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蒙哥馬利的生平
打過的知名戰役
等等

2005-04-17 08:30:39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 6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4 個解答

蒙哥馬利生平簡介


  蒙哥馬利生於西元一八八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倫敦肯寧登的牧師家庭。他母親一共生了9個子女,蒙哥馬利排行老三,由於子女眾多其母親管教兒女「嚴苛多於溫慈」。蒙哥馬利生長於嚴峻管教之下,從小塑造其「自大」、「孤僻」、「難纏」之古怪個性,與周遭友人難以和睦共處,在十八歲前學校教育中他常獲得「庸劣」的評語。一九○六年他考取了德爾士特皇家軍官學校,軍校的教育使其脫胎換骨成為「沉靜好學」、「鎮定沉著」特質,一九○七年軍校畢業,即分派印度英屬白夏瓦皇家瓦立克團服務。服務期間深受剛從坎伯萊參謀大學畢業返營的黎福來上尉影響,激勵其向上進取的雄心。一九一四年蒙哥馬利隨英軍至法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同年十月任職步兵中尉排長的他率兵突擊敵軍,在敵情不明混亂之中重傷而後送,此役他因「勇敢」而被授與懋績勳章一座。

  蒙哥馬利返英國養傷,至一九一五年再度重返法國戰場,自此在歐戰結束前他一直擔任參謀的工作。大戰結束後他官拜中校,一九二○年一月考入坎伯萊參謀大學,年底畢業分發至部隊歷練,由於成績優越及部隊長之考核保薦,5年後調回英國參謀大學從事教育工作。在校任教3年期間,蒙哥馬利有機會傳授他實戰戰術觀點,並與軍事理論家李德哈達研討各種軍事理論。這些前瞻性理論影響甚多卓越學官,並造就不少明日名將。一九三九年,蒙哥馬利任英軍第3師少將師長,爾後在敦克爾克大撤退中,以「沉著堅忍」掩護主力安全轉進,其用兵原則及指揮藝術深獲上級嘉許因而晉升軍長。

  一九四二年八月,蒙哥馬利接任在埃及的英軍第8軍團司令,在北非作戰中接踵而來的勝利使其成了英雄人物,備受國際尊崇,成為舉世無與倫比之英雄。其後他追擊德國名將隆美爾沙漠軍團部隊,使英軍順利進入突尼西亞而揚名國際,一掃英軍昔日屢敗之陰霾。一九四三年五月北非戰役結束,七月他奉命攻略義大利西西里。由於原計畫中,盟軍兵力呈分散部署,蒙哥馬利堅持修正「西西里戰役計畫」,使此役輕而易舉的粉碎德、義之聯軍。英國媒體刻意稱頌,捧他成為第二次大戰的拿破崙圖騰。一九四四年蒙哥馬利返英並指揮英軍進攻法國諾曼第德軍防線,他研究本役「君主計畫」發現初期突擊兵力不足,而無法有效鞏固諾曼第灘頭聯軍陣地安全,乃多次堅持修正計畫,終獲上級同意,並擔任盟軍右翼聯軍指揮官,負責攻擊諾曼第強大德軍防線陣地。由於北翼為德國之精銳部隊,蒙哥馬利攻勢一直處於不利狀況;在42天艱苦戰鬥期間,他無法盡顯用兵才華而備受媒體指責,英國首相邱吉爾為提升英軍士氣,特於一九四四年九月一日晉升其為元帥官階。

  美國巴頓將軍率第3軍團加入戰局後,很快地諾曼第戰役就打破了僵持的局面;巴頓將軍以險中求勝之作為創造了若干局部的戰鬥勝利,勝利消息延伸到整個諾曼第戰場,迫使諾曼第的兩個德國軍團因戰略側翼暴露敗退回德國本土,種下爾後兩面受敵之不利態勢(作戰空間不足,漸遭東西方英、美、蘇聯軍兩面向心壓迫之不利形勢),走向無條件投降的不歸路。巴頓與蒙哥馬利彪炳的功業如燦爛亮麗流星,成為兩國人民心中所歌頌的英雄人物,帶給後人軍事理論家無窮盡的心靈悸動,從而使爾後軍人在「為將之道」方面發現新的領域,啟發領導統御的新思維方向。



