解“行苦”是一種苦。這個“行苦”並非“苦苦”與“壞苦”,而是因為不自在,就是苦。苦聖諦中最究竟的苦是“行苦”,如果沒有它,我們可以想盡所有的方法,修各種福報,追求種種的樂受;如果福報很大,在天上或人間享受五欲之樂的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苦為何物,只知道樂,那麼這個苦聖諦就沒法成立。但實際上並不如此,這五欲之樂是包含在行苦中,因為它會變化、變壞;也就是說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樂,但天福有享盡之日,樂報沒了,苦報就接踵而來,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二、集聖諦】
集聖諦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稱為集聖諦。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業力被煩惱所引發出來;集取就是煩惱在造業。因為我們過去造種種的業形成力量,加上過去與現在種種煩惱的引發,使我們受種種苦。所以這個集聖諦所要講的就是煩惱以及煩惱所造的諸業行。
(一)煩惱:佛說我們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教導我們以八萬四千法門對治之。然而這個八萬四千是表示多數,它說明眾生有很多煩惱,我們不可能全部認識,只要認識主要的煩惱即可,它們是六根本煩惱以及大、中、小隨煩惱。由於時間有限,我在此只講六根本煩惱。此是凡夫非常嚴重的煩惱,因為他引發其他煩惱的生起,所以稱之為根本煩惱。六根本煩惱又稱為十惑,它們既是:
(1)貪:貪有很多種,普通來講我們有財、色、名、食、睡五欲之貪,人類的一生就是在這其中打滾,虛度一生。因為我們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願被他束縛。我們除了晚上睡覺,從早到晚為生活奔波,忙這工作,拼命想發財,這就是貪財。同事又追求種種名譽、地位;有些人又貪吃;到了某一段年齡有對色欲(淫欲)有種種的貪求,所以說我們的人生就是為了滿足五欲而過活;如牛被人牽著鼻子走,我們也如牛一樣被五欲牽著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貪是煩惱。
(2)、嗔就是生氣的意思,這個生氣有很多種類,人家罵你,不能忍受,起嗔心。嗔與貪剛好相反,貪是遇到快樂的境,你追求;嗔是遇到不快樂、不喜歡的境,你要拋棄它,但又丟不了,所以嗔。
(3)、癡: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稱為癡。
不明事理就是對世間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覺,好像人是怎樣來的?死後怎樣去?此外,對四聖諦、三寶的實、德、能,既是說對於真理的真實、三寶的功德、自己與他人能修行解脫等無知,都是愚癡。
另一種愚癡就是對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為你講佛法,你不懂對或不對,人家跟你講對的,你以為是錯;人家跟你講錯的,你卻以為講對,這也是愚癡。
(4)、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內心高舉,看不起別人,稱為慢。比如某人的兒子修完大學課程後,那個做母親的就覺得了不起,到處向人炫耀;或是有人養了一隻漂亮的狗,他覺得了不起,帶著那只漂亮的狗招搖過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財產等,都稱為慢。
慢的種類: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華洋溢,高人一等,結果看輕別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為跟他平等,結果你覺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別人差,但不認輸,卻認為他人沒什麼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這是慢的心裏在作怪。
(5)疑:對於佛法因果道理懷疑。
(6)身見:執著五蘊的身心裏面有一個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7)邊見:執著斷、常二見。就是說認為“我”是永恒的,就是執住“常”;認為人死後一了百了,什麼都完了,這就是執著“斷”。我們凡夫就是有這兩種邪見,稱為邊見。
