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與大悲心一樣嗎?如何區分?阿彌陀佛 ~ ~
2005-04-28 19:15:12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Victoria 6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菩提心]
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覺意。即求無上菩提之心。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心,稱為發菩提心、發心、發意;而最初之發心,稱初發心、新發意。求往生淨土者,亦須發菩提心。無量壽經卷下謂,三輩往生之人皆應發無上菩提心。菩提心之體性,大日經卷一住心品謂,如實知自心,即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淨心為菩提心。 菩提心依種種緣而發,據菩薩地持經卷一載,發菩提心有四種緣,以如是四種緣為增上緣,欣樂佛之大智而發心,即:(一)見聞諸佛菩薩之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二)雖未見神變,但聞說菩提及菩薩藏。(三)雖不聞法,但自見法滅之相,故護持正法。(四)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濁世眾生為煩惱所擾,而難得發心。另發菩提心經論卷上發心品載有四緣:(一)思惟諸佛,(二)觀身之過患,(三)慈愍眾生,(四)求最勝之果。無量壽經宗要以「四弘誓願」作菩提心,且將之分為隨事發心(由具體之事項而發)與順理發心(由普通之真理而發)二種。大乘義章卷九對發心立三種之別:(一)相發心,見生死與涅槃之相,遂厭生死,發心求涅槃。(二)息相發心,知生死之本性寂滅,與涅槃無異;離差別相,始起平等之心。(三)真發心,知菩提之本性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歸於自己之本心。摩訶止觀卷一上謂,藏教、通教、別教,乃至圓教之菩薩各因推量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之四諦理而發心,故稱推理發心。大乘起信論則說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證發心等三種發心,於信成就發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種發心。密宗主張,發心為阿字五轉之一,復基於「菩提心論」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種菩提心,而說四種發心:(一)信心,指對於求無上菩提毫無疑惑之心。以其為萬行之基礎,故又稱白淨信心。(二)大悲心,發白淨信心後更立四弘誓願。亦作行願心、行願菩提心。(三)勝義心,於諸教中選擇殊勝之真實。亦作深般若心、勝義菩提心。(四)大菩提心,決定捨劣擇勝之際,十方諸佛即現眼前證知,諸魔見此則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以上四心雖一度區分,但本為一體,以至佛果間無須臾或離,此是為自行化他、世間出世間修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稱有相菩提心;然以本來有相即無相,如虛空離一切相,故與無相菩提心相契。 於日本淨土宗,源空著選擇本願念佛集,以為菩提心是雜行,而加以廢斥。基於此理,淨土宗鎮西派區分為聖道門與淨土門之菩提心,且謂菩提心為總安心、三心為別安心,而主張不應排斥發菩提心。另外,淨土宗西山派區分為行門與觀門之菩提心,主張廢前者,後者即是「三心」。淨土真宗則分為自力菩提心與他力菩提心,其中佛以本願誓與眾生信樂,即真實之信心為願作佛心(願成佛之自利之心)、度眾生心(濟度一切眾生之利他之心),故稱他力菩提心、淨土大菩提心。
[大悲]