蒙哥馬利將道之評析



一、成功之將道

  (一)虛懷若谷、禮賢下士

  孔子曾說過一句至今人們仍耳熟能詳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惜的是許多人在待人處世上,所言所行並沒有遵循教誨,且又自視甚高,聽不得他人的善意建議,唯我獨尊鑄成一種狹隘的個性,此種傲慢的性格無疑是與成大事的氣度格格不入。在《三國志》中的關羽悲劇,主肇因他那自傲和自負的個性,使呂蒙看準了他「倚恃英雄、自料無敵」的弱點,以驕心之計激關羽自大心理,巧奪荊州擒殺關羽。故由此一史例可知成功立業的人,一定要戒除目空一切、唯我獨尊的個性,培養虛懷若谷的性格,方能成大功立偉業。

  蒙哥馬利從小學至軍校前學校成績均不甚理想,常得老師「庸劣」的評語。但在軍旅中他常手不釋卷,研習進修本職學能,在印度任步兵軍官時他利用空閒時間,不恥下問學會印度回民土語、野外狩獵求生伎倆,且將當地野戰勤務習得滾瓜爛熟,軍事素養逐漸在同僚中嶄露頭角。其上司唐姆士准將回憶說:「蒙哥馬利精力充沛,常虛懷若谷、不恥下問。」蒙哥馬利自參大畢業後,他常利用時間閱讀有關軍事書籍及地理雜誌,且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了300哩的腳踏車參謀旅行,訪問過日本、瑞士、德國;更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年造訪過法國馬其諾防線。由於他對求學問及待人處事方面有正確認知,故常不恥下問並禮遇當地賢良之士,虛心求教,日積月累而獲得博學多聞深諳用兵韜略之軍事素養,對他爾後在北非及西歐戰場用兵作為有相當深遠之影響。

(二)瞭解人性、發揮創意

「人性」是人類的感受能力遇到外界刺激時,因而引起偶然可變性及不變性的反應。依據近代學者的研究,人性與本性並不相同,「人性」是人類共同具有的行為特質,「本性」則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共同特質。換言之,「本性」是與生俱來的,而「人性」是後天的培養。時至今日,人類的知識大幅提升,人性尊嚴亦相對提高,所以「權威」一詞在領導統御上的作用已不大,唯有瞭解人性、掌握群眾心理、激發人性潛能、尊重部屬人格、激勵自覺自發、引導部屬激發其內蘊潛力,方能擔負艱鉅的任務。蒙哥馬利對「領導統御」曾作以下解析:「一種能凝聚眾人對同一目標轉換成為一美麗可圖之遠景,此為上上之將之領導統御。」北非戰場英第8軍團常遭德將隆美爾打得如喪家之犬,在一年期間內英國大本營為激勵遠征軍官兵士氣,嚴懲戰場指揮不當將領,總共撤換三任司令官,蒙哥馬利出任第四任司令官,他利用英軍官兵對隆美爾平易近人偉大人格的崇拜心理,以一頂沒有鴨舌的毛帽、一件平易近人的草綠毛線衣、柔軟的沙漠靴子及楞條花布的褲子,在任何時間、地點不拘泥任何形式站在吉普車水箱上對官兵話家常。平日官兵演訓或作戰時,他必親臨重點方面與官兵同甘共苦,並鼓舞各級指揮官發揮指揮藝術克服困難,此種真誠平實且易於辨認的標誌,逐漸鼓舞所屬各部隊低沉的士氣,爾後每逢戰鬥慘烈情勢危殆之際,官兵在槍林彈雨之中仍能領悟司令官與他們精神同在,不憂不懼、不為浮言逆境而動搖士氣,反能從艱苦困難中冷靜審度敵意、發揮內在蘊藏潛力爭取最後勝利,故能擊敗當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隆美爾「沙漠軍團」,此為其「瞭解人性、發揮創意」之精闢例證。