(8)邪見:各種不正確的思想、它包括:對因果起不正確的知見,撥無因果;認為沒有過去世,沒有將來世,這些都是邪見。
(9)、見取見:執著我們的見解是對的,稱為見取見。我們凡夫又一個很深的執著,認為我的見解才是對的,別人的見解都是錯的,這叫做見取見。
(10)、戒禁取見:執著不正確的戒律,稱為戒禁取見。比如有人放生,放雞說以後不能吃雞;放烏龜就說以後不能再吃烏龜,這其中沒有因果關係,根本無此事,佛陀是根據因果道理來制定戒律,所以這是戒禁取見;甚至有人認為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脫,所以他吃素,這也是戒禁取見。菩薩道行者,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殺害眾生,所以吃素,這是一種慈悲心的表現,並非是為了要解脫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脫,牛羊早都解脫了。
更有些人持牛羊豬狗戒,他們學習牛羊豬狗所做的一些行為;有些不吃這些眾生的肉,好像興都教徒認為牛是神聖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卻認為;豬是肮髒的,所以不吃豬肉等,這些都是戒禁取見。
這六個根本煩惱妨礙我們解脫生死,其中嚴重的三大煩惱是貪、嗔、癡,稱為三毒;在這三毒中最嚴重的是貪愛。(請參考《煩惱》)
愛的種類:
1、對樂欲、財富、權勢等五欲之貪求與執著。
2、對意念、理想、觀點、意見、理論、概念、信仰的貪求與執著。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貪求與執著。
4、不再生存的渴求。
佛陀說我們煩惱中的“愛”是集諦的主要原因,故集論說“若愛、若後有愛、若貪喜集行愛、若彼彼希樂愛是名集諦。”就是說貪愛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們對現前的事物苦苦貪求,此稱為愛。
1、後有愛:我們想要追求永恒的我,追求死後的將來,而這樣的貪愛,使我們死後將來再繼續受生,稱為後有愛。
2、貪喜集行愛:當現前的境界出現時,我們因迷惑而執著它,稱為貪喜集行愛。
3、彼彼希樂愛:我們知道現前這樣快樂的境界,追求將來也要有這樣的境界,稱為彼彼希樂愛。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適意、恩愛,希望將來死後夫妻再結來生緣。
因為這種種的愛,使到我們死後再來生死輪迴。由這個貪愛的煩惱使我們產生常、樂、我、淨四個顛倒。在這個貪愛之中有一個“自體愛”,稱為我執。眾生對這個我執深執不捨,便無時無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為這個貪生的欲望,使得過去、現在所造的諸業得到滋潤,繼續向前推動。業是過去的因,貪愛這個煩惱是現在的緣,因緣和合,我們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二)業:我們過去及現在世所造的種種業行,它也是屬於集。因為業行能集無量種眾生業道於內身。
(1)業的意義:業為造作義,既是有意造作之行為稱為業。業所造成之效應(果報)稱為業報。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惡、無記三種,形成善、惡、無記三種業報。
(2)業的推動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愛”滋長意志造業,是生命能繼續延續及向前邁進。(請參考《業力與輪迴》)
【三、滅聖諦】
滅聖諦既是苦滅聖諦。它說明眾生可以從生死相續不斷的苦報中得到解脫。滅是指滅除惑、業、苦,斷著貪嗔癡等無明煩惱,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滅,既是涅槃。
(一)涅槃:
(1)涅槃之意義:涅槃是不生不滅之義。佛說涅槃是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實相既是真理,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詮釋,唯有智者親自證悟方知;故說:“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測。”涅槃並非因緣所生,是無為,是沒有造作的,並不是語言所能闡釋的,不是常,不是無常,也不是斷;不是苦,也不是樂,無相可得。既然什麼都不是,為什麼還有這回事呢?
