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根據政治風險指標....
a.政治與經濟環境 b.當地的經濟狀況 c.外部經濟關係.

分別針對台灣與中國大陸進行評估並探討兩岸之間的主要差異..

謝謝...^^.....希望大家可以多寫點唷..

2005-04-24 20:34:36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LICE 1 in 政治與政府 政治

3 個解答

政治風險指標

一、政治環境

由於中國大陸是共產黨一黨獨大,只有共產黨才能代表人民,才能領導人民達到共產主義,一黨領政之下,中國民主黨派依附於中國共產黨。現在的大陸經常宣揚「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實際上任何政黨不同政見的團體和持不同政見者尚不容許存在。不僅在思想上傳承馬列主義的教條,在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下,個人從屬於組織,下級服從上級,以中共中央馬首是瞻的一條鞭領導體系,在此一體系下,以黨領政、軍、公檢一元化的威權領導乃成為必然的現象。自1979年鄧小平政革開放政策,在中共逐漸權力下放後,造成地方勢力的抬頭,形成了中央與地方間的對立矛盾。另中共於十二大黨綱所通過的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及毛澤東思想等意識形態,仍將限制大陸的政治發展。民主政治雖是世界的潮流,但在大陸的發展緩慢,由於經濟的改革開放勢必影響民主政治的發展更趨開放,惟時間的長短尚難預料。

二、法律環境

法制環境的健全與對於一個國家吸引外資而言,將有很大的影響。中國大陸從1956年到1965年整整10年之間發生了著名的文化大革命,毛澤東一人的意志即代表一切,法律的訂立不過是做為政治的工具,而不是為人民的需要而訂定,10年的文革浩劫只有讓大陸的政治、經濟、文化向後退,甚且根本無視法律的存在,律師無法立足,法官只是代表黨的審判工具。1979年鄧小平宣佈改革開放以來陸陸續續才有法規的出現,尤其是與經貿有關的法律從其時開始,例如1979年5月發佈《關於展開台灣地區貿易的暫行規定》,1980年3月的《購買台灣產品的暫行規定》,1983年4月的『關於台灣同胞到經濟特區投資的特別優惠辦法』,1987年7月《關於集中管理對台灣省貿易暫行辦法》,1988年7月《國務院關於鼓勵台灣同胞的二十二條規定》,1993年9月的《小額貿易管理辦法》及1994年的《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在在都是為了促進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的經濟聯繫,團結爭取台灣工商界人士,為中國統一創造有利條件而已。而1979年7月頒布《中外資經營企業法》,1986年4月頒佈《外資企業法》,1988年4月頒佈《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使台外商對赴大陸投資有所依循,惟其法規內容仍然充滿共產主義的色彩,甚至合資、合作合同也是需經政府機關的批准。1990年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的加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及國務院、行政部門之地方政府所發佈的行政規章不僅繁雜且不健全,地方的法規抵觸中央是常有的事,而各省市之間亦存在矛盾,法令的不健全常讓投資者無所適從。近年來大陸的立法技術與內容有漸漸趕上先進國家的趨勢,惟法令的透明化仍然是台外商最為關心的,例如中共內部有所謂的內部文件或紅頭文件經常可以超越法律,而使台外商覺得一頭霧水,因此如何適時的讓台外商了解最新的法律規定確是大陸相關部門應當努力改進的目標之一。

台外商赴大陸投資除了因經營上必需繳納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十四種稅收外,各地方政府可任意頒佈規定的徵收費用,這就是所謂的亂收費亂攤派和亂罰款。雖然大陸於國務院所發佈的《禁止向企業攤派暫行條例》第四條中規定,不得向企業徵收各地教育部門、學校自定的職工子女入學費,建田費、復墾費、落戶人頭費、媒氣開發費,集中供電費、過橋費、挑水增容費、各種名目的治安管理費、衛生費、綠化費、友農費、各種名目的會議費及其他名目費用等,但是目前仍然無法有效抑制亂收費,亂攤派等問題,無形當中勢必增加台外商的經營成本,影響廠商權益至鉅。

三、生產環境

中國大陸人民由於經過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大家為了求生存,因而將人性性善的一面徹底的扭曲,子女可以鬥父母,學生可以鬥老師,雖然此種現象已不復存在,但是此種陰影仍留存在一般人心中,由於大家都存有大鍋飯的心態,在生產事業工作,賺錢與否則與個人關係不大。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造成貧富懸殊,大批農村剩餘勞力紛紛南下打工,這些民工大部份是為盲流,要錢不要命,工廠若招到這些員工,很可能因管理上的差異,常造成勞資爭議,因而影響生產力的提升,再者由於生產技術及管理知識的欠缺,影響到生產的品質。水電是生產企業必備的能源與動力之一,部份地區由於供水不良,需自挖水井,但抽取地下水依據取水制度實施辦法規定,不論為地表或地面下抽水,則不得超過該行政區地下水年度計劃可採的總量及合乎井點布局和取水屬位的要求,因此大陸抽取地下水的辦法和程序,算是執行的比我國更徹底。另外由於大陸電力不足或電壓不穩,若無法和供電主管部門保有良好關係,經常斷電勢難避免,因此自備發電機或加裝穩定器,以維持生產力,是為台外商必要需考量的因素之一。由於大陸地區幅員遼闊,因此交通運輸仍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一)鐵路主要區段尤其是華東地區運輸能力嚴重不足,長期處於超負荷運輸狀態。
(二)長江等主要內河航道利用率很低,海上貨物運輸中的貨櫃載運率較低。
(三)沿海主要港口泊位不足,近年雖有疏解,但依然存在。
(四)東部沿海及中部地帶、現有旅客運輸能力遠遠不能適應客運急劇增長的需要。
(五)運輸業的結構、運輸網布局仍不甚合理,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裝備一般也較落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四、銷售環境

