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這句話,可是一直不曉得是什麼意思…
有誰可以解釋一下嗎?…謝謝!
2005-04-16 00:55:51 · 15 個解答 · 發問者 bear 1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您的問題說不定就在[應無所住]何以還[生其心]?[生其心]何以還[無我相,人相...]?)
因為亂解釋一通的話,就愈解釋愈[禪]宗....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師父對我的解釋是這樣子的:
1.無所住就是不貪戀定境
2.生其心就是一直追求上去
所以大般若經第二會講的[無忘失法,恆住捨性]就是這個意思(努力精進去修,不貪著原來的定境)
3.所以您會看到金剛經裡(般若經第九會),一直告訴聲聞不要貪戀修得的定境,要他們修菩薩道
4.菩薩的[九次第定]是要來回跳躍的,不貪其中一定,這樣才能按眾生的水準去[隨緣應化]
而[無所住]並不是[不執著],如果是[不執著],那麼假設您供師父一杯尿,看他執不執著?
[生其心]也不是[面對現實],如果是[面對現實],那麼順應世俗一切一切做為豈不成了菩薩?
隨意就菩薩了,隨意就勸人[不執著]是菩薩境界的話,那麼不必用功,不必修,不必持戒,不必正確了解經義就通通是菩薩了...
[應無所住]也不是[心頭不牽不掛]的意思,如果是心頭不牽不掛,那麼佛教徒就不必把世俗經營好,不必把[福德資糧]經營好,那便成了[獨覺]!
[應無所住]更不是[三輪體空],[三輪體空]還缺[兩輪],[五輪體空]是在定境中,而非現在,更非世俗...
所以觀自在菩薩應舍利弗所說的[心無罣礙]是向他說[深般若波羅密多]定境中的覺受,不是用來要求非禪定中的一切作為,否則愈說愈空,愈說愈[禪]宗.
2005-04-16 06:55:5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佛所說的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如果想過去 想現在 想未來 心就是在動 在攀緣
不論以前如何成功 美滿 已經過去了 現在什麼都沒有
當下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我們常住不滅的真心
就是 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005-04-24 04:42:2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1⤊ 0⤋
翻成白話文...是不是...
沒有執著,就能明心見性,恢復本心。
2005-04-29 18:41:07 補充:
很多的道理一旦落入文字..
反而會說不清楚..
2005-04-29 14:39:0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
" "
懂了嗎?
2005-04-24 12:00:0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意思是;
不要有所執著,該做什麼你就去做,要生起這樣的清淨心來修行。
譬如;當有人要過河時,你就背他過河,不因為他長的漂亮你才背,也不因為他長的醜你就不背。
又譬如;當有人問路時,你就告訴他,不因為他的聲音甜美你才告訴他,不因為他長的醜,你就不告訴他。
又譬如;吃東西時,不因為好吃你就猛吃,不因為難吃就不吃,而是該吃的時候你就吃。
修行者,應當升起這樣的心而修行。這個心也是平等心、無所求心、無所得心、無分別心或叫清淨心。
修行者若能以這個清淨心修行,則能很快能成就道業(開悟)。
2005-04-20 04:39:51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讀經是在明白自己。「讀經不明己,與義做讎家。」
弘忍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整部「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之精華。
講的正是:直指「明心見性」之大道。
〈元音老人在「佛法修證要義」一書中說:〉
「法華經」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所謂一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即人人本具的智慧德性。
〈即自己內心深處本自具足的如來真如德性。也叫做覺。〉
「大日經」也說「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因知千經萬論莫不直指眾生自性。
故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實為佛法的精髓,成道的關鍵。
唯「法非法非非法」,真正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究竟的真理,不是言語所能言說。
而且各人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主要還是得要靠自己在生活中去體會,
別人無法代包。
因此,要是看得懂:善知識〈將軍〉慈悲的啟示 這句話。
《若真回答你的疑情,才是阻擋了你一次開悟的機會。》
言簡意駭!意義深遠!