(2)佛陀演說涅槃的原因:因為世間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皆是無明煩惱之產物,而我們因迷惑以為有的一切事物,它們的實相是非有非無(離有無)之不生不滅。我們凡夫所知道的生滅幻相,是迷惑而執著以為有的,本來沒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無。如果說有,就是執著常;如果說無,那就是執著斷。我們凡夫一直在這相對的概念裏打轉,在講涅槃時,佛陀不講有、無,生、滅;他講非有非無,不生不滅。而不生不滅有會使人誤解為:除生、滅之外,還有一個不生不滅,那又是錯誤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滅萬法之中,具有不生不滅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覺,認為它是生滅的。比如我們觀賞《釋迦牟尼傳》這部電影,從佛陀降生到他涅槃,這只不過是銀幕裏的變化罷了,裏面並沒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閃來閃去,在這些光影中,沒有生也沒有滅,沒有這為聖者在生,在滅。而世間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來是不生不滅,但是我們的智慧被煩惱所遮蓋,就以為他有生滅,故唯有斷除煩惱的聖者,才能證得這個涅槃。此涅槃並非是在生滅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滅之法可以證得;而是在生滅法之中,發現到不生不滅之真相,此才可稱為證得涅槃。
這世間一切生滅無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擺脫它,到一個不生不滅的地方去。但是沒有這樣的地方,這個的地方就在生滅無常裏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滅的。因為我們迷惑,所以以為它生滅。當一個人覺悟之後,就會發現到:原來在這生滅萬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滅。所以證悟的阿羅漢聖者,並沒逃到另一個地方去,而是在這個世間體悟到一切萬法本來不生不滅,稱為證得涅槃。涅槃並不屬於因果,所以涅槃並不是我們斷除了煩惱後所得到的果報。《金剛經》曰:“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證悟涅槃(成佛)時,無一物可得,阿羅漢證悟涅槃亦復如是。我們眾生就是獲得太多,這邊拿,那邊抓,“財產”太多,樣樣都放不下,所以沒辦法覺悟與解脫。如果有一天,我們覺悟到無所得時,既是斷除了一切煩惱,那時就證悟涅槃了。
涅槃就是無生,無生所以不滅,所以涅槃有稱為不生不滅。因為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無,就是不是有,也不是無,故涅槃不屬於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誤解了涅槃,他們迷惑地問涅槃以後,那個人存在嗎?他去了哪里?但是涅磐是無生,無生就沒有滅,就不能稱為有,也不能稱為無。一個東西生出來,你稱它為有,它滅掉了,你稱它為無,沒有生不能稱為有,不能稱為無。涅槃不屬於有、無,就不能問涅槃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煩惱的概念。涅槃並沒有一個人證到涅槃,因為覺悟涅槃的人一無所得,包括這個“我”,就是他覺悟到“無我”,既然無我,就沒有我證悟涅槃。證悟涅槃就是沒有煩惱的智慧,這其中無一法可得,就是這麼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來看,證悟涅槃者再也沒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斷滅,他不會認為這個世間給他種種苦,要把它們斷掉,他的內心沒有執著與罣礙,寂滅清涼、(寂既是寂靜不動;滅既是煩惱不生。)心行處滅,這和我們凡夫不同,凡夫的心無時無刻不住在一個地方造作,而證入涅槃者就沒這回兒事。
【四、道聖諦】
道是出世間的因,解脫苦的方法,通往涅槃之路稱為道。廣義的說有三十七道品,狹義的說有八正道。
(一)修道的層次可分為五個次第:
(1)資糧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處。
(2)加行位:觀四聖諦,既是觀苦、集、滅、道諦。
(3)見道位:覺悟見惑,斷三結,既是斷除我見、戒禁取見以及疑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
1、我見結:身見是一種知見,因這個知見使我們做出種種傻事,而見道的人沒有我見,但並不等於沒有我慢。我慢是我們的內心高舉,認為有一個主體存在;而我見是執著現前的身心有一個我。所以見道的人只是破除我見,沒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見結:守持種種不正確的戒律,見道者無此煩惱。
3、疑結:見道的人對於佛、法、僧有絕對的信心,絲毫無懷疑。
所謂見道既是見到涅槃之道路,我們現在聽聞佛法,是聽涅槃之道,並沒有見。比如我告訴你從新加坡怎樣搭飛機到東京,下了機要怎樣搭車到火車站,從火車站怎樣搭車到一個鄉下,再從鄉下去一間寺廟。如果你們從頭聽到尾,這只是聽而已,但是你們真的去到那個地方,那才是見道。我們聽聞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覺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時候,那就是見道。見道的人斷除了我見、戒禁取見及懷疑三種束縛他們的輕微煩惱,稱為三結。
(4)修道位:修行者見道後繼續修行,稱為修道位。既是初果、二果、三果聖者,這些聖者稱為有學聖人。
(5)無學位:既是證悟阿羅漢果。證阿羅漢果的聖者已經完全解脫煩惱,再也不必學習即修行解脫的方法,稱為無學,所以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