(三)勇於負責、敢作敢當

一個指揮官為他個人的功過負責容易,但為他部屬的功過負責則難。所以古人說:「有功相讓、有過相承,此為上將之人。」在漢光武帝時代大將馮異,每次出征後在論功行賞時,他常退倚大樹,從不矜功為自己表揚,時人稱其為「大樹將軍」歌頌至今;曾國藩以一介書生領湘軍作戰時,他就以「功不獨居、過不推諉」自勉,所以能平太平天國之大亂,此均為「進不求名、退不避罪」特質,故能創叱捐風雲、睥睨天下之輝煌功業。

蒙哥馬利在他的言行上從不自吹自擂、誇張不實,每逢順境絕不得意忘形、趾高氣揚,遇逆境也不憤恨悲傷、牢騷滿腹。他認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有「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胸襟,不可攀附、拉攏關係,要做到「勇於負責、敢作敢當」篤實的境界,方為官兵所愛所敬之將領。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北非戰爭期間曾電令蒙哥馬利撤換其下屬師長郝洛將軍,蒙哥馬利體察下情,瞭解此時陣前換將,將會影響前線士氣,乃回電:「請首相注意,你管你那一段,請讓我管這一段。」其用人不疑、勇於負責、敢作敢當之作為,奠定英軍軍團敢戰樂戰、一舉成名之基礎。

(四)重視訓練、教戰為先

嚴格訓練是從嚴治軍的重要一環,亦是古今中外著名將帥練兵通用的基本原則,戚繼光將軍把嚴格訓練看作將官新上任的第一件大事,他說:「為官之道、臣子之職,鑒戒萬意,亦不能盡,第一要緊在練兵殺賊。」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就是說,將官新上任有一萬件事注意到了,也不一定盡到為官之職責,只有把練兵殺賊當作一件大事,才盡到了將官之職責。蒙哥馬利鑒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戰爭的策略,是僅維持一個小小的陸軍即可,此種守勢思想致使英軍戰力殘弱、戰鬥意志低落,一般軍官均埋怨裝備不良且忽視「人」的因素,故他認為一支部隊只靠裝備是不能打勝仗的,必須要有嚴格訓練及良好教戰用兵之法,方能發揮以一當百之效,所以他說:「如果坦克手不是訓練有素並有堅定信念,那麼即使擁有世上最精良的坦克也是無用。」為此無論他擔任任何階層領導職務,都以全部心力投注在部隊訓練,尤以實兵演習與模擬作戰演習或沙盤推演,他均「從嚴從難」教育將士熟悉陣法及戰法。他要求:第一、部隊不管好天氣或壞天氣,不論是白天或黑夜均不可終止既定訓練進度;第二、不允許有不重視訓練的軍官存在(在他剛任第8軍團司令視察部隊時,發現一位主官把軍訓的組織工作交給了副手,蒙哥馬利迅速撤換了這位主官);第三、蒙哥馬利從不將未經訓練的部隊投入戰場。蒙哥馬利「重視訓練、實戰為要」的觀點,誠如巴頓常說:「一品脫的汗,可節省一加侖的血。」至今仍不失其借鏡價值。

(五)知人善任、潛移默化

知人善任乃人盡其才、事奏其功之主要手段,然自古才德不能兩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經常有才者短於德,有德者又常短於才,此實令用人者困擾,取捨難定。公元前二○二年,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慶祝宴會上,對文臣武將談了自己之所以能擊潰項羽獲得天下時說:「……夫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應軍需),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之上品,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妒賢嫉能,手下只有一位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劉邦這番話言簡意賅總結了「知人善任、潛移默化」之效。