以往大陸地區的行銷通路有所謂的三級批發及二級批發,其每個階段都是由政府政策所決定,這是違反市場行銷原則與效率的,因而其流通體系的混亂,連帶影響銷售管道之建立。近年來台商或外商進駐大陸以後雖已陸續建立自己的行銷據點,但行銷管道仍難與原有的國營企業來競爭。另「三角債」對大陸市場交易也有莫大的影響,大陸三角債的形成是由於工廠積欠提供原料單位的錢,商業公司欠工廠的錢,零售商欠批發商的錢,外地商業部門欠本地商業部門的錢,形成你欠我,我欠他,他欠你錯綜複雜的債權債務關係,這就是常令外界難以理解的三角債現象。然而三角債現象並不是單純的三角關係,而是涉及絕大多數行業和企業的一債務鏈,它環環相扣,因而形成剪不斷,理還亂的局面。台外商經常面對的是在現金交易與非現金交易中尋求一平衡點,以避免呆帳的產生。又為了搶佔大陸內銷市場及如何取得高比率的內銷市場,台外商如何善用現有的資源及生產項目去努力爭取,仍值得大家繼續努力。雖然大陸擁有十二多億的人口,但各地人口分佈不均,現代化的程度亦不相同,所以實在無法把大陸消費市場視為同一消費水平,例如把東南沿海的消費水平視為與西北各省一樣,這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另外外商於銷售產品時仍須注意大陸之《價格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傾銷法》、《專利法》、《廣告法》、《商標法》、《合同法》等之相關規定,俾保護自身權益。
六、財務金融環境

台外商赴大陸投資將資金匯入大陸銀行之後,若欲全部或大部資金領出,則必需提出動支計劃,且每次提款金額有一定的限制,因而造成週轉上的困難,這對於財務基礎薄弱的台商企業,無異是雪上加霜。

由於中小企業赴大陸投資,最欠缺的就是週轉資金,為了尋求營運資金,不少是以台灣地區的公司做為擔保而取得貸款,這是較為正規的做法,尤有甚者游走法律邊緣,以其他管道取得資金。因此除非是出口導向或進口替代的產業或政策上所鼓勵的企業,一般而言台外商是不易獲得貸款。

近來台商向政府反應希望台灣金融機構赴大陸設立銀行以解決大陸地區台商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但由於大陸是否開放台灣金融機構赴大陸經營人民幣業務,其獲利率是否如想像的一片美好,是否可能挖空台灣地區的資金而形成骨牌效應,這都是必需思考與克服的問題。

台商在大陸投資其融資方式一般可分為固定資產的長期融資、營運資金的短期融通及進出**易之貿易融資。目前台商在大陸所使用的土地常是合資中方作價出資的,這些土地大都是由政府無償劃撥給合資中方,依據《大陸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是不能提供銀行設定抵押,但以出讓方式所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則是可以設定抵押權。

整體風險評估

根據瑞士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簡稱BERI)1999年3月份所出版的「各國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在亞洲主要國家中,僅我國、新加坡及日本之評比分數超過70分,屬低風險區,值得增加投資。大陸在五十個列入評等國家中名列第19名其評分則在69分以下,55分以上,屬中度風險區。

前述BERI「各國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之評分標的,是依據五十個列入評等國家之營運風險指標、政治風險指標及外匯支付能力指標三項副指標各別評分,加權平均後另計算出各國投資環境風險評比。

(一)營運風險指標

該項指標針對各國商業環境之評分計算而得。其評分項目為政府政策的延續性、對外國投資者及其獲利之態度、企業民營化的程度、通貨膨脹、國際收支、文官體制、經濟成長潛力、貨幣兌換能力、契約執行能力、勞動成本相對於勞動生產力、專業服務能力、通訊與交通、當地管理水平與合夥人、短期信用融資、長期貸款與創業資金等15項指標。大陸在五十個國家中名列第二十五名,因此其營運風險顯然仍屬偏高。

(二)政治風險指標

該指標係針對各國政治社會條件之評分計算得出。該指標風險可分為(1)外部影響因素;(2)內部影響因素及(3)潛在影響因素:包括區域政治力量、政治派系、罷工示威等。大陸在五十個國家中名列第十九名,名次雖比營運風險指標略為提升,但其政治風險仍需注意。

(三)外匯支付能力指標

該項指標主要係用來衡量各國對於投資本金、孳息及利潤等資金自由匯出入程度,以及對機器、設備、原料等相關產品之進口能力,其評分標的包括四項次指標:1.外匯管理之法令架構;2.賺取外匯之能力;3.外匯準備;4.國外債務。大陸在五十個國家中排名第十二,由於在亞洲國家中,外匯存底排名僅次於日本,因此其排名比營運風險或政治風險為佳,惟整體而言仍屬中度風險區。

2005-04-27 11:39:5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明天就要交出去嚕..^^

2005-04-27 18:06:0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LICE 1 · 0 0

請問你是要交報告用的嗎~你是不是可以給多一點積分勒

2005-04-25 19:19:5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