(二)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門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幾種:
(1)五停心:修習以下五種法門,能制止心內的過患,然後得定而引發智慧。
觀法: 所對治之煩惱:
不淨觀--對治貪欲--觀內身不淨,除色身愛;觀外身不淨,除淫欲愛。
慈悲觀--對治嗔恚--於怨親等觀,慈心與樂,悲心除其苦。
因緣觀--對治愚癡--觀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緣,其中無我,無作者,無受者。
界分別觀--對治我慢--觀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無有一合相之我。
數息觀--對治散亂--數出入息,繫心於息而得定力。
在這五停心中的不淨觀及數息觀是修行入道的初門,合稱為二甘露門。
1、不淨觀:觀察自身與他身的不淨,為了對治我們的貪欲,因為我們對身體有貪愛,這是一種煩惱,也是一個心病,佛陀就為我們開了一帖藥方,叫做不淨觀,我們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歡上他,是因為認為他漂亮、乾淨等等,那是因為我們的智慧被貪愛的煩惱所遮蓋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淨觀是告訴我們要看他不淨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沒有一樣是乾淨的,皮膚流出來的是汗,七孔流出來的都是糞,是肮髒的。皮膚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裏所裝的都是糞便,所以我們的身體是“糞桶”,不是“飯桶”。我們最嚴重的貪欲就是淫欲--色欲,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不淨觀以破除之。(請參考《四念處》)
2、慈悲觀:慈悲觀是要對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給眾生快樂,修悲就是要拔除眾生的苦。我們要經常作這個慈悲心的觀想,慢慢地對於眾生就不會嗔恨,生起憐憫之心,所以說慈悲觀能對治嗔恚。
3、因緣觀:觀十二因緣以對治愚癡。在這十二因緣的流轉中無我、無作者,沒有受者。(請參考《十二因緣》)。
4、界分別觀:我們觀察十八界以對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識,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稱為十八界。我們個別觀察它,裏面沒有一個我,這十八界合起來的一個整體,稱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觀十八界可以對治我慢。
5、數息觀:稱為阿那波那,譯為持息念(數息)。修數息觀對治散亂的心,我們的心如猴子般跳來跳去,所以要把它繫在呼出吸入的息氣上,慢慢的心就會平靜下來。這五種修行方法稱為五停心,它可使我們的煩惱:貪、嗔、癡、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靜。
(2)四念處:又名四念住,所謂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四念處對治我們的常、樂、我、淨四顛倒。
1、身念住--觀身不淨:觀色身四大不淨,乃至外境亦不淨,以對治身體乾淨的顛倒想。
2、受念住--觀受是苦:觀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樂捨,三種皆是行苦,因為它無常變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觀受是苦對治樂的顛倒。
3、心念住--觀心無常:觀六識心生滅最迅速,無有一念停留,我們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兒變化,佛陀說吾人之身還有幾十年慢慢地發生變化,可是我們的心念一秒鐘卻不知道變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觀心無常。眾生執著這個世間有一個精神不變的我--心。這是一種顛倒,一種錯誤,這個心是變化無常的,並不是永恒不變,所以要觀心無常。
4、法念住--觀法塵及一切法無我、無我所,而我們執著有一個我,所以我們要觀法無我。
四念處必須從觀身不淨,而觀受是苦,然後觀心無常,最後觀法無我。因為身體的活動叫粗,受比較微細,心比受微細,而法是最微細的。(請參考《四念處》)
(3)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諦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見:對事的如實知見,出世間的正見唯有在見道者最為清淨;對宇宙人生生死與解脫之四聖諦理,智所證知,直窺實相。世間正見只是一堆經驗所積累的知識,是通過名稱、標誌及事物的相貌與形狀之正確分別罷了。出世間正見唯有通過修禪定及放下一切雜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聞佛法而分別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見,所以正見由多聞、思維、修持得來。
2、正思維:沒有貪嗔等煩惱情況下,依正見觀察、思維,如理地作出決定,故又稱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維才能做出正確之身口意業的行為。比如說蟑螂損害人類是害蟲,我們應該殺它,如果這是正確的道理,那人類損害其他的眾生,它們也應該殺我們!這是不正確的思維,因為這其中摻雜了“我”的煩惱,以人為中心,認為有損人類利益的是害蟲,所以我殺它不要緊,它殺我不行!