蒙哥馬利曾說在其軍旅生涯之中,經常都在考量如何「人盡其才、才稱其職」。在他的口袋裡一直攜行一本小冊子,上面記載其所屬詳細人事資料,從思想上、生活上考核發掘「賢」、「愚」、「公」、「勇」、「怯」、「虛」、「實」將帥品性,其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事,就是蒙哥馬利就任第8軍團司令時,搭飛機至埃及開羅時,軍團參謀長接機返回司令部途中,抱了一大堆公文書面資料呈核,蒙哥馬利說道:「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詳細看,限你在到達司令部前簡報完畢。」這位參謀長荊甘迪是蒙哥馬利任參大教官時,所嚴格考核學官之一,他如期在限定時間簡報完畢。蒙哥馬利除了知人善任外,亦精於在團體之中找出不適任人員,或不進取向上之人予以免職。他常告誡所屬一級將領:「軍官大體分睿智、愚蠢、勤奮、懶惰四大類型;睿智而懶惰的最適合當高級指揮官;睿智又勤奮的宜作高級參謀幕僚;愚蠢而又懶惰的人只可供使喚,不可獨當一面;唯有愚蠢而又勤奮的人只會將部隊搞亂,此種人不可用,要立即讓他離開。」由於他獨特「知人善任」,重用提攜名將輩出(如亞歷山大、羅伯遜上將、哈定、辛甫森、荊甘迪將軍),他所屬參謀群及作戰部隊一直保持極高效率及戰鬥力。

(六)善激士氣、扭轉戰局

士氣是戰爭最大的潛力,亦是戰爭勝敗的重要關鍵,即使俄帝一向不重視人類尊嚴和人性價值,也把「士氣」列為戰爭的五大永久性因素之一。而美軍準則特別強調:「士氣為其軍事統御中測驗部隊優劣成敗四大徵候之一。」有卓越的領導才能產生良好的士氣,有英明卓越領導者才可發揮高昂士氣的效果。俗云:「兵隨將轉」、「強將手下無弱兵」,此誠為顛撲不破的道理。一九四一年三月,德將隆美爾以3個輕裝甲師約600輛裝甲車、1個義大利裝甲師及若干個步兵師,由利比亞的黎波里一路痛擊英軍,迫使當時英軍中東方面總司令奧欽烈克將軍及第8軍團司令卡寧加姆將軍的垮台,也徹底擊潰、瓦解英軍的戰鬥意志,英軍聽聞「隆美爾」就一路拼命向後逃到阿拉敏。

英首相邱吉爾任命蒙哥馬利為第8軍團司令,他一到達北非戰場立即採取下列四個措施:1.將司令部遷移至空軍司令部附近,執行地空整體作戰,以優勢空中支援重挫德之攻勢行動;2.以「戰略持久」來消耗補給不足之德軍;3.編組多國部隊,集中戰車統一運用,以粉碎德非洲軍團;4.明定幹部責任,要幹部從精神、意志、情緒上規範部屬,感召激勵低落士氣。一九四二年八月三十日,隆美爾再度發動猛烈攻勢,並宣言在2至3日內便可攻抵亞歷山大港,但德軍攻勢因英軍在蒙哥馬利所實施之方針後,士氣由疲憊一轉成高昂,苦戰至九月二日雙方仍對峙,德軍在重大傷亡及油料用罄狀況下無功向西撤退。英軍獲勝後,參謀長及各軍軍長均建議實施追擊,蒙哥馬利認為此時振奮高昂之士氣非常態,故予拒絕。他以一個半月時間訓練、補充英軍,並以「組織強化」提升官兵士氣,使每位所屬人員對其單位榮譽產生責無旁貸之使命時,於十月二十三日21時40分,先以1千門火砲實施20分鐘攻擊準備射擊後,再以三並列向德軍展開攻擊,致使德軍陣地多處被突破,德將司徒美(隆美爾九月二十三日至奧地利養病後,職務由司徒美代理)又誤將裝甲軍分割使用,導致德反擊戰車緒戰時已有一半損失,隆美爾雖急返北非也無法挽回失敗命運,英軍士氣高昂追擊德軍達3千哩。