你就不只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簡單的意思就是,
當你了解一切法,緣起性空,緣生緣滅的道理,
你不會被外境〈色、聲、香、味、觸〉及我執所綁,
那「應有所住呢?應住在那裡呢?」
「金剛經」中經常有相反的疑情,要你去思考。
又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那「有為法呢?」
據末學聆聽將軍老師開解心得,
整部「金剛經」中的重點乃在這一段: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注意「發」字的妙用〉
簡單說:你要隨時觀照自己,去發覺、去發現,
自己內心有一個能「自見己過」的能力,
自己內心也有一個能「分辨諸法相」的能力,
不管是「有」或「無」,「是」或「非」,「香」或「臭」,
重點是你自己怎麼知道:「有」或「無」,
「是」或「非」,「香」或「臭」?
是誰在告訴你的?
當你自己知道「那個是誰在告訴你的」時〈能分辨的那個能力〉,
那就是你的「覺」在起用,
也是你那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的真如自性〈佛性〉在起用了,
所以知道「有」或「無」,「是」或「非」的能力,也叫海印放光。
你要是能明白自己,也就能入〈能知〉不二。
你要時常觀照自己自性,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面對裏裏外外,了了分明,不取、不捨、不染著,
你如是住,就可如是降伏其心。
你如是修,定當成佛。
2005-05-03 20:45:27 補充:
道理說不清楚的原因是:
自己尚未明白道理,也就是尚未悟道。
雖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但,
「悟道之人」為利己利他,隨緣開解諸法,只有運用文字語言,「悟道之人」說圓說扁都會圓融。
像 佛陀說法就是如此。
八歲的妙慧童女說法也是如此。
能「明心見性」,就是自己觀照發現:自己具備有那個〝能〞了了分明,知道自己「明心見性」的那個知道的能力。
2005-04-18 20:00:3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當行者自己在生活中,有那麼一次,自己知道,心有所住,住於色聲香味觸法,那時行者就真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義了。所以惠能大師才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許多諸佛妙理,不關文字,須自行在生活中體會。
2005-04-18 00:35:13 補充:
若真回答你的疑情,才是阻擋了你一次開悟的機會。
2005-04-17 20:35:1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我的學問不夠,所以我用簡單的話來比喻。
我們的心是變來變去的,比方說,看到眼前有五道菜,心在選擇要夾哪些、夾多少、會不會有人覺得自己貪吃...比方說,以前我喜歡優客李林這對重唱組合,現在我會覺得FIR才好聽...
我們的心往往隨環境變動而產生種種喜、愛、厭、苦、樂、悲......的情緒,這些變動可能是人、是事、是物。然後喜歡的就想要,不喜歡的就想辦法擺脫。因而常常產生很多煩惱。有煩惱,就不自在。不自在就會不快樂。
所以,應該要不對環境生種種煩惱心,心不隨境轉,就是心無所住著於外境上。
那麼,心無所住著,本應無心,那又生其心,是生什麼心?
是生慈悲心、智慧心。
也就是說,慈悲心和智慧心是我們自然而有的。只不過心隨境轉而生的煩惱掩蓋這些我原本就有的智慧和慈悲。透過修行,我們可以回歸、看到自己的本來面貌,也體會到自在。
粗說如上,阿彌陀佛。
2005-04-16 20:04:35 · answer #8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駭客任務蠻有趣的,哈哈!
如來說真心,即非真心,是名真心。
意思是:佛說的心,他當體即空,只不過立個名字說這是心。
如來說x,即非x,是名x。
這個多項式多去參參看,說不定久了以後會有一番心得與體驗!
2005-04-16 07:10:19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2 · 0⤊ 0⤋
無所住,依常理解釋就是,不要執著,生其心,就是面對現實
無所住,就是一切的事物其原理為空,但事實上是有,所以瞭解了一切為空之後,所衍生的各種心性事物,就無所謂了,如不瞭解無所住是為何,則生其心必定為執著,將不可能解脫。
2005-04-16 01:10:47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