悲,意為拔苦。諸佛菩薩不忍十方眾生受苦而欲拔濟之,其心稱大悲,乃佛菩薩為救度眾生痛苦之悲愍心。小乘有部以之為十八不共法之一,大乘法相宗則以之為佛百四十不共法之一。一般又以之為四無量心之一,如華嚴經所說之十種大悲心,及寶雨經所說之佛三十二種大悲心。此外,通常又以之與「大慈」並用,最常見者為表示觀音之慈悲。然「大悲」一詞,於諸經中之解釋略有異同。 (一)小乘之說,如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一、卷八十三、俱舍論卷二十七等所說,所謂大悲,乃緣於三界一切有情而起,為佛之世俗智,凡有五義,即:(1)資糧大,乃以大福德智慧之資糧而成辦者。(2)行相大,此力能於三苦之境,作拔苦之行相。(3)所緣大,以三界之有情為所緣。(4)平等大,遠離怨親等之分別心,而普遍利樂一切有情。(5)上品大,大悲為諸法中之最上品,更為其餘各種悲心所不可比。若以「大悲」與「悲」相較,則有八種之異:(1)自性異,大悲以智慧為體,悲以無瞋為體。(2)行相異,大悲緣「三苦」之行相,悲唯緣「苦苦」之行相。(3)所緣異,大悲通緣三界,悲唯緣欲界。(4)依地異,大悲依第四禪,悲通依於四禪。(5)依身異,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6)證得異,大悲係遠離有頂之惑而證得,悲則僅遠離欲界之惑而證得。(7)救濟異,大悲能成就救濟之事,悲唯希望救濟。(8)哀愍異,大悲能哀愍平等,悲則唯拔除欲界有情之苦,故其哀愍不平等。此外,成實論卷十二亦詳釋佛之大悲,所說與有部之說大致相同,惟成實論強調「先談法空,後論大悲」,乃兩者顯著之差異。 (二)大乘之說,新譯華嚴經卷五十三於所列舉二千普賢行法中,以大悲配於十住位,而舉出菩薩生起大悲之十種緣由,即:(1)菩薩觀察眾生之所依怙而起大悲,(2)菩薩觀察眾生根性不調順而起大悲,(3)菩薩觀察眾生缺乏善根而起大悲,(4)菩薩觀察眾生長夜惛眠而起大悲,(5)菩薩觀察眾生行諸不善法而起大悲,(6)菩薩觀察眾生為欲所縛而起大悲,(7)菩薩觀察眾生沉沒於生死海中而起大悲,(8)菩薩觀察眾生長嬰疾苦而起大悲,(9)菩薩觀察眾生不欲行善法而起大悲,(10)菩薩觀察眾生失諸佛法而起大悲。此外,寶雨經卷五、思益經卷三、大薩遮尼乾子經卷六、除蓋障菩薩經卷八等,均載有如來三十二大悲(梵 dvtriat tathgatasya mahkaru)之說,即有情未能了達諸法實諦,又以妄執之故,長惛眠於無明之大夜,如來乃深切哀愍而起大悲,並為之攝化垂示。思益經並謂,說法、隨宜、方便、法門、大悲等五者為如來所用之五力,乃一切二乘之所不能及。又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卷四十九等亦舉出與上記類同之記載,所異者,瑜伽論強調,悲與大悲之別在於「極清淨故」,即以第十地之菩薩及佛之慈悲稱為大悲,餘者之慈悲僅稱為悲,蓋因彼等尚未達於「極清淨」之境地。由是,十住毘婆沙論卷一所舉菩薩八法之中,有所謂高低大小之說,並提出「三緣慈悲」之論,即:有情緣之慈悲為小悲,法緣之慈悲為中悲,無緣之慈悲為大悲。
[慈悲]
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另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三種:(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係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三)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係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為大慈大悲(梵 mah-maitr-mah-karu)、大慈悲。以上三種慈悲,並稱為三緣慈悲、三種緣慈,或三慈。
2005-04-28 19:43:5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曼陀羅 7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07 04:26:3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20 20:04:4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2006-05-16 05:33:1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無所謂 7 · 0⤊ 0⤋
善知識,只要保持覺知,愈『如實知』愈能以適當的心行,做到諸法如義。所以名相的比較,就免了吧。
2005-09-06 17:04:33 · answer #5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菩提心與大悲心如何區分?
------------------------
菩提本無樹˙所以沒有心˙
大悲心˙原文 : 是 慈悲心˙ 無佛可成 ,稱為慈˙ 無眾生可度 , 則稱為 悲˙
心˙比喻為 本心˙經云: 如來說諸心 , 皆為非心˙是名為 心˙
2005-04-28 21:49:43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