3、正語:即戒止口之四惡業。
(1)不妄語欺騙。
(2)不兩舌,搬弄是非;或發表引起兩者間之憎恨、敵意及不和之言論。
(3)不粗惡口罵人或苛刻、酷毒之諷刺等。
(4)不作無意義及無利益之空談或花言巧語--綺語。
不講這四種話語就是正語;我們應該合理、真誠、以及和藹可親的話。
4、正業:不是正當的職業,而是正當的行為,即戒殺生、邪淫、偷盜等,行為善良,不侵害一切眾生就是正業。於修道時,在行住坐臥中正念而住。
5、正命:以合法不損害他人的謀生方式來維持生命,乃至不販賣眾生、軍火、殺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賭等。若是出家眾,則如法求衣服、飲食、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進):精進努力離惡向善,即精進修道。這裏的正精進專指修禪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謂四正勤既是:
(1)未生善令生
(2)已生善令住
(3)未生惡另不生
(4)已生惡另滅
7、正念:以世間法來說,不生邪惡之心念,稱為正念,反之則是邪念。以修行來說既是憶念正法,如四聖諦、八正道、四念處及菩薩道等等修行方法為正念。於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時時明瞭不忘失,比如念佛,對於念佛的境要明記不忘,這叫正念;如果念佛時想吃東西,是不正念,即使在念佛時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覺知心已隨境轉,也是失去正念。這個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於定學,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持它,稱為正念;如果沒辦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馳散,正定有初禪至滅盡定,禪定時的用心不外兩種情況:
(1)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並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單一之定境中。
(2)觀(毗婆舍那):於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觀察實相。
修“止”能暫伏煩惱,但不能除去煩惱;修“觀”則能除去所對治的煩惱。
「戒:正語、正業、正命三無漏學」+「定:正勤、正念、正定」+「慧:正見、正思維」
(三)總結:
(1)在道諦中並沒有祈禱,膜拜與儀規,因為這些不是正道。不過,對於教義不理解之初信者,由於宗教情操的需要,通過優美的習俗與儀式來引導他們走上這條聖道。
在小乘經典中注重正見,大乘經典中注重般若,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認為正精進不屬於定學,修八正道時,每一道都要精進,然而對修解脫道者來說,八正道中的正精進應該偏重於修定、修正念、修智慧,並非在正業、正語、正命此三道中精進。一個修行人如果一直精進的修正語,講好話,那他的心就散亂了。
(2)八正道有時又被解釋為兩種:一者、世間之八正道,既是正確生活之標準。二者、出世間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脫道之修行者所應遵行之生活標準。八正道是任何修學佛法之佛弟子皆應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淨化眾生的身心。它是一條通過德行(戒)、理性(慧)與精神淨化(定)而走向體證世間實相的途徑。
2005-04-28 21:45:51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