(七)慎謀能斷、果敢行動

作戰求勝之道貴乎「察機」與「制機」,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可待」,既不能躁切以急功,亦不可苟安以倖存,必須以「慎謀能斷」為其成功先決條件,否則失機昧勢就是不慎,不能審勢乘機就是畏首畏尾、退縮不為,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之「史蒂芬計畫」以一部在南箝制法軍主力,主力集中兵力在北右旋指向巴黎;漢初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實為虛,再以虛為實「奇正」之變,既靠高度之智能,亦需有過人之膽識方能創豐碩戰果。一九四三年七月盟軍發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西西里島兩棲聯合作戰,登陸前蒙哥馬利發覺軸心國在西西里島之守軍計有3個德國裝甲師、5個義大利野戰師及6個海岸守備師;盟軍突擊登陸師有8個,但兵力分離無重點,蒙哥馬利極力反對此種部署,他手持自己擬好的第9案「復活節計畫」向盟軍陸軍總司令及海軍總司令陳情,均遭對方拒不採納,蒙哥馬利以果敢行動跑到盟軍統帥部找艾森豪的參謀長拜德.史密斯將軍,當時參謀長不在辦公室,蒙哥馬利到處找他,終於在廁所找到,倆人就利用廁所的玻璃以手繪圖示反覆討論,逼得參謀長在這種狀況下同意此案(事後許多人稱此計畫為「牆上字計畫」)。由於蒙哥馬利審勢度機、果敢行動,使盟軍原本分散兵力變成集中與節約,致使此役如摧枯拉朽般攻略西西里島。

一九四四年盟軍摩根草擬「君主計畫」,其初期以3個步兵師及2個空降師行25哩寬正面登陸,蒙哥馬利研究此案發覺初期兵力太單薄,預期無法鞏固灘頭陣地,堅持修正將突擊兵力,增為5個步兵師及3個空降師。由於蒙哥馬利戰前「慎謀」以臨深履薄的態度及心情,從空間因素去觀察順逆強弱之勢,從時間因素測度利鈍恆變之機,將德軍預備隊吸引到東翼,使美方巴頓軍團於瑟堡掃蕩成功有利,再出東南迴旋形成包圍德軍戰略有利態勢。此役之成功除了艾森豪元帥外,蒙哥馬利可謂戰場最有功之人。

2005-04-17 08:33:0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Harris 3 · 0 0

這有類似的

▶▶http://qoozoo20140926.pixnet.net/

2014-10-17 00:46:4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EOIRDDFHSLRE 1 · 0 0

蒙哥馬利
西元1887~1976年
Montgomery, Bernard Law
受封為蒙哥馬利子爵(Viscount Montgomery (of Alamein, of Hindhead))
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將軍。在桑德赫斯特的皇家軍事學院受教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表現突出,並留任軍官,以幹練和堅強著稱。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帶領英國軍隊參加北非戰役,迫使德國軍隊在阿拉曼戰役(1942)後退出埃及。他指揮盟軍部隊進攻西西里和義大利(1943),並參加了諾曼第登陸,帶領英國和加拿大聯軍通過法國北部進入德國北部境內。他很快地被晉陞為陸軍元帥,成為帝國總參謀長(1946~1948),後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副司令(1951~1958)。他是一名謹慎、徹底的戰略家,常常激怒聯軍中別的指揮官,包括艾森豪,但他對完全戰備的堅持使他在軍隊中始終受到歡迎。

2005-04-18 19:20:1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mini-as 3 · 0 0

好厲害

2005-04-17 09:07:2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